纵使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出现, Android阵营仍会跟进搭载3D感测模块
在全面屏趋势下, 品牌为了达到屏幕最大化, 目前做法上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将指纹识别移到背面, 但这样做会破坏背面一体化;
第二是透过更改驱动IC封装方式, 将指纹识别往更下方移动, 但这样做仍会留下一道窄下巴.
随着Vivo成功商用屏下指纹识别方案, Android阵营有望解决指纹识别模块位置的问题.
一般市场或许会误认Android阵营若采用屏下指纹就不会跟进搭载3D感测模块, 但3D感测模块功能并不仅限于生物辨识, Android阵营若择其一而舍其他, 恐永远无法在3D感测上与iPhone竞争.
简言之, 生物辨识两条路(屏下指纹与3D感测), 彼此不互斥, Android阵营仍有极大机会跟进搭载如iPhone X相似的前置3D感测模块.
要挑战Apple在3D感测的地位, Android或将率先优化既有后置3D感测模块
Android阵营曾推出搭载后置Google Tango Project模块的产品主打AR功能, 然而却因没有明确市场需求, 以及相关应用有限而没有带起风潮. 如今随着iPhone X搭载前置TrueDepth模块驱动人脸辨识, 手机3D感测应用才又重获市场关注.
Android阵营若要与iPhone竞争, 必定得提出等同或甚至更好的人脸辨识方案, 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为何若干推出人脸辨识功能的Android手机在安全性上都还无法与iPhone X匹敌.
但同时间, 市场各方都在关注Android阵营中谁能够率先跟上iPhone X脚步, 各品牌也清楚这是个市场营销的绝佳机会, 故尽快推出相关产品的时间压力仍然存在.
以技术层面来看, 毕竟已有Google Tango Project基础, Android阵营大可优化既有的后置3D感测为优先, 且后置3D感测在功能性上而言以强化AR功能为主, 可帮助Android阵营做出有别于iPhone X的市场区隔性.
简言之, 采取后置3D感测的好处除了是营销手段, 也让Android阵营在有能力提出等同效能的人脸辨识方案之前避开与Apple正面竞争, 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
因此就目前屏下指纹辨识方案渐趋明朗来看, 短期内Android阵营应会先采取屏下指纹辨识来解决全面屏与背面一体化的问题; 中期的话, 推动后置3D感测模块将成为Android阵营要挑战Apple在3D感测地位的开端.
长期来看, 由于前置3D感测模块所驱动的人脸辨识可取代指纹辨识, 待成本, 技术都到位后, Android阵营有可能透过导入前置3D感测模块方式来取代屏下指纹辨识, 形成前后各有搭载3D感测模块, 但各司其职的最终状态.
然而, 不管是屏下指纹, 或引入3D感测模块与否, 考量到所需技术, 成本, 资源等, 都很可能仅会出现在高阶机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