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由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曉東教授領銜, 發表在1月8日的《先進材料》期刊上的研究稱這種織物電容材料比現有的技術前進了一大步——現有材料生產出來後就是固定的形狀和大小, 而新材料可向多個方向延展, 充放電性能更強, 即便在拉伸到原形四倍長度下, 在充放電1萬次後, 還能保持近98%的儲電能力.
該新材料在被組織成蜂窩結構時, 能達到現有材料四倍的儲電能力.
該織物電容綁在測試者手肘上, 當手臂揮舞時, 可保持比現有材料更穩定的訊號流. 這有益於該電容與其它無線設備間訊號傳輸, 比如傳輸患者的心率數據等.
研究者們稱, 使用現有的生產技術就能生產這種新材料, 因此新材料的成本也很低, 估計每平方厘米只需約10美分.
陳教授說: '可靠, 可編輯的電容材料對可穿戴電子設備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當可穿戴電子設備能穩定地自給電力, 可把家中或其它環境下各種電器連接起來並讓它們之間可互相通信之時, 這就為 '物聯網' 的發展開啟了各種機遇之門. '
這種新型電容材料由二氧化錳納米線複合材料製成, 並加入碳納米管和納米纖維素纖維得以強化, 使得電極在材料被拉伸時能承受相應壓力.
陳教授說, 他夢想有一天柔性電容材料能配合可穿戴設備為健康和運動領域服務, 比如其高靈敏度能即時監測馬拉松運動員在跑步時的各種身體狀態, 傳出數據進行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