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快遞業: 總部像歐洲 | 網點像非洲

快遞業從 '鋪攤子' 轉向 '上台階' , 僅僅提升總部技術含量還不夠, 必須直面末端配送難題.

2017年, 中國快遞業完成了401億件業務量, 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8年新年伊始, 德邦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至此, 國內7家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全部登陸資本市場.

資本助力下, 中國快遞業風起雲湧: 從 '勞動密集型' 向 '技術密集型' 轉型, 自動分揀設備, 智能機器人等 '黑科技' 接連亮相. 然而, 與快遞企業總部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相比, 一些基層網點卻面臨巨大經營壓力, 甚至呈現 '總部像歐洲, 網點像非洲' 的景象.

末端網點負責人普遍認為, '去年3件快件的利潤加起來勉強和前幾年一件的利潤差不多' , 單純依靠快遞業務獲得的利潤已極其有限. 上市公司財報上數以億計的營收對網點加盟商來說是另一個世界, 如何讓網點生存下去才是需要面對的現實.

上市後, 為了完成承諾業績, 快遞企業必須保證網路有足夠強的運輸和中轉能力. 因此, 快遞企業幹線運輸網路和大型分撥處理中心的轉型升級在過去幾年持續加碼, 成效明顯. 而基層網點所處的末端網路, 雖然一直是制約快遞服務水平提升的老大難問題, 卻沒有受到和中端網路同樣的重視. 末端服務能力未能與總部發展同步提升, 導致一些隱藏的矛盾開始顯現. 中端網路能力水平提高了, 快件的中轉速度越來越快, 但這並不等於快件到達用戶手裡的時間同步縮短了, 反倒使網點在末端網路中的壓力越來越大. 自動分揀設備可以不知疲倦地每小時處理數以萬計的快件, 但最終還要靠網點裡的快遞員一件一件派送. 與此同時, 隨著城市治理新要求的出現, 原本就經營不易的城市快遞基層網點又要面臨額外的壓力——網點難安家. 特別是部分大城市受規劃調整和 '鄰避效應' 等因素影響, 市內快遞網點越來越少, 很多網點都往外搬遷, 快遞員投遞距離從原來的兩三公裡擴大到十幾公裡, 大大增加了投遞難度.

基層網點與總部間發展的不平衡問題怎麼辦?

一方面, 總部的責任要進一步加強, 末端服務能力的提升不能只靠加盟商, 總部角色不可缺失. 今年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也提出, 要進一步落實總部企業的主體責任, 治理 '加而不盟, 連而不鎖' .

另一方面, 也不能只靠總部對網點進行外在 '輸血' , 解決同質化競爭問題, 推出差異化產品才是基層網點擺脫 '微利化' '無利化' '虧損化' 的正解. 同時, 智能櫃, 驛站, 城市第三方代派等模式也是未來化解末端配送難題的方式.

今天的中國快遞業正在告別 '鋪攤子' , 開始 '上台階' . 物流快遞企業核心競爭力正在由 '拼量' 轉向 '提質' , 管理模式也應當相應地由粗放型轉向精細型. 轉型期間, 摩擦, 陣痛不可避免, 只有直面問題, 才能走得更遠.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