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入冬供暖季, 本應處於銷售旺季的空氣淨化市場比以往冷清了許多. 2016年冬季還如火如荼, 線上線下一機難求的空淨產業自此沒落了麼?空氣淨化行業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在許多從業者的腦海裡不斷縈繞.
空氣汙染治理 不會一蹴而就
2017年是《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收官年和考核年. 根據該行動計劃, 到2017年,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 長三角, 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 20%, 15%左右, 其中, 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μg/m3左右.
在政績與空氣質量指標掛鈎後, 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環境改善問題. 從實際情況來看, 經過5年的努力, 2017年, 空氣質量改善成果初顯. 以北京為例, 2017年, 北京PM2.5年平均濃度為58μg/m3, 完成了2013年政府定下的目標. 其餘地區為了實現目標也是不遺餘力, 實施了煤改氣, 煤改電工程快速推進, 以及建築, 高能耗產業限量開工生產, 極端天氣車輛限行等眾多舉措.
但空氣質量改善並非一蹴而就. 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需要漫長的階段和過程, 因此, 空氣淨化產業也不會戛然而止, 也將是持續發展的過程. PM2.5最大的危害是進入呼吸系統造成不可逆的身體器官損害. 因此, 即便是藍天通透, PM2.5同樣也可能在慢慢侵蝕身體器官. 美國標準的優質空氣是指PM2.5濃度在12μg/m3以下, 而60μg/m3這個值在美國標準中已經達到中度汙染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 空氣環境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能源結構. 不可否認, 在中國北方市場如火如荼的煤改氣, 煤改電工程為藍天計劃貢獻了力量, 但隨著供氣量的不足, 人們基本的取暖需求也出現問題.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能源結構調整更不能一步到位. 選擇清潔能源的出發點無可厚非, 但基於中國巨大的市場和人口, 以及固有能源構成, 想要進一步實現清潔能源的替換需要更多的考慮.
空淨產業不是 '靠天吃飯'
在2017年供暖季, 空淨從業者感受到了市場的低迷. 霧霾少了, 空氣淨化器市場似乎無人問津. 根據中怡康數據, 2017年最後四周, 空氣淨化器市場零售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 最大下降幅度接近80%. 斷崖式下滑毫無疑問會讓從業者彷徨和擔憂.
空氣淨化器產業真的僅僅靠天吃飯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霧霾僅僅是室內空氣汙染的原因之一, 苯, 甲醛, 微生物, 細菌, 病毒等在空氣中都將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 霧霾也只是更直接地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隨著人們對品質生活要求的提升, 對健康需求的關注, 高品質的空氣勢必成為基本消費需求.
當前, 中國中等收入者已經接近3億人, 預計未來10年還將翻番. 根據規劃, '十三五' 期間, 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人均國民收入也將處於世界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邁進階段. 2020年, 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城鎮化率將達到60%, 中國居民消費規模將超過45萬億元. 伴隨著收入的增加, 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將過渡到更高層次, 針對潔淨空氣, 水等資源, 環境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雖然2017年末空淨市場出現下滑跡象, 但全年來看, 空氣淨化器產品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017年末的市場低迷並不會改變公眾對潔淨空氣需求的大勢. 2017年末空淨市場出現的下滑更多是與上年同期相比. 2016年11—12月, 正是中國北方地區霧霾嚴重的時候, 引起消費者對空氣淨化器產品進行恐慌性購買, 市場銷量持續激增. 階段性的空氣改善並不能成為空氣淨化器市場發展的阻礙.
目前, 中國空氣淨化器市場普及率仍偏低,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美國空氣淨化器市場普及率已經達到20%~30%. 中怡康時代副總經理彭煜直言, 中國空氣淨化器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 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中怡康預測, 2018年, 空氣淨化器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