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年第一月乘柴事业部就以19656台的产量迎来了开门红, 月产量再创新高, 刷新了乘柴事业部的历史记录. 说到乘柴,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D系列的主战场, 那里所生产的德威系列是云内的拳头产品.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D系列的辉煌多么来之不易, 它也曾有过黯淡岁月.
记得2012年, 2013年时, 月产量才1000台左右, 有时一天产量才几十台. 面对这样的局面, 董事长杨波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决策彻底扭转了D系列的困境, 蜕变新生, 这项重要决策就是—— '产品变商品' . D系列顺利与商用车进行了匹配, 不再局限在乘用车的应用, '黑猫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 不论运用在商用还是乘用, 只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是好产品. 同时, 乘上国家排放标准的升级的春风, 公司D系列市场需求逐渐打开, 正式破冰起航.
2015年6月2000台, 2016年12月8000台, 2017年1月10000台, 记录在一次次被刷新.
天下功夫, 唯快不破. 为了抢占先机, 在2018年迅速占领市场, 公司下达了1月份 20000的生产任务. 面对产量翻番的任务, 他们行吗?面对质疑, 乘柴事业部的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排除万难, 披星戴月, 坚决奋战开门红. 有一些员工被肆虐的流感袭击了, 带着浓浓的鼻音依然坚持工作;全员31天坚守岗位, 车间领导, 普通员工都是如此. 在采访中得知车间一位员工的爱人在生产安全部主要负责物料采购工作, 也是此次保供大军中的一员,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工作, 家庭无法兼顾, 夫妻俩毅然将一岁多的儿子送回了老家, 两人全身心的投入到保供攻坚战中. 在走访中, 发现一线员工中20来岁的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 问及辛不辛苦?他们都表示能够克服, 工厂有淡季旺季是正常的, 大家都在拼命干. 年轻小伙们开玩笑说, 都没时间谈恋爱啦. 尽管工作繁忙, 但我们职工的脸上从未失去笑容, 他们目光坚定, 内心充满阳光, 让这个冬日也充满温暖.
月产2万, 乘柴是如何做到的?记得2015年6月, 产量达到了2000台, 可就是这2000台, 乘柴生产起来也很吃力, 装配线两班全开, 加班加点, 也才勉强满足装机需求. 为了提升产能, 乘柴联合技术中心, 设备动力部, 生产安全部, 质量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提速: 第一, 设备节拍的提速, 通过录像观测, 秒表统计出设备运行的时间和运动轨迹, 按最短路径的原则对机器人及自动设备的进行优化, 缩短等待时间, 提升自动设备的节拍;第二, 利用标准化生产的工具, 对现场每一个工位进行节拍统计, 找出瓶颈工序, 从人员的动作, 物料的取放, 工具工装的使用, 工艺合理性, 质量检查点等方面找到优化的途径, 设计专用料架, 规范物料的摆放, 减少操作人员反复转身, 弯腰取料等冗余动作, 提高生产线平衡率, 消除设备等人或人等设备的而产生的浪费;第三, 强化管理职责, 细化检验, 突击队员, 施工员的工作职责, 在产品换型, 物料变更, 节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及时援助, 充分做好生产准备, 让生产线持续流动.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科学改进及全体乘柴事业部员工废寝忘食的努力拼搏才换来了着不易的成绩. 面对成绩,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 居安思危, 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公司在抢抓难得机遇, 加快发展的重要时刻, 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迸发激情与智慧, 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改革与创新, 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勇气与担当. 我们要主动学习提升能力, 紧盯目标全力以赴, 在紧抓产量的同时不忘质量, 创新发展, 拓展思路, 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我们有信心, 有决心, 乘柴事业部年产20万台的目标, 我们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