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起, 較為缺貨的被動元件品項, 均為過去單價及技術門檻相對偏低的產品, 各廠商在曆經大幅擴產, 導致產品報價一夕崩盤的夢魘後, 近年擴產已相當謹慎, 每年大多僅針對利基型產品進行5~ 10% 擴產, 產業秩序好轉, 今年也將維持相同態勢, 供給端無新產能大量開出的隱憂.
且近年也受大陸供給測改革的影響, 部分較為耗能及高汙染的生產均受到限制, 如高耗電的電蝕鋁箔產能即受到影響而呈現吃緊, 去年底也在崑山政府的限汙令下, 使得部分電阻廠商產能有所縮減.
預期今年相關環保政策的實施將會更為嚴格, 因此在上遊原料供給不足及部分製程受到限制的影響下, 也將加劇供不應求狀況.
未來隨著各式新興應用的增加, 以及終端產品規格的提升, 將持續推升對被動元件的需求量, 隨著產品功能的複雜化及多元化, 耗電量也將隨之增加, 因此需要更多被動元件來進行穩壓, 穩流, 過濾雜訊等, 藉以維持終端裝置正常運作.
舉例而言, 一輛傳統汽車約使用到1,000~ 2,000顆被動元件, 進入聯網汽車時代, 則預估將使用到5,000~ 10,000顆被動元件, 需求量將以倍速成長, 因此未來在汽車電子化/電動車, 工業4.0, 手機高規化, 雲端運算等趨勢逐漸發酵下, 將持續推升對被動元件的需求, 汽車市場每年需求量增加40% , 工業市場每年需求量增加30% , 手機市場每年需求量增加10~ 15% 等.
整體而言, 預期今年被動元件市場需求量的成長仍將大於供給量的增加, 將持續處於缺貨格局, 相關MLCC, 晶片電阻等廠商獲利表現仍可望較2017年有所明顯提升.
而固態電容, 電感等產品, 雖無較明顯的缺貨, 然由於其單價, 技術門檻, 定製化程度較高, 在整體市場需求提升下也將受惠, 長期獲利表現持續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