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去年營收挑戰30億美元, 大幅超越宏達電

早在1991年就加入Garmin集團, 成為 '工號第19號' 員工, 目前擔任集團台灣區總經理的黃寶藏, 見證了該公司從差點倒掉的停工狀態, 一路成長為導航品牌, 然後進一步蛻變為全球穿戴裝置龍頭的曆程. 黃寶藏表示, Garmin每年大約銷售1,500萬台, 超過70種不同品項的產品, 繁複的程度遠超過外界想像, 透過高度垂直整合的 '智能製造' , 來協助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Garmin是美股掛牌公司, 本月12日的收盤價為61.97美元, 距離日前創下的 '十年來新高' 64.96美元價位, 回檔的幅度僅4.6% , 相較於美股指數重挫一成以上, 並引發全球股災而言, 表現堪稱強勁. 此外, 以Garmin預估2017年度將可達30億美元 (約新台幣900億元) , 且絕大多數產品都由台灣廠生產來看, 已經取代宏達電成為 '新台灣之光' .

根據Garmin去年第三季發布的財報, 該公司受惠於智能穿戴裝置 '分眾化' 的趨勢, 以及航空航海市場持續成長, 三大產品線的營收全部都達到 '雙位數成長' , 其中又以戶外導航的34% 成長率最亮麗, 而航空和航海則分別擁有15% 和10% 的表現. 由於表現超乎預期, 因此該公司還將全年度營收目標調高至30.7億美元, EPS的預估值則為2.90美元.

Garmin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灣的南港和桃園, 每年對台灣的出口金額和GDP的貢獻相當可觀, 以2017年度預估值約900億元來看, 已經大幅超越宏達電 (2017年度營收621億元) . 黃寶藏指出, Garmin的策略是高度垂直整合, 且早已進入 '智能製造' , 程度遠比目前大家在講的 '自動化' 更高出許多, 這樣才得以應付每年高達1,500萬台, 超過70種不同品項的產品需求.

黃寶藏說, Garmin的產品是為了協助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以旗下的智能表而言, 就能夠透過很多種方式讓訓練成果更有效率, '這才叫做智能表' ! 此外, 他也舉例, Garmin正開發一款新產品, 能讓使用者在揮擊不同的高爾夫球杆時, 能有個別不同的數據, 至於不同球場, 不同球洞的距離等資料也能夠及時提供.

黃寶藏坦言, 為爭取中國大陸龐大的汽車導航市場, Garmin已在揚州設廠, 但規模並不大, 人員約200人. 至於美國也在川普上台後, 於堪薩斯設立大型製造基地, 未來將專攻航空市場.

在全產品線的經營方面, 黃寶藏指出, Garmin透過建置直營的 '品牌體驗館' , 提供消費者一站式的體驗, 購物和售後等服務, 在2017年底已經在亞洲市場設立了62家, 其中, 中國大陸有38家最多, 台灣8家居次, 馬來西亞, 菲律賓和印尼分別是6家, 5家和2家, 香港, 日本與韓國則各1家. 他強調, 台灣有幾個店進駐之後, 已經成為該百貨樓層的 '櫃王' , 顯示台灣的運動休閑風氣相當盛行.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