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 Q4蘋果竟超三星成第一, 小米取代OPPO列第四

1.2017年Q4全球手機排名:蘋果超三星成第一,小米取代OPPO列第四

2.印度上調手機進口關稅至20%, 小米今年將帶供應商赴印設廠

3.樂視網: 賈躍亭股份或被處置 公司實際控制人存變數

4.雷軍參股超18家新三板公司

5.LG承認手機業務退出中國市場

6.被iF設計獎刷屏! 華為小米榮耀魅族國美夏普都拿了

1.2017年Q4全球手機排名:蘋果超三星成第一,小米取代OPPO列第四

集微網 2月2日報道

今天, 國際知名數據研究機構IDC 公布最新手機市場報告. 包括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和排名, 以及最新的第四季度數據.

首先來看讓人意外的第四季度數據. 報告顯示, 2017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 035 億部, 相比 2016 年的4. 370 億部下降了6.3%,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消費者並不急於升級新一代高價位旗艦手機.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和美國等市場都出現了下滑.

具體排名方面出現了較大變化, 蘋果竟然意外超過了三星排名第一, 小米取代OPPO列第四, 華為則坐穩全球第三.

第四季度蘋果iPhone的銷量達到了 7730 萬台, 重新回到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位, 市場佔有率為19.2%. 主要原因是蘋果在去年發布的iPhone8, iPhone8 Plus以及iPhoneX三款新機. 三星出貨量依然達到了 7410 萬台, 市場佔有率為18.4%. 兩家依舊牢牢佔據第一陣營.

第二陣營僅有華為一家, 銷量為4100萬台, 市場佔有率為10.2%.

比較有意思第三陣營 OPPO 與小米 互換位置. 小米以2810萬銷量超越了OPPO 排名第四. 而OPPO 的銷量為2740萬部, 市場佔有為6.8%.

對比去年同期看, 唯有小米銷量同比出現了大幅上升, 漲幅高達96.9%. 而蘋果, 三星, 華為, OPPO 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分析認為, 小米的大幅增長與在印度和東南新欣市場密不可分. 此前數據顯示, 小米2017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場出貨量達到820萬部, 市場份額為27%, 超過三星的730萬部出貨量, 成為印度第一.

再次來看看2017年全年數據,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14.72億台, 比2016年的14.73億部下降不到1%. 排名基本沒有變化, 依次為三星, 蘋果, 華為, OPPO, 小米.

三星仍然是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導者, 以3.173億美元的出貨量完成了全年的銷售, 比2016年的3.114億美元增長了1.9%. 蘋果公司2017年全年銷量為2.158億台, 比2016年的2.154億部增長0.2%.

華為出貨量為1.531億部, 較2016年的1.393億台增長9.9%, Mate系列和Honor子品牌繼續在眾多市場推動關鍵量, 而Y系列則在低端市場茁壯成長.

去年OPPO 依然超越小米, 以1.118億台的水平, 佔據全球7.6%的市場份額. 小米以9240萬台出貨量位居第五.

從全年出貨量看, 全球五大廠商同比去年市場佔有率都有提升, 其中小米提升幅度最大達到74.5%, 而其他廠商出現了11.7%的衰退. 這也說明全球手機市場在繼續向大廠商集中. (校對/小秋)

2.印度上調手機進口關稅至20%, 小米今年將帶供應商赴印設廠

集微網 2月2日報道

據國外媒體報道, 印度當局周四表示, 計劃自4月1日起將進口手機的關稅從15%提高至20%, 以保護本地製造業.

據悉這是印度一個多月來第二次提高手機關稅. 去年12月, 印度剛剛宣布將手機關稅從10%提高至15%. 印度財政部長Arun Jaitley還表示, 計劃提高手機和電視所使用的部分零部件和配件的關稅. 他表示: '這一措施將促進在這個國家創造更多工作崗位. '

對於印度政府頻繁調升進口關稅的行為, 引來了各國政府的反對. 據印度財經媒體BusinessLine報道, 去年印度宣布對手機和基站設備實施進口關稅之後, 就遭到了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指控, 印度被指控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資訊技術協定》.

對印度提出指控的包括日本, 歐盟, 加拿大, 美國, 台灣地區, 挪威, 越南, 泰國, 新加坡, 韓國, 澳大利亞等.

印度德裡一位貿易專家表示, 印度此次不是取消關稅, 反而是增加關稅, 將會讓其他世貿組織成員憤怒, 印度將面臨世貿組織的貿易糾紛.

不過, 對於上訴指責印度政府似乎滿不在乎. 他們聲稱, 主要目的是鼓勵印度製造業發展. 對於此次調升關稅有業內人士表示, 受害不僅是蘋果, 更重要的將損害中國廠商的利益.

數據顯示, 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合計份額已經超過50%. 而僅僅兩年前, Micromax, Karbonn Mobiles等印度本土廠商還合佔54%以上的份額.

業內人士表示, 印度政府的目的無非是想讓智能手機製造業向印度轉移, 而前幾年提前在印度布局工廠的中國廠商受此影響較小.

據報道, vivo在印度有一座海外最大的工廠, 擁有員工超過1000名, 一個月產量100萬台的工廠, 已經滿負荷地生產. OPPO差不多與vivo同時在印度建廠, 選址諾伊達, 產能更大, 每個月生產160萬台手機. 目前簡單組裝, 更複雜的生產工藝會陸續建成.

2016年9月, 金立新工廠將建在印度北部的哈裡亞納邦. 佔地面積50英畝, 計劃年產能為3000萬部手機. 金立將投資50億盧比 (約合人民幣4.95億元) , 新工廠計劃2年內投產.

小米方面目前並沒有在印度建設自己的工廠. 此前有報道稱, 目前小米在印度主要靠富士康在印度再建設兩處製造工廠. 而最新數據顯示, 小米2017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場出貨量達到820萬部, 市場份額為27%, 超過三星的730萬部出貨量, 成為印度第一. 這也將加速小米自建工廠的步伐.

據集微網了解, 小米今年在策劃帶領供應商赴印度考察設廠. (校對/小秋)

3.樂視網: 賈躍亭股份或被處置 公司實際控制人存變數

集微網消息, 2月2日晚間, 樂視網發布關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稱, 樂視網股票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 累計達到20%以上,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等有關規定, 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公告表示, 賈躍亭持有公司102,426.66萬股股份, 佔總股本的25.67%, 其中101,953.98萬股已質押給金融機構, 存在因無法及時追加擔保而被相關機構處置的風險, 從而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此外, 自2016年以來, 公司通過向賈躍亭先生控制的關聯方銷售貨物, 提供服務等經營性業務及代墊費用等資金往來方式形成了大量關聯應收和預付款項. 截至2017年11月30日, 上述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關聯欠款餘額達到75.3億元. 雖然公司正在對上述關聯方欠款積極進行催收工作, 但仍存在回收風險. 截至目前, 公司部分關聯方應收款項尚未收回, 已出現公司對上遊供應商形成大量欠款無法支付, 大量債務違約和訴訟等問題.

截至昨天, 樂視網複牌後股價已經跌去一半以上. 同時, 樂視網昨天提示, 公司一筆56.19億元債務將於2018年到期, 這對於資金困境中的樂視顯然是雪上加霜.

4.雷軍參股超18家新三板公司

2018年, 對於雷軍和小米而言, 或許是重要的 '資本年' . 在小米整體上市的傳聞下, 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或搶先一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在新三板市場上, 雷軍早已直接或間接投資了至少18家公司.

成立於2014年1月的華米科技, 生產小米手環等產品, 今年1月12日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據報道, 該公司將於2月8日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交易, 擬上市代碼是HM.

雷軍對新三板市場青睞有加. 上證報記者根據公開資訊統計發現, 截至2月1日, 雷軍直接或間接投資了至少1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包含7家創新層企業.

最為外界所知的是新三板公司動力未來, 是第一家面向資本市場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截至2月1日, 動力未來市值為4.36億元. 就財務數據而言, 動力未來不及華米科技. 華米科技招股說明書顯示, 該公司雖然直到2016年才扭虧為盈, 但當年已實現淨利潤2394萬元, 同期營業收入是15.56億元. 而動力未來2015年就已實現盈利, 2016年全年的淨利潤為957.82萬元, 同期營收是1.39億元.

雷軍參與投資的新三板公司, 盈利情況表現不一. 2017年上半年, 淨利潤最高的易點天下實現盈利1.79億元, 凱立德, 和創科技, 比科斯等公司同期還在虧損.

從投資時間看, 在小米創辦初期, 雷軍多以個人身份充當孵化期階段公司的 '天使投資人' . 2010年7月, 他以個人身份直接入股移動營銷掛牌公司和創科技; 同年8月, 雷軍促成了伺服器託管公司尚航科技的創辦, 出資佔比達57.15% (最新持股比例已降至22.04%) . 此外, 雷軍還通過北京中關村競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於2012年9月入股創新層公司維珍創意.

在小米進入發展高峰期後, 雷軍開始通過參股的投資公司間接投資項目. 比如, 2011年, 雷軍參與創辦順為資本, 主要投資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硬體領域的初創期與成長型期公司. 2013年12月, 小米成立了天津金星投資有限公司 (下稱 '金星投資' ) , 尋找那些與小米生態鏈配套的成長型公司進行戰略投資.

2014年以來, 金星投資, 蘇州工業園區順為科技創業投資合夥企業相繼參與投資了動力未來, 易點天下, 凱立德, 海潤影業, 白鷺科技 (已摘牌) , 比科斯等新三板企業. 此外, 金星投資參投的蘇州優格互聯創業投資中心, 則入股了海爾集團旗下掛牌公司雷神科技.

雷軍還通過金山軟體, 獵豹移動, 迅雷網路, 先後間接參股了中天科盛, 心遊科技, 魔秀科技, 安趣股份, 帝恩思, 越川網路等新三板公司.

5.LG承認手機業務退出中國市場

遭遇中國廠商碾壓 LG手機業務節節敗退

中國經營報 文/ 傅碧霄, 李靜

2018年1月25日, LG電子公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其營收和利潤均有較大增長, 但LG移動部門虧損較為嚴重. 財報顯示, 2017年第四季度, LG移動部門虧損達1.9億美元. 2017年LG手機銷量為1390萬部, 較2016年下降1%.

值得注意的是, 自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 除了在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了小幅盈利, LG的手機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中.

對此, LG公司表示, 華為, OPPO, vivo等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 以及零部件成本的上漲都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2月2月《中國經營報》記者來到LG北京辦事處, 一位LG北京辦事處代表坦陳 '手機業務退出中國了' , 未對記者的採訪予以置評.

被中國廠商擠壓

從全球來看, LG的市場份額的確受到中國手機廠商的擠壓.

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分析師賈沫介紹, 目前, 北美是LG手機最大市場, 約佔45%, 其次是拉美市場, 將近20%, 其餘市場包括歐洲和亞太地區, 如韓國, 印度, 日本, 澳大利亞等.

2017年, LG手機在各個市場的表現都不容樂觀.

在北美市場, 面對三星, 蘋果等競爭對手, LG手機高端產品表現欠佳, 在美國的中低端手機市場中LG佔有率稍高. 不過, 在這一市場中, 2007年就開始在美國銷售手機的中興勢頭十分強勁.

從拉美市場來看, 聯想收購摩托羅拉以來, 憑藉著摩托羅拉原有運營商和渠道的優勢, 聯想手機獲得了不少的市場份額, 華為, 中興, TCL在拉美市場也有不俗表現, 這些廠商都對LG構成了威脅. 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 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 LG手機在拉美的市場份額從10.4%下降到了9%.

而在歐洲市場, 華為的競爭力更加明顯. '當初LG, 索尼在西歐中低端市場都曾經擁有很大的佔有率, 華為進入歐洲以後, 以更大的市場投入和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戰勝了這兩個品牌. 而且華為在渠道方面也建立起了優勢, 比如大多數運營商與華為有基建方面的合作, 這利於華為手機產品進入運營商渠道. ' 賈沫對記者這樣說道.

同時, 華為也越發重視品牌升級, 市場研究公司GfK數據顯示, 2017年1至10月, 華為高端品牌榮耀在芬蘭, 俄羅斯的市場份額排名已進入前三.

亞太市場方面, LG的表現分為兩種情況. 在南亞, 東南亞等發展中地區, 走中低端路線的LG手機, 被小米, OPPO, vivo等中國品牌擠壓嚴重. 小米在印度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 數據顯示, 2017年上半年, 小米在印度的業績同比增長率高達328%.

而在韓國,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LG在高端手機市場依舊保有一定的佔有率. 不過賈沫指出: '這些地區的市場規模有限, 並且市場相對更加固化, 華為, OPPO等也沒有投入很大精力去開發市場. '

中國手機廠商在海外市場的快速增長已是明顯趨勢. 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數據, 2015年第2季度至2017年第2季度, 中國手機品牌全球市場份額從39%上升到了48%. 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售數據顯示, 總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 蘋果, 華為, OPPO, vivo. 中國一線手機廠商海外發貨量大幅增長的同時, 一加, 魅族, 傳音等品牌在國際市場也有不俗的表現.

'今年中國手機海外市場佔有率仍會快速增長. '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對本報記者做出了這樣的預測.

強大攻勢下一再失守

在競爭對手的強大攻勢下, LG手機自身的問題也不可迴避. '從外觀設計上, LG手機找不到消費者真正喜歡的那種感覺, 系統也不好用. ' 知名數位博主 '搞機圈的那些事' 對本報記者這樣說道.

孫燕飆則指出: 'LG近年來沒有重大技術創新, 尤其是沒有自己的晶片, 同時由於產量, 銷量不夠大, 很難構築產業鏈優勢. 因此, 其高端機漸漸失去競爭力. '

2017年, LG發布的年度旗艦機型G6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G6手機配置的是高通的驍龍821晶片, 而同期的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S8則使用更新一代的驍龍835晶片, G6明顯處於劣勢, 這也對其銷量產生了不利影響.

而當時LG之所以當時沒能拿到高通的驍龍835晶片, 就與其產量規模不夠大有關. '高通更傾向於把第一批高端晶片給到他們以往合作更牢靠的合作夥伴, 如三星, 小米等, 這些手機廠商的訂單量足夠大, 品牌也足夠強. 相比之下, LG手機處於劣勢. ' 賈沫向本報記者這樣解釋道.

失去中國內地市場, 正是LG手機產銷規模增長乏力的一大原因. 在前幾年的3G, 4G時代, LG手機沒有把握住機會, 經營慘淡, 被性價比更佔優勢的中國品牌超越. 2017年LG的G6手機沒有在中國內地正式發售.

孫燕飆強調: 'LG手機雖然在歐美日韓還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但從全球來看, 中國內地市場非常重要, 因為這一塊市場太大了. '

同時, 成本的上漲也會不可避免地給LG手機帶來壓力. 本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 近年來, 全球手機元器件價格不斷上漲, 各個廠商的手機均價都在提升. 在這種形勢下, 強調性價比的中低端手機受到的不利影響會更大.

尷尬的高端手機

2018年LG新款旗艦機型的發布時間已經推遲了數次. 2018年三星的Galaxy S9和S9+將在2月底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MWC) 上亮相, 而LG則表示屆時不會推出新旗艦機型.

業內人士推測, 其原因可能還是與LG在供應鏈方面遇到的問題有關. '2017年G6的前車之鑒就說明, 如果不採用最新一代的晶片, 手機在同檔位產品中就會缺乏競爭力, 2018年LG如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高通最新的驍龍845晶片, 新機的發布時間可能就會推遲. ' 賈沫說道.

同時, 持續的虧損也讓市場對LG的手機業務表示擔憂. 韓聯社引述韓國業內人士的消息稱, LG移動部門或將取消高端手機業務. 不過, LG一名高管表示: '我們仍在做最大努力, 希望能存活下去. '

那麼, LG會不會放棄高端手機業務呢? 截至本報發稿, 未得到來自LG方面的回複.

在行業人士看來, 索尼的情況與LG類似, 同樣都是曾經風光無限的品牌, 而今在蘋果, 三星和中國廠商的攻勢下, 市場份額也大大萎縮, 移動業務也成了索尼公司整體業績的拖累.

但索尼並沒有放棄手機, 索尼CEO平井一夫甚至有此言論: '所謂的行業大洗牌基本上每十年就會發生一次, 洗牌過後, 人們交流的方式會發生巨大變化. 如果索尼不繼續堅守智能手機業務, 下次洗牌時連入場券都沒有了. '

如果堅守市場, 能否有機會東山再起呢? 賈沫認為: '這種策略也不一定有效, 因為如果手機廠商的規模上不去, 他在供應鏈和渠道方面的掌控力都會遜於競爭對手, 再想超車也會很難. '

而且, '你無法預計下一次洗牌的時間和突破點, 也無法預計自己是否能堅持到那時. ' 智能手機行業資深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5G和全面屏等廣為關注的新概念未必能帶來行業格局的大變, 只有在某項新技術方面實現獨家突破才能給公司的行業地位帶來明顯改變.

雖然前景並不明朗, 但智能手機在LG整體布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LG電子CEO喬晟金曾對外界表示, 智能手機在LG的智能家居和互聯汽車等未來重點業務上有著重要作用.

同時, LG還是手機屏幕的大型供應商, 賈沫對記者指出: '與索尼類似, 維持手機業務, 對於LG保持在手機原配件市場的地位以及科技實力有很大幫助, 所以LG不會放棄手機. ' 他也指出, LG手機可通過優化產品線, 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吸引客戶, 從而減少虧損.

6.被iF設計獎刷屏! 華為小米榮耀魅族國美夏普都拿了

集微網消息 (文/羅明) 自從羅永浩的鎚子T1拿了個iF設計獎金獎回國炫耀了一圈之後, 不少手機廠商發現手機拿獎這事可以為自家產品增光填色, 於是紛紛發力, 誓要拿個獎回國宣傳, 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咱的產品獲了國際大獎, 你可以放心購買. 其中拿的獎最多的就是iF設計獎了, 今年簡直是到了刷屏的程度.

昨天10:04, 華為終端公司發微博稱包含Mate 10在內的五款產品獲得了iF設計獎, 此後華為終端的負責人餘承東補上了一款同樣獲獎的VR2. (有徠卡鏡頭, 保時捷設計護體, 華為想不拿獎都難)

昨天10:37, 國美手機官微宣布自家的U7憑藉雙高光邊設計膺獲堪稱設計界 '奧斯卡' 的德國·iF Design Award 2018大獎. (國美手機居然是第二次獲獎, 真是把小編驚呆了)

昨天12:36 , 雷軍發微博稱2018德國iF國際設計大獎, 小米有13款產品獲獎. 手機設計上獲獎很困難, 這次, 小米有四款手機獲獎. (小米這勢頭很猛, 拿獎拿到手軟了)

昨天15:43, 榮耀老大趙明宣布自家的榮耀9獲得了iF設計獎. (小編印象裡是榮耀首次獲獎)

昨天晚間19:13, 夏普/富可視手機全球CEO羅忠生說夏普美人尖AQUOS S2獲iF設計獎. (夏普這波本地化不錯, 趕上了昨天的獲獎大潮)

昨天晚間22:03, 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楊柘發微博說魅族Pro7獲iF設計獎. (魅族Pro7背面小副屏的設計好像手機界找不出第二家來, 獲獎是理所應當的)

一天之內我國23款產品獲得了iF設計獎, 反映出兩點, 一是我國廠商的工匠精神被國際所認可, 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轉型順利, 不然iF設計獎怎麼能爛大街了;二是廠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差異化很難, 你有的, 我也要有, 你拿獎了, 我也要拿獎, 這年頭彷彿不拿個獎都不好意思出門宣傳, '拿獎營銷' 成了廠商們慣用的套路.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