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還沒過, 2018年新一輪的手機圈大戰就已經開打了. 和以往不同, 今年第一輪戰鬥的兩名主角並不是搶佔驍龍845 'PPT首發' 的高端機, 而是兩款定位入門級別, 起售價低於1000元的機型; 而這兩位還沒過年就先開撕的大佬也是一對徹頭徹尾的老冤家——小米和魅族. 嚴格說來, 自從MX5和PRO 5之後, 魅族就已經失去了在主流價位與小米對肛的能力; 因此, 近兩年這兩位大佬之間最有看點的對決一直在千元機領域, 也就是紅米和魅藍的 '紅藍大戰' . 這次紅方剛剛祭出了 '千元全面屏' 紅米5, 藍方立刻拿出魅藍S6來阻擊; 你別說, 這相愛相殺的兩兄弟一打眼看過去居然沒有區別——5.7寸的圓角18:9屏幕; 正面沒有物理按鍵; 和真正的 '全面屏' 機型比起來屏佔比也都馬馬虎虎. 然而, 當你把兩台手機翻過來的時候, 它們的外殼做工就立刻顯現出了差距. 紅米5依舊延續上一代的老工藝, 塑料外殼+金屬背蓋的 '偽全金屬' 機身再配個後置指紋識別, 金屬和塑料之間的色差還很明顯, 一眼看過去就是個百元機, 而且是在工業設計上一毛不拔的那種 (笑) . 魅藍S6這邊就良心了不少, 官方號稱 '旗艦PRO 6s同款工藝' 的它採用全金屬機身+U形隱藏式注塑天線, 整個金屬外殼沒有斷點, 還為了機身觀感而做了側邊指紋識別, 外觀方面已經超越價位. 雖然兩款手機都在屏幕底部設置了虛擬鍵, 魅藍S6的 '三星S8同款' 局部壓感mBack卻明顯要更有一點 '黑科技' 的意味. 握持手感上, 兩款手機都很小巧圓潤, 屏幕玻璃和機身中框之間的塑料包邊也都沒有帶來多少割手感; 紅米5的金屬蓋和塑料外殼之間貼合的也很緊密, 但是把非一體化機身做成這樣的副作用就是, 後蓋只能當個擺設, 並不能讓你拆下來換個電池. 同為1440*720解析度的5.7寸TFT屏幕, 紅米5和魅藍S6自然也就沒法在顯示精度上決出什麼勝負來, 原因很簡單——都不夠用. 那怎麼辦呢? 硬體不夠優化來湊. 這是全世界手機廠商做機器的基本套路之一, 誰也黑不得. 先來看紅米5. 小米的MIUI針對低像素密度的優化措施又改了——在紅米5之前, 他們的做法是加大字型大小, 降低銳度; 而現在是字也大銳度也高. 大家都知道, 在像素密度不夠用的時候, 較低的銳度可以增強圖片和視頻觀感, 但文字觀感會變差; 而高銳度則是正好相反. 看來, 一定是有紅米的老用戶提意見了: '我把字型大小調小了, 為什麼就看不清字了? ' 紅米5的全局顯示銳度加得還算適中, 字兒能看清了, 圖片也不至於全是毛刺. 正常使用情況下, 只要不趴在屏幕跟前看, 細膩程度絕對夠用. 因此, 我們認為MIUI這個新的優化方案效果很不錯. 那銳度加多了, 導致適得其反的又是什麼樣呢? 請看魅藍S6. 放大魅藍S6的案頭表徵圖……
同一個應用表徵圖, 在紅米5的屏幕上有著順滑的圖形邊緣, 而到了魅藍S6這裡就滿是毛刺了, Flyme瀏覽器主頁的表徵圖也是一樣; 然而, 在電話, 簡訊等系統應用當中, 魅藍S6的顯示錶現又是正常的. 這樣看來, 全局的銳度增加並沒有毛病, 問題出在第三方表徵圖重繪和第三方內容的清晰度適配上. 只可惜, 這個鍋依然是要Flyme來背.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屏幕顯示優化方面, 魅藍剛剛輸了一輪, 紅米馬上又來陪了. 這兩款手機都不具備類似vivo X20 '全屏顯示' 的設置選項, 因此對於不支援18:9寬高比顯示的應用界面適配就只能全靠自覺. 魅藍S6乖乖地把所有應用強制改為18:9, 但紅米5就做不到了, 只得在屏幕頂部留出一條粗壯的黑邊, 讓人看了甚是尷尬.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就屏幕本身的色彩調教而言, 紅米5略微偏綠, 魅藍S6略微偏紅; 兩者都在設置中提供了基本的屏幕調節選項, 其中紅米5給出的是三種色溫預設和三個色彩方案預設; 魅藍S6給出的則是色溫無級調節. 對於入門級手機來說, 屏幕色彩表現無需深究, 夠用就好. 接下來看硬體性能. 紅米5和魅藍S6分別搭載高通驍龍450平台和三星Exynos 7872平台, 連接性上都支援4G全網通和2.4G/5G Wi-Fi, 無須擔心. 我們分別為兩款手機運行了PC Mark Work 2.0測試和GeekBench 4 Compute Benchmark, 來考驗它們的CPU與GPU性能.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得分很快出爐了. 儘管魅藍S6的三星Exynos 7872擁有兩顆A73大核心, 其整體運算性能也並沒比8顆A53架構的驍龍450強多少. PC Mark Work 2.0考量CPU在實際場景中的表現而非基準性能, 看來這兩顆A73最大的作用不過是給安兔兔的單核心成績加個Boost. 至於GPU……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各位千萬不要小看驍龍450, 紅米5這顆滿血版驍龍450所整合的Adreno 506 GPU和驍龍625/626同款, 在GeekBench 4Compute Benchmark中跑出了3127的分數, 而魅藍S6的Exynos 7872僅擁有單核心的Mali-G71, 即便頻率高達1.2GHz, 基準性能成績也只有1820分, 連驍龍450的尾氣都吃不到. 這時候有人會說了, 基準性能和實戰是兩碼事, 為什麼測CPU用實際場景, 測GPU就用基準測試了? 沒關係, 我們回到實戰, 來打一把《王者榮耀》試試看. 魅藍S6《王者榮耀》日常50+fps
驚人的是, 魅藍S6在《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下可以全程50fps以上穩定運行, 無論走位還是團戰, 遊戲體驗都非常棒. 看來, 基準性能1820分的GPU帶個日常的網遊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發熱有點兒大. 紅米5
在18℃室溫下, 我們分別使用紅米5和魅藍S6進行一局15分鐘左右的《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排位賽, 長期居於鑽石以上段位的我拿青銅小號打野虐菜, 自然是精準控制了比賽時間. 比賽過後, 紅米5機身表面溫度最高點只有29.5℃, 魅藍S6就要接近34℃. 要是換成環境溫度24℃以上的夏天, 魅藍S6必然成為 '火爐' . 發熱不好辦, 續航也一樣不好辦. 在我們類比一整天高強度使用的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中, 紅米5完成測試剩餘電量高達54%, 是資料庫中第一梯隊的級別; 而魅藍S6僅剩餘18%的電量, 打出墊底的成績. 我想, 信仰Flyme的魅友們也許真的需要捫心自問一下: Flyme 6在續航方面做出的影響, 究竟是正面的, 還是負面的呢? 最後我們來對比一下兩款手機的拍照. 紅米5和魅藍S6同時將多張合成提升畫質的演算法引入百元級別, 而一年前類似功能只有數千元的機型才用得上, 此舉簡直業界良心. 攝像頭硬體本身的規格方面, 紅米5配備1200萬像素的OV12A10感測器搭配F/2.2鏡頭 (熟悉嗎? 這套解決方案是小米5X同款) ; 魅藍S6則配備1600萬像素三星S5K2P7感測器和F/2.0鏡頭. 【單擊下列樣張以查看未壓縮原圖】
紅米5拍攝 1/638s ISO100 F/2.2 魅藍S6拍攝 1/1037s ISO40 F/2.0 日間一般場景下, 由於成像ISO普遍偏低, 加之多張合成對於噪點的有效消減, 兩款手機的樣張畫面都非常乾淨利落. 魅藍S6的1600萬像素感測器在解析力上有天生優勢, 放大畫面即可看到細節還原上的差異; 而紅米5的樣張做足了後期的銳化處理, 乍一看清晰度更高, 但一放大就看出了破綻. 紅米5拍攝 1/566s ISO100 F/2.2 魅藍S6拍攝 1/714s ISO40 F/2.0 前文中我們講到紅米5的屏幕發色偏綠而魅藍S6偏紅; 到了拍照這裡, 兩者的色調偏差剛好反過來: 紅米5的成像色調嚴重偏紅, 魅藍S6則是 '頭頂一抹綠' . 大家都知道, 紅和綠正好是色調偏移的兩個極端, 難道小米和魅族自知顯示面板顏色不準, 因此為了讓照片與屏幕的偏色形成互補而故意為之? 這樣的情況硬說成巧合, 恐怕鬼都不信了. 紅米5拍攝 未開HDR
大逆光拍照, 帶著晚霞的一抹紅, 紅米5毫不客氣地在HDR樣張中書寫了 '血色傳奇' , 但小米HDR本身的可用度相比往年已經是直線上升了, 暗部塗抹並不嚴重, 寬容度提升幅度十分可觀. 看完紅米5, 再回想小米6剛推出時候的HDR——那能用? 魅藍S6拍攝 未開HDR
魅藍S6這邊, 開啟HDR的樣張運用了大幅度的銳化與增強清晰度的後期處理, 配上1600萬像素的解析力優勢, 又一次成功擊殺紅米5. 兩款手機的HDR對於寬容度的提升範圍基本相同, 更令我們欣喜的是, 小米和魅族的HDR在這兩款手機身上的表現都明顯優於以往, 這與多張合成演算法的加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紅米5拍攝 1/17s ISO6400 F/2.2 魅藍S6拍攝 1/33s ISO1600 F/2.0 儘管如此, 攝像頭本身硬體規格的不足依然在夜拍中展露無遺. 紅米5即使開足了多張合成的馬力, 也無法阻止 '米牌暴力塗抹' 的回歸, 整個畫面細節喪失殆盡; 魅藍S6這邊雖然儘可能留住細節, 且展現出了優於紅米5的動態範圍, 但充斥整個畫面的彩噪還是暴露了百元機的身份. 拍照這一方面的對比, 實際上是給我們很大驚喜的. 入門級手機確實依然無法勝任夜拍, 不過多張合成演算法的加入讓紅米5和魅藍S6在日間成像方面有了完全不輸給高端手機的能力; 這要是放在以往, 799元, 999元的手機還想拍照? 做夢去吧. 總而言之, 紅米5和魅藍S6都是眼下市面上非常出色的入門級機型, 前者適合當做一款入門主力或長續航備用機; 後者則是千元以下唯一擁有做工和相機這兩方面絕對優勢的產品. 如果你正在考慮用1000元以下的價格, 買一台不僅能用甚至還好用的手機, 紅米5或魅藍S6都可謂上乘之選.
春節還沒過, 2018年新一輪的手機圈大戰就已經開打了. 和以往不同, 今年第一輪戰鬥的兩名主角並不是搶佔驍龍845 'PPT首發' 的高端機, 而是兩款定位入門級別, 起售價低於1000元的機型; 而這兩位還沒過年就先開撕的大佬也是一對徹頭徹尾的老冤家——小米和魅族. 嚴格說來, 自從MX5和PRO 5之後, 魅族就已經失去了在主流價位與小米對肛的能力; 因此, 近兩年這兩位大佬之間最有看點的對決一直在千元機領域, 也就是紅米和魅藍的 '紅藍大戰' . 這次紅方剛剛祭出了 '千元全面屏' 紅米5, 藍方立刻拿出魅藍S6來阻擊; 你別說, 這相愛相殺的兩兄弟一打眼看過去居然沒有區別——5.7寸的圓角18:9屏幕; 正面沒有物理按鍵; 和真正的 '全面屏' 機型比起來屏佔比也都馬馬虎虎. 然而, 當你把兩台手機翻過來的時候, 它們的外殼做工就立刻顯現出了差距. 紅米5依舊延續上一代的老工藝, 塑料外殼+金屬背蓋的 '偽全金屬' 機身再配個後置指紋識別, 金屬和塑料之間的色差還很明顯, 一眼看過去就是個百元機, 而且是在工業設計上一毛不拔的那種 (笑) . 魅藍S6這邊就良心了不少, 官方號稱 '旗艦PRO 6s同款工藝' 的它採用全金屬機身+U形隱藏式注塑天線, 整個金屬外殼沒有斷點, 還為了機身觀感而做了側邊指紋識別, 外觀方面已經超越價位. 雖然兩款手機都在屏幕底部設置了虛擬鍵, 魅藍S6的 '三星S8同款' 局部壓感mBack卻明顯要更有一點 '黑科技' 的意味. 握持手感上, 兩款手機都很小巧圓潤, 屏幕玻璃和機身中框之間的塑料包邊也都沒有帶來多少割手感; 紅米5的金屬蓋和塑料外殼之間貼合的也很緊密, 但是把非一體化機身做成這樣的副作用就是, 後蓋只能當個擺設, 並不能讓你拆下來換個電池. 同為1440*720解析度的5.7寸TFT屏幕, 紅米5和魅藍S6自然也就沒法在顯示精度上決出什麼勝負來, 原因很簡單——都不夠用. 那怎麼辦呢? 硬體不夠優化來湊. 這是全世界手機廠商做機器的基本套路之一, 誰也黑不得. 先來看紅米5. 小米的MIUI針對低像素密度的優化措施又改了——在紅米5之前, 他們的做法是加大字型大小, 降低銳度; 而現在是字也大銳度也高. 大家都知道, 在像素密度不夠用的時候, 較低的銳度可以增強圖片和視頻觀感, 但文字觀感會變差; 而高銳度則是正好相反. 看來, 一定是有紅米的老用戶提意見了: '我把字型大小調小了, 為什麼就看不清字了? ' 紅米5的全局顯示銳度加得還算適中, 字兒能看清了, 圖片也不至於全是毛刺. 正常使用情況下, 只要不趴在屏幕跟前看, 細膩程度絕對夠用. 因此, 我們認為MIUI這個新的優化方案效果很不錯. 那銳度加多了, 導致適得其反的又是什麼樣呢? 請看魅藍S6. 放大魅藍S6的案頭表徵圖……
同一個應用表徵圖, 在紅米5的屏幕上有著順滑的圖形邊緣, 而到了魅藍S6這裡就滿是毛刺了, Flyme瀏覽器主頁的表徵圖也是一樣; 然而, 在電話, 簡訊等系統應用當中, 魅藍S6的顯示錶現又是正常的. 這樣看來, 全局的銳度增加並沒有毛病, 問題出在第三方表徵圖重繪和第三方內容的清晰度適配上. 只可惜, 這個鍋依然是要Flyme來背.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屏幕顯示優化方面, 魅藍剛剛輸了一輪, 紅米馬上又來陪了. 這兩款手機都不具備類似vivo X20 '全屏顯示' 的設置選項, 因此對於不支援18:9寬高比顯示的應用界面適配就只能全靠自覺. 魅藍S6乖乖地把所有應用強制改為18:9, 但紅米5就做不到了, 只得在屏幕頂部留出一條粗壯的黑邊, 讓人看了甚是尷尬.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就屏幕本身的色彩調教而言, 紅米5略微偏綠, 魅藍S6略微偏紅; 兩者都在設置中提供了基本的屏幕調節選項, 其中紅米5給出的是三種色溫預設和三個色彩方案預設; 魅藍S6給出的則是色溫無級調節. 對於入門級手機來說, 屏幕色彩表現無需深究, 夠用就好. 接下來看硬體性能. 紅米5和魅藍S6分別搭載高通驍龍450平台和三星Exynos 7872平台, 連接性上都支援4G全網通和2.4G/5G Wi-Fi, 無須擔心. 我們分別為兩款手機運行了PC Mark Work 2.0測試和GeekBench 4 Compute Benchmark, 來考驗它們的CPU與GPU性能.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得分很快出爐了. 儘管魅藍S6的三星Exynos 7872擁有兩顆A73大核心, 其整體運算性能也並沒比8顆A53架構的驍龍450強多少. PC Mark Work 2.0考量CPU在實際場景中的表現而非基準性能, 看來這兩顆A73最大的作用不過是給安兔兔的單核心成績加個Boost. 至於GPU…… 左: 紅米5 右: 魅藍S6
各位千萬不要小看驍龍450, 紅米5這顆滿血版驍龍450所整合的Adreno 506 GPU和驍龍625/626同款, 在GeekBench 4Compute Benchmark中跑出了3127的分數, 而魅藍S6的Exynos 7872僅擁有單核心的Mali-G71, 即便頻率高達1.2GHz, 基準性能成績也只有1820分, 連驍龍450的尾氣都吃不到. 這時候有人會說了, 基準性能和實戰是兩碼事, 為什麼測CPU用實際場景, 測GPU就用基準測試了? 沒關係, 我們回到實戰, 來打一把《王者榮耀》試試看. 魅藍S6《王者榮耀》日常50+fps
驚人的是, 魅藍S6在《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下可以全程50fps以上穩定運行, 無論走位還是團戰, 遊戲體驗都非常棒. 看來, 基準性能1820分的GPU帶個日常的網遊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發熱有點兒大. 紅米5
在18℃室溫下, 我們分別使用紅米5和魅藍S6進行一局15分鐘左右的《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排位賽, 長期居於鑽石以上段位的我拿青銅小號打野虐菜, 自然是精準控制了比賽時間. 比賽過後, 紅米5機身表面溫度最高點只有29.5℃, 魅藍S6就要接近34℃. 要是換成環境溫度24℃以上的夏天, 魅藍S6必然成為 '火爐' . 發熱不好辦, 續航也一樣不好辦. 在我們類比一整天高強度使用的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中, 紅米5完成測試剩餘電量高達54%, 是資料庫中第一梯隊的級別; 而魅藍S6僅剩餘18%的電量, 打出墊底的成績. 我想, 信仰Flyme的魅友們也許真的需要捫心自問一下: Flyme 6在續航方面做出的影響, 究竟是正面的, 還是負面的呢? 最後我們來對比一下兩款手機的拍照. 紅米5和魅藍S6同時將多張合成提升畫質的演算法引入百元級別, 而一年前類似功能只有數千元的機型才用得上, 此舉簡直業界良心. 攝像頭硬體本身的規格方面, 紅米5配備1200萬像素的OV12A10感測器搭配F/2.2鏡頭 (熟悉嗎? 這套解決方案是小米5X同款) ; 魅藍S6則配備1600萬像素三星S5K2P7感測器和F/2.0鏡頭. 【單擊下列樣張以查看未壓縮原圖】
紅米5拍攝 1/638s ISO100 F/2.2 魅藍S6拍攝 1/1037s ISO40 F/2.0 日間一般場景下, 由於成像ISO普遍偏低, 加之多張合成對於噪點的有效消減, 兩款手機的樣張畫面都非常乾淨利落. 魅藍S6的1600萬像素感測器在解析力上有天生優勢, 放大畫面即可看到細節還原上的差異; 而紅米5的樣張做足了後期的銳化處理, 乍一看清晰度更高, 但一放大就看出了破綻. 紅米5拍攝 1/566s ISO100 F/2.2 魅藍S6拍攝 1/714s ISO40 F/2.0 前文中我們講到紅米5的屏幕發色偏綠而魅藍S6偏紅; 到了拍照這裡, 兩者的色調偏差剛好反過來: 紅米5的成像色調嚴重偏紅, 魅藍S6則是 '頭頂一抹綠' . 大家都知道, 紅和綠正好是色調偏移的兩個極端, 難道小米和魅族自知顯示面板顏色不準, 因此為了讓照片與屏幕的偏色形成互補而故意為之? 這樣的情況硬說成巧合, 恐怕鬼都不信了. 紅米5拍攝 未開HDR
大逆光拍照, 帶著晚霞的一抹紅, 紅米5毫不客氣地在HDR樣張中書寫了 '血色傳奇' , 但小米HDR本身的可用度相比往年已經是直線上升了, 暗部塗抹並不嚴重, 寬容度提升幅度十分可觀. 看完紅米5, 再回想小米6剛推出時候的HDR——那能用? 魅藍S6拍攝 未開HDR
魅藍S6這邊, 開啟HDR的樣張運用了大幅度的銳化與增強清晰度的後期處理, 配上1600萬像素的解析力優勢, 又一次成功擊殺紅米5. 兩款手機的HDR對於寬容度的提升範圍基本相同, 更令我們欣喜的是, 小米和魅族的HDR在這兩款手機身上的表現都明顯優於以往, 這與多張合成演算法的加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紅米5拍攝 1/17s ISO6400 F/2.2 魅藍S6拍攝 1/33s ISO1600 F/2.0 儘管如此, 攝像頭本身硬體規格的不足依然在夜拍中展露無遺. 紅米5即使開足了多張合成的馬力, 也無法阻止 '米牌暴力塗抹' 的回歸, 整個畫面細節喪失殆盡; 魅藍S6這邊雖然儘可能留住細節, 且展現出了優於紅米5的動態範圍, 但充斥整個畫面的彩噪還是暴露了百元機的身份. 拍照這一方面的對比, 實際上是給我們很大驚喜的. 入門級手機確實依然無法勝任夜拍, 不過多張合成演算法的加入讓紅米5和魅藍S6在日間成像方面有了完全不輸給高端手機的能力; 這要是放在以往, 799元, 999元的手機還想拍照? 做夢去吧. 總而言之, 紅米5和魅藍S6都是眼下市面上非常出色的入門級機型, 前者適合當做一款入門主力或長續航備用機; 後者則是千元以下唯一擁有做工和相機這兩方面絕對優勢的產品. 如果你正在考慮用1000元以下的價格, 買一台不僅能用甚至還好用的手機, 紅米5或魅藍S6都可謂上乘之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