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 (SIPO) 在2月16日和2月23日披露的最新專利申請數據顯示, 浙江大學, 深圳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已經申請了一些區塊鏈技術專利, 這也說明了國內學術機構在區塊鏈研究和開發領域的興趣正在日益增長, 同時相關研究投入也會進一步擴大.
與國內推動金融科技應用發展戰略一樣, 越來越多區塊鏈技術公司正在尋求行業相關的專利. 正如36氪此前所報道的, 中國銀行已經申請了一項解決區塊鏈擴展問題的專利.
根據國家智慧財產權發布的記錄顯示, 浙江大學希望申請的專利是一個基於雲技術的區塊鏈系統, 以促進跨境支付交易. 該校在其專利申報中解釋稱, 該區塊鏈系統將會記錄支付發起方的交易請求, 而不用通過第三方作為受託人進行交易, 所有交易都會在分布式雲伺服器支援的去中心化區塊鏈賬本上記錄.
此外,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院也申請了一個可以 '同時支援公共, 私有和聯盟區塊鏈' 的系統.
另一方面, 深圳大學申請的專利 '更接地氣' , 他們的專利主要用於保護藝術家的智慧財產權, 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作為標記和追蹤作品的手段. 如果該專利能夠完全實現, 那麼此系統還能為防篡改藝術品交易系統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