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在中國處於 | '危' | 和 | '機' | 的十字路口

福特在中國市場正面臨一場危機, 這已不是什麼秘密.

·2017年全年, 福特在華銷量達120萬輛, 較2016年度下降了6%.

·2018年1月份, 福特在華零售銷量近7.6萬輛, 同比去年下降18%. (相比之下, 通用在華增長了15%. )

·1月29日, 福特汽車公司宣布其中國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冠宏由於個人原因正式向公司提出辭職, 並立即生效. 去年8月, 福特任命羅冠宏擔任中國業務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此任命於2017年9月1日生效, 截至目前未滿5個月.

·各品牌(除林肯之外)增長勢頭基本上停滯了, 而與中國合作夥伴的關係也變得緊張.

然而, 一切並沒有失不可控. 福特高層可以深刻學習中文中的 '危機' 一詞, 其由 '危' 和 '機' 兩個字元組成.

'危' 意味著危險, '機' 意味著機會. 任何事情消極與積極的影響都是並存的.

事實上, 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危機包含了危險和機遇並存的因素.

首先 '危' : 福特在華銷量可能會持續數月的下滑. 罪魁禍首是產品供應正在老化, 而全新車型將在2018年底才能填充上來.

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 福特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2012年至2016年, 福特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翻了一番, 達到120萬輛. 但進入2017年後, 銷量開始下滑. 然而, 中國自主品牌吉利和長城極大地提高了市場份額. 2017年, 吉利的銷量甚至超過了福特.

福特在中國的這種情況, 傳統的反應是堅守陣地, 等待新車型的到來, 就像一個被包圍的軍隊在呼叫支援. 這種方法在過去可能行得通. 但是時代變了. 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給福特構成了真正的威脅.

為了重獲力量, 福特必須嘗試大膽的新事物. 對於福特來說, 幸運的是, 中國為嘗試機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福特已經開始塑造一種全新的, 與眾不同的運營模式.

舉兩個例子:

電氣化. 福特宣布與眾泰合資生產電動汽車時, 眾人都驚呆了. 雙方的新合資公司將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開始生產第一款電動汽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 2017年中國全年累計產銷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 , 同比增長分別為53.8%和53.3%.

實際上, 在決定與眾泰合資之前, 福特已經在中國尋找了多年的新合資夥伴.

福特汽車亞太區總裁, 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傅禮德(Peter Fleet)表示, 福特可以將電動汽車的預計銷量最終轉化為營收. '中國電動汽車銷售的規模將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政府已經明確表示, 他們希望電動汽車行業取得巨大的全球成功. '

中國工信部領頭制定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了,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 以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的比例達到20%以上的發展目標.

與科技巨頭合作.

去年12月, 福特汽車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簽署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 雙方將開展全面合作, 共同推進智聯網汽車, 人工智慧, 智能移動服務和數字營銷等領域的合作.

福特將探討重塑中國乃至全球汽車行業領域, 並在AliOS, 阿里雲, 阿里媽媽和天貓等開展合作. 福特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很重要, 因為它為中國消費者開闢了直接渠道也開闢了銷售汽車的創新方式.

以下是福特的另外兩個比較有希望的領域:

智能城市: 中國的各大城市都比較擁堵. 滴滴正在與主要城市密切合作, 以提高整體交通流量和運輸效率. 福特在全球的新號角——智能城市中的智能汽車——看起來是中國交通問題的及時解決方案.

林肯: 2017年, 中國消費者購買了230萬輛豪華汽車. 德國汽車製造商平治, 寶馬, 奧迪和保時捷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 但在2017年, 林肯的銷量從2015年的1.1萬輛躍升至5.5萬輛. 2018年1月份, 林肯品牌在華銷售逾5, 000輛, 同比增長7%, 而且還具有增長的趨勢.

面對銷售下滑, 福特走出去敢於冒險是正確之舉. 從長遠來看, 電動化, 共用化和直接分銷途徑是在中國取得勝利的唯一途徑. 福特需要在中國市場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戰略, 進入電氣化, 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交通的新領域, 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危機中總是蘊藏著機會的種子. 這一點福特應該深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