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蘇】手機將啟拉貨潮:劉海屏玻璃, 被動器件最短缺

1.手機將啟拉貨潮:劉海屏玻璃, 被動器件, 驅動IC最短缺; 2.JDI與京東方等大陸廠商融資協商陷僵局; 3.大族雷射: 預計2020年智能機OLED屏將超LCD屏, 出貨達8.9億片; 4.彩電銷量低迷 液晶面板價格恐持續下滑; 5.大陸面板新廠林立 檯面板上遊零組件廠遭殃; 6.華映車用面板傳捷報

1.手機將啟拉貨潮:劉海屏玻璃, 被動器件, 驅動IC最短缺;

集微網消息, 中國五大手機品牌將結束長達3個季度的庫存調整黑暗期, 年後零組件廠傳出新機種即將啟動拉貨潮, 預計3月將湧現第一波零件拉貨高峰. 業界點名, 被動組件, 驅動IC以及Notch (雷射弧形槽) 異形切割玻璃, 為3大供需吃緊的零組件, 被動組件甚至缺到年底.

大陸手機去年銷售疲弱, 自去年第3季啟動庫存調整, 至今已連續調整3個季度; 然而在五大品牌即將推出新機型下, 業界傳出, 從1月開始上遊零組件已經湧現拉貨潮. 由於中國農曆新年假期至21日截止, 業界估計, 3月將湧現第一波零件拉貨潮.

手機零件廠表示, 從目前拉貨狀況來看, 以驅動IC, 被動組件, Notch玻璃 (就是被市場戲稱的蘋果瀏海屏) 為三大最缺的零組件, 其中驅動IC因後段測試時間拉長, 加上蘋果吃掉不少測試機台產能, 導致TDDI的驅動IC交期拉長.

被動組件則邁入第2年的缺貨潮, 主因是1月華中地區就開始缺工; 業界估計, 1月人力降至80% , 2月再減至45% , 3月雖然回升至70% , 但整個第1季平均人力顯著下滑, 主力供貨商國巨, 華新科第1季安全庫存都不到45天. 被動組件廠預期, 由於現有庫存水位相當低, 3~ 4月大陸手機零件拉貨啟動, MLCC, 晶片電阻的供需缺口恐進一步擴大.

而Notch玻璃也是今年大陸五大手機品牌主打的重點, 不過比起驅動IC以及被動組件, Notch玻璃雖然也是吃緊, 但程度僅是lead time較長而已, 供應吃緊的狀況不如其他零組件.

零組件廠認為, 3~ 4月零組件開始拉貨, 中國手機整機預計3月底啟動出貨, 4~ 5月則會因為鋪貨需求而開始放量, 中國手機市場可望終結連續3個季度的庫存調整黑暗期; 不過, 大小品牌還是強弱有別, 華為, OPPO, Vivo, 小米以及聯想等五大品牌上遊供應鏈, 會有比較急的拉貨力道.

2.JDI與京東方等大陸廠商融資協商陷僵局;

集微網消息, 共同社報導指出, 由正在重整的中小型液晶面板製造商「日本顯示器公司」(JDI)所推動的與中國三家廠商的融資談判陷入了僵局, 因主要客戶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 X」銷售不振. JDI 已轉變方針, 開始全面評估以多個投資基金為接收方的計劃. 為改善財務狀況, JDI 此前一直以接受中國液晶面板製造商「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出資為方向持續談判, 但現在已放棄在 3 月底前談妥, 2017 年財政年度出現連續 4 年淨虧損幾乎成定局. 該公司正在爭取 2018 年第二季度 (4 月至 6 月) 實現增資.

因為使用有機 EL 面板 (OLED) 的 iPhone X 銷售不振, 此前認為液晶面板將逐步轉為有機 EL 的預測落空. 推測今後的 iPhone 也可能保留搭載液晶面板機型的看法增強. 原本考慮利用 JDI 正在開發的技術來量產有機 EL 的中國廠商變得慎重了起來.

不過, 向有機 EL 轉型出現遲緩對於主打液晶業務的 JDI 而言, 則有助於確保當前的收益. JDI 原本預計的是透過從中國廠商融資, 籌措超過 2,000 億日圓, 但如果接受基金等的增資, 金額有可能減少到 500 億至 1,000 億日圓左右.

3.大族雷射: 預計2020年智能機OLED屏將超LCD屏, 出貨達8.9億片;

集微網 2月21日報道

近日, 大族雷射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稱, OLED正逐步取代傳統的LCD.

相關數據顯示, 預計到2020年, OLED在智能手機中的滲透率將超越LCD, 整體OLED出貨量在8.9億片, 成為主流顯示方式. 針對OLED顯示屏的生產, 大族雷射顯視與半導體裝備事業部已成功為客戶提供四類解決方案: 雷射切割, 雷射修複, 雷射剝離和自動畫面檢查.

據悉, 顯示面板的邊角也要足夠堅固以保證手機跌落時, 面板不會輕易破損, 這就要求對面板的邊角做一些特殊的設計和處理 (如R角, C角, U型挖槽, L型挖槽等. ) 這些處理會給面板廠和品牌廠帶來挑戰. 因此, 雷射異形切割有可能成為全面屏面板的一種重要生產工藝.

玻璃異形切割的三種主流方法是刀輪, CNC研磨和雷射切割. 其中, 雷射切割是一種較新的玻璃異形切割方法. 雷射沿著材料運動, 局部加熱到熔點以上, 形成一個很窄的狹縫. 熔化的玻璃被高壓氣體吹走. 雷射切割的精度可以達到20µM. 由於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經過雷射切割後的玻璃仍然需要通過外力來裂.

IHS Markit調查顯示, 2018年會有許多挖槽項目規劃和量產, 這將大幅增加挖槽異形切割的需求. IHS Markit預計華為將在2018年第一季度成為中國第一家推出挖槽設計的智能手機品牌廠商. 華為以積極的產品戰略將挖槽設計應用於高端和中端機型. OPPO, Vivo和摩托羅拉也都在開發自己的挖槽設計.

為了滿足2018年日益增長的挖槽設計的需求, 面板製造商正在積極地從設備廠商那裡購買雷射切割設備. (校對/藍天)

4.彩電銷量低迷 液晶面板價格恐持續下滑;

從2016年底開始, 液晶面板經曆了持續14個月的漲價, 峰值漲幅達到40%. 雖說這讓眾多上遊面板生產廠家收穫頗豐, 但是迫於成本壓力, 國內彩電均價也不斷開始上揚, 這很大程度上導致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持續寒冬, 整體銷量甚至可以說慘不忍睹.

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恐過剩

由於彩電整體市場銷量不佳, 從2018年開始, 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其中主流尺寸的價格在今年1月份已經環比下跌5%. 據了解, 以65英寸液晶面板為例, 其價格目前約為300美元, 比高峰時的400美元下滑了約25%, 十分驚人.

但是與此同時, 大陸不少面板企業不斷投資興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其中不少也已經開始投產, 這讓供求關係發生反轉, 從供不應求變為產能過剩. 特別是大尺寸面板, 價格持續下滑.

韓系面板廠家已經逐漸將重心放在OLED上

面板價格的下滑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件好消息, 這意味著終端電視價格將會進一步下降. 但是面板企業必須警惕, 因為此時韓系面板廠家已經將重心放在利潤轉換更大OLED面板生產方面, 逐漸削弱了對液晶面板線的投資. 中關村線上

5.大陸面板新廠林立 檯面板上遊零組件廠遭殃;

中國大陸面板新廠林立, 研調機構WitsView副總經理邱宇彬表示, 陸面板廠用本土零組件, 在台灣面板廠產能擴充停滯情況下, 台灣面板上遊零組件廠因缺乏市場, 經營不易.

邱宇彬指出, 台, 韓面板廠自發展到8.5代廠高世代產線之後, 2012年開始對擴充新廠轉趨緩和, 甚至停滯, 但中國大陸面板新廠不斷擴充產能, 因此面板上遊零組件廠只能依賴中國大陸面板廠才能生存.

他說, 除了中國大陸面板廠京東方, 華星光電有官方的產業政策協助之外, 當地的面板上遊零組件廠也享有各種優惠; 且因技術門坎低, 陸廠零組件質量就算不如台廠, 也已十分接近.

因此, 中國大陸面板零組件廠低價競爭, 嚴重壓縮台灣面板上遊零組件廠生存空間.

他說, 中國大陸從製造轉型消費過程, 外資從原本看重當地的便宜人工, 到現在已轉為看好當地廣大市場, 像龐大的液晶電視市場, 帶動整個電視產業, 不但有本土電視品牌, 近年更大量擴充面板產業 , 以及面板上遊零組件產業.

他直言, 全球最大的幾家顯示器玻璃基板業者康寧, 旭硝子, 電氣硝子; 日本的偏光板大廠住友, 日東都到中國大陸設廠, 看重的就是當地市場, 但中國大陸還是照樣培養本土的顯示器玻璃基板廠, 以及本土偏光板廠.

他認為, 面板上遊零組件, 尤其是面板背光模組所需的零組件, 技術門坎相對較低, 中國大陸廠商已從包括台廠在內的外資企業中學到很多. 甚至連觸控面板廠也不再是台廠獨大, 陸廠也有挑戰台廠的氣勢, 但台灣觸控面板廠卻選擇與陸廠合作, 看重的還是中國大陸市場. 經濟日報

6.華映車用面板傳捷報

華映 (2475) 上季挑戰連七季獲利, 去年有望終止連九年虧損, 近期搶攻原廠車用面板也傳出捷報, 打進BMW, 豐田, 本田, 馬自達, 長安, 上汽等歐, 中, 日汽車大廠供應鏈, 今年車用面板出貨挑戰年增14%以上, 相關產品毛利優於消費性產品, 為華映業績加分.

華映副總經理鐘兆其透露, 華映車用面板廣受客戶喜愛, 在大陸車市更拿下逾三成市佔, 當地每三輛轎車, 就有一部採用華映的面板.

華映趁勝追擊, 持續擴大新產品, 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12.8吋中控面板, 明年再推15.6吋產品. 鐘兆其說, 華映今年車用面板挑戰出貨1,600萬片, 年增14.3%, 其中, 原廠的前裝市佔比將拉升至55%.

華映去年前三季每股純益0.48元, 優於前年同期的每股淨損0.38元. 法人預估, 華映上季可望持續賺錢, 寫下連續七季獲利佳績, 去年也可終止自2008年以來, 連九年虧損.

鐘兆其指出, 華映看好利潤較佳的車用顯示面板市場, 去年第4季面板市場供需緊俏, 延續到今年第1季, 雖然第2季有點淡, 但庫存健康, 透過產品組合及價格上漲, 仍能維持獲利.

他強調, 華映6吋至10.1吋車用面板出貨量大, 全球排名居日本顯示器公司 (JDI) , 群創之後, 居第三位, 市佔率約16%至17%.

他說, 華映車載面板主要客戶為日本車廠, 包括: 豐田, 本田及馬自達; 後來打入大陸市場, 如長安, 通用, 上汽及長城等品牌, 當地每三部轎車就有一部採用華映的面板. 近來更成功切入歐系品牌大廠BMW供應鏈.

華映在車用前裝市場從中控面板, 一路挺進儀錶板, 尺寸也從7, 8吋及10, 逐漸放大到12.8吋及15.6吋. 中控面板由於需加上觸控功能, 價格目對較好.

華映近年車用面板出貨逐年成長, 2017年出貨量1,400萬片, 優於2016的1,300萬片. 原廠的前裝市場已佔五成比重. 展望2018年, 出貨量挑戰1,600萬片, 並以前裝市場為主力, 今年比重上看55%. 經濟日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