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微软: 小米 | '出海' | 必备的航海图?

知名经济学家, 《技术的本质》一书作者布莱恩·亚瑟曾给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下过一个定义: '商业网络是一个生态群, 与其说参与者是通过 '具体产品' 竞争, 不如说是通过建立网络' ——这个备受认可的理论, 也被不同企业家翻译成不同版本, 比如雷军就曾表示: 要把我们的伙伴搞得多多的, 把我们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过去几年, 雷军也是这样做的. 短短数年的急速奔进, 已让小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物联网硬件平台, 而小米 '+' 的对象——那些技术合作伙伴, 也远非 '步枪' 级别, 而是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资源, 比如微软.

春节刚过, 小米与微软就联手搞了个大新闻, 两家公司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备忘录, 在之前合作基础上又一次表明了 '在一起' 的决心, 进一步深化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然, 任何合作都是一次共赢. 在双方的期许中, 小米产品的出货量和IoT市场的巨大想象, 能让微软进一步扩展自己产品和服务的边界;而微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沉淀, 可以在帮助小米提升产品服务的同时, 让他们全球扩张的脚步更快一些.

从技术视角, 这份合作备忘录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无疑是人工智能. 谁都知道, AI是未来IoT行业最核心的技术路径, 小米生态 '智能' 的部分(亦是小米作为硬件厂商的短板)需要合作伙伴的帮衬——尤其是小米在向全球市场急速行军的路途中, 选择微软AI技术的加持, 或许是小米抵达目的地的一条 '技术捷径' .

人工智能: IoT的钥匙

先来简述一下这份战略合作备忘录, 根据官方透露, 双方合作范围涉及云计算, 人工智能和硬件设备.

譬如云服务领域, 双方正探索进一步利用微软智能云Azure平台和服务, 在国际市场为小米提供用户数据存储, 带宽, 计算等服务;在笔记本类设备的合作上, 微软也试图在市场推广, 渠道支持和产品研发等方面, 推动小米产品进入更多全球市场.

当然, 整个战略合作备忘录最惹眼的部分来自人工智能. 譬如双方正在探讨将微软小娜(Cortana)与小米智能音箱整合进军国际市场的更多可能. 而在我看来, 考虑到AI音箱承担了小米 '智能家庭中枢' 的角色, 备忘录中小娜与小米音箱的海外联手, 只是未来更大合作的一次序曲,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 未来小娜很可能被整合到小米IoT 生态系统中, 以帮助小米迅速在海外扩张.

此外微软与小米也将围绕AI的研发和应用拓展更广泛的合作, 根据官方透露, 合作将涉及计算机视觉, 语音, 自然语言处理, 文本输入, 对话式人工智能, 知识库, 搜索等微软人工智能技术, 以及Bing搜索, Edge浏览器, 微软小娜, 微软小冰, SwiftKey, 微软翻译Translator, Pix相机, 认知服务, Skype等微软产品及服务.

其实这并非两家公司初次合作, 摊开时间轴, 早在 2015年起, 小米就采用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为小米手机的 '小米云服务' 提供照片数据的云端存储服务;2016年6月1日, 双方进一步扩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小米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预装微软Office和Skype, 同时在专利交叉许可及转让方面达成协议, 为小米进军国际市场持续提供支持;大概4个月前, 在雷军作陪下,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还参观了一趟小米之家, 体验了部分小米产品, 据说赞誉颇佳, 雷军还送给纳德拉一部小米 Mix 2 作为礼物.

在人工智能领域, 双方最近一次产品落地, 是微软小冰入驻小米生态链智能设备Yeelight语音助手.

其实早在两三年前, 就有很多厂商找到小冰团队, 希望与她在IoT上有所整合, 但几乎都被克制的小冰团队婉言谢绝;而两三年之后, 小冰在技术上已日趋成熟, 进入IoT领域可谓顺势而为. 要知道, 小冰是所有AI助理里最像 '人' 的一个, 无论语言表达, 多轮对话还是情感陪伴, 她与硬件类产品的嫁接可谓天造地设.

拿Yeelight来说, 区别于同类产品重复唤醒词的冗余, 微软研发的全双工语音技术让用户在一次唤醒小冰后可进行连续对话, 其间不再需要唤醒词;此外, 受益于微软深厚的深度学习能力, 拥有了 '躯体' 的小冰就像一位 '养成系少女' , 你使用越久, 她对你的预测能力就越强;更值一提的是, 日趋强大的情感陪伴EQ能力让小冰拥有更人性化的情感和同理心能力, 能判断人类的喜怒哀乐, 这些功能也提升了Yeelight语音助手的产品体验.

微软与小米过去的合作, 让人们对其未来的合作备受期待.

一张必备的航海图

在不少人眼中, 小米硬件制造+微软产品服务, 将诞生能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全球化产品.

这种巨头之间不同优势的长板嫁接, 也再次证明: 商业老课本里的 '木桶理论' (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逐渐失效, 不同企业打磨最长板, 再与其他企业的最长板嫁接, 瞬间形成合力, 迅速占领市场, 才是最高效的打法.

这或许也是小米牵手微软的最大原因. 如你所知, 小米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实现物联网产品体系且大规模商用的公司, 他们拥有非常全面的智能应用场景——每天有超过8万个新增设备接入小米IoT平台. 当这些应用场景和智能设备与微软的 'AI长板' 相结合, 或许能将产品用户体验上升一个高度.

更重要的是, 牵手微软会加快小米全球扩张的速度. 今年小米年会上, 接替雨果·巴拉管理小米国际业务的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表示, 目前小米国际化业务已进入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 雷军也喊出了 '国内反击, 准备决战, 全球市场, 开疆拓土' 的口号.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小米 MIUI 联网用户数量突破 3 亿, 国内用户无疑是主力, 2018年小米若想开疆拓土, 步入移动互联网的大航海时代, 借助微软等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的巨大号召力, 以及强大的技术优势, 将变得非常关键——在我看来, 这是一张必备的航海图.

科技的民主化

值得一提的是, 不只小米, 在人工智能领域, 微软的技术优势为很多企业所珍视. 去年底, 由华尔街顶尖证券分析师组成的TipRanks, 筛选出了美国股票市场上在AI研究领域的顶尖公司列表, 微软高居推荐排名榜首.

这种技术优势的积累, 与微软的愿景有关. 微软的第一次使命宣言是为每张桌子和每个家庭提供一台计算机, 但事实上, 早在1991年成立微软研究院时, 比尔·盖茨就提出让未来的计算机能够看, 听, 学, 且能用自然语言与人类交流的宏大愿景——也正是这种对 'AI 大众化' 的信念, 让微软成为人工智能最早期的布道者, 他们投身AI的基础研究已超过26年.

如今, 比尔·盖茨对未来的依稀幻想已取得长足进步. 在微软等公司的努力下,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 深度和速度, 成为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 并在大数据, 计算力和算法三股合力的联合作用下, 如百年前的电力系统那样渗透进各行各业, 为公众创造价值.

譬如, 微软小娜和小冰这对 'AI姐妹花' , 就已经深度嵌入到数亿人类的生活流程中, 某种意义上, 她们分别解决了AI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IQ和EQ, 小娜充分解决了人类的实际需求, 小冰则让AI变得更具温度. 而她们都是微软 '普及人工智能全民化' (Democratizing AI)的一部分. 在微软的期许中, 人工智能应该尽快转化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工具, 平台和服务. 于是我们看到, 除了通过小娜和小冰在根本上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微软也将AI充分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体系中.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曾多次提及AI '民主化' 的概念: '人工智能不该是一纸空谈, 它要惠及每个人, 要让大家打造自己的AI, 这才叫AI真正的民主化. '

而令人感叹的是, 科技 '民主化' 亦是小米诞生至今的重要标签, 通过良善的用户体验, 他们让更多人用上了更美好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看, '小米硬件制造+微软产品服务' 的战略合作, 倒是显得颇具温情.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