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2018手機大廠熱衷的可摺疊式手機專利圖紙對比

1.2018手機大廠熱衷的可摺疊式手機專利圖紙對比; 2.2017年我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 3.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面臨的智慧財產權風險; 4.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突破20萬件; 5.Uber與穀歌專利案達成和解 最新估值720億; 6.我國AI專利同比增長近38% 技術研發融合打造創新高地

1.2018手機大廠熱衷的可摺疊式手機專利圖紙對比;

多年前流行的掀蓋式貝殼手機, 是許多資深手機使用者心中「複古」的象徵. 不過新的一年, 摺疊式手機即將又要捲土重來了! 如果2017年智能型手機是各大廠「全屏幕」之戰, 那麼今年則是要大玩摺疊式屏幕, 除了已經推出新機的中興通訊, 包括蘋果, 三星, LG, OPPO都在競相研發中!

蘋果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 (USPTO) 最近公布蘋果的可摺疊屏幕專利「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根據這項專利, 屏幕有可以彎曲的區域, 可以如同書本一般開啟和關閉, 當設備摺疊之後, 屏幕也可以隨著該彎曲軸進行彎曲.

最重要的是, 這款屏幕並不是 OLED 屏幕, 還可支援 LCD, OLED, microLED 三種規格的屏幕. 這也是蘋果第一次在專利檔案中, 提到將microLED顯示屏幕材質使用在蘋果產品, 因此外界認為摺疊式iPhone 很有機會採用microLED 屏幕.

圖一, 蘋果 iPhone可摺疊式手機設計專利示意圖 (圖片來源: USPTO (US 20140362020 A1) )

雖然蘋果是在2016年9月提出這項專利申請, 並在2017年11月公開, 但外界認為摺疊式 iPhone 並不會太早上市, 推測關鍵在於microLED技術. 根據《9to5mac》指出, 摺疊式 iPhone可能會在 2021 年上市, 比起 勁敵三星的Galaxy X 可能整整遲了兩年. 在蘋果因為OLED屏幕遭到受挫後, 轉而重視 microLED 的研發, 而摺疊式 iPhone可能將採用microLED的技術, 推估要到2021年才會問世, 至於是否會隨著三星推出摺疊式智慧手機後加快研髮腳步, 仍有待後續觀察.

三星

早在2013年的CES消費性電子展上, 三星展示了名為「Youm」的 OLED 軟性顯示屏幕技術, 當時的理念就是透過可以彎曲, 扭轉, 摺疊的軟性屏幕, 將大屏幕的平板計算機輕鬆放入口袋. 雖然三星一直在累積專相關專利, 2017年第一季也傳出三星將推出能將5吋屏幕展開為8吋, 名為「Galaxy X」的可摺疊式屏幕手機, 但時隔五年過去, 很遺憾三星並未如外界預料在CES 2018公開可摺疊式新機, 僅向特定合作夥伴展示可凹折的7.3吋OLED軟式手機屏幕設計原型設計.

從三星向韓國專利局提交的可摺疊式屏幕手機專利可看出, 三星的可摺疊式屏幕手機比較接近以往的掀蓋式手機, 開啟後是偏向長型的屏幕設計 (請見圖二) .

圖二, 三星可摺疊式手機設計專利示意圖 (一) (圖片來源: 韓國專利局 (專利文獻: 10-2017-0116858) )

三星曾在2017年9月公開表示計劃在2018年推出一款可摺疊的智能型手機, 只要克服一些量產上的難題即可推出. 傳聞三星預計推出的Galaxy X, 摺疊起來只擁有5吋屏幕, 但展開之後就能夠變成8吋的平板計算機. 從三星向世界WIPO申請, 今年1月剛公開的專利來看, Galaxy X預計7.3吋的OLED屏幕, 雖有著鉸鏈結構, 但手機摺疊後在屏幕中間無縫 (請見圖三) , 究竟之後三星新機是否會如同專利所透露出的外觀設計, 結果令人期待.

圖三, 三星可摺疊式手機設計專利示意圖 (二) (圖片來源: WIPO (專利文獻: WO2018008865) )

LG

LG在2015年7月就向韓國專利局申請屏幕可摺疊手機專利, 主要特色就是「攤開手機屏幕變成平板」, 摺疊狀態下手機會有前, 後兩個顯示屏幕, 兩個屏幕中間的摺疊部位可以用來操控音樂或通知訊息. 此外也能讓手機站立在案頭上, 相機鏡頭, 閃光燈, 指紋辨識組件將會配置在靠近機身側邊的位置 (請見圖四) .

LG在2015年7月就向韓國專利局申請屏幕可摺疊手機專利, 主要特色就是「攤開手機屏幕變成平板」, 摺疊狀態下手機會有前, 後兩個顯示屏幕, 兩個屏幕中間的摺疊部位可以用來操控音樂或通知訊息. 此外也能讓手機站立在案頭上, 相機鏡頭, 閃光燈, 指紋辨識組件將會配置在靠近機身側邊的位置 (請見圖四) .

圖四, LG可摺疊式手機設計專利示意圖 (一) (圖片來源: 韓國專利局(專利文獻: 10-2017-0006055))

2017 年 7月LG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WIPO) 遞交一份名為「具有可摺疊柔性顯示器手機」的專利, 此次曝光了兩個版本的專利圖, 一個版本是摺疊式手機, 後面板上有一個攝影鏡頭, 摺疊時可以顯示前面屏幕上的時間訊息; 第二種設計是手機摺疊時, 其後蓋被推到一邊, 在右前方顯示透明部分. 側邊欄可顯示時間和通知. 該設備的後面還有一個攝影鏡頭模組. 先前市場有傳言LG 打算要在2017 年下半年正式量產摺疊屏幕手機, 而從LG近期申請的幾項專利檔案, 都可看到可摺疊的蹤跡, 只不過到今年第一季, LG推出的新機都還不見可摺疊的設計.

圖五, LG可摺疊式手機設計專利示意圖 (二) (圖片來源: WIPO)

OPPO

手機外觀摺疊之戰自然也少不了大陸手機. OPPO在2017年5月向中國智慧財產權局 (SIPO) 申請了可摺疊式手機的外觀專利, 剛在今年1月底公告. OPPO這款摺疊屏幕並非由兩塊屏幕組成, 而是透過背部鉸鏈和屏幕的柔韌性來實現摺疊功能, 手機展開後將會出現一塊完整的屏幕, 只不過從正面看來仍然有額頭和下巴, 摺疊屏幕並非全屏幕.

圖六, OPPO摺疊屏專利設計圖 (圖片來源: SIPO)

從各家手機大廠的專利申請觀察, 摺疊式屏幕將是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 中興通訊已在今年1月在北京正式發布摺疊智慧手機Axon M, 接下來還有誰會繼續推出摺疊式手機, 相信會是手機市場關注的焦點! 北美智權報

2.2017年我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

數據來源: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

製圖: 張芳曼

(實習生李俏參與采寫)

核心閱讀

近年來, 我國專利海外布局能力不斷增強, 許多體現創新指標的排行榜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名字. 從專利大國邁向專利強國, 我國專利布局進一步為企業 '走出去' 保駕護航, 借 '一帶一路' 倡議加強合作, 在新興技術領域搶抓先機, 不斷提升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近10倍

中國企業在美擁有專利10年增長

更開放: 海外專利布局能力不斷增強

從北極的皚皚冰川, 到萊茵河上的捕魚船, 一個個俯瞰視角彷彿為人們開啟了 '上帝之眼' , 讓自然造物的玄妙和科技賦予的機巧交織融匯.

這是剛剛揭曉的無人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如今, 提起民用無人機, 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品牌就是大疆, 這一聯想已經不僅局限於國內, 其消費級無人機80%左右的收入來自中國內地以外的市場.

短短几年, 大疆如何做到在民用無人機領域異軍突起? 也許下面一組數據可以揭曉: 截至2017年底, 大疆公司全球專利授權量接近1900件, 其中中國176件, 美國超過100件, 日本接近100件, 歐洲18件.

近年來, 我國企業海外專利布局能力在不斷增強. 2017年, 年度提交PCT (專利合作條約) 國際專利申請100件以上的國內企業達到44家, 較2016年增加18家.

2016年, 中國申請人的PCT申請量為4.3萬件, 排名全球第三; 2017年, 我國智慧財產權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 同比增長12.5%, 其中4.8萬件來自國內. 我國利用PCT申請專利的情況越來越活躍, 體現了我國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 '這說明我們的創新者開始在全世界開拓市場, 謀求利益.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說.

近年來, 中國企業在美國獲得專利數量也在穩步上升, 受到業界關注. 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 不到10年時間, 中國企業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數量增長了近10倍; 特別是2017年, 較2016年增長28%, 達到11241件, 成為僅次於美國, 日本, 韓國, 德國的第五大專利申請來源地.

應當看到的是, 我國與國外專利強國相比, 仍有不小差距. 從2016年各國在海外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 中國僅為2.0萬件, 排名全球第七位, 與排名第一的美國 (13.3萬件) 相比僅為其1/6.

16%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申請量增長

更精準: 為企業 '走出去' 保駕護航

2017年12月, 歐亞專利局頒發第五萬件專利申請證書, 包攬了吉爾吉斯海關安檢設備的中國同方威視公司作為聯合申請人, 獲得了由歐亞專利局局長索裡·特萊芙列索娃頒發的證書和獎章. 該專利申請系 '準直器和檢查系統' , 主要應用於車輛安全檢查領域. 這也是中國申請人向歐亞專利局提交的第625件專利申請.

2017年, 第一屆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順利召開,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代表中國政府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簽署加強 '一帶一路' 智慧財產權合作協議, 初步建立 '一帶一路' 智慧財產權國際合作常態化機制.

藉助 '一帶一路' 倡議的東風, 我國在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加快落地, 這也體現了專利布局對於企業 '走出去' 保駕護航的支撐作用. 2017年, 我國在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 (不含中國) 專利申請公開量為5608件, 同比增長16.0%. 其中, 在印度專利申請公開量為2724件, 在俄羅斯專利申請公開量為1354件, 專利申請初具規模. 2017年,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在華申請專利4319件, 較2016年增長16.8%; 在華申請專利的國家數達到41個, 較2016年增加4個.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統計, 2017 年, 中國在其他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排名前十的產業中, 計算機, 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是專利申請公開涉及最多的產業, 申請公開量遠高於其他行業.

劉海波表示, 加大在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 地區的專利申請力度, 提前謀篇布局, 既有利於我國企業構築相應的競爭優勢高地, 也有利於我國和沿線國家, 地區開展多向, 雙向和單向的技術轉移業務, 還有利於促進沿線經濟欠發達國家, 地區建設符合國際規則的經貿制度, 更有利於 '一帶一路' 倡議的全面, 充分展開.

全球第二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

更智能: 新興產業積極投身國際競爭

一邊由機器人進行腦部血管瘤的外科手術, 一邊病人在清醒地拉著小提琴,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幕, 而是來自柏惠維康的手術機器人Remebot (睿米) 進行的一次輔助手術.

執行手術的機器人睿米今年即將滿20歲, 它是國內第一台可以做腦外科手術的機器人, 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的紀錄: 第一次在國內成功應用於臨床, 第一次在國內實現遠程手術, 第一個在國內進入醫保的機器人手術項目…… '20年間做到這樣的成就, 最根本在於我們對核心技術的掌握. ' 柏惠維康創始人劉達說, 迄今, 柏惠維康已獲得相關領域18件專利, 已提交的專利申請有40件.

專利和科技研發, 產業發展, 市場環境密不可分. 當前, 傳統產業積極謀劃專利布局, 重視研發開拓創新, 新興產業更是抓住機遇強化核心競爭力, 積極投身國際競爭, 在許多領域都有不俗表現. 劉海波表示, 這些新興技術領域, 都是專利密集型領域, 科技, 產業的發展, 高度依賴於專利布局的情況. 因此, 要在這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專利布局必須未雨綢繆, 提前行動.

人工智慧領域成為我國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領域之一. 烏鎮智庫的數據顯示, 在人工智慧專利數上, 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 超過美國的兩倍. 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 專利申請數量及融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 位列全球第二. 如今, 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正在頂層設計與實踐落實兩個方面努力發展, 抓住機遇, 蓄勢待發, 開啟新一輪的衝刺.

雲計算也是如此. 全球權威的調查機構加特納 (Gartner) 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 全球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企業中, 有3家來自中國, 雲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中, 包括浪潮, 聯想, 曙光, 華為4家中國企業. 而在技術創新方面, 中國企業申請的伺服器專利數也位居全球前列 人民日報

3.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面臨的智慧財產權風險;

文︱馬宇峰

奧睿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為了推動技術更加協調統一有序地發展與應用, 一些領域內的特定技術事項都被予以標準化. 同時, 技術與專利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此衍生了為符合某一技術標準要求而必須使用的專利, 即 '標準必要專利 (SEP) ' . 標準必要專利對技術實現的重要性為專利持有人帶來了優勢, 令這班持有人能夠拒絕給予實施人許可, 或者索取高額的專利許可費. 因此, 標準制定機構要求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作出公平, 合理, 無歧視 (FRAND) 承諾, 即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不得拒絕許可; 許可費率應當與專利本身的價值相當, 不得高於專利被納入標準之前的許可費率; 對於不同的被許可人不應存在價格歧視.

近期, 中國, 美國, 英國等國家都紛紛作出了和標準必要專利FRAND許可相關的判決. 2017年12月21日, 加州中區法院就TCL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與愛立信公司之間的標準必要專利的侵權及許可作出判決, 減下了大半愛立信所尋求的許可費. 2018年1月11日, 深圳中院一審判決華為在其訴三星標準必要專利侵權案中勝訴, 責令三星方面應立即停止以製造, 銷售, 許諾銷售的方式侵害華為兩項發明專利的行為, 認定華為在談判過程中無明顯過錯, 符合FRAND原則; 而三星因在談判過程中拒絕仲裁, 要求將標準必要專利和非標準必要專利打包授權等行為, 在程序和實體方面均存在明顯過錯, 被認定違反FRAND原則. 在這些案件中, 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趨勢, 尤其在通信技術領域內, 中國企業已經分別以專利持有人和實施者等不同的身份在全球範圍內開啟了訴訟戰略.

儘管在深圳中院審理的案件中, 華為作為中國市場上的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取得了勝利, 但中國企業在全球其他地區是否同樣佔據著有利地位呢? 答案或許並不盡然. 2017年4月, 華為就在與無線星球 (Unwired Planet) 關於移動通信 (2G/GSM, 3G/UMTS, 4G/LTE) 標準必要專利的案件中敗訴, 審理該案的伯斯法官 (Birss) 要求華為與無線星球簽署全球性專利許可協議並支付許可費, 如果華為拒絕接受FRAND許可或拒絕支付許可費用, 華為的產品將在英國市場遭到禁售. 歐洲市場可以說是華為在海外的主要市場, 該案判決的背後隱藏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面臨的智慧財產權風險.

• 增加標準必要專利實施者提出違反競爭法抗辯和反訴的困難

標準必要專利的實施者在面對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提出的侵權訴訟時, 通常都會提出持有人違反競爭法的抗辯和反訴, 本案亦是如此. 華為主張無線星球在談判過程中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濫用禁令救濟, 限制了相關市場的競爭, 違反《歐盟運行條約》第102條關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 並且無權主張禁令救濟. 伯斯法官認定, 雖然無線星球佔據著標準必要專利相關市場的支配地位, 但是並無濫用該市場支配地位. 伯斯法官還認為FRAND許可費率的界限和違反競爭法的界限並不相同, 談判過程中提出高於FRAND費率的許可費率並不一定違反競爭法. 只有在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提出的許可費率遠高於FRAND費率, 從而導致擾亂或損害談判本身, 持有人才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這個解釋縮小了實施者在標準必要專利侵權訴訟中提出競爭法抗辯或反訴的範圍, 對專利實施者而言顯然不利.

• 迫使中國企業與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達成全球性許可, 承擔高昂的專利許可費

無線星球要求華為就其全球的專利組合達成FRAND許可, 而華為則表示僅願意就英國的專利組合進行FRAND許可, 並主張根據歐盟競爭法的一般原則, 企業不得利用其在市場上的支配地位進行捆綁銷售. 關於全球性許可問題, 伯斯法官認為全球性許可在實踐中具有普遍性, 大部分涉及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都以全球的專利組合為範圍. 而且, 華為的業務區域已經超出了無線星球專利組合的許可範圍, 對全球專利組合進行一攬子許可並不會扭曲市場競爭. 英國高等法院對全球性許可的支援, 未有充分考慮不同地域發明的可專利性要求和侵權判斷標準上的差異等客觀因素, 或會導致專利實施者在英國的FRAND許可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而被迫接受專利持有人提出的全球性FRAND許可, 並為此支付超出專利組合價值的許可費. 這一項判決也會變向鼓勵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積極地選擇英國法院進行專利侵權訴訟, 利用在英國的議價優勢迫使標準實施者達成一份涵蓋多個地區的專利組合許可.

• 導致中國企業的產品在海外面對更高的禁售風險

由於伯斯法官認定華為侵犯了無線星球的兩項有效標準必要專利, 且無線星球並未違反歐盟競爭法, 符合FRAND原則, 因此判決華為應支付自2013年1月1日起計算的許可費作為損害賠償, 並要求華為根據判決書中建議的許可費率撰寫好全球性專利許可後, 積極與無線星球達成許可協議. 如果華為不接受全球性許可協議或不支付專利許可費, 華為將在英國市場遭遇產品禁售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 伯斯法官頒發的禁令還具有附加條款, 即禁令將在華為與無線星球達成FRAND許可協議後失效. 同時, 在專利許可期限短於專利有效期限的情況下, 任何一方可自行選擇提請法庭, 重新就基於該有效專利的禁令是否生效進行認定.

標準必要專利可謂是為符合某一特定技術標準而不可或缺的條件. 因此, 一旦中國企業被認定構成專利侵權且被判決禁止在特定地域進行銷售, 該企業將不能在該地域內使用標準必要專利, 如同被剝奪了產品的技術基礎, 導致該企業完全失去了產品在該區域的市場份額. 對專利實施者頒發的禁令將會影響中國企業走出去, 阻礙中國公司開拓海外市場, 除了減少中國公司的營業收入, 也會限制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 提高中國企業面臨海外 '專利流氓' 訴訟的風險

不同於三星, TCL等公司在通信領域的知名度, 許多消費者以及通信領域內的經營者對於本案的原告無線星球都一無所知. 據了解, 原告無線星球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公司, 其主要資產就是2185件從愛立信公司購買而來的專利, 無線星球曾多次在美國起訴穀歌專利侵權, 訴訟最終多以和解告終. 在英國的訴訟中, 無線星球也同時起訴了三星和穀歌, 並與穀歌和三星達成了和解協定. 根據無線星球的資產狀況以及訴訟經曆, 它很有可能是一家利用專利訴訟索取高額許可費的 '專利流氓' (patent troll) 公司. 由於美國近年非常重視對 '專利流氓' 的遏制, 英國法院在該案中對無線星球的支援或許將誘使更多的 '專利流氓' 積極地選擇英國法院進行訴訟. 由於 '專利流氓' 普遍會在全球各地展開專利布局, 當中國企業拓展業務範圍進入各國市場時, 海外 '專利流氓' 發起的訴訟不僅會阻礙中國企業開展全球化業務, 迫使中國企業承擔不合理的許可費用或損害賠償, 也會擾亂各國專利制度的有序性.

儘管伯斯法官通過結合 '對比許可分析法' 和 '自上而下 (top down) 分析法' , 對涉案標準必要專利的FRAND許可的基準費率進行了詳細計算, 並建議對歐美主要市場, 中國及其他市場的費率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 而且最終確定的許可費率遠低於無線星球提出的許可費率, 但該案仍然反映了中國企業在海外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談判中可能面臨的劣勢地位, 以及在全球化過程中面臨著的 '專利流氓' 的挑釁風險及智慧財產權侵權風險. 在反映風險的同時, 該判決也提醒中國企業在拓展全球業務的過程中要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 在積極投入技術創新時, 要提前開展海外專利布局, 強化自己在全球專利戰中的談判協商實力. 財新網

4.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突破20萬件;

南方網訊 (記者/王鈺瑤 通訊員/嶽之軒)近日, 記者從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了解到, 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底, 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突破20萬件, 達到20.85萬件, 有效發明專利量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68萬件, 同比增長13.81%, 佔全國總量的56.49%, 連續16年居全國首位.

日前, 格力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世貿中心銷售總部舉行了格力光伏多聯機工程合作的簽約儀式. '只有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 才能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的大發展. 2017年, 公司發明專利授權數1273件, 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7, 也是曆年來家電行業第一個年授權量突破1000件的企業.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高質量專利的創新研發, 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 廣東高度重視高價值發明專利的培育, 大力推動專利質量提升. 2016年6月出台的《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建設引領型智慧財產權強省試點省實施方案的通知》和2016年12月印發的《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 '十三五' 規劃》中, 均提出要大力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水平. 有效發明專利量的突破, 為廣東建設引領型智慧財產權強省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培育高價值專利 提升市場競爭力

據悉, 2017年, 廣東圍繞培育高價值專利推出了眾多舉措, 積極探索產學研協同高價值專利培育新模式, 建設 '產學研專利育成轉化中心' 6家, '智慧財產權布局設計中心' 2家. 廣州, 陽江, 湛江, 茂名等市發揮專利獎評選, 項目引領等政策導向作用, 強化高價值專利產出.

2017年, 廣東獲評第19屆中國專利金獎6項, 優秀獎208項, 獲獎數量居全國第一. 在第19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中, 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的一款電飯煲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金獎. 公司智慧財產權負責人佘豔介紹, 這款電飯煲, 在市場上的售價為6999元, 是普通電飯煲的十倍. 無獨有偶, 廣州白雲山製藥總廠一種抗生素從核心技術到工藝設計, 共開發出26個專利, 其系列產品年銷售額超過4億元. 這些都體現了高質量專利的價值. 如今, 通過高價值專利, 企業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在推動高價值專利發展的同時, 廣東省還積極打通智慧財產權運用通道. 2017年舉行的首屆廣東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 展示智慧財產權項目9143個, 專利18855件, 促成智慧財產權交易7.2億元. 2017年, 廣東省專利質押融資破百億大關, 數額達134.60億元, 位居全國首位. 目前全省共有智慧財產權運營平台機構29家, 智慧財產權交易服務機構28家, 其中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達15家.

'高航網為眾多科技型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 截止2017年底, 高航網專利交易量達到了2萬件. ' 廣東高航智慧財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楊雄表示, 交易量的提升一方面是市場的對專利質量的認可, 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企業對專利質量的把控力度.

'2018年, 廣東將進一步實施高質量專利培育工程, 組建產學研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 支援各類創新中心創造高質量專利, 促進產學研知協同創新和核心技術專利布局. ' 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研究制定促進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政策, 建立專利申請資助政策備案制度, 強化質量導向. 只有這樣, 廣東建設引領型智慧財產權強省才能真正成功, 真正名副其實.

企業群體持續壯大 創新主體地位凸顯

在推動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過程中, 企業成為了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的主要力量. 在2017年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不含港澳台)排名中, 廣東省有四家企業名列其中. 分別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位居第二(3,293件),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五(1,699件),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七(1,273件),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位居第八(1,222件).

'比亞迪在專利申請數量穩步增長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專利開發和專利布局不斷提升專利質量, 提升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 截至2017年底, 比亞迪國內有效發明專利7072件, 2017年提交專利申請2249件, 其中發明1343件.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國家倡導創新文化, 加快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下, 比亞迪一直在高價值專利的創造方面積極探索.

經過數據統計, 2017年, 廣東省有5.6萬家企業共申請專利45.54萬件, 佔全省專利申請總量的72.53%;2.18萬家企業申請發明專利14.03萬件, 佔全省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76.80%. 截止2017年底, 廣東省擁有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162家, 示範企業50家, 均居全國前列;省級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668家, 示範企業200家.

'2017年, 三環專利申請代理總量達到31712件, 其中發明專利11461件, PCT達到1923件. ' 廣東省政協委員,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傳鑫介紹, 為了推動更多高價值專利的轉化, 三環與建設銀行聯合推出了 '三環專利貸' 特色金融產品, 將智慧財產權服務產業鏈向高度化和深度化延伸.

此外, 隨著引領型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步伐的加快, 廣東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相關政策也在不斷的優化. 2017年, 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和 '放管服' 改革, 提升了智慧財產權管理法治化水平. 據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7年, 廣東省全年調整下放專利代理管理職權(由省級調整至廣州, 深圳市)5項, 廢止規範性檔案8個. 全省享受專利費用減免政策的專利申請人達70.26%, 減少提交各類材料35.7萬份. 全省專利電子申請率達到97.93%, 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5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 2017年, 廣東省建立了專利複審遠程審理機制, 並實行專利優先審查 '一站式' 辦理, 率先在全國開展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前置服務, 專利權質押登記全流程服務, 專利複審和無效宣告受理服務, 受理複審和無效請求7717件.

5.Uber與穀歌專利案達成和解 最新估值720億;

界面

2月11日早間消息, 穀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已與美國打車服務Uber就雙方之間的一樁民事訴訟案達成和解, 後者被控竊取Waymo跟無人駕駛技術有關的商業機密.

根據和解協議, Uber將向Waymo支付2.45億美元現金, 在本次訴訟的調查中, 調查人員表示上個月在獲得軟銀12.5億美元投資之後, Uber的估值達到了720億美元. 因而, 本次支付的現金相當於Uber 0.34%的股權.

與Waymo的這場糾紛可回溯至已被解聘的前Uber工程師安東尼·萊萬多斯基 (Anthony Levandowski) , 他曾是穀歌僱員, 2016年離職創辦無人駕駛卡車公司Otto, 然後又將這家公司出售給了Uber. 隨後Waymo對Uber發起訴訟, 指稱萊萬多斯基在離開穀歌時帶走了1.4萬多份包含商業機密的保密檔案.

萊萬多斯基被指盜取的數據包括電路板藍圖和涉及雷射雷達 (LiDAR) 系統的資訊, 這種系統是無人駕駛汽車感測器的關鍵組件, 對地圖技術來說也至關重要. Waymo指稱, Uber在其雷射雷達技術中確實使用了該公司的智慧財產權.

Uber CEO達拉·科斯羅沙西 (Dara Khosrowshahi) 則發表博文, 堅稱Uber並未拿到Waymo的商業機密, 而且 '我們也不相信Uber曾在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中使用Waymo的任何專有資訊' . 但科斯羅沙西表示這兩家公司正在展開合作, 以確保Uber的雷射雷達和軟體真正是自主開發的.

科斯羅沙西還承認: 'Uber收購Otto的交易本來可以, 也本該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

6.我國AI專利同比增長近38% 技術研發融合打造創新高地

2017年, 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 (CNNIC) 近日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 顯示, 2017年, 我國人工智慧領域在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層面均取得突出成果: 截至2017年6月, 中國擁有人工智慧企業592家, 佔全球總數的23.3%. 《報告》還顯示, 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相關專利年申請數為30115項, 同比增長37.73%, 創下新高.

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 圍繞人工智慧發展的全球競爭日益白熱化. 我國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 人工智慧, 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人工智慧首次進入CNNIC報告

作為國內互聯網發展研究的專業機構, CNNIC首次披露了當前AI發展數據, 這正說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如火如荼, 成為提振經濟的一大利器.

而中國儼然已成為該領域重要競爭者, 並緊追美國這個領頭羊. 《報告》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6月, 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 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 佔據42.4%; 中國其次, 擁有592家, 佔據23.3%. 中美兩國相差縮短至486家.

《報告》分析稱, 《中國製造2025》《 '互聯網+ ' 行動指導意見》《 '十三五' 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國家戰略表明了我國對人工智慧的重視和發展的決心.

與此同時,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 》等人工智慧支援政策在2017年密集發布. 中國龐大的用戶市場規模, 以及大量從事數字活動的互聯網領軍企業, 將提供大量原始數據助推人工智慧的興起.

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出台地方性的規劃和方案, 大力扶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報告》顯示, 目前國內的人工智慧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廣州, 香港, 成都, 南京, 廈門, 蘇州.

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大勢所趨

人工智慧研究和應用遍地開花.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元, 增長率達到43.3%, 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提高至51.2%, 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 並於2019年增長至344.30億元. 據諮詢公司埃森哲2017年6月發布的《人工智慧: 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顯示, 製造業, 農林漁業, 批發和零售業將成為從人工智慧應用中獲益最多的3個行業. 到2035年, 人工智慧將推動這三大行業的年增長率分別提升2%, 1.8%和1.7%.

如今人工智慧已經全面走入人類的生活, 廣泛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比如, 在金融領域, 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使得刷臉支付已成為現實, 以較低成本提供個性化專屬財富管理方案的智能投顧也已在不斷髮展中; 在物流領域, 智能分單, 智能配送機器人, 無人倉, 無人機等產品和服務, 已在不斷幫助快遞業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務水平; 在零售領域, 除了無人超市等吸引眼球的探索性應用外, 人工智慧還被用來對超市的生鮮商品進貨量進行預測; 在交通領域, 除了地圖, 導航等應用外, 備受關注的無人駕駛也有了新的進展; 在醫療領域, 利用AI和大數據的能力, 可以讓機器篩查和分析醫學影像, 來輔助醫生診斷……

全方位布局打造AI強國

目前人工智慧還處於 '黑箱' 決策階段, 而且主要方法論仍是基於大數據, 大計算模式, 想讓機器像人類那樣思考, 就必須 '喂' 給它天量數據, 由此導致目前人工智慧落地還存在行業局限.

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支援, 人才培養, 產業應用體系搭建, 新業態培育等都是應有之義. 但政策, 法律, 倫理方面的全球影響同樣重要. 當前, 美國, 英國, 歐盟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搶佔先機, 包括出台自動駕駛, 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法規政策, 旨在破除既有制度性障礙, 為技術和產業發展創設新的規則. 將來, 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可能帶來諸如數據保護, 責任承擔, 演算法規制等人工智慧法律, 且有望重塑諸多國際規則.

除此之外, 從研發角度看, 目前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儲備也不足. 人工智慧總歸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工智慧只有向人類學習, 才能給人類帶來新的財富. 反過來看, 人只有適應機器, 機器才能適應人的發展. 通信資訊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