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
近年來, 在中央 '強農惠農' 政策的支援下, 在社會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 我國農機化水平保持持續快速發展. 首先, 農機裝備總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據統計, 目前我國農機裝備總動力突破10億千瓦, 比五年前增長20%. 在農機裝備總量增長的同時, 農機市場結構和需求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比如, 近兩年, 大馬力曳引車銷售增幅較大, 市場對高效先進的農機需求不斷增加;第二, 我國農機化水平也實現了新的突破. 初步統計, 2017年, 我國耕種收綜合農機化水平達到66%以上, 5年來提升了10個百分點. 我國已經正式由過去傳統的人畜生產模式進入到農機化生產的新階段;第三, 以農機合作社為主體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在數量上和服務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 據統計, 當前, 我國農業服務組織數量上大概18.7萬個, 其中, 農機合作社有近7萬個. 其服務形式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區域性的適度半徑範圍內的社會化服務水平逐漸提升. 農機化發展圍繞著綜合生產能力, 促使農業競爭力提高. 同時, 也反映出我國農機化發展水平要從中級階段邁向高級階段.
與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農機化發展還有很多不充分, 不平衡的地方, 主要表現在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機械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北方平原地區與南方丘陵山區之間的不平衡不充分, 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的不平衡與不充分, 農機產品供給與配置結構之間的不平衡與不充分, 中低端與高端之間的不平衡與不充分. 農機化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矛盾還十分突出.
農機化發展中的不充分與不平衡也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機遇. 不論是從今後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農業發展趨勢來看, 還是從現有三農政策發展方向來看, 都為農機化發展帶來機遇, 農業機械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
農機化能夠降低我國農產品成本, 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 同時, 能夠解決工業化與城鎮化帶來的農村勞動力不足問題. 農業生產綠色技術發展也需要機械化. 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也離不開農機化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就要提高鄉村人氣. 維持提高鄉村人氣, 不僅要改善鄉村居住環境, 提高鄉村經濟水平, 還要提高鄉村從業人員的體面程度, 否則就算是賺再多錢, 也不能吸引青年人返鄉, 或者吸引城裡人來鄉村投資. 綜上所述, 農機化確實大有作為.
未來, 我國農機化發展的目標是繼續堅持全程, 全面, 高質, 高效, 在推進量的同時, 積極提高質的變革. 以此來推動農村產業興旺. 總體要考慮5個問題:
首先, 以科技創新改革提高農機產品研發製造水平. 按照《中國製造2025》行動方案, 加快研發高效低耗裝備, 解決無機可用的問題, 進一步提高農機產業整體水平, 提高產品質量, 解決我國沒有好機器用的問題. 科技創新涉及到整個科研體制, 因此, 進一步去完善農機購置補貼, 引導提升農機產品質量.
第二, 加強農機農藝融合, 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抓住薄弱環節技術整合, 適應產業結構方式轉變. 從 2018 年開始, 將開展特色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試點, 以點和面發展突破薄弱環節. 同時, 進一步強化農機化與資訊化的融合, 這對吸引年輕人返鄉有很大幫助.
第三, 整合資源,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 比如, 建設高標準農田, 在驗收方面要多考慮為農機作業提供便利. 在對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時, 可以借鑒日本等地的經驗, 在適合推進宜機化改造的丘陵地區推進改造. 整合部門之間的力量, 改善農機維修, 存放等配套條件.
第四, 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實現小農戶與農機化之間的對接. 採取政策鼓勵服務組織發展, 拓展新型經營主體的服務方式和形式. 在跨區作業方面探索訂單作業, 全程託管等多種模式. 在未來合作社的發展中, 可以拓展其服務範圍, 合作社在提供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同時, 發展綜合農事服務, 比如農村垃圾清理, 農村道路養護維修等公益事項.
第五, 加強培育努力打造高素質的農機化隊伍. 加強對農機手的培育. 在農村打造一批土專家, 通過土專家推廣農機技術. 同時, 吸引高素質的人返鄉, 為農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