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短期无还款计划, 手机供应商厂商纷纷 | '躺枪' ;

1, 金立短期无还款计划, 手机供应商厂商纷纷 '躺枪' ; 2, 2018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焦虑中的海外机会; 3, 雷军霸气喊话华为OV: 给我10个季度, 重回国内市场第一; 4, 继贵州之后, 苹果公司在中国第二个iCloud数据中心落地内蒙; 5, 风口上的AI芯片, 只是国外巨头的游戏吗? 6, 不敌千元机! 华为P20 Lite被曝不支持5G WiFi频段; 7, 外媒曝一加X2正在研发 刘作虎回应: 假的;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关注.

1, 金立短期无还款计划, 手机供应商厂商纷纷 '躺枪' ;

集微网消息,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遭遇的这场寒流中, 由金立资金链紧张引发的危机正持续发酵, 加剧行业悲观情绪, 手机供应链厂商纷纷 '躺枪' . 从电池供应商维科精华, 到模组供应商欧菲科技, 再到面板供应商深天马等均被拖欠货款, 其中欧菲科技被拖欠数额最大, 截至 2018 年 2 月 6 日, 欧菲科技对金立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62,601.76万元, 账龄都在半年之内.

金立短期对欧菲科技没有还款计划

2月7日, 欧菲科技发布关于对交易所问询函回复的公告称, 自金立出现资金问题并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出现逾期以来, 公司与金立多次开会协商, 积极催收账款, 但金立一直未能安排付款, 并声称短期对公司没有还款计划.

鉴于此, 欧菲科技已停止对金立供货, 并对金立应收账款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包括:

(1) 查封金立在微众银行, 南粤银行的股权, 刘立荣持有的深圳市金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股权;

(2) 首封金立公司商标30余项;

(3) 轮候查封金立部分房产和工业园土地;

(4) 查封刘立荣本人及其配偶名下数家公司股权和房产等.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诚, 金立确实存在资金链危机, 导致货款周转困难, 在拖欠货款后被供货商申请资产保全.

不过, 刘立荣对欧菲科技停止供货一事态度明显不满, 并称, 对欧菲科技的债务暂不处理. 刘立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整个资金链危机的过程中, 只有欧菲科技一家重要供应商停止供货, 受其影响2017年12月和今年1月份货款回笼下降较大, 欧菲科技断供45天影响了至少30亿元货款回笼, 欧菲科技同时申请保全了我和我太太名下的个人资产. '

而据欧菲科技透露, 金立因资金链紧张, 导致公司在金立应收超6亿元的账款已经逾期两月以上, 出于谨慎原则, 停止供货, 同时对公司2017年营收利润计提坏账损失3亿元. 1月31日, 欧菲科技披露《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也正是因为金立应收账款没到位.

欧菲科技表示, 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 公司认为金立的应收账款是否能全部收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考虑到除非发生金立申请破产重整的极端情况, 公司申请保全的财产市场价值可以覆盖公司的应收账款, 因此金立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风险能控制在 50%以内, 计提坏账3亿元.

受影响的供应商还有信维通信等

众所周期, 欧菲科技是摄像头, 触控, 指纹识别的模组供应商, 此前一直是金立的供应商. 那么2017年欧菲科技对金立供货占其营收比重有多大?

欧菲科技表示, 2017年前三季度, 金立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贡献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 4%.

根据欧菲科技发布的2017年三季度业绩营收报告显示, 2017年1-9月份, 公司营收244.57亿元; 净利润达10.22亿元. 其中, 4%的营收占比为9.78亿元. 这也就是说, 2017年前三季度金立对欧菲科技的营收不到9.78亿元.

另据欧菲科技透露, 自 2017 年 11 月以来, 欧菲科技已停止对金立发货, 预计金立对公司 2017年营收占比的比重会进一步降低.

欧菲科技表示, 由于欧菲科技为国内外的一线智能手机厂商供货, 且客户结构相对分散, 金立事件对公司业务实际影响并不大, 同时受益双摄模组市场份额提升和渗透率加速, 公司业务一季度淡季不淡, 当前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相比之下, 金立的电池供应商维科精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1月26日, 维科精华发布公告, 由于子公司维科电池第一大客户金立拖欠应收货款8409.99万元, 公司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据维科精华公告称, 维科电池2017年度预计产生净利润约5997万元, 但因维科电池遭到金立拖欠8409.99万元应收货款, 如最终无法收回, 最大程度可能导致维科电池亏损2413万元. 因为维科精华在2016年已经发生亏损, 若今年仍继续亏损, 维科精华股票将被 '戴帽' .

此外, 已经披露受影响的供应商还有深天马. 深天马日前在公告中表示, 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订单,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坏账准备约1.76亿元(未经审计), 主要因为个别客户未能按照与公司约定的付款日履行付款义务. 深天马一直是金立显示屏供应商, 该个别客户业内认为是金立.

事实上, 手机厂商与供应链厂商之间往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整机涉及到诸多环节的供应商也远不止上述几家. 一旦某一环节出现资金链问题, 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 除了上述这几家外, 金立资金链危机还影响到其天线供应商信维通信和电池供应商欣旺达, 金属壳供应商东方亮彩也在其中. 此外, 金立手机核心供应商还包括触控IC厂商敦泰, 电声器件厂商瑞声科技, 芯片供应商联发科, 摄像头厂商信利/舜宇等.

不过, 好在即便受此危机, 金立目前的生产和销售处于基本正常状态, 内部较为稳定. 刘立荣表示, 目前公司在做出售资产的工作, 一边偿债一边生产, 公司正在寻找出售资产的途径来渡过这次危机. 或许, 对于金立而言, 寒冬过后的春天就在来年. (校对/范蓉)

2, 2018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焦虑中的海外机会;

集微网 文/徐伦

'电子股票现在是抄底良机, 还是下跌中继? '

最近, 这类问题在各个手机概念股的股吧里讨论的热火朝天. 从讨论的过程看, 大家争论的核心焦点仍然智能手机产业到底还有没有未来?

这个问题讨论背后, 实际上是过去一年手机概念股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2017年上半年, 以舜宇光学, 比亚迪电子, 欧菲科技, 京东方, 信维通信等为代表手机概念股暴涨2~4倍. 而2017年下半年至今, 信维通信, 安洁科技, 长盈精密等超过10支以上的手机概念股, 股价遭到腰斩. 其中很多股票甚至创下了近几年的新低.

图: 过去一年信维通信的走势

二级市场的反应是行业真实体现, 还是悲观过度? 最近笔者也走访了包括终端厂商, 供应链, 行业分析师等后, 总结他们的意见, 得到一个比较理性的答案: '大盘稳定, 结构化行情, 增量可期' .

智能手机销量不会雪崩, 结构化行情持续

'智能手机不是流行商品, 它已经每个人的刚需, 这就意味智能手机产业不会出现雪崩. ' 一个行业分析师向笔者说道, '目前看, 在5G来临之前中国智能市场将维持在4.5亿部上下波动是大概率事件. '

实际上这个观点可以从最近公布的一批调研数据中得到佐证. 2月6日, 国际知名调研机构IDC发布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4.443亿部, 较2016年的4.673亿部下滑4.9%.

虽然出现了下滑, 但是这个下滑数字远远小于市场的悲观情绪. 
而2015年这一数据为4.299亿部, 2014年为4.233亿部. 从数据看, 近四年中国智能手机总体都维持在4亿部以上水平.

图: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 (单位亿)

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未来走势, 分析师表示, 大盘稳定不必担心智能手机产业会突然崩盘.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存量阶段, 影响出货量最大因素之一就是智能手机保有量. 而据此前美国Zenith 研究报告, 到2018年,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13亿人次, 位居全球第一. 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情况下, 市场会有一个最低的换机需求市场. 而目前看在5G来临之前中国智能市场将维持在4.5亿部上下波动.

虽然上述数据和观点被广泛认可, 但是笔者发现, 产业链感受到的下滑似乎更严重. 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分析师表示, '大多数人的悲观情绪浓厚, 根于在于目前市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结构化行情. '

从IDC 提供的数据看, 2017年中国市场华为, OPPO, vivo, 小米, 苹果排名前五, 它们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了75%, 留给剩下所有厂商仅24.3%的市场份额. 这其中, 剩下厂商同比去年下滑了31%, 行业二八效应越来越明显.

如此严重的分化, 又叠加存量市场博弈, 于是市场出现了多杀多的残酷现象. 前五名手机厂商为了保持增长, 开始大量挤压二, 三线品牌市场份额. 例如, 有人认为, 2017年乐视, 酷派的崩盘为小米让出了不少空间, 类似这样的情况预计还将在2018年继续上演.

欲求增量, 品牌厂商2018年开启大航海时代

不过, 大家都很清楚, 国内市场天花板效应已经很明显, 要真正找到增量必须到海外. 这一点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品牌厂商的共识. 华为, OPPO, vivo, 小米, 联想等品牌都已经公布了今年出海的计划.

首先看华为方面,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 华为将今年的出货目标定在了2亿部. 随后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在微信朋友圈否认, 他表示华为不特别追求销量.

华为到底有没有制定2亿目标? 从分析看, 该目标的真实性还是相当高的. 一方面, 余承东曾说过, 到2018年华为手机要成为全球第二. 而IDC 数据显示, 2017年苹果手机销量约2.16亿部, 这样意味着要超越苹果, 2018年华为手机必须要超过2亿部. 另一方面, 去年12月, 荣耀总裁赵明称, 荣耀作为独立品牌未来三年要进入全球前五. 而全球前五的目前的标准是年出货量达到1亿部.

如何完成2亿, 包括余承东和赵明其实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出海. 赵明表示, 未来三年荣耀海外市场销售占比从15%提高至50%. 这意味着海外出货量将增长4000万部以上, 达到5000万部的出货规模.

这显然对任何一家手机企业而言都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 但赵明称, 国外市场是坑还是蛋糕, 都要亲身去试试才知道, 海外市场是未来荣耀增长的基础. 在策略上, 他还指出, '将继续强化欧洲等优势市场, 同时完成对全球主要人口大国的全面突破, 包括在印度, 印尼, 埃及等国家都要进入TOP 5手机品牌. '

OPPO 和vivo 方面也正在加紧海外布局. 以OPPO为例, 今年一月底正式宣布进军日本市场. 据悉, OPPO 早在2009年就开启全球布局, 于同年4月进入泰国市场, 踏上国际化之路. 目前, OPPO手机业务在全球已经覆盖了中国, 东南亚, 南亚, 中东, 非洲和大洋洲各个区域共计3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OPPO在东南亚, 印度等市场均保持着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 在印度市场上, 2017年第三季度OPPO迎来了出货量最大的一季度, 环比增长40%, 同比增长81%.

图: OPPO 在全球的研发布局

另外, 在上个月高通中国技术峰会上, OPPO CEO陈明永表示, 接下来, OPPO还将会进入欧洲市场, 为全球更多用户提供极致科技体验.

小米方面更不必说, 2017年总出货量中海外占比超40%. 特别是印度已经成为其重中之重. 据调研公司Canalys数据显示, 小米2017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场出货量达到820万部, 市场份额为27%, 超过三星的730万部出货量, 成为印度第一. 1月25日, 小米公司总裁林斌表示, 从小米手机目前的发展来看, 国际市场如果持续目前发展势头, 小米手机海外手机市场份额超国内最早明年可实现. 集微网了解, 小米今年还将组织供应链厂商去印度考察, 投资建厂等.

在行业一片悲观情况下, 今年华为, OPPO, 小米的目标都已经确定在一亿部以上. 这也主要依靠海外带来的增量.

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

在手机厂商人士看来, '与前试探性海外布局不同, 这一轮中国手机厂商的出海将更深度, 更彻底. ' 他认为, 一方面国内市场增长停滞, 倒逼厂商必须出海. 另一方面, 敢于出海背后的底气是, 中国已经具备全球最完善的手机上下游供应链.

过去几年, 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爆发, 全球电子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 目前在国内也成长起了世界级的手机供应链厂商. 例如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ODM厂商闻泰科技, 全球安卓手机最大的指纹芯片厂商汇顶科技, 全球最大手机玻璃盖板厂商蓝思科技等, 还有大量封装, 模组, 元器件厂商等, 它们都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顶级供应商.

一位产业链人士表示, '目前中国品牌厂商已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他们在外冲锋陷阵拿市场, 我们供应链厂商在国内准备粮草, 支援征战. 分工明确, 最终实现中国手机产业统治全球的局面. '

这个过程中品牌厂商将带给供应链更多的机会. 以ODM产业为例, 品牌厂商海外的大部分订单都会交给DOM厂商去做. 一方面海外市场碎片严重, 而ODM可以整合多家订单, 供应链成本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 像华为, OPPO 等这样大品牌, 如果为每一个市场组建一个研发团队, 其成本会相当高, 所以交给ODM厂商也是最优方案.

此前, 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表示, 看好这一轮海外市场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 闻泰也与几乎与全球所有运营商都有合作关系, 非常清楚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入网门槛和差异化需求, 可以帮助客户设计出针对不同市场的定制化产品, 帮助客户快速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

当然, 有机遇也有挑战. 碎片化的市场, 多种语言多版本适配, 复杂的地域环境, 政治税收以及不同地区人的不同需求等都给供应链带来新的挑战.

另外,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手机市场份额都将继续的高度集中, 这一现象也将传导到供应链厂商中. 唯有与大品牌合作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而众多中小供应链厂商也将迎来洗牌.

总之, 以理性角度看, 虽然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陷入停滞, 但是也不必过于悲观, 由于庞大的保有量和刚需在, 智能手机产业大盘仍将保持稳定. 而积极拓展海外, 将给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点. 经过这一轮的深度的国际化, 中国智能手机有可能成为真正代表中国品牌, 中国品质的产品, 彻底改变全球人对中国制造的认识. (集微网/徐伦)

3, 雷军霸气喊话华为OV: 给我10个季度, 重回国内市场第一;

集微网消息 (文/罗明) 去年对于小米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 得益于全球市场表现抢眼, 印度连续两个季度第一, 全球十六个国家进入前五, 10月提前实现年初提出的营收过千亿目标. 雷军在小米年会中表示其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第二季度的世界前五, 提升至第四季度的世界第四. 雷军除了总结小米过去一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还指出新的一年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同时提出一个让米粉沸腾, 让花粉, OV粉颤抖的目标, 那就是要在10个季度以内, 重回国内市场第一.

他强调, '在国内市场我们要全面展开反击, 积小胜成大胜, 全力备战2019年本土决胜. '

2018年, 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出现十多年来首次下降的趋势, 同时品牌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加剧, 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惨烈. 雷军表示, 我们没有退路, 不能停留, 只能向前! 中国市场是小米的根基, 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 也是全球行业竞争的高地. 只有本土胜出, 才能持续支撑国际业务稳步发展. 只有赢在中国, 才能赢得世界.

所以, 2018年小米的新目标: 10个季度内, 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此外, 小米通过庞大而先进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布局和持续投入的云服务, 建起全球最大的IoT平台, 并在国内AI领域率先取得成功.

在专利储备方面, 小米也不甘落后. 目前, 其全球累计专利申请总量已达24000多件, 授权总量达5920件, 其中约一半是全球专利.

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坚定地战场前移, 指挥部设在前线. 我们要以省为单位, 以城市为单位, 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 在战场的每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 寸土必争, 血战到底.

这就要求我们在各条战线上都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护航. 所以, 从现在开始, 我们要培养, 提拔一大批年轻的管理干部, 构建更具活力, 更有进取心的各级前线指挥团队. 让每一个有能力, 有抱负, 有冲劲, 敢担当的年轻人, 都能在战争中学习战斗, 在战斗中快速成长.

从雷军所说的省市乡社区的布局看, 看样子这两年小米的线下店要激增了. 过去一年半时间小米连开150家门店, 覆盖四五十个城市. 未来三年还要开到1000家. 面对雷军的霸气喊话, 目前身为国内市场前三强的华为, OPPO, vivo就会坐以待毙吗? 我们拭目以待吧. (校对/范蓉) 4, 继贵州之后, 苹果公司在中国第二个iCloud数据中心落地内蒙;

集微网消息, 日前, 苹果公司宣布自2月28日起将中国大陆地区的iCloud服务交由本土服务商 '云上贵州' 负责运营, 用户的iCloud文件将被迁移至中国本地服务器. 相信如果你的Apple ID的国家或地区为中国的用户, 已经收到通知会受到此次调整.

这一消息发布不久, 苹果于近日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市举行 'iCloud中国北方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 这一项目将是苹果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第一个数据中心, 也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数据中心.

根据协议, 苹果将在乌兰察布建立iCloud北方数据中心, 并注册实体公司来负责这一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该数据中心预计在2020年投入运营, 为中国苹果用户提供iCloud服务.

想知道为什么选在乌兰察布? 该城市位于国际公认云计算产业发展的 '黄金纬度' , 拥有充足电力, 全年平均气温在4.3℃, 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PUE值在1.26以下, 能够让数据中心效率发挥到机制.

iCloud是苹果公司所提供的云端服务, 让使用者可以免费储存5GB的资料. 此前, 这些数据都被苹果传输到海外的服务器上. 依据中国2017年6月1日最新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规定: 所有与宽泛定义的国家安全问题有关的中国公民或地区数据, 必须存储于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 而且云服务的运营方必须为本地企业.

即此, 苹果公司从去年7月开始, 先后与贵州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签订iCoud合作协议, 运营支撑中国全国的iCloud服务数据, 意味着所有中国用户的iCloud文件都被迁移到这里. 与数据中心距离的缩短, 可提供更高更快的下载速度, 另一方面, 数据中心落地中国, 中国用户的iCloud数据将得到更安全的隐私保障. (校对/小秋)

5, 风口上的AI芯片, 只是国外巨头的游戏吗?

'你们准备做AI芯片吗? '

可能这是很多AI公司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根据IT桔子的数据统计, 2017年国内AI领域的投资事件高达384起, 投资总额已经超过622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 这其中, 计算机视觉领域共有139家公司获得融资, 总投资额已经达到了225亿元. 比如去年接二连三刷新融资记录的商汤, 旷视.

同时, 高额融资的背后也透露出一个新的趋势: 技术层的公司正在往下沉, 开始将目光转向基础层的芯片开发领域. 仅仅是2017年, 粗略估算就有数十家初创公司对外宣布要做AI芯片.

另外, 有数据显示, 2016年AI芯片全球市场规模为23.88亿美元, 预计到2020年AI芯片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46.16亿美元.

AI终端芯片崛起的背后: 边缘计算

传统的处理器主要是CPU, 随着算力的要求提高, GPU成为现阶段AI行业的香饽饽. 这也是英伟达这几年股价持续上扬的一大重要因素.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AI芯片指的是是专门针对AI算法做了特殊加速设计的芯片.

基于通用性以及计算性能的差异, 我们通常可以把AI芯片分为三大类: FPGA, ASIC, 类脑芯片等.

计算机视觉公司旷视曾在采访中透露公司正在开发FPGA芯片, 而依图科技也对外表示未来有做芯片的计划, 巧的是, 他们在去年投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ThinkForce. 商汤在去年年末获得来自高通的战略投资, 其相关人士表示, 芯片方面, 商汤主要是和高通合作.

目前, AI芯片主要的使用场景又可以分为云端 (服务器端) 和终端两大类. 在云端上, 以英伟达的GPU为主导, 而英特尔, 谷歌的TPU以及国内的比特大陆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专用芯片.

但是随着AI的崛起, 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云端也有了更多的数据压力.

如果所有的数据处理都放在云端, 首先会给通信的带宽以及实时传输带来压力, 其次涉及到信息安全以及隐私问题, 所以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终端智能被提上日程: 把更多的数据处理放在靠近数据源的设备端, 将一些AI计算量的压力从云端转移到边缘端.

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 融合网络, 计算, 存储, 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 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 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 实时业务, 数据优化, 应用智能, 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会涌现出越来越多AI专用芯片厂商的一大因素.

另外, '云端的服务器芯片不是谁都能做的, 一些服务器是要一个核电站来供电的, 自然我们普通人就只能集中做AI终端 '接口' 芯片. ' 国家 '千人计划' 特聘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林福江表示.

在这样的态势下, 适用于终端侧设备的AI芯片也应运而生. 那么, 在传统芯片市场一直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当下, AI芯片会继续重蹈覆辙吗?

这次风口上的AI芯片, 是国外巨头的游戏吗? 在镁客网《做芯片的不如做项链的? 国内高端IC芯片破局已刻不容缓|专访中科大副院长, 浙大教授》一文中提到:

虽然我国已消化了近1/3市场需求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 但繁荣背后却有一个残酷的事实: 我国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到30%, 产值不足全球的7%, 市场份额更是不到10%, 也就是说中国 '芯' 90%以上依赖进口.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