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UCLA華裔教授涉嫌非法出口軍用晶片到中國

原標題: 前UCLA華裔教授涉嫌非法出口軍用晶片到中國 中美科技博弈愈發激烈

集微網消息, 一名台灣出生的美國華裔教授因涉嫌非法出口軍用晶片到中國, 於1月中旬遭到起訴. 2月2日, 該案件在洛杉磯市聯邦法院進行動議聽證, 法官駁回了被告律師要求保釋的動議.

62歲的被告石怡馳(Yi-Chi Shih, 音譯)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電氣工程系擔任副教授. 他在2018年1月19日被聯邦部門逮捕, 隨後他和63歲的越裔男子梅傑安(Kiet Ahn Mai, 音譯)被控涉嫌向中國出口受管控的敏感技術和晶片, 其中包含與高速電腦晶片單片微波整合電路(MMIC)設計服務有關的技術, 以及可用于軍事電子戰, 電子戰反制措施和雷達的MMIC晶片, 使用者包括美國空軍, 海軍與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 (DARPA) .

資料圖: 一鍵物理自毀後的晶片

美國僑報網引述起訴書稱, 石怡馳和梅傑安涉嫌聯手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進入一家生產MMIC的美國公司的管控電腦, 並冒充美國國內顧客去定製MMIC.

案件中涉及的晶片已經非法運給了成都一家MMIC製造商嘉石科技有限公司(CGTC), 而石怡馳曾擔任這家公司的總裁. 美國商務部在2014年把這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名單, 因為它 '參與了與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及外交政策利益相衝突的活動' . 由於成都嘉石科技在實體名單上, 向它提供MMIC晶片必須由美國政府許可.

石怡馳被控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非法出口, 詐騙, 洗錢等9項罪名, 最高面臨25年的牢刑.

美國聯邦檢察官Nicola T.Hanna表示, 本案涉及策劃取得專有技術, 其中部分專有技術據稱被輸往中國, 可能會讓中國公司取得顯著優勢, 進而損害美國企業利益. 韓納說, 這些非常敏感的資訊也可能讓外國對手在軍事應用領域有所發展, 損及美國國家安全.

經過兩次閉門預審程序, 裁判法官在1月24日裁定石怡馳可以100萬美金保釋. 不過, 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立刻提出反對動議, 要求駁回其保釋.

檢察官指出, 石怡馳有美國護照, 還有 '台灣' 護照. 此外, 石怡馳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在中國一個企業任職, 並可以領取退休金. 過去的2017年, 他有八個多月的時間不在美國, 他還持有16張中國不同銀行的信用卡.

石怡馳的辯護律師John Hanusz說, 那些晶片並未證實可做軍事用途, 而石怡馳也知道自己自2015年就被聯邦部門監視, 但這期間他並沒有逃離美國的表現. 他自己和妻子以及兩個女兒都是長期居住在美國的永久公民.

Hanusz律師認為, 石怡馳在被捕後不但上繳了美國護照, 還把 '台灣' 護照也郵寄上繳, 態度完全配合聯邦部門的行動, 希望法官維持保釋許可並立即釋放. 美國聯邦地區法官Judge S. James Otero在聽完雙方的敘述後, 駁回了保釋許可, 讓他繼續拘留在獄中.

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加州中區發言人Thom Mrozek表示, 檢方在2月1日把石怡馳的弟弟石怡祥(Ishiang Shih, 音譯)加入被告名單, 石怡祥是加拿大居民. 法新社報導, 教授石怡祥利用在加拿大馬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研究之便, 取得用於美國軍用雷達, 幹擾發射機和擾頻器的積體電路. 石怡祥稍早告訴媒體, 他買這些積體電路是為了研究目的, 並稱 '已在為研究補助撰寫申請書' .

石怡祥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 在麥吉爾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 他在麥吉爾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任教多年, 著述頗豐, 擁有多項科研專利, 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技術, 電路和固體電子材料及器件. 他多次去中國國內講學. 他主持的麥吉爾大學納米電子器件實驗室和國內同行亦有交流合作.

辦案人員在銀行轉賬記錄中發現, 石怡祥曾通過自己公司的銀行賬戶轉給石怡池等人80萬加元. 他自己的道明銀行賬戶也曾收到此案其他嫌疑人轉來的款項.

他還從哥哥的一個合作者那裡收到過MMIC晶片樣品, 並要求對方把它寄到麥吉爾大學的實驗室. 他對記者解釋說, 當時他正在申請研究經費, 來自美國的晶片樣品純為研究之用.

他稍後就這種晶片的軍事用途和禁止出口的相關法律為哥哥寫了詳盡的說明.

FBI從石怡池的電子郵件中發現, 兄弟倆在2012年一起去過成都. 當時成都嘉石公司自己的晶片工廠正在籌備階段. 從電郵內容來看, 這個過程石怡祥多有參與.

石怡馳和梅傑安將會在2月8日進行提訊, 回答他們是否對起訴的罪名認罪.

成都嘉石科技有限公司

網上資訊顯示, 成都嘉石科技有限公司於2010年12月02日成立, 經營範圍包括通信設備, 電子設備及其產品, 電子晶片設計, 生產, 銷售及技術諮詢服務等.

成都嘉石科技有限公司在2011年即啟動了以砷化鎵, 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整合電路研發項目, 並投資195000萬元在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物聯網產業區內建設物聯網高端製造核心製造項目. 2013年投產6寸第二代/第三代高端半導體整合電路晶片生產線, 實現達產後形成砷化鎵/氮化鎵晶片4500片/年, 陶瓷/薄膜/微波電路, 微波組件, 微波測試模組, 微波部件, 分機電源約30000片 (只) /年的生產能力.

據傳電子29所是其大股東.

MMIC是什麼?

MMIC是單片微波晶片的縮寫, 也稱射頻晶片(RFIC), 是在半絕緣半導體襯底上用一系列的半導體工藝方法 (離子注入控制水平的提高和晶體管自我排列工藝) 製造出無源和有源高頻放大器件, 並連接起來構成應用於微波和毫米波頻段的功能電路.

目前, MMIC的工作頻率已可做到40GHz, 頻寬也已達到15GHz, 因而可廣泛應用於通信和GPS, 等各類設備的射頻, 中頻和本振電路中.

根據製作材料和內部電路結構的不同, MMIC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基於矽Silicon晶體管的MMIC, 另一類是基於砷化鎵場效應管 (GaAs FET) 的MMIC.

微波單片整合電路已成為當前發展各種高科技武器的重要支柱, 已廣泛用於各種先進的戰術飛彈, 電子戰, 通信系統, 陸海空基的各種先進的相控陣雷達 (特別是機載和星載雷達) , 在民用商業的行動電話, 無線通信, 個人衛星通信網, 全球定位系統, 直播衛星接收和毫米波自動防撞系統等方面已形成正在飛速發展的巨大市場. MMIC還在精確制導等靈巧武器和軍事通信得到廣泛應用, 其優越性在海灣戰爭中得以體現. MMIC可用於戰術飛彈, 電子戰, 通信系統及相控陣雷達

美國國防部在1986到1994年實施了發展軍事微電子總計劃之一的《MIMIC》計劃, 該計劃在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局 (DARPA) 的領導下, 採用以聯邦政府巨額支助的方針, 動員全國高校和工業部門各大公司的力量, 分工合作, 對MMIC領域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美聯邦政府投入資金共計5.3億元, 加上美工業部門投入, 實際已超過10億美元. 在此計劃的激勵下, MMIC晶片製造和應用技術發展十分迅速.

中美科技競爭愈發激烈

近些年中國半導體領域飛速發展, 成績巨大, 美國對此抱有深深的憂慮.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近期公布的《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就提及, 中國正向科技超級大國邁進, 已成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支出國, 並將很快超越美國變成研發經費最大支出國.

在中國全力以赴布局自己的半導體技術與完整產業鏈, 中美高科技領域逐漸逆轉的大背景之下, 美國則採用禁運, 禁購相關科技企業與反間諜等措施予以阻擊.

在此案不久之前, 去年12月6日, 美國加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公布的一份起訴書指出, 4名美國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前工程師被控將機密技術盜賣給中國公司.

去年以來, 美國還阻止了幾起中資背景的半導體收購案, 例如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對Lattice的收購, 這是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發行政命令否決的. 彭博社報導, 這是美國27年來, 第四次由總統下令, 基於國家安全風險考慮, 停止外國公司收購美國公司.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