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藥企 | '成績單' : 跨境併購成網紅 | 製劑出口表現平平

走出國門, 競逐國際市場, 是不少藥企的夢想. 如今, 這一夢想是否已經照進現實?
2018年2月6日,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下稱 '醫保商會' ) 發布數據顯示: 2017年, 我國中, 西藥類產品出口額均 '回升' , 分別達到36.4億美元, 354.56億美元.
在這份成績單中, 原料藥出口仍貢獻了大頭, 出口總額291.17億美元, 占所有出口藥品近四分之三.
可以說, 中國藥企製劑出口, 在2017年沒有驚豔的表現, 不過, 有跡象顯示, 多家企業已經在積蓄 '動能' .
醫保商會在2017年的趨勢與特點總結中, 缺少了對本土製劑出口量方面的 '溢美之詞' .
相比之下, 醫保商會總結2016年中國製劑出口特點時, 稱 '本土企業製劑出口表現出色' .
2017年, 西藥類產品中, 西藥製劑出口同比增長8.32%, 達到34.56億美元. 這一數據的增長, 主要由在華外國藥企的製劑出口增長拉動, 中國本土藥企製劑出口與2016年相比, 基本持平, 沒有驚豔的表現.
不過, 中國藥企在2017年積蓄的 '動能' 引人注目, 完成了多項跨境併購. 醫保商會援引易界網數據顯示, 僅在2017年前三季度, 中國企業跨境併購案例中, 醫療健康行業佔據13%, 共完成32宗跨境併購案例, 超過2016年同期的21宗, 涉及金額47億美元.
2017年伊始, 三胞集團便宣布8.19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 此後, 複星醫藥, 人福醫藥, 仙琚製藥, 三生製藥, 威高集團等紛紛登場. 三胞集團創下了收購海外首個生物類原研藥的紀錄, 複星醫藥則以10.91億美元創下目前為止中國本土藥企最大海外併購案.
亮點還有, 2017年, 中國藥企有34個製劑產品, 獲得美國簡明新藥申請 (ANDA) 文號 (其中8個為暫時批准) , 是2016年獲批數的1.7倍.
海外收購, ANDA文號的獲批, 尚未 '加持' 西藥製劑出口. 醫保商會副會長孟冬平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國內藥企走出去的形式正在實現多樣化, 除了通過跨境併購, 申請文號來推動製劑出口, 加工貿易, 醫藥服務貿易等也成為 '走出去' 的有效路徑.
2017年以來, '授權許可' 成為國內醫藥研發領域的關鍵詞. 百濟神州, 恒瑞醫藥, 譽衡藥業, 南京傳奇四家企業的6個產品以授權許可的形式, 與海外研發巨頭, 跨國投行展開合作, 交易總金額超32億美元.
醫保商會的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藥企製劑加工貿易增長48.80%; CRO (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 , CMO (醫藥生產合同外包服務) , CSO (醫藥銷售合同外包服務) 等新業態, 成為我國醫藥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新形式.
'醫藥國際貿易環境總體向好. 美國, 歐盟, 印度等主要市場需求複蘇並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 孟東平預計, 2018年醫藥外貿穩步發展的基本面將繼續保持.
儘管中國藥企 '走' 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但支撐夢想實現的創新, 研發, 仍在拖慢 '走出去' 的步伐: 整體創新能力仍有待提升.
醫保商會在調研國內部分經濟技術開發區, 醫藥產業園區及相關企業之後, 發現投入不足, 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仍然存在. 如, 有的企業產品研發費用甚至低於銷售總收入的1%, 根本不具備研發和創新能力; 部分經開區, 產業園地處中西部, 研發能力和資源相對薄弱, 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較少, 創新性領軍企業鳳毛麟角.
研發是一個系統工程, 需要跨學科的科學家們一起工作, '藥企研發絕不僅僅是從國外弄來幾個科學家, 弄來多少輪的融資, 就能夠帶出來的' . 諾華腫瘤 (中國) 醫學事務部副總裁趙燕在近期的一次發布會上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