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寒武紀陳天石:在AI | '石器' | 時代保留火種

1.王匯聯:廈門將打造半導體產業一小時供應鏈;2.陳天石: 在AI '石器' 時代保留火種;3.總投資3億,整合電路封測項目落戶四川遂寧;4.國內首家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材料和器件生產企業成立;5.國產軌道交通網路控制晶片問世;6.合肥崛起的創新路徑:創新人才磁石效應愈加凸顯.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

1.王匯聯:廈門將打造半導體產業一小時供應鏈;

集微網消息, 據新華網報道, 我國半導體知名企業士蘭微最近與廈門市海滄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 布局國內首條12英寸特色工藝晶圓製造生產線和先進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生產線, 項目總投資高達220億元, 這對提升我國整合電路特色工藝領域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廈門整合電路產業發展迅猛. 隨著聯芯, 三安, 紫光, 通富微電, 士蘭微等一批行業龍頭相繼入駐, 廈門整合電路產業基本形成了涵蓋IC設計, 製造, 封測, 裝備與材料, 以及上下遊配套應用在內的全產業鏈, 2017年完成產值近150億元, 增長近40%, 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居全國前六, 設計產業產值增速位居全國第四. 產業鏈招商成效明顯, 目前全市整合電路企業共計170家, 初步形成產業集聚.

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匯聯表示, 廈門將圍繞通富微電, 士蘭微, 聯芯等已落地龍頭企業, 逐步建立產業垂直供應鏈, 打造半導體產業一小時供應鏈.

整合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 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 從廈門的市情來看, 以投資大, 技術密集, 集約用地, 高附加值, 發展前景廣闊為特徵的整合電路產業, 適合在這裡培育和發展, 並能夠成為廈門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優化產業結構,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2016年6月, 廈門制定了《整合電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計划到2025年廈門整合電路產業產值要達到1500億元, 成為我國整合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點集聚地區之一.

2.陳天石: 在AI '石器' 時代保留火種;

陳天石: 在AI '石器' 時代保留火種

經濟參考報

有一句話形容現在的人工智慧特別合適: '我們往往高估了目前, 而低估了未來' . 如果要以其提出到現在60餘年為一個周期來看, 它真正席捲人類社會, 才剛剛開始.

從這樣的曆史長河來看, 從通用人工智慧的未來回溯看, 這個時代佔據舞台中央的這些開拓者, 都是手握著 '深度學習' , '神經網路' 等最原始的工具, 在這塊荒野上蹣跚前行. 走在尋找人工智慧基礎工具這條路上, 陳天石不比其他人多什麼先決條件.

幸運的是, 從他創造的石器中, 人們逐漸發現並保留了火種.

寒武紀, 這家背靠中科院計算所的創業公司剛亮相市場, 就踏入了 '獨角獸' 領域.

打磨 '石器'

AI是一場革命. 它和互聯網一樣, 會席捲一切, 會從無到有, 再從有到無 (無處不在) . 普通人甚至不需要前行, 它會主動過來擁抱你, 甚至裹挾你. 用羅振宇的話說: '你不必著急出發, 因為你終將被抵達' .

在這場基礎設施重新定義的革命中, 陳天石無疑是一個提前出發者. 16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2014年論文在美國召開的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 創辦的公司寒武紀科技, A輪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成為全球首個人工智慧晶片 '獨角獸' , 全球最大的AI晶片初創公司.

基於深度學習這一底層演算法, 計算機視覺, 語音識別, 自然語言處理, 音頻識別與生物資訊學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但傳統的處理器例如CPU等, 雖然是目前主流的AI計算平台, 但是其基本框架結構畢竟不是為了AI所設計的, 效率受到很多限制, 包括GPU也有耗電量大等缺陷.

如果要用通用處理器搭建一個人腦規模突觸的神經網路, 可能需要建一個電站來給它供電. 阿爾法狗剛亮相時, 下一盤棋動用了1000個CPU和200個GPU, 每分鐘的電費就高達300美元, 而網路規模只有人腦的千分之一.

陳天石認為, 理想中的AI晶片應當是一種新型的處理器, 能具有廣闊的應用面 (包括語音, 語義, 映像, 視頻, 自然語言多模態處理能力) , 同時具備遠超CPU和GPU的效率. 要想達到這一目標, 必須要有一套新的AI指令集, 利用指令進行靈活處理, 才有可能在AI晶片上把各種演算法應用都能支援得又快又好.

打個簡單的比方, 把>機車 (PC, 手機等) 的發動機 (CPU) 裝到了汽車 (深度學習平台) 上, 汽車自然開不快; 現在, 需要為汽車專門設計一款發動機 (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 .

'DianNao' 這一深度學習處理器架構, 平均模擬性能超過主流CPU核的100倍, 但是面積和功耗僅為1/10, 效能提升可達三個數量級. 2014年, 他和哥哥陳雲霽以及法國資訊技術研究院 (Inria) 的Olivier Temam教授合作的這篇論文, 成為頂尖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

2014年-2016年間, 他們倆和國際學術合作者一道幾乎橫掃了處理器架構學術圈, 在頂級學術會議上教老外說中文的Diannao系列: Diannao (電腦) , DaDiannao (大電腦) , PuDiannao (普電腦) , ShiDiannao (視電腦) , Cambricon (寒武紀指令集) 等一系列創新, 針對不同的目的, 將目前深度學習的效率提高數百倍.

有院士這樣分析, '寒武紀' 在深度學習處理器指令集上的開創性進展, 為我國佔據智能產業生態的領導性地位提供了技術支撐. 自2014年中科院計算所和Inria聯合團隊提出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架構DianNao之後, 深度學習處理器已經成為計算機體繫結構國際會議ISCA最關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ISCA 2016上有近1/6的論文引用 '寒武紀' 的工作來進行深度學習處理器探索.

'目前, 像阿爾法狗這樣的軟體演算法是在GPU上執行的, 將來如果使用了 '寒武紀' 處理器, 深度學習 (神經網路) 的運算速度會得到明顯提升. ' 陳天石說.

他用 '瑞士軍刀和菜刀' 來比喻通用處理器和深度學習處理器的關係: 瑞士軍刀雖然功能多, 但是做菜的時候, 還是菜刀更合適. 在智能處理方面, '寒武紀' 就是這把更合適的菜刀.

寒武紀指令集直接面對大規模神經元和突觸的處理, 一條指令即可完成一組神經元的處理, 並對神經元和突觸數據在晶片上的傳輸提供了一系列專門的支援. 類比實驗表明, 採用寒武紀指令集的深度學習處理器相對於x86指令集的中央處理器有兩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

如今, 通過在計算機中類比神經元和突觸的計算, 寒武紀的AI晶片對資訊進行智能處理, 藉助專門設計的存儲結構和指令集, 每秒可以處理160億個神經元和超過2萬億個突觸, 功耗卻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未來甚至有希望把類似阿爾法狗的系統裝進手機.

埋頭 '重工業'

晶片是資訊產業的 '尖刀連' , 更是 '重工業' , 其所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 遠遠超過AI的其他領域.

2017年8月, 寒武紀科技獲得了價值1億美元的A輪融資, 該輪投資由國投創業領投, 阿里巴巴創投, 聯想創投, 國科投資, 中科圖靈, 元禾原點 (天使輪領投方) , 湧鏵投資 (天使輪投資方) 聯合投資.

這家背靠中科院計算所的創業公司剛亮相, 就進入市場, 就踏入了 '獨角獸' 領域.

華為的旗艦手機Mate10採用了寒武紀1A處理器, 這是寒武紀AI產業化的第一步. 這款2016年發布的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IP, 入選了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評選的十五項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

它不僅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而且在計算機視覺, 語音識別, 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人工智慧任務上具備出類拔萃的通用性和效能比, 達到了傳統的四核通用CPU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

'我們的產品寒武紀1A處理器, 可以跟蘋果產品一較高下, 結果我們很輕鬆打贏了這場戰鬥. 我們並不是靠著蠻力去堆運算器, 而是依靠最先進的, 稀疏化的技術, 四兩撥千斤, 讓華為Mate10的智能處理速度打敗了強大的蘋果iphoneX. ' 陳天石說.

在將AI普惠化這一終極方向的指引下, 他制定了自己的小目標. '我們現在與國外同行都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 希望寒武紀能在3年後佔據中國高性能智能晶片市場30%的份額; 在3年後, 讓全球有10億台設備整合寒武紀處理器的智能終端. '

他給出了實現的路徑. 關於寒武紀晶片的市場商業化推進: '一是終端, 二是雲端. 終端產品就是智能手機, 智能眼鏡, 無人機, 自動駕駛汽車等, 需要晶片去識別映像, 影音和文字. 而在雲端, 像科大訊飛(52.750, 0.34, 0.65%), 中科曙光(39.400, 1.59, 4.21%)等這樣知名的雲端客戶, 都已經是寒武紀的客戶. '

為了這個小目標, 他說自己 '除了休息的時間, 都在工作' , 拼了命地往前跑. 在智能整個行業裡面最上面是應用層, 利用人臉識別, 語義理解等, 去系統整合自動駕駛, 智能手機等產品. 而 '冰山' 看不見的地方是技術層.

而晶片是技術層的 '地基' . '晶片就是像建房子或者修路這樣的事, 如果沒有房子沒有路事情沒辦法往後走, 希望我們未來能夠繼續承擔好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角色. ' 陳天石說.

技術一定會帶來人與人之間的鴻溝, 而降低技術的門檻, 創造儘可能的公平是消除這一鴻溝的幾乎唯一可行的途徑.

'從個人角度出發, 我們主要從事人工智慧加速晶片的研發, 可以讓開發者獲得更加廉價, 高效的晶片, 支援上層應用的開發. ' 陳天石說, 只有整個計算系統更加廉價, 才有希望推動人工智慧的普惠化. 因此在底層, 降低功耗, 提高效率是關鍵.

至於上層應用,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陳天石很樂觀, 他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來支援人工智慧的發展, 相信會在基礎層之上, 長出更多的應用.

保留 '火種'

2017年底, 一篇名為《晶片戰國時代》的稿件在AI界很火, 文章裡說, '據CB Insights估算, 進入新興晶片初創公司投資總額從2015年的8億美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16億美元; 創投庫裡, AI晶片公司從零星幾家增長到20多家. 光2017年下半年, 台積電的生產線上就有超過30款AI晶片排隊等著流片. '

時也勢也. 能不能到達終點, 不僅取決於奔跑的速度, 更取決於所在的賽道.

不只有初創公司在跑, 實際上巨人們覺醒得比誰都快. 就在前兩天, 晶片巨頭英偉達在美國消費電子展召開發布會, 宣布了一系列關於無人車機器學習晶片Xavier的相關內容. 鑒於在AI晶片領域的表現, 其股票2017年上漲接近100%, 堪稱 '年度最佳理財產品' .

更別說英特爾, 穀歌, Facebook, 微軟等巨頭也在為此傾盡全力. 諮詢公司Tractica的預測數據顯示, 到2025年, 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深度學習晶片集市場收入, 將由此前的5億美元飆升至122億美元的規模, 複合年均增長率超過40%.

生死搏殺, 千億市場在一戰勝負.

'晶片的成敗, 除了本身的效率之外, 生態是非常關鍵的環節. 沒有配套的應用和軟體, 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 陳天石說, 只要國產AI 指令集立住了, 中國主導世界AI產業的機會可能就到來了.

在寒武紀科技的第一場發布會上, 他用了很長的時間去介紹自己的合作夥伴. 他說, 過去我們國內企業起步晚, 一直是國際生態的跟隨者. 我們融入這個生態, 享受這個紅利, 但我們並不能有多大的力量去改變這個生態. 但是在智能時代, 大家都在同樣的起跑線上, 要敢為天下先, 敢於提出並共同構建全新的智能生態. '光有寒武紀是不夠的, 我們大家需要共同在硬體的指令集和軟體的開發平台上下功夫, 在端雲結合上下功夫, 在商業協作上下功夫' .

2017年10月16日, 陳天石發了一條朋友圈, '一事平生無齮 (Yi) 齕 (He) , 但開風氣不為師' . 這句出自龔自珍的詩詞, 後來被很多教育界名士所引用.

事後他回想, 這大概是因為他的執拗. 18年前, 陳天石考入中國科技大學, 隨後師從陳國良院士和姚新教授, 讀人工智慧方向的博士. 將近20年, 他只做這一件事, 把最底層的生態基石也就是晶片要做好. '技術一定要是最好的. '

過去是, 現在是, 將來無論公司走到哪一步, 技術永遠被擺在第一位.

3.總投資3億,整合電路封測項目落戶四川遂寧;

集微網消息, 據四川日報報道, 2月2日, 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 '開門紅' 項目集中籤約儀式, 整合電路封裝測試等7個產業項目落地遂寧, 計劃投資總額8.03億元.

現場集中籤約的7個項目主要涉及電子資訊, 裝備製造, 食品飲料, 新材料, 現代物流等領域. 其中, 計劃總投資3億元的整合電路封裝測試項目, 將填補遂寧汽車電子領域晶片及電子元器件研發生產板塊的產業空白, 項目一期預計今年10月建成投產.

今年, 遂寧經開區把招大引強作為加快發展, 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 開年以來已派出多支招商小分隊積極對接沿海優質產業轉移. 全年計劃招引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4個, 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3個, 其中電子資訊, 機械配套, 智能裝備等3個板塊的項目將佔七成以上.

4.國內首家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材料和器件生產企業成立;

集微網消息, 據科技日報報道, 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與多家企業合作, 成立了國內首家氮化鎵基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材料和器件生產企業. 意味著被國外壟斷的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氮化鎵基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重要方向. 儘管目前它在市場上初露頭角, 但未來將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大屏幕雷射顯示.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張書明介紹, 雷射顯示是繼黑白顯示, 彩色顯示, 數字顯示後的新型顯示技術, 具有大色域, 高亮度, 低能耗, 長壽命, 無汙染等諸多優勢.

由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雷射顯示技術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

'雷射顯示的核心器件包括紅, 綠, 藍三基色半導體雷射器. ' 張書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紅光半導體雷射器技術相對成熟, 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技術難度較大. 此前國際上只有日本和德國的兩家企業實現藍綠光半導體雷射器的量產.

5.國產軌道交通網路控制晶片問世;

近日, 在中車大連電牽公司實驗室, 首枚國產軌道交通控制晶片被嵌入了網路控制系統. 隨著發車開關的合龍, 200多萬條控制命令通過這枚只有指甲大小的晶片精準傳導, 驅動高鐵列車馳騁.

'首款國產軌道交通網路控制晶片相容了國外已有晶片的所有功能, 在零下40攝氏度至零上85攝氏度範圍內, 電磁相容可滿足多項指標要求, 如電快速瞬變脈衝群, 雷擊, 浪湧, 射頻輻射等. ' 中車大連電力牽引研發中心副主任王鋒說, 與國外同類產品一樣, 這一國產晶片同樣按照IEC61375系列國際標準設計, 並且通過了德國龐巴迪和西門子公司的一致性測試. 列車網路控制系統相當於是整車的大腦, 所有整車的控制指令, 各個執行的狀態都需要通過網路系統進行傳輸和控制以及監視. '而晶片是網路的中樞, 沒有晶片, 整個列車網路無法建立, 各個系統之間訊號的傳輸與控制也無法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 ' 王鋒說.

'列車網路控制晶片是用於軌道交通的專用晶片, 既要滿足數據傳輸的即時性, 也要在列車上苛刻的溫度, 電磁相容等環境下正常工作, 技術難度很大. ' 王鋒告訴記者, 電磁相容設計和抗溫能力不好, 均會造成晶片死機和混亂等故障.

晶片是電子資訊產品的 '心臟' , 代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 被譽為 '中國名片' 的中國高鐵, 為中國高鐵的起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已經形成了高速鐵路完備先進的技術體系, 以中國標準動車組為代表的高速動車組技術, 以及工程建造, 列車控制, 牽引供電, 運營管理, 風險防控, 系統整合等各個技術領域, 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尤其是中國標準動車組 '複興號' , 更是以其優異的氣動性能, 智能感測性能和經濟舒適性能, 成為當前高鐵裝備的翹楚. 科技日報

6.合肥崛起的創新路徑:創新人才磁石效應愈加凸顯.

2017年9月27日, 工作人員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查看混合磁體裝置 郭晨攝/本刊

大多數人對於合肥的第一印象是平和. 地勢平, 以丘陵崗地為主, 五大淡水湖之一的 '八百裡巢湖' 水波不興, 連空氣也不幹不濕. 然而近十年來, 合肥卻厚積薄發, 重大原始創新成果 '花開不斷' , 高端產業集群競相崛起, '太不一般' 的成績單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合肥的印象.

這個缺少先天優勢的中部城市, 十八大以來一路 '跨欄' 式奔跑, 實現了新常態下 '調速不減勢, 量增質更優' : GDP年均增長10.1%, 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 2017年GDP預計突破7000億元, 增長8.8%左右.

是什麼成就了合肥崛起的速度? 合肥又是如何集聚並爆發出巨大的科技能量的?

營造創業創新的科研生態

2016年8月, 由中國科技大學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 發射成功; 2017年5月, 首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2017年9月,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 '京滬幹線' 正式開通……

對於一個中部城市來說, 能夠在接連 '爆出' 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中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跡, 引起世界矚目, 不能不說看似 '平和' 的合肥, 卻蘊藏著 '核聚變' 的潛能.

1969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以下簡稱 '中國科大' ) 被國務院科教組列入北京13所外遷高校名單遷往安徽. 雖是困難時期, 但合肥仍然騰出最好的校舍來接納安置, 這才有了後來 '科教名城' 的誕生.

在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長何江看來, 合肥的城市精神就是開明開放, 求是創新. '合肥市的第一條供暖線就是給中國科大的, 合肥人堅信, 人才就是第一資源. '

22年前, 院士潘建偉說, 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學實驗室; 今天, 中國科大的那個曾經 '一無所有' 的實驗室見證了量子科學的創新與突破.

不僅僅是 '量子' , 目前, 合肥擁有 '全超導托卡馬克' , '同步輻射光源' , '穩態強磁場' 等3個大科學裝置, 是全國除北京之外大科學裝置最密集地區.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 未來網路實驗設施等一批大科學裝置也正在加快建設.

2017年1月, 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獲批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同年9月,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 在合肥通過驗收, 使我國成為繼美國, 法國, 荷蘭, 日本之後第五個擁有穩態強磁場的國家. 目前, 該裝置已建成3台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 建成場強排名全球第二的40T級混合磁體.

合肥的科技實力不容小覷, 但更可貴的, 是合肥市為創新人才營造的良好 '生態' .

為最大程度激發合肥市對創新人才的吸引 '磁力' , 合肥市拿出真金白銀支援人才創新創業. 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在醫療服務, 子女教育, 人才落戶等方面受益匪淺, 還可享受高達50萬元的房屋或租房補貼, 5年免費人才公寓以及買房 '不限購' 等優惠政策.

'剛來合肥那年, 公司就收到了合肥市 '百人計劃' 補貼的10萬元. 這幾年, 合肥市對於人才的支援力度還在逐漸加強, 在這裡幹事業既方便也舒心. ' 合肥傑事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技術總監姚晨光說. 他們公司研製的工程塑料, 在國際上處於尖端水準.

在被譽為世外桃源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並非安徽人的 '哈佛八劍客' , 接連在此安了家. 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王俊峰看來, 好的前景與好的平台是最吸引他的一點. '用一句話打比方, 合肥是吸引人才的強磁場. ' 青年 '千人計劃' 專家, 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劉青松如是說.

如今, 合肥市吸引科技創新人才的 '磁石效應' 愈加凸顯.

截至去年12月, 合肥已擁有各類人才173.3萬人, 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6萬人, 包括兩院院士108人, 國家 '千人計劃' 專家274人, 國家 '萬人計劃' 專家106人,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52人.

擦亮 '合肥智造' 新名片

隨著全球範圍內新技術迭代周期縮短, 產業更新頻率加快, 從家電製造到新型顯示屏再到整合電路, 合肥市始終瞄準高端產業, 堅定不移向創新要動力要效益, 釋放出吸引資本, 技術等資源要素的巨大 '磁石效應' .

'十年前沿海產業轉移, 合肥喊出了 '工業立市' 的口號, 通過代建廠房, 股權合作等手段讓企業用最短的時間落地, 硬拉著家電, 汽車, 顯示屏等支柱產業平地而起, ' 合肥市經信委中小企業局局長王十朋向《瞭望》新聞周刊介紹說.

'大招商' 後, 海爾, 美的與格力等家電龍頭企業落地生根, 帶動了全產業鏈的繁榮. 2011年, 合肥超越青島, 順德, 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並已連續7年穩坐 '霸主' 之位, 在家電 '四大件' 中, 每5台就有一台是 '合肥造' .

2008年, 當了解到為突破我國 '缺屏之痛' , 京東方集團一度因高研發投入, 背負巨大資金壓力後, 合肥市先後投資近200億元引進並支援京東方集團建成國內唯一新型平板顯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5年, 合肥平板顯示及電子資訊產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 成為繼家電後的又一千億新軍. 2017年, 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 平板電腦顯示屏, 筆記型電腦顯示屏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

'創新活動見效需要時間, 因此不僅要靠市場無形之手, 更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關鍵一舉, 勇擔當, 敢拍板. ' 安徽省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鬍功傑說.

不止於此, 2013年合肥又開始加速布局整合電路產業. 目前在建項目規模700多億元, 通過產業引導基金入股, 整合電路基地專項資金 '借轉補' 等方式, 吸引了一大批整合電路研發與生產企業, 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6月, 國內首條採用5吋平面拋光工藝生產可控矽和功率保護產品的生產線在 '富芯' 投產, 董事會秘書楊其峰告訴《瞭望》新聞周刊, 初創團隊當初看中的就是合肥市的產業支援政策. '從創辦, 成立子公司到增資, 合肥市與高新區先後投入了5000餘萬元, 這是實打實的支援與培育. '

抓住一個領域的代表性企業, 進行規劃, 資金, 人才等扶持政策的全面布局, 是合肥零基礎產業在短時間內成功實現從無到有, 從弱到強的關鍵.

位於合肥的 '中國聲穀' 是中國唯一定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 已入駐科大訊飛, 華米科技等200家企業, 形成從研發到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慧產業鏈.

當人們還不知人工智慧為何物時, 科大訊飛重金投入研發語音技術, 一度被市場唱衰. 幸有地方資金及產業規劃支援, 如今迎來技術爆發期, 語音識別率從60%提升至95%.

目前, 包括人工智慧產業在內, 合肥市已形成新型顯示產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 整合電路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 創意文化產業六大產業集群, 去年以來, 產值平均增速近20%, 培育了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

'合肥實踐表明, 不搞產業化根本沒有前途. 正是及時將創新成果運用於試點示範, 以示範帶動產業發展, 推動科技與資本, 產業融合, 才能減少對傳統要素動能的依賴, 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中搶佔先機, 贏得優勢. ' 合肥市市長淩雲說.

致力於肥沃創新土壤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過程中, 資金支援不可或缺, 合肥市致力於做金融與科技的牽線人.

作為全國首批科技金融試點市, 為發揮財政資金撬動效應, 合肥在全國率先出台 '1+3+5+N' 政策體系, 建立重點產業推進機制, 包括1個總規3個辦法5大產業N個細則. 其特點, 一是覆蓋面全, 包括處於孵化期, 成長期, 壯大期等不同階段的科技企業; 二是動態調整, 並且 '量身制定' 實施細則, 如支援中國聲穀建設的若干政策; 三是方式新, 探索專項資金 '借轉補' , 創新貸, 產業基金入股, 電子服務券, 及多方分擔風險的科技保險小額貸等支援方式.

全球最大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華米科技, 就是 '創新貸' 第一家受益者. CEO黃汪告訴記者, '當時資金短缺, 公司快撐不住了. 多虧上千萬的創新低息貸款, 才熬過去, 有了華米的今天. '

位於合肥新站高新區的泰沃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成立不到兩年, 但擁有全球獨創的微納旋轉型精密雷射加工設備技術. 2017年5月, 公司產能建設完成後, 一度因流動資金急缺陷入停滯. 也是得益於 '投保貸' 及時提供1000萬元的流動資金, 才順利啟動小批量供貨, 解除 '後顧之憂' .

作為科技金融的創新之舉, '投保貸' 是合肥市依託市屬興泰金融控股平台, 通過擔保與投資疊加的方式, 為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提供的融資支援.

對於合肥來說, 中小型科技企業的需求從不是小事, 從政府層面營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 善於在企業與資源間牽線搭橋, 才能不斷讓有實力的企業 '破土而出' .

2017年上半年, 合肥市新增市場主體達6.8萬戶, 超過2013年全年. '2017年以來, 平均每天誕生約1家高新技術企業. ' 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程宗好介紹說.

除了引導資金向有需要的企業流動, 合肥還積極搭建協同創新平台, 產學研合作如火如荼. 近年來, 合肥全力支援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合工大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等重大協同創新平台建設, 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體制機制, 打通 '技術-產品-產業' 轉化通道, 推動產學研合作由短期化, 鬆散化, 單項化向長期化, 實體化, 系統化轉變, 加快新興技術和新興產業融合發展.

同時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打破體制藩籬為科研人員鬆綁, 激活科技生產力. 如去年正式廢止的《科學技術鑒定辦法》要求, 全國各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全面取消科技成果鑒定和評價工作, 而合肥早在2009年就 '悄悄' 地將科技成果鑒定圖章鎖到了保險箱, 以市場論英雄. '當時這是冒險之舉, ' 何江說, '但這也正是合肥科技體制改革走在前頭的原因. '

'合肥的實踐表明, 實體經濟的發展歸根到底是投入產出比較的選擇, 是效率高低的競爭. 只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圍繞實體經濟實際需要, 才能培育出新的強大競爭優勢, 成為吸引企業投資的 '窪地' , 創新創業的 '熱土' . ' 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說. (記者王正忠 張紫贇 汪奧娜) 《瞭望》新聞周刊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