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剛過, 北京市環保局就曬出了2017年北京空氣質量 '清單' , 2017全年, pm2.5有9個月月均濃度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而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 較上年同比下降20.5%, 完成國家 '大氣十條' 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
另外從空氣質量各級分布情況來看, 2013-2017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也顯著增加. 其中, 2013年達標天數為176天, 2017年優良天數為226天, 增加了50天. 1級優天數從2013年的41天, 增加到2017年的66天, 增加了25天. 空氣重汙染天數方面, 2013-2017年, 北京市空氣重汙染天數分別為58, 47, 46, 39, 23天, 呈現逐年減少特徵, 重汙染髮生率明顯降低, 給人們帶來的直觀感受就是藍天越來越多.
幾年來, 隨著全社會對空氣環境關注的提升以及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 我國整體空氣質量已初步轉好. 而伴隨著空氣質量的持續好轉, 往年冬季火爆熱銷的空氣淨化器卻被打入冷宮, 儘管市民偶爾還會用它淨化家裡的空氣, 但使用頻次開始明顯下降, 消費者對空淨產品的購買慾望也大幅降低.
業內人士表示, 以往我國空氣淨化器市場過於 '看天吃飯' , 很難擺脫霧霾經濟的帽子, 空氣質量轉好, 勢必會終結非理性的爆髮式增長. 從供給端來看, 增速放緩會促使2017年空氣淨化器剩餘的庫存壓力提升, 預計2018年短期內市場都將為消化所剩庫存而努力. 需求端方面, 消費者對空淨產品的需求升級, 使得單一淨化功能已很難滿足當下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 智能化, 場景化的高層次需求逐步提升. 如此供與給雙方面決定, 未來空淨市場將迎 '大考' , 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低端劣質品牌會加速出局.
產品升級拉高平均單價, 品牌集中度逐漸回升
從市場數據來看, 2017年中國空淨市場雖然增速放緩, 但仍處於正增長, 且在新國標的推動下, 產品迎升級換代. 據捷孚凱數據顯示, 不同於近年來產品均價震蕩下滑的大趨勢, 2017年空氣淨化器線上市場產品均價得到明顯提升, 均價提至3838元. 線下市場產品均價也從1900元左右提升到2000元以上. 可見, 經過幾年的野蠻式增長, 2017年開始, 空淨整體市場逐步趨於理性, 消費者更多的關注點轉向高品質產品.
此外, 從品牌數量來看, 2017年空淨市場品牌數據也開始出現縮減, 品牌集中度逐漸回升. 根據捷孚凱統計數據, 空淨市場品牌數量從2016年高點的397個減少到2017年的346個, 其中3000元以下產品的品牌當中, 有93個品牌進入, 127個品牌退出, 淨流出34個, 中低端市場競爭尤為激烈.
不能 '看天吃飯' , 產品創新仍是王道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成熟的市場不該是 '看天吃飯' , 比如日本pm2.5年平均濃度僅在15微克/立方米左右, 空氣淨化器普及率卻遠高於國內市場水平. 實際上, 空氣淨化不僅僅是針對霧霾, 除了pm2.5和顆粒物有關汙染物之外, 室內的汙染情況更加複雜, 有甲醛, 苯等有害氣體以及細菌, 病毒等各類汙染物. 如何滿足全場景的空氣淨化, 擺脫 '看天吃飯' 的規律, 是當下國內空淨企業需要發力的主要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 在政策方面, 國家對於空淨市場的管控力度也在持續加強, 繼新國標之後, 今年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已經開始推動淨化器核心零部件標準的制定. 其中, 《空氣淨化器用濾網過濾器》, 《空氣淨化器用靜電式集塵過濾器》兩個行業標準已進入收尾階段, 預計2018年將正式出台. 這兩大行業標準實施後, 無疑將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直觀的參考, 進一步規範空氣淨化器市場.
綜合2017年整個空淨市場來看, 隨著空氣治理力度的加深, '看天吃飯' 的霧霾經濟終將過去. 而無論天氣環境如何多變, 通過產品創新帶給消費者更極致的用戶體驗, 恒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