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科技的温柔: 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

不管去哪, 我们都习惯性的攥着一部手机. 我们习惯性的把手机当成工具, 但却很少有人对它赋予感情. 我们说一部手机, 也习惯性的把它的设计描绘成长短圆扁, 聊它的配置和硬件, 却从未关注过它的感性. 我们已经经历了工业科技稀释人文的时代, 却不知道, 科技的最终方向还是要催化人文生长的.

探知科技的温柔: 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

所以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那些你或许从未发现的手机感性.

除了设备 我们与未来还差一个思想转变

科幻电影里, 人可以对机器产生感情, 友谊, 亲情, 甚至是爱情. 我们折服于未来或者是想象中科技的神奇, 感叹这辈子或是赶不上这样的情景. 但其实, 我们离未来差的不仅仅是设备, 重要的是我们还缺少一个给科技产品赋予更多人文色彩的思想.

未来人工智能 (图片引自网络)

当然, 这种思想转变并不是在说让大家也对机器产生感情, 我们需要的是对科技产品本身的人文重视, 而不仅仅是对设备的重视. 这也是现实的我们和科幻电影存在的差距. 可以肯定的是, 科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人文, 而不仅仅是彰显技术有多先进.

随时随地的手机使用 (图片引自网络)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不管何时何地, 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 用手机获取信息, 与人交流, 或者单纯的打发时间. 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没有手机就会浑身难受, 甚至无法生存的时代. 但其实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 说句比较夸张的话, 手机摇身一变成了电子海洛因, 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手机使用的幼龄化 (图片引自网络)

究其原因, 或许根结就在于我们只看到了手机的工具属性, 科技本该拥有的人文属性反倒没有被重视起来. 我们都以为我们支配了工具, 但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被工具牵着鼻子走的怪圈. 身处其境的我们很难去评判对错,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样使用的手机确实改变了我们原有生活轨迹.

其实发现手机科技里的温柔并不难, 第一步就是要做出一个思想转变: 手机不仅仅是工具, 更是人文发展的体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 如若转载, 请注明来源: 探知科技的温柔: 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http://mobile.zol.com.cn/676/6763351.html


或许你没发现 你的手机原来如此感性

手机成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我们无须去纠结它的好坏. 作为手机用户的我们, 只要发现科技并不冰冷就可以了. 手机的感性其实很好发现, 从最基础的外观设计, 到深入一些的功能集成, 都是手机感性的体现.

未来的折叠手机 (图片引自网络)

当手机与艺术沾边时, 手机就超脱了工具的范畴. 就拿屏幕来说, 从最先只有使用意义的4:3, 到后来向着窄边框高屏占比发展的16:9, 再到现在全面屏的18:9, 以及未来的双屏或者折叠屏, 屏幕的意义不在局限于使用, 越来越多的美学因素纳入其中.

手机设计兼顾美学和体验

除了美学, 用料和设计也成为手机感性的底层因素, 最直观的就体现在外观上. 当下流行的材质有金属, 玻璃, 还有小众的陶瓷和皮革, 相比于之前的塑料, 在质感上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且, 手机外型设计不再只注重于视觉观感, 更贴合手型的弧度成了越来越多手机外型设计的要素.

手机屏幕指纹

顺手不顺手往往都是一部手机给我们的第一体验印象. 从生物识别的进化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手机设计一直都在向着更贴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方向发展: 从最初广泛应用的背部指纹, 到后来基本都实现了向着前面板的转移, 再到全面屏时代的面部识别功能替补, 以及后来的屏幕下指纹出现, 这些设计都在迎合用户最便捷的使用需求, 而这恰恰是手机感性的一部分.

从手机冠以 '智能' 二字开始, 手机就已经不单纯是一部工具, 而是一个更贴近感性需求的生命体. 我们用手机听歌, 看书, 其实并不单单是进行时间消磨, 更深一层次说, 这属于一种精神享受, 手机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渠道的角色.

手机会越来越智能 (图片引自网络)

发展到现在手机显然不仅是一个渠道, 而是越来越像一个拥有智慧的生命体, 也就是各大厂商都在推的人工智能, 大家伙儿都在说的手机更 '懂你' . 它会像人一样与你交流, 像助手一样提醒你行程时间, 帮你规划出行路线, 安排用餐内容.

而我们还在把手里的手机只当做工具时, 其实我们就忽略了它的感性因素, 其实它是一款被人文熏陶进化的装备.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 如若转载, 请注明来源: 探知科技的温柔: 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http://mobile.zol.com.cn/676/6763351.html

以上是关于vivoX20Plus屏幕指纹版产品评测的报道, 有关vivoX20Plus屏幕指纹版的外观, 屏幕, 拍照, 续航, 性能等后续内容, 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关于vivoX20Plus屏幕指纹版评测的报道.


理性评定当道 如何看待手机感性

我们常说的手机好不好用, 往往判断点就在于手机流不流畅, 功能全不全, 手机耐不耐用. 但以一个常规用户的使用角度来说, 这样的评定其实并不完全算是好的. 因为说的这些在没有转化成确切的需求使用时, 都只能算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描述, 而真正的使用恰恰都是感性感知的.

木桶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并不适合手机选择 (图片引自网络)

正因为理性评定当道, 所以往往我们去选购一部手机, 很容易进入误区: 这手机这不行, 不能买, 那手机那个功能不擅长, 也不能买. 其实说的这些功能, 很有可能都用不到.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 其实购买手机不必纠结于手机是否面面俱到, 了解自己的感性需求, 买一部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机即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在第一部分我们提到, 我们对待手机其实还差一个思想转变. 的确, 我们所说的手机感性, 不仅仅是手机本身携带的感性因素, 也包含手机感性带来的人文变化. 未来的手机感性让我们期盼, 但现阶段的手机人文现象却又不得不让我们担忧. 那么, 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

针对未来, 未来科技的集大成其实也是人文的集大成, 智能手机无疑会成为我们的伙伴, 对科技报以信心且对现有科技充分认知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 针对现在, 不否认手机带来的人文现象改变, 但不能过分依赖手机这个获取人文生活的渠道.

写在最后

我们都在惋惜这是一个创新匮乏的时代.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 情况确实如此: 手机硬件变来变去变化都不大, 发展缺少创意; 但当我们站在感性的角度后, 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多彩的时代: 设计细节千变万化, 而且都在指向一个最终目的——最优的用户体验.

同样, 发现手机的感性并不只是用户的专属, 对手机厂商来说, 当理性角度难以推进时, 不妨从感性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 也许我们就会看见引领时代的产品.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 如若转载, 请注明来源: 探知科技的温柔: 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http://mobile.zol.com.cn/676/6763351.html

以上是关于vivoX20Plus屏幕指纹版产品评测的报道, 有关vivoX20Plus屏幕指纹版的外观, 屏幕, 拍照, 续航, 性能等后续内容, 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关于vivoX20Plus屏幕指纹版评测的报道.


mobile.zol.com.cn true http://mobile.zol.com.cn/676/6763351.html report 1558 不管去哪, 我们都习惯性的攥着一部手机. 我们习惯性的把手机当成工具, 但却很少有人对它赋予感情. 我们说一部手机, 也习惯性的把它的设计描绘成长短圆扁, 聊它的配置和硬件, 却从未关注过它的感性. 我们已经经历了工业科技稀释人文的时代, 却不知道, 科技的最终方向还是...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