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智能家居剛剛上路, 一大波智能產品正在路上, 但 '智能' 概念似乎已經不再新潮了, '人工智慧' 已成為新寵, 只有穿上AI的外衣才算時髦, 但或許連 '初步實用' 都沒有達到. 對此, 人民日報發文評論: 一些公司拿智能化當噱頭, 進行 '網紅化' 營銷, 推出的所謂智能化產品, 要麼畫蛇添足, 要麼隔靴搔癢, 並沒有找准市場真正的痛點, 自然也無法贏得消費者青睞.
噱頭案例一:
北京新開業的某大型生鮮超市主打 '新零售' 概念, 號稱最 '耀眼' 的配置是店內的智能購物車, 可以自動跟隨消費者, 還擁有避障系統, 綜合攝像頭, 紅外線感應設備, 遇到障礙和緊急情況時, 購物車可以自動刹車.
然而, 筆者周末探訪該超市時發現, 裡面人滿為患, 別說智能購物車, 連普通手推購物車都不夠用. 智能購物車成了一個營銷的噱頭, 真正 '血拚' 起來根本沒誰在意購物車.
噱頭案例二:
公司發布了一款智能冰箱, 聲稱可以在冰箱門的觸控面板上收看影視節目, 查詢菜譜, 完成一鍵下單購物.
但事實上, 消費者在家看節目完全可以使用更大屏的電視, 看菜譜也有移動性更好的平板電腦, 至於在冰箱上下單購物這項功能, 最終還得用手機支付, 遠不如直接用手機購物方便. 這些附著在冰箱上的新功能乏善可陳, 並沒有多少消費者願意為這樣的智能化埋單.
噱頭案例三:
筆者曾購買一款智能體溫計, 可以通過藍芽連接手機, 直接記錄體溫, 不僅使用更方便, 也有利於監測分析. 但用了一個多月, 藍芽就無法識別了, 不能再與手機連接顯示體溫, 到頭來還不如普通的水銀體溫計有用.
智能購物車, 智能家電, 智能汽車, 智能眼鏡, 智能手錶, 無人零售店……一時之間, 生活中到處都是智能化標籤. 但某些智能產品看似炫酷, 但這種所謂的創新, 從效果來看都是噱頭大於實用, 更多的是商家為博眼球的營銷手段, 這樣的產品不受待見, 一點兒也不奇怪.
此外, 有些智能產品為更快地搶佔市場份額, 或為吸引更多的投資, 往往偏重於設計新功能, 講出新 '故事' , 而忽略了生產質量, 欲速則不達.
人民日報文章評論更表示, 國內消費者日漸成熟, 市場去偽存真, 可以預見智能化噱頭的炒作空間會越來越小, 智能化產品要打動消費者, 還得解決真問題, 亮出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