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寒武纪陈天石:在AI | '石器' | 时代保留火种

1.王汇联:厦门将打造半导体产业一小时供应链;2.陈天石: 在AI '石器' 时代保留火种;3.总投资3亿,集成电路封测项目落户四川遂宁;4.国内首家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生产企业成立;5.国产轨道交通网络控制芯片问世;6.合肥崛起的创新路径:创新人才磁石效应愈加凸显.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关注.

1.王汇联:厦门将打造半导体产业一小时供应链;

集微网消息, 据新华网报道, 我国半导体知名企业士兰微最近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布局国内首条12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制造生产线和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 项目总投资高达220亿元, 这对提升我国集成电路特色工艺领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联芯, 三安, 紫光, 通富微电, 士兰微等一批行业龙头相继入驻, 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形成了涵盖IC设计, 制造, 封测, 装备与材料, 以及上下游配套应用在内的全产业链, 2017年完成产值近150亿元, 增长近40%,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居全国前六, 设计产业产值增速位居全国第四. 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 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企业共计170家, 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汇联表示, 厦门将围绕通富微电, 士兰微, 联芯等已落地龙头企业, 逐步建立产业垂直供应链, 打造半导体产业一小时供应链.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 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从厦门的市情来看, 以投资大, 技术密集, 集约用地, 高附加值, 发展前景广阔为特征的集成电路产业, 适合在这里培育和发展, 并能够成为厦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016年6月, 厦门制定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计划到2025年厦门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要达到1500亿元, 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集聚地区之一.

2.陈天石: 在AI '石器' 时代保留火种;

陈天石: 在AI '石器' 时代保留火种

经济参考报

有一句话形容现在的人工智能特别合适: '我们往往高估了目前, 而低估了未来' . 如果要以其提出到现在60余年为一个周期来看, 它真正席卷人类社会, 才刚刚开始.

从这样的历史长河来看, 从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回溯看, 这个时代占据舞台中央的这些开拓者, 都是手握着 '深度学习' , '神经网络' 等最原始的工具, 在这块荒野上蹒跚前行. 走在寻找人工智能基础工具这条路上, 陈天石不比其他人多什么先决条件.

幸运的是, 从他创造的石器中, 人们逐渐发现并保留了火种.

寒武纪, 这家背靠中科院计算所的创业公司刚亮相市场, 就踏入了 '独角兽' 领域.

打磨 '石器'

AI是一场革命. 它和互联网一样, 会席卷一切, 会从无到有, 再从有到无 (无处不在) . 普通人甚至不需要前行, 它会主动过来拥抱你, 甚至裹挟你. 用罗振宇的话说: '你不必着急出发, 因为你终将被抵达' .

在这场基础设施重新定义的革命中, 陈天石无疑是一个提前出发者. 16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2014年论文在美国召开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 创办的公司寒武纪科技, A轮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芯片 '独角兽' , 全球最大的AI芯片初创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这一底层算法, 计算机视觉, 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音频识别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传统的处理器例如CPU等, 虽然是目前主流的AI计算平台, 但是其基本框架结构毕竟不是为了AI所设计的, 效率受到很多限制, 包括GPU也有耗电量大等缺陷.

如果要用通用处理器搭建一个人脑规模突触的神经网络, 可能需要建一个电站来给它供电. 阿尔法狗刚亮相时, 下一盘棋动用了1000个CPU和200个GPU, 每分钟的电费就高达300美元, 而网络规模只有人脑的千分之一.

陈天石认为, 理想中的AI芯片应当是一种新型的处理器, 能具有广阔的应用面 (包括语音, 语义, 图像, 视频, 自然语言多模态处理能力) , 同时具备远超CPU和GPU的效率.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要有一套新的AI指令集, 利用指令进行灵活处理, 才有可能在AI芯片上把各种算法应用都能支持得又快又好.

打个简单的比方, 把摩托车 (PC, 手机等) 的发动机 (CPU) 装到了汽车 (深度学习平台) 上, 汽车自然开不快; 现在, 需要为汽车专门设计一款发动机 (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 .

'DianNao' 这一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 平均仿真性能超过主流CPU核的100倍, 但是面积和功耗仅为1/10, 效能提升可达三个数量级. 2014年, 他和哥哥陈云霁以及法国信息技术研究院 (Inria) 的Olivier Temam教授合作的这篇论文, 成为顶尖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

2014年-2016年间, 他们俩和国际学术合作者一道几乎横扫了处理器架构学术圈, 在顶级学术会议上教老外说中文的Diannao系列: Diannao (电脑) , DaDiannao (大电脑) , PuDiannao (普电脑) , ShiDiannao (视电脑) , Cambricon (寒武纪指令集) 等一系列创新, 针对不同的目的, 将目前深度学习的效率提高数百倍.

有院士这样分析, '寒武纪' 在深度学习处理器指令集上的开创性进展, 为我国占据智能产业生态的领导性地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自2014年中科院计算所和Inria联合团队提出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DianNao之后, 深度学习处理器已经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会议ISCA最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ISCA 2016上有近1/6的论文引用 '寒武纪' 的工作来进行深度学习处理器探索.

'目前, 像阿尔法狗这样的软件算法是在GPU上执行的, 将来如果使用了 '寒武纪' 处理器,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的运算速度会得到明显提升. ' 陈天石说.

他用 '瑞士军刀和菜刀' 来比喻通用处理器和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关系: 瑞士军刀虽然功能多, 但是做菜的时候, 还是菜刀更合适. 在智能处理方面, '寒武纪' 就是这把更合适的菜刀.

寒武纪指令集直接面对大规模神经元和突触的处理, 一条指令即可完成一组神经元的处理, 并对神经元和突触数据在芯片上的传输提供了一系列专门的支持. 模拟实验表明, 采用寒武纪指令集的深度学习处理器相对于x86指令集的中央处理器有两个数量级的性能提升.

如今, 通过在计算机中模拟神经元和突触的计算, 寒武纪的AI芯片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 借助专门设计的存储结构和指令集, 每秒可以处理160亿个神经元和超过2万亿个突触, 功耗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未来甚至有希望把类似阿尔法狗的系统装进手机.

埋头 '重工业'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 '尖刀连' , 更是 '重工业' , 其所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 远远超过AI的其他领域.

2017年8月, 寒武纪科技获得了价值1亿美元的A轮融资, 该轮投资由国投创业领投, 阿里巴巴创投, 联想创投, 国科投资, 中科图灵, 元禾原点 (天使轮领投方) , 涌铧投资 (天使轮投资方) 联合投资.

这家背靠中科院计算所的创业公司刚亮相, 就进入市场, 就踏入了 '独角兽' 领域.

华为的旗舰手机Mate10采用了寒武纪1A处理器, 这是寒武纪AI产业化的第一步. 这款2016年发布的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IP, 入选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评选的十五项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

它不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而且在计算机视觉, 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人工智能任务上具备出类拔萃的通用性和效能比, 达到了传统的四核通用CPU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

'我们的产品寒武纪1A处理器, 可以跟苹果产品一较高下, 结果我们很轻松打赢了这场战斗. 我们并不是靠着蛮力去堆运算器, 而是依靠最先进的, 稀疏化的技术, 四两拨千斤, 让华为Mate10的智能处理速度打败了强大的苹果iphoneX. ' 陈天石说.

在将AI普惠化这一终极方向的指引下, 他制定了自己的小目标. '我们现在与国外同行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希望寒武纪能在3年后占据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 在3年后, 让全球有10亿台设备集成寒武纪处理器的智能终端. '

他给出了实现的路径. 关于寒武纪芯片的市场商业化推进: '一是终端, 二是云端. 终端产品就是智能手机, 智能眼镜, 无人机, 自动驾驶汽车等, 需要芯片去识别图像, 影音和文字. 而在云端, 像科大讯飞(52.750, 0.34, 0.65%), 中科曙光(39.400, 1.59, 4.21%)等这样知名的云端客户, 都已经是寒武纪的客户. '

为了这个小目标, 他说自己 '除了休息的时间, 都在工作' , 拼了命地往前跑. 在智能整个行业里面最上面是应用层, 利用人脸识别, 语义理解等, 去系统集成自动驾驶, 智能手机等产品. 而 '冰山' 看不见的地方是技术层.

而芯片是技术层的 '地基' . '芯片就是像建房子或者修路这样的事, 如果没有房子没有路事情没办法往后走, 希望我们未来能够继续承担好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 ' 陈天石说.

技术一定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而降低技术的门槛, 创造尽可能的公平是消除这一鸿沟的几乎唯一可行的途径.

'从个人角度出发, 我们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加速芯片的研发, 可以让开发者获得更加廉价, 高效的芯片, 支持上层应用的开发. ' 陈天石说, 只有整个计算系统更加廉价, 才有希望推动人工智能的普惠化. 因此在底层, 降低功耗, 提高效率是关键.

至于上层应用,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陈天石很乐观, 他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信会在基础层之上, 长出更多的应用.

保留 '火种'

2017年底, 一篇名为《芯片战国时代》的稿件在AI界很火, 文章里说, '据CB Insights估算, 进入新兴芯片初创公司投资总额从2015年的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16亿美元; 创投库里, AI芯片公司从零星几家增长到20多家. 光2017年下半年, 台积电的生产线上就有超过30款AI芯片排队等着流片. '

时也势也. 能不能到达终点, 不仅取决于奔跑的速度, 更取决于所在的赛道.

不只有初创公司在跑, 实际上巨人们觉醒得比谁都快. 就在前两天, 芯片巨头英伟达在美国消费电子展召开发布会, 宣布了一系列关于无人车机器学习芯片Xavier的相关内容. 鉴于在AI芯片领域的表现, 其股票2017年上涨接近100%, 堪称 '年度最佳理财产品' .

更别说英特尔, 谷歌, Facebook, 微软等巨头也在为此倾尽全力. 咨询公司Tractica的预测数据显示, 到2025年,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深度学习芯片组市场收入, 将由此前的5亿美元飙升至122亿美元的规模, 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40%.

生死搏杀, 千亿市场在一战胜负.

'芯片的成败, 除了本身的效率之外, 生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没有配套的应用和软件, 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 陈天石说, 只要国产AI 指令集立住了, 中国主导世界AI产业的机会可能就到来了.

在寒武纪科技的第一场发布会上, 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去介绍自己的合作伙伴. 他说, 过去我们国内企业起步晚, 一直是国际生态的跟随者. 我们融入这个生态, 享受这个红利, 但我们并不能有多大的力量去改变这个生态. 但是在智能时代, 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要敢为天下先, 敢于提出并共同构建全新的智能生态. '光有寒武纪是不够的, 我们大家需要共同在硬件的指令集和软件的开发平台上下功夫, 在端云结合上下功夫, 在商业协作上下功夫' .

2017年10月16日, 陈天石发了一条朋友圈, '一事平生无齮 (Yi) 龁 (He) , 但开风气不为师' . 这句出自龚自珍的诗词, 后来被很多教育界名士所引用.

事后他回想, 这大概是因为他的执拗. 18年前, 陈天石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随后师从陈国良院士和姚新教授, 读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 将近20年, 他只做这一件事, 把最底层的生态基石也就是芯片要做好. '技术一定要是最好的. '

过去是, 现在是, 将来无论公司走到哪一步, 技术永远被摆在第一位.

3.总投资3亿,集成电路封测项目落户四川遂宁;

集微网消息, 据四川日报报道, 2月2日,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开门红' 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7个产业项目落地遂宁, 计划投资总额8.03亿元.

现场集中签约的7个项目主要涉及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食品饮料, 新材料, 现代物流等领域. 其中, 计划总投资3亿元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 将填补遂宁汽车电子领域芯片及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板块的产业空白, 项目一期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

今年, 遂宁经开区把招大引强作为加快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 开年以来已派出多支招商小分队积极对接沿海优质产业转移. 全年计划招引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 其中电子信息, 机械配套, 智能装备等3个板块的项目将占七成以上.

4.国内首家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生产企业成立;

集微网消息, 据科技日报报道,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与多家企业合作, 成立了国内首家氮化镓基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生产企业. 意味着被国外垄断的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将实现国产化.

氮化镓基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方向. 尽管目前它在市场上初露头角, 但未来将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大屏幕激光显示.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张书明介绍,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 彩色显示, 数字显示后的新型显示技术, 具有大色域, 高亮度, 低能耗, 长寿命, 无污染等诸多优势.

由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激光显示技术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激光显示的核心器件包括红, 绿, 蓝三基色半导体激光器. ' 张书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红光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相对成熟, 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技术难度较大. 此前国际上只有日本和德国的两家企业实现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的量产.

5.国产轨道交通网络控制芯片问世;

近日, 在中车大连电牵公司实验室, 首枚国产轨道交通控制芯片被嵌入了网络控制系统. 随着发车开关的合龙, 200多万条控制命令通过这枚只有指甲大小的芯片精准传导, 驱动高铁列车驰骋.

'首款国产轨道交通网络控制芯片兼容了国外已有芯片的所有功能, 在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85摄氏度范围内, 电磁兼容可满足多项指标要求, 如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雷击, 浪涌, 射频辐射等.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副主任王锋说, 与国外同类产品一样, 这一国产芯片同样按照IEC61375系列国际标准设计, 并且通过了德国庞巴迪和西门子公司的一致性测试.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相当于是整车的大脑, 所有整车的控制指令, 各个执行的状态都需要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传输和控制以及监视. '而芯片是网络的中枢, 没有芯片, 整个列车网络无法建立, 各个系统之间信号的传输与控制也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 王锋说.

'列车网络控制芯片是用于轨道交通的专用芯片, 既要满足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也要在列车上苛刻的温度, 电磁兼容等环境下正常工作, 技术难度很大. ' 王锋告诉记者, 电磁兼容设计和抗温能力不好, 均会造成芯片死机和混乱等故障.

芯片是电子信息产品的 '心脏' , 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被誉为 '中国名片' 的中国高铁, 为中国高铁的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已经形成了高速铁路完备先进的技术体系, 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技术, 以及工程建造, 列车控制, 牵引供电, 运营管理, 风险防控, 系统集成等各个技术领域, 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尤其是中国标准动车组 '复兴号' , 更是以其优异的气动性能, 智能传感性能和经济舒适性能, 成为当前高铁装备的翘楚. 科技日报

6.合肥崛起的创新路径:创新人才磁石效应愈加凸显.

2017年9月27日, 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查看混合磁体装置 郭晨摄/本刊

大多数人对于合肥的第一印象是平和. 地势平, 以丘陵岗地为主, 五大淡水湖之一的 '八百里巢湖' 水波不兴, 连空气也不干不湿. 然而近十年来, 合肥却厚积薄发,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花开不断' , 高端产业集群竞相崛起, '太不一般' 的成绩单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合肥的印象.

这个缺少先天优势的中部城市, 十八大以来一路 '跨栏' 式奔跑, 实现了新常态下 '调速不减势, 量增质更优' : GDP年均增长10.1%,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 2017年GDP预计突破7000亿元, 增长8.8%左右.

是什么成就了合肥崛起的速度? 合肥又是如何集聚并爆发出巨大的科技能量的?

营造创业创新的科研生态

2016年8月, 由中国科技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 发射成功; 2017年5月, 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2017年9月,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 '京沪干线' 正式开通……

对于一个中部城市来说, 能够在接连 '爆出' 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中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迹, 引起世界瞩目, 不能不说看似 '平和' 的合肥, 却蕴藏着 '核聚变' 的潜能.

196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以下简称 '中国科大' ) 被国务院科教组列入北京13所外迁高校名单迁往安徽. 虽是困难时期, 但合肥仍然腾出最好的校舍来接纳安置, 这才有了后来 '科教名城' 的诞生.

在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江看来, 合肥的城市精神就是开明开放, 求是创新. '合肥市的第一条供暖线就是给中国科大的, 合肥人坚信, 人才就是第一资源. '

22年前, 院士潘建伟说, 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今天, 中国科大的那个曾经 '一无所有' 的实验室见证了量子科学的创新与突破.

不仅仅是 '量子' , 目前, 合肥拥有 '全超导托卡马克' , '同步辐射光源' , '稳态强磁场' 等3个大科学装置, 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地区.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也正在加快建设.

2017年1月, 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获批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同年9月,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在合肥通过验收,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 法国, 荷兰, 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 目前, 该装置已建成3台场强创世界纪录的水冷磁体, 建成场强排名全球第二的40T级混合磁体.

合肥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 但更可贵的, 是合肥市为创新人才营造的良好 '生态' .

为最大程度激发合肥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 '磁力' , 合肥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医疗服务, 子女教育, 人才落户等方面受益匪浅, 还可享受高达50万元的住房或租房补贴, 5年免费人才公寓以及买房 '不限购' 等优惠政策.

'刚来合肥那年, 公司就收到了合肥市 '百人计划' 补贴的10万元. 这几年, 合肥市对于人才的支持力度还在逐渐加强, 在这里干事业既方便也舒心.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姚晨光说. 他们公司研制的工程塑料, 在国际上处于尖端水准.

在被誉为世外桃源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并非安徽人的 '哈佛八剑客' , 接连在此安了家.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王俊峰看来, 好的前景与好的平台是最吸引他的一点. '用一句话打比方, 合肥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 青年 '千人计划' 专家,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如是说.

如今, 合肥市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 '磁石效应' 愈加凸显.

截至去年12月, 合肥已拥有各类人才173.3万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 包括两院院士108人, 国家 '千人计划' 专家274人, 国家 '万人计划' 专家106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2人.

擦亮 '合肥智造' 新名片

随着全球范围内新技术迭代周期缩短, 产业更新频率加快, 从家电制造到新型显示屏再到集成电路, 合肥市始终瞄准高端产业, 坚定不移向创新要动力要效益, 释放出吸引资本, 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巨大 '磁石效应' .

'十年前沿海产业转移, 合肥喊出了 '工业立市' 的口号, 通过代建厂房, 股权合作等手段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落地, 硬拉着家电, 汽车, 显示屏等支柱产业平地而起, ' 合肥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十朋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

'大招商' 后, 海尔, 美的与格力等家电龙头企业落地生根, 带动了全产业链的繁荣. 2011年, 合肥超越青岛, 顺德, 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并已连续7年稳坐 '霸主' 之位, 在家电 '四大件' 中, 每5台就有一台是 '合肥造' .

2008年, 当了解到为突破我国 '缺屏之痛' , 京东方集团一度因高研发投入, 背负巨大资金压力后, 合肥市先后投资近200亿元引进并支持京东方集团建成国内唯一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 合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 成为继家电后的又一千亿新军. 2017年, 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 平板电脑显示屏, 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创新活动见效需要时间, 因此不仅要靠市场无形之手, 更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一举, 勇担当, 敢拍板. '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说.

不止于此, 2013年合肥又开始加速布局集成电路产业. 目前在建项目规模700多亿元, 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入股, 集成电路基地专项资金 '借转补' 等方式, 吸引了一大批集成电路研发与生产企业, 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6月, 国内首条采用5吋平面抛光工艺生产可控硅和功率保护产品的生产线在 '富芯' 投产, 董事会秘书杨其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初创团队当初看中的就是合肥市的产业支持政策. '从创办, 成立子公司到增资, 合肥市与高新区先后投入了5000余万元, 这是实打实的支持与培育. '

抓住一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进行规划, 资金, 人才等扶持政策的全面布局, 是合肥零基础产业在短时间内成功实现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关键.

位于合肥的 '中国声谷' 是中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已入驻科大讯飞, 华米科技等200家企业, 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当人们还不知人工智能为何物时, 科大讯飞重金投入研发语音技术, 一度被市场唱衰. 幸有地方资金及产业规划支持, 如今迎来技术爆发期, 语音识别率从60%提升至95%.

目前, 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 合肥市已形成新型显示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创意文化产业六大产业集群, 去年以来, 产值平均增速近20%, 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合肥实践表明, 不搞产业化根本没有前途. 正是及时将创新成果运用于试点示范, 以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推动科技与资本, 产业融合, 才能减少对传统要素动能的依赖, 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抢占先机, 赢得优势. ' 合肥市市长凌云说.

致力于肥沃创新土壤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 资金支持不可或缺, 合肥市致力于做金融与科技的牵线人.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市, 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 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 '1+3+5+N' 政策体系, 建立重点产业推进机制, 包括1个总规3个办法5大产业N个细则. 其特点, 一是覆盖面全, 包括处于孵化期, 成长期, 壮大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 二是动态调整, 并且 '量身制定' 实施细则, 如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 三是方式新, 探索专项资金 '借转补' , 创新贷, 产业基金入股, 电子服务券, 及多方分担风险的科技保险小额贷等支持方式.

全球最大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华米科技, 就是 '创新贷' 第一家受益者. CEO黄汪告诉记者, '当时资金短缺, 公司快撑不住了. 多亏上千万的创新低息贷款, 才熬过去, 有了华米的今天. '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两年, 但拥有全球独创的微纳旋转型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技术. 2017年5月, 公司产能建设完成后, 一度因流动资金急缺陷入停滞. 也是得益于 '投保贷' 及时提供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 才顺利启动小批量供货, 解除 '后顾之忧' .

作为科技金融的创新之举, '投保贷' 是合肥市依托市属兴泰金融控股平台, 通过担保与投资叠加的方式, 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

对于合肥来说, 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需求从不是小事, 从政府层面营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 善于在企业与资源间牵线搭桥, 才能不断让有实力的企业 '破土而出' .

2017年上半年, 合肥市新增市场主体达6.8万户, 超过2013年全年. '2017年以来, 平均每天诞生约1家高新技术企业. ' 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程宗好介绍说.

除了引导资金向有需要的企业流动, 合肥还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产学研合作如火如荼. 近年来, 合肥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 打通 '技术-产品-产业' 转化通道, 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 松散化, 单项化向长期化, 实体化, 系统化转变, 加快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打破体制藩篱为科研人员松绑, 激活科技生产力. 如去年正式废止的《科学技术鉴定办法》要求, 全国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和评价工作, 而合肥早在2009年就 '悄悄' 地将科技成果鉴定图章锁到了保险箱, 以市场论英雄. '当时这是冒险之举, ' 何江说, '但这也正是合肥科技体制改革走在前头的原因. '

'合肥的实践表明, 实体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投入产出比较的选择, 是效率高低的竞争. 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围绕实体经济实际需要, 才能培育出新的强大竞争优势, 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 '洼地' , 创新创业的 '热土' . ' 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说. (记者王正忠 张紫赟 汪奥娜) 《瞭望》新闻周刊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