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集團董事長盧明光表示, 太陽能產業仍十分動蕩, 尤其難敵大陸供應鏈的成本競爭, 所以, 中美晶在製造端短期內不會做進一步投資, 而是以靜制動, 等待最好時機到來; 而且, 相較於旗下投資事業, 包括缺貨的環球晶, 新產品潛力可期的車用二極體朋程, 太陽能的投資報酬率相對低, 不過, 有利可圖的太陽能系統則會持續耕耘. 中美晶集團2017年打出強棒, 尤其旗下的半導體矽晶圓環球晶, 2016年底正式完成美國SunEdison半導體矽晶圓的購併, 2017年隨即受到半導體超級迴圈(Super Cycle)的影響, 產品缺貨漲價, 更因擴產投資門檻高, 其他國際同業過往虧損過劇, 不輕易擴產, 使缺貨情況被預估延續到2020年. 而持環球晶50.8%的中美晶也跟著水漲船高, 盧明光說, 環境仍震蕩的太陽能只佔中美晶不到2成的營收, 所以, 中美晶受太陽能環境震盤波及相對有限. 而且, 中美晶太陽能虧損主因來自於長期料源合約亦可望在第1季底明朗化, 所以, 太陽能虧損已明顯築底. 盧明光坦言, 旗下經營的事業, 以太陽能大環境的震蕩最難掌控, 所以, 即使美國啟動201條款, 對境外模組課30%的稅, 使得兩岸不少業者積極規劃前往美國設廠, 但是, 中美晶不考慮跟進前往設廠. 因為旗下可選擇加碼投資的領域中, 包括報價一路被看好的半導體矽晶圓, 將積極透過產能去瓶頸的方式增加產出; 近2年可望受新產品耕耘發酵而成長的車用二極體廠朋程, 在青島建廠擴產, 後續亦不排除進行跨國購併等. 投資這些事業所創造的效益, 恐怕都比大環境仍在震蕩的太陽能來得明確且高, 表示目前中美晶可選擇投資項目未受限在單純的太陽能領域中. 台灣太陽能供應鏈目前仍難敵大陸供應鏈的成本競爭壓力, 不過, 預估大陸政府在十四五(2021年)起, 對再生能源的積極支援度將不如過往, 這將使得大陸供應鏈出現變動, 如同過往般不受大環境衝擊, 勇往直前繼續擴產的情況可望改變, 雖然如此, 大陸廠仍將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主要是它的供應鏈已具群聚效應, 成本具競爭力, 再者大陸內需胃納量大, 得以有效支援其成長. 所以, 中美晶以靜制動, 備足銀彈, 在最佳的時間點, 再進行太陽能投資. 否則目前看來, 舉凡跟太陽能製造端有關的領域, 投資報酬率均難掌控. 即使對太陽能投資小心謹慎, 但因投資, 經營太陽能系統仍有利可圖, 再加上得以為本身布局的供應鏈打造出海口, 又是台灣本身的內需, 所以, 中美晶2018年系統端的簽約目標約達100百萬瓦(MWp). 盧明光也認同太陽能供應鏈近年來將受到設備效能大幅提升的影響, 供應鏈將有其他新變動, 即是擁有愈高比例新設備者, 勝出的機率愈大. '後發先至' 的情況, 預估在近年來會愈為明顯, 證明太陽能廠排名, 競爭優勢仍在激烈競爭中, 未到最後定局. 另外, 美國啟動201條款, 企圖吸引境外太陽能廠前往美國製造, 對美國而言恐怕是引狼入室, 因為美國廠根本難敵大陸廠的成本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