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ODM智能機或將達4.4 億部, 未來手機行業ODM比例超55%;
集微網消息, 2月14日全球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發布了《2017 年全球 ODM/IDH 科技行業 現狀分析與預測白皮書 》. 該報告詳盡分析了目前ODM/IDH 行業的現在和未來預測預判.
2017 年 ODM+IDH 現狀分析: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17 年統計數據, 2017 年全球 出貨的所有智能手機中, 將有近 4 億台手機採用 ODM 模式生產 和製造, 佔比 26%. 預測 2018 年 ODM 出貨量會持續增長, 達到 4.4 億部, 接近總體手機出貨量的 30%, 將接近甚至超過 EMS 模式 .
Counterpoint 表示, 由於全球手機 OEM 的代表 Samsung 和 Apple 的增長有限, 且二者生產和 研發普遍以 EMS 和 in-House 模式為主, 所以, 隨著本土手機OEM 特別是中國廠商的崛起, 未來整體手機行業採用外包模式 出貨量會進一步增加, 長期預測會超過整體市場的 55%. ODM模式能夠幫助手機廠商更有效的控製成本, 更迅速的對市場變 化做出反應, 因此廣受 OEM 玩家歡迎.
目前, 採用 ODM 的代表玩家分兩類:一類是中國玩家, 如華為, 小米, 聯想, ZTE 和 TCL 等;第二類是海外本土品牌和當地運營商品 牌. 而未來SONY, LG 等國際品牌將進 一步增加 ODM 模式在產品中的運用份額(並更多從台灣 ODM 向 大陸 ODM 轉移). 另外, OPPO, VIVO 等中國廠商正在考察開發外包 ODM 業務的可行性.
全球 TOP 5 手機 ODM+IDH 分析:
總的來看, 2017 年全球手機 ODM+IDH 手機前兩名玩家華勤和聞泰, 出貨量均接近 8000 萬台. 兩家優勢明顯且遙遙領先. 華勤專註ODM業務, 聞泰更偏重IDH業務. 與德主要專註於魅族ODM業務和海外組裝工廠. 龍旗主要支援小米的產品服務及生態鏈硬體布局. 天瓏偏重海外ODM市場和打造自身OEM品牌.
華勤: 作為 ODM 領域的行業領導者, 2017 年憑藉華為和聯想等 長期客戶的支援, 加之 2017 年又引入小米和 LG 等新客戶, 增速明顯, 相比 2016 年增長 36%.
聞泰: 業務中手機的佔比最大且主要聚焦大客戶, 包括小米, 華 為, 聯想和魅族. 聞泰最主力的客戶是小米, 但其與小米多為IDH 模式合作;此外, 由於高通是聞泰戰略合作夥伴, 高通產 品在聞泰總出貨量中佔比 70%.
與德: 此前藉助魅族的提升而崛起, 穩固在第二陣營. 現在與 德在海外工廠的投產速度和戰略規劃是領先的. 2017 年與德 接近 1000 萬件產品的製造來自于海外工廠, 但是這些不屬於ODM 和 IDH 模式, 所以不計入我們的 ODM+IDH 統計中.
龍旗: 在 2017 年的提升依賴小米的反彈. 由於其原有重要客戶HTC 及海外本土品牌的銷量下滑, 來自小米和聯想的訂單佔據 龍旗總業務的 80%以上, 龍旗對小米和聯想非常依賴.
天瓏: 自有品牌 Wiko 此前對天瓏總體業務帶來貢獻. 但 2017年受到海外市場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 其疲軟的銷量難以繼續 拉動天瓏的業務增長. 海外拓展方面, 天瓏來自南美和北美等 地的運營商 ODM 業務還在開發之中, 尚不足以做出貢獻. 其 自有品牌糖果手機銷量走勢暫不明朗, 有待進一步觀察.
全球 TOP 5 手機 ODM 角度分析: 整體來看在 2017 年通過 ODM(設計和製造)模式代工的手機出貨了超過 3 億部, 由於大陸具有成熟的設計團隊和勞動力優勢, 所以這種模式被多數大陸手機代工企業所採用.
全球 TOP 5 手機 IDH 角度分析: 整體來看, 2017 年僅僅售賣設計方案(又稱 IDH)的業務出貨 量不到 1 億. 龍旗和聞泰是 IDH 業務的佼佼者. 藉助與小米的合作, 聞泰在 IDH 領域獲得領先, 尤其是聞泰代 工設計的紅米產品系列, 成績斐然. 在小米的業務上, 聞泰采 取的模式主要是自家設計產品, 再把設計外包給富士康或者英 華達進行組裝.
全球平板電腦 ODM/EMS 行業分析:
根據 Counterpoint 對 2017 全球平板電腦產業的預測, 平板電 腦整體出貨量約 1.7 億部, 其中 ODM 貢獻了 64%, 約 1.2 億部.
富士康顯然是平板電腦 ODM/EMS 領域的佼佼者, 是蘋果最主要 的平板供應商, 其整體出貨量約 3000 萬部. 而華勤近幾年作為新的進入者, 快速整合資源, 抓住了亞馬遜, 聯想和華為 3 大客戶. 使其平板 ODM 業務突飛猛進. 在 2017年接近 1700 萬部, 躍居第二. 而千萬級的亞馬遜 All new fire 7的熱銷離不開華勤的功勞. 仁寶的合作客戶主要是傳統 PC 廠商.
全球 TOP 5 ODM/IDH 科技行業營業收入分析:
得益於華勤在手機, 平板電腦和 NB 等大體量科技 ODM 領域的 出色表現, 華勤 2017 年的營業收入超過 230 億. 其中, 手機貢獻了 100 多億, 還有超過 50 億收入的平板業務.
聞泰商業模式更像小米, 偏重輕資產. 相比於其他 ODM, 聞泰手機 IDH 模式設計業務佔比更多, 所以營業收入低於華勤. 此外, 聞泰不只是有傳統的 ODM 代工業務, 還有其他硬體和 供應鏈金融. 但是營業收入貢獻之中, 顯然手機 ODM+IDH 業 務佔比最大.
ODM 產業地域趨勢洞察:
Counterpoint 報告指出: 2014 年以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 中國品牌的崛起以及國 際本土品牌對產品成本的敏感, OEM 客戶陸續把業務轉移給具 有成本優勢的中國大陸 ODM 廠商. 而 2018 年之後, 中國大陸 ODM 供應商具有產業鏈整合的優勢 和成本優勢, 幾乎壟斷了全球科技和手機 ODM 行業.
為了不斷增強生產實力(增加人力及降低成本)以滿足 OEM 客 戶日益增長的生產設計需求, 大陸 ODM 廠商也與時俱進, 對其 生產基地進行轉移:第一方式是把東部沿海的工廠轉移部分到 中國大陸中西部的地區. 第二方式是在東南亞(比如印度和印 尼)建立或者入股組裝線的工廠來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減少關稅, 更好的服務 OEM 客戶.
全球 ODM+IDH 產業群和分工區域基本形成: 中國大陸聚集了全球大部分的 ODM 產業鏈(設計, 研 發, 採購, 元器件供應, 物流和製造等)和 ODM 大型企業. 而中國台灣側重製造規模設備投入和 EMS 業務, 及服務高端 OEM. 日韓和美國是高端元器件的主要供應商. 東南亞組裝業為主:如印度和印尼大量組裝的工廠.
ODM 科技產業產品趨勢洞察:
手機, 電腦(包括台式機和筆記型電腦)及平板業務收入佔到科技產品 ODM 的 85%以上, 俗稱 '三大件' . 智能音箱, IOT, 可穿戴設備等終端 ODM 業務目前佔比較小, 但是未來增長前景廣闊.
手機 ODM 業務看綜合能力(資金, 研發, 供應商和平台支援和整合能力), 智能音箱看AI 聲學技術, IoT 看通信和晶片模組, 可穿戴和 VR 等其他終端 看產品品類發展前景.
Counterpoint-ODM 能力象限與模式預測:
Counterpoint 結合對 ODM 科技領域 10 餘年的研究, 考慮產品, 品牌, 供應鏈與質量等因素. 對ODM 發展模式預測:
A 模式:超強供應鏈及自動化優勢+EMS 升級模式+OEM 品牌. 代表玩家富士康. 分析師點評優良, 藉助自身強大供應鏈能力 和穩定 EMS 大客戶蘋果的支援, Counterpoint 對這個模式和玩 家前景看好.
B 模式;強供應鏈能力+新產品優勢. 代表玩家華勤, 聞泰. 分析師點評優良, 由於在手機 ODM 領域具有穩定客戶的支援和拓展 大型產品成功的經驗, Counterpoint 對這個模式和此玩家前景 看好.
C 模式:此模式為具有 ODM 設計和生產能力+OEM 品牌業務. 代表:天瓏. 分析師點評存在不確定性. 因為 OEM 發展模式 投入巨大, 且面臨中國品牌的強烈競爭.
D 模式:ODM 能力和供應鏈資源一般, 或者僅僅具有 IDH 業務 能力, 產品單一, 依賴手機業務. 分析師點評該模式由於業務 模式受到局限, 僅僅 IDH 雖然可以滿足一些新興市場的需求, 但是無法長期持續, 需要開發新產品業務作為支撐.
最後, Counterpoint 報告表示, ODM發展模式中, A和B模式比較穩定.
在整個 ODM 科技領域向大陸轉移的背景下, 藉助於智能手機 和其他科技產品的急速增長的機遇, 湧現了一批代表特色的ODM 玩家. 比如:華勤, 聞泰, 龍旗, 與德和歌爾聲學等. 同時, 我們也看到 OEM 客戶對 ODM 廠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他們希望從設計到大規模生產全過程的對接更加高效順暢, 這 對 ODM 的設計, 採購, 供應和交付, 質量和靈活性, 甚至 IT系統等一些列資源配置及整合能力的要求更加嚴格與細緻. 可 以說, ODM 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設計生產, 還有一整套服務 支撐體系. 此外, 由於 ODM 是重資產的科技製造行業, 對資 金和現金流的控制非常苛刻, 這也不斷提高了 ODM 行業的入 門門檻. 最後, 做為勞動密集型的 ODM 科技產業, 如何控制 和穩定勞動成本是個永恒的話題. (校對/藍天)
2.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年增率收斂至2.8%, 啟動新一輪淘汰賽;
集微網消息,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指出, 展望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表現, 由於缺乏喚起消費者換機意願的創新議題, 預估全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動能續弱; 在成本方面, 受到上遊零組件價格持續攀升的影響, 下遊手機品牌商不得不重新檢視終端定價或調整規格配備以因應成本壓力. 今年品牌市佔表現將呈現大者恒大, 贏者通吃的格局. 集邦諮詢將今年全球智能手機生產總量成長率從原先預估的5%再下調至2.8%, 生產總量約為15億支.
回顧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上半年受到蘋果十周年新作即將發表的影響, 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買氣低迷; 下半年各品牌手機大廠紛紛轉進至全屏幕, 盼提升年底換機意願, 但實際銷售並不如預期, 因此從第四季中開始, 各智能手機品牌大廠紛紛調降季度生產計劃以因應成品庫存水位過高帶來的成本風險.
觀察國際品牌表現, 三星憑藉著長期深耕全球市場的優勢, 2018年仍維持全球智能手機品牌生產總量之冠. 展望今年三星表現, 仍以中低端的A, J系列支撐大局, 預估生產總量將為3億支, 較去年衰退5%.
蘋果去年智能手機生產總量維持全球排名第二, 展望蘋果今年旗艦新機的規劃, 預估蘋果將擴大Face ID及全屏幕的採用, 並以優化既有功能, 加大記憶體容量為主, 並且將按以往發表時程, 將於第三季同步發表3支旗艦機. 集邦諮詢表示, 蘋果今年的生產數量表現上, 將會受惠Face ID, 全屏幕等項目的優化以及印度市場的耕耘等, 預估將成長6%.
樂金(LG)日前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此舉反映出目前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生存不易, 除了中國市場對國有品牌的擁戴意識提高外, 最重要的還是中國自有品牌的高CP值誘因, 使得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經營維持上愈發困難.
展望今年LG表現, 由於其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在北美市場的長久耕耘, 預估生產總量雖較去年微幅衰退, 但仍有機會在6000萬支的水平, 全球排名為第七名; 索尼(Sony)近年的產品策略改以獲利較佳的中高端手機為主, 今年也將延續此策略, 然而, 受大環境需求轉弱的影響, 預估生產總量將只有1,530萬支的表現, 相較去年衰退4%.
Nokia透過與HMD, FIH Mobile的合作於2017年重起爐灶, 第一年的生產數量即有1,150萬支的亮眼表現, 預估2018年憑藉著FIH Mobile統購的成本優勢, 以及在印度設廠的關稅優勢, 在成本壓力極大的的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中逆勢成長. 預估2018年Nokia將有70%以上的成長, 生產總數有機會突破2,000萬支.
中國品牌力攻新興市場, 小米有機會超越OPPO
中國品牌過去幾年透過強勁的內需市場成就一方霸主的地位, 但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趨向飽和, 不論是既有品牌, 新創品牌不約而同開始轉向布建海外新興市場以及尋求海外電信商合作, 以維繫市佔水平.
觀察中國品牌2018年的布局動態, 2018年華為除了進一步提高海思晶片的佔比外, 也會積極開發3D Sensing的應用, 至於去年減少低端手機佔比的策略也會在今年重新修正, 均衡所有產品線的發展, 預估生產總量有機會突破1.73億支, 市佔達11.6%.
2017年中國品牌OPPO與vivo表現依舊不俗, 生產總量年增率各達13%及17%, 居全球排名第四名, 第五名. 展望2018年, 由於兩者的成長動能主要仍來自中國市場的銷售, 加上兩者在規格配置上多採用高規格, 關鍵零組件價格高漲也不斷壓縮其獲利空間, 造成維持高成長的難度. 集邦諮詢表示, 受到中國內需市場飽和的影響, 2018年OPPO, vivo整體生產數量表現將相較2017年些微衰退5%. 因此, 無論是OPPO或是vivo都已積極投入海外市場的開發, 除了印度, 東南亞外, 也開始進軍歐洲等市場, 以期維持在新興市場的高市佔.
小米2017年生產數量一舉衝破9,000萬支大關, 年增長率達83%, 全球排名緊追vivo之後. 集邦諮詢預估, 2018年小米將維持正成長, 生產總數預估將來到1.07億支, 年成長率為15%, 將有機會超越OPPO, 市佔率躍升為全球第四. 然而, 小米也同樣面臨著零組件成本高漲及印度關稅提高等影響, 恐增添市場銷售變數.
聯想2018年的生產總量將有機會與2017年的5,200萬支援平, 全球排名第八; 受惠於集團旗下各品牌在新興國家的合計表現亮眼, 傳音控股2017年全球排名第九, 預估2018年將延續此一態勢, 以拓展海外市場為主, 生產數量有機會較去年增長1,000萬支以上, 總量預估為5,070萬支.
全屏幕手機, 雙鏡頭成2018年手機主流規格
2018年智能手機的發展將持續以提升使用者感受為主, 包含全屏幕, 雙鏡頭的擴大使用, 然而在生物識別方面, 受限於當前的技術門檻以及造價高昂, 除了iPhone繼續採用Face ID(人臉識別), Samsung延續虹膜識別技術外, 其餘各智能手機品牌廠都先以維持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為主, 預估Android陣營搭載3D Sensing或屏幕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新機則要到2018下半年才有可能進入量產.
3.iPhone無線充電成雞肋 成熟應用是最大絆腳石;
蘋果手機堪稱行業風向標. 在蘋果跟進一項硬體新技術後, 很多手機廠商紛紛跟進. 來自供應鏈的消息稱, 2018年各大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 並沒有無線充電功能. 也就是說, 在無線充電普及上, 蘋果並沒有改變行業.
無線充電為何成為行業棄兒
在很多人看來, 無線充電是一項新潮的技術. 然而截至目前, 除了蘋果和三星旗艦手機內置無線充電功能外, 罕有手機品牌鐘情無線充電.
作為一項存在了近十年的手機技術, 無線充電幾乎成為了行業的棄兒, 這引人深思.
從蘋果手機無線充電功能的體驗上, 我們或許能夠找到手機無線充電技術難以普及的真正原因. 最新一代的蘋果手機, 使用的是Qi 無線充電技術, 這一技術2009年曾用在Palm 智能手機上. 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 只有諾基亞Lumia 920等為數不多的幾款手機支援無線充電.
與傳統的充電模式相比, 無線充電功能看似便捷, 實際體驗比較差. 以iPhone X來說, 使用無線充電時, 必須把手機放在無線充電面板上. 一旦手機位置移動, 無線充電可能就會中止了. 更讓用戶崩潰的是, iPhone手機的無線充電功率只有7.5W, 比Qi無線充電技術標準的15W小了一半.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功率小了一半, 帶來的影響就是手機充電時間變長. 有蘋果手機用戶稱, 使用線纜充電2個多小時就能充滿, 而使用無線充電, 至少要4個多小時才能充滿. 加之很多用戶充電時還喜歡玩手機, 使用無線充電就不能再玩手機, 這可以說是無線充電技術的一大短板.
蘋果手機的無線充電功率被閹割, 是因為一些技術原因. 三星手機的無線充電功率為15W, 使用無線充電的速度, 與有線充電速度相差無幾.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 無線充電技術有點雞肋. 正因於此, 無線充電技術才會成為行業的棄兒.
蘋果能否推動無線充電技術普及
縱觀蘋果手機的發展史就會發現, 蘋果不止一次引領了技術變革. 在iPhone 4中蘋果首次引入了Rentina屏, 隨後智能手機屏幕很快進入720P時代, 以及2K高清時代. 在蘋果將無線充電技術引入到iPhone 8系列手機和iPhone X手機中後, 是否能夠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呢?
就現狀來看, 蘋果很難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 在2018年即將上調的旗艦手機中, 只傳出了小米手機支援無線充電的消息. 甚至外觀上一直模仿蘋果的OPPO, 也沒有引入無線充電技術的打算. 除了OPPO外, 國內手機第一陣營的華為, vivo這兩大手機品牌也沒有推出支援無線充電功能手機的計劃. 來自供應鏈的消息稱, 至今沒有手機廠商訂購無線充電硬體. 看來, 大多數手機品牌並不看好無線充電技術.
產業鏈不成熟難帶來顛覆性體驗
雖說蘋果曾經多次引領了智能手機行業硬體技術變革, 但這次卻無法讓其他手機品牌跟進無線充電技術, 原因還是無線充電技術難以給消費者帶來顛覆性的體驗.
當然了, 手機無線充電功能難以普及, 產業鏈不成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無線充電配套硬體沒有普及,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 舉一個例子, 要想用無線充電的方式給iPhone X充電, 必須購買一塊無線充電面板. 最近幾年, 車站, 酒店, 餐館等很多場所都有充電設備, 人們非常方便的可以給手機充電. 而無線充電面板, 卻是很多經營場所的稀缺之物.
不過, 無線充電技術普及的最大絆腳石, 還是並不成熟的應用. 在一些科幻大片中, 無線充電無需把手機放在充電面板上, 可以藉助類似Wifi的無線訊號充電. 如果這一場景能夠實現, 無線充電普及不是夢. 所以, 擁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蘋果, 也很難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和變革.
近十年時間, 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很緩慢, 這說明市場對無線充電的需求並不迫切. 同時, 無線充電功能仍有太多的不足之處, 難以擺脫面板的尷尬, 嚴重影響了無線充電功能的用戶體驗. 試想, iPhone的無線充電功能都非常雞肋, 蘋果當然改變不了行業了. 通信資訊報
4.諾基亞躍升全球第六大手機廠 市長率達5%;
集微網消息, Nokia於2017年重回智能手機市場, 沒想到才一年時間, 手機銷售量與市佔率均大幅上升. 就整體手機市場而言, Nokia為全球第六大廠, 總出貨量來到2,510萬支, 市佔率為5%.
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報告表示, Nokia去年第四季賣出440萬支智能手機, 雖然市佔率僅1%, 但已超越HTC, Sony, 穀歌與聯想等手機廠, 全球智能型手機排名來到第11, 僅差一步即可擠進前十.
若只看部份國家, Nokia的成績更為突出, Nokia智能手機在英國排第三, 在俄羅斯, 越南與多數中東國家, Nokia均是第五名.
值得一提的是, Nokia功能手機也有複蘇跡象, 去年第四季共出貨2,070萬支, 市佔15%為全球第一.
從產品看, 過去一年HMD團隊迅速適應了當前手機市場的激烈節奏. 一年時間裡推出了11款手機, 他們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 如Nokia 6 是第一款諾基亞安卓智能手機, Nokia 3310 多彩與時尚改變了人們對功能機的看法, Nokia 8 首款蔡司認證……
HMD 全球副總裁, 大中華區副總裁許立新表示,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 諾基亞手機已經進入全球超過80 個市場170 個國家發布一系列新品. 其官網也以48種不同語言呈現, 這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紅米Note5雙版本明日發布 首發高通驍龍636處理器;
集微網消息, 小米雖然是國內手機廠商, 一般新品都會優先選在國內發布, 但是由於去年小米印度市場表現出色, 在第四季度成功擊敗三星成為市場第一, 使得雷軍很是高興, 決定加大對印度市場的投入, 為了表示對印度市場的重視, 小米今年特地把首場新品發布會選在印度.
早在8天前小米就開始對主題為 'give me 5' 的紅米新品發布會進行預熱, 分別從續航, 外觀等角度暗示新品的特性, 吊足了不少粉絲的胃口.
距離2月14日發布會僅剩一天的時間 , 有外媒受不了小米 '賣關子' 的營銷方式, 一怒之下把此次小米要發布的兩款產品網頁截圖放了出來, 我們先來一睹為快吧!
第一款產品叫做紅米Note5, 它的硬體配置情況為: 6.0英寸FHD+全面屏, 搭載高通驍龍625處理器, 1200萬後置攝像頭, 800萬的前置攝像頭, 3GB+32GB/4GB+64GB的存儲, 支援4G網路, 預裝基於安卓8.0深度定製的MIUI9, 有四種顏色可選. 它的最大特色就是4000毫安時的大電池了, 不難看出紅米Note5主打續航.
第二款產品叫做紅米Note5 Pro , 它跟紅米Note5相比, 硬體配置足足高出了一個檔次: 首發高通驍龍636處理器, 6.0英寸的FHD+全面屏, 1200萬+500萬的後置攝像頭, 2000萬的前置攝像頭, 3GB+32GB/4GB+64GB/6GB+64GB的存儲, 支援4G網路, 預裝基於安卓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