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集团董事长卢明光表示, 太阳能产业仍十分动荡, 尤其难敌大陆供应链的成本竞争, 所以, 中美晶在制造端短期内不会做进一步投资, 而是以静制动, 等待最好时机到来; 而且, 相较于旗下投资事业, 包括缺货的环球晶, 新产品潜力可期的车用二极体朋程, 太阳能的投资报酬率相对低, 不过, 有利可图的太阳能系统则会持续耕耘. 中美晶集团2017年打出强棒, 尤其旗下的半导体硅晶圆环球晶, 2016年底正式完成美国SunEdison半导体硅晶圆的购并, 2017年随即受到半导体超级循环(Super Cycle)的影响, 产品缺货涨价, 更因扩产投资门槛高, 其他国际同业过往亏损过剧, 不轻易扩产, 使缺货情况被预估延续到2020年. 而持环球晶50.8%的中美晶也跟着水涨船高, 卢明光说, 环境仍震荡的太阳能只占中美晶不到2成的营收, 所以, 中美晶受太阳能环境震盘波及相对有限. 而且, 中美晶太阳能亏损主因来自于长期料源合约亦可望在第1季底明朗化, 所以, 太阳能亏损已明显筑底. 卢明光坦言, 旗下经营的事业, 以太阳能大环境的震荡最难掌控, 所以, 即使美国启动201条款, 对境外模组课30%的税, 使得两岸不少业者积极规划前往美国设厂, 但是, 中美晶不考虑跟进前往设厂. 因为旗下可选择加码投资的领域中, 包括报价一路被看好的半导体硅晶圆, 将积极透过产能去瓶颈的方式增加产出; 近2年可望受新产品耕耘发酵而成长的车用二极体厂朋程, 在青岛建厂扩产, 后续亦不排除进行跨国购并等. 投资这些事业所创造的效益, 恐怕都比大环境仍在震荡的太阳能来得明确且高, 表示目前中美晶可选择投资项目未受限在单纯的太阳能领域中. 台湾太阳能供应链目前仍难敌大陆供应链的成本竞争压力, 不过, 预估大陆政府在十四五(2021年)起, 对再生能源的积极支持度将不如过往, 这将使得大陆供应链出现变动, 如同过往般不受大环境冲击, 勇往直前继续扩产的情况可望改变, 虽然如此, 大陆厂仍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主要是它的供应链已具群聚效应, 成本具竞争力, 再者大陆内需胃纳量大, 得以有效支持其成长. 所以, 中美晶以静制动, 备足银弹, 在最佳的时间点, 再进行太阳能投资. 否则目前看来, 举凡跟太阳能制造端有关的领域, 投资报酬率均难掌控. 即使对太阳能投资小心谨慎, 但因投资, 经营太阳能系统仍有利可图, 再加上得以为本身布局的供应链打造出海口, 又是台湾本身的内需, 所以, 中美晶2018年系统端的签约目标约达100百万瓦(MWp). 卢明光也认同太阳能供应链近年来将受到设备效能大幅提升的影响, 供应链将有其他新变动, 即是拥有愈高比例新设备者, 胜出的机率愈大. '后发先至' 的情况, 预估在近年来会愈为明显, 证明太阳能厂排名, 竞争优势仍在激烈竞争中, 未到最后定局. 另外, 美国启动201条款, 企图吸引境外太阳能厂前往美国制造, 对美国而言恐怕是引狼入室, 因为美国厂根本难敌大陆厂的成本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