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據彭博社和路透社消息稱, 印度正考慮對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徵收7.5%的關稅. 目前, 進口光伏產品屬於 '二極體, 晶體管和其他半導體' 類別, 享受零稅率, 未來可能被納入 '電動機和發電機' 類別徵稅.
因這項關稅爭議, 約2000個裝有太陽能光伏組件的集裝箱滯留在印度的數個港口海關, 總價值1億5000萬美元, 其中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產品.
同時, 印度保障措施總局1月5日已就反傾銷調查做出初裁, 建議財政部對進口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徵收70%的臨時性保障關稅, 為期200天.
印度對中國光伏產品又愛又恨
中國迴圈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主任彭澎評論: '印度是中國光伏第一大出口市場, 徵稅對我國光伏企業出口影響較大. 但由於印度本土光伏產業弱小, 靠徵稅並不能幫助印度製造業發展, 反而會損害其本國光伏開發企業. 而且印度還有超過六分之一的人口沒有用上電. '
印度是當下最具潛力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 2017年, 印度光伏裝機量超過日本, 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光伏市場.
印度日照條件極佳, 但又是一個嚴重缺電的國家, 落後的電力設施遠遠不能滿足龐大人口的日常用電和迅速發展的工業用電, 高峰期用電缺口曾高達13.1%.
在這些背景下, 印度提出發展清潔能源緩解能源短缺問題的方案, 最新的發展目標是之前政府計劃的5倍, 到2022年要實現裝機100GW.
摺合到每年, 印度光伏組件需求都增長10GW左右. 印度國內的光伏組件生產力遠遠不能滿足.
根據印度商業諮詢公司BridgeTo India的報告, 2016-2017財年以來, 印度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製造能力分別僅為1.7GW和5.5GW, 實際產量更是僅有0.7GW和1.7GW.
印度蓬勃發展的太陽能高度依賴進口組件, 約89%都來自國外. 中國光伏組件和電池佔全球供應量的60%多, 也是印度市場最大的供應國, 佔到印度進口光伏組件的85%.
2017年1-9月, 中國出口的80億美元光伏組件中三分之一出口到了印度. 進口的低價組件節省了開發商建設電站的成本, 印度太陽能電價也因此一路降低, 至去年5月最低達到2.44盧比/ 度, 比同期燃煤電價還便宜.
大量湧入的低價中國產品一直是印度擔憂的問題, 光伏產業只是其中之一.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 2017年1月至11月, 中國對印出口618.33億美元, 進口僅146.92億美元, 印度對華逆差高達471.41億美元.
印度本土光伏製造商依靠進口原材料, 成本較高, 印度本土的組件通常比中國的同樣產品貴10%到20%, 且技術水平普遍較低, 在中國企業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面前缺乏競爭力, 僅佔10.6%的市場份額.
少數生存至今的印度光伏製造企業勉強維持運行, 數家企業已經瀕臨破產. 印度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扶植本國光伏製造業. 印度政府計劃撥17億美元直接補貼國內太陽能組件製造業, 以及制定新的規則, 要求光伏企業必須在當地擁有工廠才能參與項目投標.
印度曾於2012年和2014年兩度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組件進行反傾銷調查, 最終沒有執行. 2017年7月, 印度工商部反壟斷總局應印度太陽能製造商協會申訴, 宣布對自中國大陸, 台灣地區以及馬來西亞進口的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調查於去年12月19日正式立案, 目前初裁建議徵收70%的臨時性保障關稅, 為期200天. 彭澎還認為, 以較低價格增加清潔電力供應是印度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 對進口光伏組件徵稅無助於印度政府解決這些國內真正棘手的問題. 如果最終決定徵稅, 將會是雙輸的局面.
光伏企業印度設廠能應對挑戰?
在過去幾年裡, 中國光伏企業的產能迅速增加, 企業早早就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 工信部電子資訊司發布的《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運行情況》顯示, 中國光伏產業在矽片, 組件等等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在全球佔比均超過50%, 繼續位居全球首位.
但自2012年起, 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多次進行反傾銷, 反補貼調查, 通過提高稅率, 限定價格的方式嚴重削弱了中國產品在這些市場的競爭優勢. 再加上歐盟成員國逐步取消光伏應用激勵政策, 也致使歐盟市場萎縮.
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標使得印度對太陽能光伏設備的需求急劇上升, 而印度國內光伏設備產能嚴重不足. 敏銳的中國企業在第一時間轉向印度市場.
根據印度保障措施總局發布的報告, 2012年中國光伏產品對印度出口額僅佔中國光伏總出口額的1.52%, 到2016年猛增至21.58%. 印度迅速躍升為中國光伏第一大出口市場.
根據Bridge To India最新發布的《印度太陽能地圖 (2017年第三季度版) 》顯示, 2017年三季度印度市場前10家組件供應商有7家來自中國, 分別是天合光能, 晶澳, 東方日升, 協鑫整合, 晶科, 中利騰暉和海潤.
此次印度保障措施總局提議的70%反傾銷稅無疑會擠壓我國光伏企業的利潤, 嚴重削弱產品競爭力.
但我國企業對此早有準備. 早在2015年, 隨著 '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 中國鼓勵企業海外設廠, 光伏企業紛紛走出國門, 布局海外生產基地, 從 '全球銷售' 向 '全球製造' , '全球投資' 轉型.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介紹, 2016年, 中國光伏企業的境外工廠已遍布20多個國家, 境外已建成的產能超過5GW, 在印度設廠最近也很集中.
協鑫整合與印度最大的資源, 能源及物流多元化企業之一的阿達尼集團合作, 在印度蒙德拉經濟特區內建設多晶矽, 長晶, 切片, 電池, 組件等全產業鏈的光伏製造工業園和綠色能源與生態示範園.
天合光能與WelspunRenewables公司合作, 在印度建立1GW電池和1GW組件製造基地. 海潤光伏旗下的分公司海潤光伏新加坡與Keshav Power Limited合資在印度建設了一座產能1GW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晶澳太陽能與EsselInfraproject公司合作, 在印度建設一家產能為500MW的合資太陽能電池和組件製造廠. 阿特斯與Sun Group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 用以合作開發太陽能項目, 並尋求在印度的設廠的可能性.
晶科能源在南非, 葡萄牙, 馬來西亞投資建設了海外工廠. 現在, 晶科已在全球建設了八大基地. 不過無所不能注意到, 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晶科能源暫時還沒有在印度設廠.
中利騰暉在印度市場表現尚可, 但截至目前, 還沒有印度設廠, 其在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擁有一座500MW一體化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組裝廠.
在國內市場戶用光伏做的較好的正泰, 也僅在泰國設廠. 正泰收購了德國知名光伏企業Conergy旗下法蘭克福 (奧登) 組件廠, 年組件產能300MW, 主要服務於歐洲客戶. 印度這次徵稅的範圍針對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地區和馬來西亞的光伏產品. 這意味著, 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可以避稅. 在海外建廠曾經是中國光伏企業應對歐美雙反的措施.
'印度這次徵稅的可能性很高, 目前我們還在等待調查結果. 中國企業在海外已經有一定生產量, 或可通過地域調節消減稅收影響. ' 彭澎表示, '但最好的方式是印度政府與中國企業和行業協會進行溝通, 共同努力降低貿易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