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華電子曾在國內彩電, 計算機, 手機等領域都佔有一席之地, 旗下的彩電儘管不是國內強勢品牌, 但其在產品開發上曾多次領國內行業之先河.
然而, 在慘烈的市場環境中, 這家老牌家電企業終於退出了競爭者的行列.
公司股權幾經易手, 公司資產也從數十億元猛降至如今的幾千萬.
這幾年, 新的股東一直試圖為公司尋求重組, 可都是無疾而終淪為空殼.
最近, 公司又在醞釀一筆對價高達16億的重組, 外界依舊認為此番重組禍福難料.
彩電業務虧得無法翻身
在中國的彩電行業中, '廈華' 曾有過自己的地位.
斑馬消費發現, 在國內電視機同行中, 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廈華電子' )的上市時間僅晚於四川長虹.
公司位於中國經濟開放最前沿的廈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 廈華電子就號准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 在做好彩電的同時, 曾在計算機(顯示器)和手機業務上較早布局.
按現在互聯網的流行語來說, 也算是踩對了風口的那批人.
2000年時, 公司就已基本建成彩電, 移動通信, 計算機三大支柱產業. 更難能可貴的是, 在三個產業中, 廈華電子都曾做到了一定影響力.
當年, 廈華彩電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6;1998年才開始涉足的手機業務, 更是發展迅猛, 2000年廈華品牌手機在國產GSM手機的市場中排名第2;電腦彩色顯示器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1;彩電和計算機的出口均位於國內第1.
再來看看廈華電子的經營業績: 公司1995年上市之後, 發展算不得突飛猛進, 也可謂是穩紮穩打. 營業收入從1995年的8.6億, 增至1999年的28.4億. 淨利潤從3900萬, 增至8900萬. 不是一家特別賺錢的企業, 小日子總可以過得不錯.
這應該是廈華電子最好的5年.
進入2000年之後, 公司的業務布局已初見雛形, 面對的已是一個競爭慘烈的國內市場.
在這年的年報中, 公司也坦率地承認了經營班子存在的失誤: 為了儘快擴大市場佔有率, 提升企業效益, 公司在全國各地建了許多分公司和銷售網點, 但彩電, 手機等產品不斷降價, 毛利率不斷降低, 邊際效益趨於零, 擴大銷售帶來的毛利基本被交易成本抵消.
這年, 廈華電子終於迎來了第一個虧損年, 淨利潤虧損近3億元, 將前面5年賺的錢都虧了進去.
這還沒完. 2001年, 國內視聽, 通信產品惡性降價競爭, 許多產品甚至出現了零毛利.
公司緊急調整, 不再盲目追求市場佔有率和排名. 加快高端產品的研發, 並改進公司的產銷存模式. 當年, 公司的高端電視產品做到了國內排名第一, 還是沒能挽回繼續巨虧的2.9億的噩運.
2002年, 公司與聯想成立移動通信合資公司, 逐步將手機業務剝離.
惡性競爭波及到了行業內所有企業. 斑馬消費查閱四川長虹, TCL集團, 深康佳A, 海信電器等, 這兩年這些企業幾乎無一例外, 業績都出現了明顯下滑甚至虧損.
同在廈門的夏新電子, 發展路徑更是與廈華電子如出一轍, 早在2009年就被象嶼股份借殼.
多次轉手, 頻頻重組
一事無成
2005年底, 廈華電子原控股股東廈華企業將股權轉讓給華映吳江等公司, 華映吳江成為廈華電子的控股股東. 華映吳江背後, 則是全球知名的面板和顯像管廠商中華映管.
理論上, 華映吳江的入主, 能讓公司貫通電視行業的上下遊產業鏈, 在核心零部件的採購, 供應上更具優勢.
然而, 在華映吳江接手廈華電子後, 公司卻再次跌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2006年-2008年, 公司連續3年巨虧, 分別虧損5.2億, 3.9億和10億元, 公司被暫停上市.
也正是在巨虧的2008年, 廈華推出了國內首台裸眼3D電視, 第一台無壓縮高清無線傳輸平板電視.
在股票被暫停上市的不利形勢之下, 股東們通過延長賬期, 提供委託貸款, 無息借款等多種方式, 終於讓公司度過了難關.
2009年, 公司實現了驚天大逆轉. 從上年的虧損10億, 到淨利潤賺1億, 也創造了公司自上市以來的最好業績.
彼時, 國內彩電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廈華電子的業績突然沖高, 事後看來更像是一場迴光返照.
2011和2012年, 公司連續兩年扣非淨利潤虧損, 公司在彩電的路子上似乎已很難再有前途. 海信, 創維, TCL等已牢牢佔據國內彩電市場的第一梯隊, 以樂視為代表的新勢力亦開始在互聯網電視領域悄然布局.
華映吳江曾醞釀過公司的重組, 終因關鍵合作條件未能達成一致而流產.
2013年底, 華映吳江將持有的絕大部分股權轉讓給廈門鑫匯及其一致行動人, 這已是廈華電子控制權第二次易手. 當年, 公司虧損超過5億元.
通過資產, 債務, 人員等的剝離, 廈華電子只剩下一個空殼, 廈門鑫匯需要通過資產重組來實現公司的繼續發展.
2014年, 公司徹底停止了彩電業務, 全年再度虧損2.3億, 再次被警示.
最近幾年, 公司一直在尋求重組標的. 僅在2015年, 有名有姓的重組對象就多達3個. 分別是遊戲行業的火瀑雲, 互金行業的愛財網, 以及第三方支付的蘋果資訊. 無一例外, 全部流產.
2016年, 公司再度醞釀重組, 這次的標的是搞大數據的數聯銘品, 交易對價18億.
這一次似乎都比較穩妥了, 預案啥的都已經公布的. 最終又因為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標的公司商業模式的轉型而失敗.
去年底到今年初, 廈華電子再度尋求重組. 計劃以16億收購福光股份61.67%的股權, 公司轉型光學鏡頭和光學元組件.
重組專業戶新年再度重組, 引發了媒體和監管層的普遍關注, 不知道是福是禍.
5000萬資產強撐39億市值
廈華電子曾有過輝煌的曆史, 它是中國第一台電漿電視製造者;國內第一家轉型平板電視.
公司上市20多年, 幾乎就沒過幾年安生日子, 一直在為戴帽, 脫帽保殼而戰. 最慘的2011年, 2011年公司總資產16億元, 總負債24.8億元, 嚴重資不抵債.
2014年徹底剝離彩電業務之後, 廈華電子靠做電子產品的貿易支撐著, 2015年扣非淨利潤330萬, 算是勉強保殼成功.
2016年, 公司再度虧損510萬. 2017年前三季度,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已下滑至354萬, 淨利潤虧損547萬.
2013年, 經曆了彩電資產的剝離之後, 公司總資產已跌至5000萬左右, 2014年的淨資產不足500萬. 到2017年第三季度末, 公司總資產5229萬, 淨資產879萬.
斑馬消費查閱廈華電子曆年的財報發展, 鼎盛時期公司員工人數多達7000人, 到2016年末公司的員工人數僅剩下了20人.
就是這麼一家無資產, 無業務的公司, 停牌之前公司的總市值仍高達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