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隨著電商, 快遞等新業態的發展, 我國塑料餐盒, 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迅速上升. 有專家認為, 塑料垃圾過多過濫所帶來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人類未來的生存發展.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官網上開設了 '我為塑料垃圾汙染防治建言獻策' 專欄, 哪些消費場所和商品應該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製品, 哪些替代品具備推廣應用的條件, 應該如何規範塑料製品的使用, 發改委邀請公眾提出意見和建議.
'限塑令' 明確規定: 從2008年6月1日起, 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 銷售, 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 商場, 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之所以國家在10年前出台 '限塑令' , 是因為普通塑料袋在自然環境中很難降解, 大量填埋會汙染土地, 容易引起土壤板結;如果焚燒會產生二惡英, 含苯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回收時清洗環節還會造成水汙染. 而且每生產1噸塑料, 需消耗3噸石油, 對緊缺的石油資源耗費巨大.
要想讓 '限塑令' 制度真正落地生根, 強化公眾的環保意識, 改變公眾的消費行為是首當其衝的, 但事實也說明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大力推行的垃圾分類一直止步不前就是一個例證, 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麵塑料袋更是如此. 因此, 無論是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 還是在市場進行監管, 都屬於末端的治理模式, 可能最終也是費力不討好. 末端治理不如將控制的關口前移, 從源頭上進行嚴控. 這就需要國家下大力氣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塑料餐具, 繼而在政策, 稅收等方面給予生產環保塑料袋的企業以補貼, 將環保袋的價格真正降下來. 另外, 通過加大稅收的方式, 將經營者銷售塑料購物袋的超額利潤納入環保專項基金, 用於獎勵限塑較好的組織, 個人, 起到正向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