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3.0時代 | 環保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五大方向

一系列政策春風和現實需求推動我國環境產業進入3.0時代: 將綠色融入中國未來的發展, 同時, 將環保作為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從單一設備項目到系統環境治理, 再到追求精準治理成效的新時代, 走過30餘年的環保產業正在迎來新的拐點.

近年來, 在 '兩山論' , '生態文明建設' 的大背景下, 整體環境質量改善對我國環境治理工作提出了面向效果的更高要求. '十九大' 後, 生態文明達到新高度, 環保制度趨嚴, 趨常態, 趨長效, 一系列政策春風和現實需求推動我國環境產業進入3.0時代: 將綠色融入中國未來的發展, 同時, 將環保作為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從單一設備項目到系統環境治理, 再到追求精準治理成效的新時代, 走過30餘年的環保產業正在迎來新的拐點.

2017年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 '汙染防治' 納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重點之一, 更是為環保企業再下一劑 '強心針' . 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契機, 環保企業要如何擁抱新時代?1月19日, 在中國環博會與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共同主辦的 '環保企業家50人新春私享會' 上, 以 '融智·迎接環保3.0' 為主題, 環保企業共同探討了新時代下如何與經濟發展 '聯姻' , 重拾品牌內核, 實現品質落地.

環保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上海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陸書玉表示, '30多年裡, 環境保護在一步步發展. 特別是近些年, 公眾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 大家也看到, 比如環境保護維權的按鍵不斷地出現, 還有一些公眾對於環境保護的呼聲此起彼伏. 這也看出來現在對於環境保護行業來說,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

'成為未來支柱性產業' 這是國家對於環保更為積極的希冀. 據業界分析, 在供給側改革與綠色發展的背景下, 截至2030年, 我國有望完成大面積傳統型汙染治理. 而要實現與支柱產業的定位匹配, 則需要從汙染施治的後端逐漸轉向綠色生產的前端. 因此, 在環保產業的新時代下, 環保企業要更新理念, 如果還停留在做單一的末端治理, 停留在過去國家的產業驅動政策上, 可能就會被行業淘汰. 為此, 環保產業需要貢獻更多 '乾貨' , 包括治理技術, 商業模式, 以及投資環境在內的產業生態, 都應與時俱進地煥發 '新顏' , 這是實現國家從大到強的必由之路這也將成為環境產業的下一個努力方向.

3.0時代企業 '走出去' 時機已成熟

環保產業身負 '萬億' 資產, 粗放式管理已經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那麼怎麼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堅定不移地邁入精細化發展正軌呢?既要引進技術, 又要整合資源, 還要吸納人才, 國內環保企業的目光正在延伸向海外.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 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霖在私享會上介紹了巴安水務國際化的戰略和布局. 他表示, 藉助 '一帶一路' 倡議等國家政策, 近年來, 環保企業加快對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拓展, 這些地方逐漸成為 '走出去' 的新領域. 張春霖介紹, 目前為止, 巴安水務全球化市場網路已經逐步形成, 在北美, 南美, 歐洲, 中東擁有多家子公司, 業務範圍包括海水淡化, 汙泥處置, 工業零排放, 中水回用, 超濾膜技術, 危廢處理技術等. 同時, 巴安通過海外併購, 收納了大批相關技術人才, 將歐美先進的環保技術納入旗下, 並培養了近百名具有管理能力的青年才俊.

在 '一帶一路' 倡議下, 無論是從延伸環保業務, 還是從增強自身競爭力的角度來看, '走出去' 的時機都已經成熟.

在環保產業中實現共用經濟

OFO小黃車和摩拜單車的較勁, 把共用經濟推上了風口浪尖. 對碎片化的環境產業而言, 基於這種思維的商業模式也已經初露端倪.

傲江生態環境是較早提出 '資源共用' 商業模式的企業. '一人拾柴火不旺, 眾人拾柴火焰高' , 傲江生態環境深諳其道. 傲江生態總經理劉勇表示, '我國的環境汙染形式嚴峻, 不能也不可能依靠某家企業單打獨鬥來解決問題, 只有實現技術與設備等資源共用, 資源最大化利用, 才能真正實現共贏互利, 共同促進整個環境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 傲江生態環境確立了 '資源共用' 的獨特模式, 力求為我國環境產業提供最專業的工程服務. '

類似碎片化的商業模式創新還可以挖掘很多, 比如企業的痛點, 政府管理的難點, 社會的關注點等, 如果通過 '降維' 解決了 '增值' 的問題就可成為環保企業模式升級, 為客戶和政府提供增值服務的創新點. 一旦突破了模式創新難點, 也許就開啟了另一扇窗, 進入另一片天地.

技術創新需要關注一致性和穩定性

據預估, '十三五' 期間中國環保市場空間規模將達17萬億元. 在各路企業蜂擁而至的當口, 企業究竟憑藉什麼立足於市場?毋庸置疑, 技術將是環保企業爭取的關鍵高地.

巴安水務董事長張春霖先生認為, '隨著新材料, 生物,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發展, 環境產業和技術一定會有顛覆性的變革, 這其中包括原理和理念的顛覆, 技術和材料的顛覆, 裝備和工藝的顛覆, 也必將會導致創新主體, 創新模式和創新機制的深刻顛覆. '

'當前, 環境行業還有很多問題和技術瓶頸沒有解決. 一些科研成果看起來水平很高, 但是卻很難轉化. ' 蘇伊士新建立有限公司固廢資源管理高級副總裁沈健認為, '環境創新技術的研發應注重兩個要素, 一是需要持續性的投入, 二是創新技術需要建立在一致性和穩定性上追求技術落地應用, 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 環保需要穩定, 無論是設備, 化學試劑或是其他產品都需要互相配合運營, 持久性才是硬道理. '

平台賦能企業走向品牌時代

中國環博會主辦方領導江剛先生從展會平台層面描繪出目前的環保產業現狀, '環保產業進入新時代, 環境治理需求爆發, 環保技術服務與設備產品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契機. 在政策, 資本雙重利好驅動下, 中國環博會也呈現高速發展, 已成為僅次於慕尼黑IFAT展的世界第二大環保展. 2018年中國環博會將新增3個展館, 參展企業擴增至1800家, 展示規模預計將超過12萬平方米, 展會超高速的增量映射了環保產業的蓬勃活力. 與此同時, 雖然展會規模僅次於IFAT展, 但在尖端技術發布量, 設備差異化, 企業品牌化程度上, 和IFAT展還存在不小差距. 特別是國內企業的品牌建設和品牌影響力較為薄弱, 導致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低.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