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微軟: 小米 | '出海' | 必備的航海圖?

知名經濟學家, 《技術的本質》一書作者布萊恩·亞瑟曾給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競爭下過一個定義: '商業網路是一個生態群, 與其說參與者是通過 '具體產品' 競爭, 不如說是通過建立網路' ——這個備受認可的理論, 也被不同企業家翻譯成不同版本, 比如雷軍就曾表示: 要把我們的夥伴搞得多多的, 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過去幾年, 雷軍也是這樣做的. 短短數年的急速奔進, 已讓小米成為全球最大的商用物聯網硬體平台, 而小米 '+' 的對象——那些技術合作夥伴, 也遠非 '步槍' 級別, 而是全球最頂尖的技術資源, 比如微軟.

春節剛過, 小米與微軟就聯手搞了個大新聞, 兩家公司簽署了戰略性合作備忘錄, 在之前合作基礎上又一次表明了 '在一起' 的決心, 進一步深化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當然, 任何合作都是一次共贏. 在雙方的期許中, 小米產品的出貨量和IoT市場的巨大想象, 能讓微軟進一步擴展自己產品和服務的邊界;而微軟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沉澱, 可以在幫助小米提升產品服務的同時, 讓他們全球擴張的腳步更快一些.

從技術視角, 這份合作備忘錄中最重要的關鍵詞, 無疑是人工智慧. 誰都知道, AI是未來IoT行業最核心的技術路徑, 小米生態 '智能' 的部分(亦是小米作為硬體廠商的短板)需要合作夥伴的幫襯——尤其是小米在向全球市場急速行軍的路途中, 選擇微軟AI技術的加持, 或許是小米抵達目的地的一條 '技術捷徑' .

人工智慧: IoT的鑰匙

先來簡述一下這份戰略合作備忘錄, 根據官方透露, 雙方合作範圍涉及雲計算, 人工智慧和硬體設備.

譬如雲服務領域, 雙方正探索進一步利用微軟智能雲Azure平台和服務, 在國際市場為小米提供用戶數據存儲, 頻寬, 計算等服務;在筆記本類設備的合作上, 微軟也試圖在市場推廣, 渠道支援和產品研發等方面, 推動小米產品進入更多全球市場.

當然, 整個戰略合作備忘錄最惹眼的部分來自人工智慧. 譬如雙方正在探討將微軟小娜(Cortana)與小米智能音箱整合進軍國際市場的更多可能. 而在我看來, 考慮到AI音箱承擔了小米 '智能家庭中樞' 的角色, 備忘錄中小娜與小米音箱的海外聯手, 只是未來更大合作的一次序曲, 在不少業內人士眼中, 未來小娜很可能被整合到小米IoT 生態系統中, 以幫助小米迅速在海外擴張.

此外微軟與小米也將圍繞AI的研發和應用拓展更廣泛的合作, 根據官方透露, 合作將涉及計算機視覺, 語音, 自然語言處理, 文本輸入, 對話式人工智慧, 知識庫, 搜索等微軟人工智慧技術, 以及Bing搜索, Edge瀏覽器, 微軟小娜, 微軟小冰, SwiftKey, 微軟翻譯Translator, Pix相機, 認知服務, Skype等微軟產品及服務.

其實這並非兩家公司初次合作, 攤開時間軸, 早在 2015年起, 小米就採用由世紀互聯運營的Microsoft Azure為小米手機的 '小米雲服務' 提供照片數據的雲端存儲服務;2016年6月1日, 雙方進一步擴展全球合作夥伴關係, 小米將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預裝微軟Office和Skype, 同時在專利交叉許可及轉讓方面達成協議, 為小米進軍國際市場持續提供支援;大概4個月前, 在雷軍作陪下,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還參觀了一趟小米之家, 體驗了部分小米產品, 據說讚譽頗佳, 雷軍還送給納德拉一部小米 Mix 2 作為禮物.

在人工智慧領域, 雙方最近一次產品落地, 是微軟小冰入駐小米生態鏈智能設備Yeelight語音助手.

其實早在兩三年前, 就有很多廠商找到小冰團隊, 希望與她在IoT上有所整合, 但幾乎都被克制的小冰團隊婉言謝絕;而兩三年之後, 小冰在技術上已日趨成熟, 進入IoT領域可謂順勢而為. 要知道, 小冰是所有AI助理裡最像 '人' 的一個, 無論語言表達, 多輪對話還是情感陪伴, 她與硬體類產品的嫁接可謂天造地設.

拿Yeelight來說, 區別於同類產品重複喚醒詞的冗餘, 微軟研發的全雙工語音技術讓用戶在一次喚醒小冰後可進行連續對話, 其間不再需要喚醒詞;此外, 受益於微軟深厚的深度學習能力, 擁有了 '軀體' 的小冰就像一位 '養成系少女' , 你使用越久, 她對你的預測能力就越強;更值一提的是, 日趨強大的情感陪伴EQ能力讓小冰擁有更人性化的情感和同理心能力, 能判斷人類的喜怒哀樂, 這些功能也提升了Yeelight語音助手的產品體驗.

微軟與小米過去的合作, 讓人們對其未來的合作備受期待.

一張必備的航海圖

在不少人眼中, 小米硬體製造+微軟產品服務, 將誕生能適應不同用戶需求的全球化產品.

這種巨頭之間不同優勢的長板嫁接, 也再次證明: 商業老課本裡的 '木桶理論' (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逐漸失效, 不同企業打磨最長板, 再與其他企業的最長板嫁接, 瞬間形成合力, 迅速佔領市場, 才是最高效的打法.

這或許也是小米牽手微軟的最大原因. 如你所知, 小米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實現物聯網產品體系且大規模商用的公司, 他們擁有非常全面的智能應用場景——每天有超過8萬個新增設備接入小米IoT平台. 當這些應用場景和智能設備與微軟的 'AI長板' 相結合, 或許能將產品用戶體驗上升一個高度.

更重要的是, 牽手微軟會加快小米全球擴張的速度. 今年小米年會上, 接替雨果·巴拉管理小米國際業務的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表示, 目前小米國際化業務已進入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 雷軍也喊出了 '國內反擊, 準備決戰, 全球市場, 開疆拓土' 的口號.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目前小米 MIUI 聯網用戶數量突破 3 億, 國內用戶無疑是主力, 2018年小米若想開疆拓土, 步入移動互聯網的大航海時代, 藉助微軟等國際巨頭在全球市場的巨大號召力, 以及強大的技術優勢, 將變得非常關鍵——在我看來, 這是一張必備的航海圖.

科技的民主化

值得一提的是, 不只小米, 在人工智慧領域, 微軟的技術優勢為很多企業所珍視. 去年底, 由華爾街頂尖證券分析師組成的TipRanks, 篩選出了美國股票市場上在AI研究領域的頂尖公司列表, 微軟高居推薦排名榜首.

這種技術優勢的積累, 與微軟的願景有關. 微軟的第一次使命宣言是為每張桌子和每個家庭提供一台計算機, 但事實上, 早在1991年成立微軟研究院時, 比爾·蓋茨就提出讓未來的計算機能夠看, 聽, 學, 且能用自然語言與人類交流的宏大願景——也正是這種對 'AI 大眾化' 的信念, 讓微軟成為人工智慧最早期的佈道者, 他們投身AI的基礎研究已超過26年.

如今, 比爾·蓋茨對未來的依稀幻想已取得長足進步. 在微軟等公司的努力下, 人工智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 深度和速度, 成為這個時代的基礎設施, 並在大數據, 計算力和演算法三股合力的聯合作用下, 如百年前的電力系統那樣滲透進各行各業, 為公眾創造價值.

譬如, 微軟小娜和小冰這對 'AI姐妹花' , 就已經深度嵌入到數億人類的生活流程中, 某種意義上, 她們分別解決了AI最核心的兩個問題: IQ和EQ, 小娜充分解決了人類的實際需求, 小冰則讓AI變得更具溫度. 而她們都是微軟 '普及人工智慧全民化' (Democratizing AI)的一部分. 在微軟的期許中, 人工智慧應該儘快轉化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工具, 平台和服務. 於是我們看到, 除了通過小娜和小冰在根本上改變人機交互方式, 微軟也將AI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產品體系中.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曾多次提及AI '民主化' 的概念: '人工智慧不該是一紙空談, 它要惠及每個人, 要讓大家打造自己的AI, 這才叫AI真正的民主化. '

而令人感歎的是, 科技 '民主化' 亦是小米誕生至今的重要標籤, 通過良善的用戶體驗, 他們讓更多人用上了更美好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來看, '小米硬體製造+微軟產品服務' 的戰略合作, 倒是顯得頗具溫情.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