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醫療四處紮根 | 政策壁壘仍待掃除

醫藥網1月10日訊 共用經濟逐漸流行於醫療界.
共用醫療在辭舊迎新之際密集出現: 首個打出共用醫生旗號的大醫匯, 在推出 '夜市' 之後又上線自由約醫; 廣東威爾醫院, 聯合醫生集團落戶華南首個共用醫療中心; 上市公司中國中藥宣布牽手佛山市中醫院, 推出首家共用中藥智能配送中心.
一系列落地背後, 2017年共用醫療因共用醫生, 共用醫院的出現漸漸走紅. 但這並不是新事物, 國外已有診所大樓等成熟的共用醫療模式, 國內的醫療, 藥品, 檢驗和影像等領域, 此前分別以多點執業, 智慧藥房, 第三方檢驗和影像等形式存在.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馬常青調研指出, 2017年是共用醫療元年, 在上海, 杭州, 深圳等市出現了共用門診, 醫療超市等各種形式的共用醫療.
連日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眾多從業者皆表示, 共用醫療更像是一件 '新衣' , 將全產業鏈的共用模式進行整合, 糅合出化學反應. 但整合之餘也面臨種種挑戰. 1月8日, 馬常青調研發現, 共用醫療在國內落地面臨風險控制, 政策約束和院際壁壘等難題.
馬常青認為: '共用模式在其他行業都有撬動效應, 中國醫改之前找不到可操作的落地模式, 醫療機構的設備等資源長期存在閑置問題, 機構之間相互獨立, 競爭, 封閉, 這一壁壘現在可以通過共用醫療打破. 加上醫務人員參與共用的意願較高, 或許最終能盤活社會醫療資源. '
遍地開花
圍繞醫院, 醫生的共用平台最早露面.
元旦剛過, 五個月前以 '共用醫生' 首次在業內亮相, 去年12月底開業的大醫匯, 又推出 '自由約醫' 共用醫生服務, 可直接對接全國醫師多點執業需求, 並且患者可自由約診平台上的醫生和醫生集團.
大醫匯執行院長李志榮介紹, 目前與大醫匯簽約的醫生達500餘人, 簽約時間分為半年和一年, 簽長期合約的醫生約300多人. 同時, 大醫匯還先後與國內十家醫生集團簽約, 如冬雷腦科, 弘大影像, 杏林中醫等位列其中.
'大醫匯還可以共用醫療設備, 包括影像, 麻醉, 檢驗, 消毒室等. 我們的科室涵蓋了公立醫院80%-90%的服務, 現在沒有住院部, 但可以提供日間手術. ' 李志榮說.
與其前後腳露面的是大醫匯 '夜市' , 即在提供包括日間手術在內的日間門診之外, 提供跟公立醫院錯峰的夜診服務. 大醫匯創始人詹智勇表示: '大醫匯將實行一個醫生, 一個診金的方式, 從40塊挂號費起步, 提供不同層次, 不同需要的醫療服務. 同時打造醫生平台孵化器, 讓更多的醫生在大醫匯 創業 , 組建更多醫生集團. '
無獨有偶, 同樣誕生在廣州市越秀區, 主打 'IAB+醫生孵化器' 的華南首個共用醫療中心近日宣布成立.
記者了解到, 該中心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 配備MR, CT等多種醫療檢查設備, 與第三方體檢機構合作, 為醫生及醫生團隊提供共用式診室, 共用檢驗檢測設備, 醫療雲系統, 醫生助理等配套服務, 為專家學者提供產學研平台, 孵化醫療高新技術產品. 目前該中心數量已擴展至11個, 落地範圍由廣州延伸到廣東省內外城市, 未來將設置50個共用診室, 預計總面積達到30000平米.
該中心也實現了醫生一站式自由執業平台, 打出了醫生孵化器的概念. 不過, 推出該中心的廣東威爾醫院, 聯合醫生集團林子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市場上主打共用醫療的平台越來越多, 但各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大家更希望看到醫生在共用平台的執業, 可以改變原有的服務模式, 以患者為中心, 為醫生服務, 這就需要集合醫療全供應鏈平台服務, ' 林子洪說, '患者, 醫生追求的不止是硬體, 而是就醫體驗提升, 除了環境還要專門的人員進行預約, 分診, 診後管理, 患者健康數據管理等服務, 同時接通 藥品 , 保險完善共用服務.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提供醫療全供應鏈共用平台. '
除此之外, 圍繞檢驗科, 影像科, 藥房, 消毒供應室, 超聲科, 心電圖, 手術室, 門診等細分領域的共用也在陸續露面. 如企鵝醫院CEO王仕銳向記者透露, 其正打造共用檢驗, 檢測服務, 相關設備將像共用單車一樣放在用戶快速觸碰到的場所; 康美藥業, 中國中藥等探索的智慧藥房, 也帶有很強的共用色彩.
馬常青採取電子問卷調查方式, 共收集有效問卷128份, 調研結果顯示, 受訪者普遍對共用醫療持有樂觀, 看好態度, 認為共用醫療是必然趨勢的比例高達82.03%.
監管新考驗
有心參與共用的 企業 遍布醫療產業鏈上下遊, 但各家拿到的 '身份證' 存在差別.
記者注意到, 已成立的共用平台分為政府批覆成立, 公立 醫院 參與以及民營機構自發布局. 如國內首家 '醫療商場' 杭州全程國際Medical Mall, 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新解百集團, 迪安診斷和百大集團合作建立, 拿到了浙江省衛生計生委批覆的共用醫療試點.
馬常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參與形式應該是多樣性的. 公立醫院, 政府牽頭的優點是影響力大, 很快統籌資源, 但不夠靈活, 如醫生的收入分配. 民營機構比較靈活, 可以很快達成績效分配, 在薪資待遇上更具競爭力, 但影響力較低, 可能難以吸引優質的醫院, 醫生加入. '
是否要讓共用平台加入 '公立' 色彩, 是不少布局者思考的問題. 廣東省衛計委原巡視員廖新波透露, 大醫匯成立之前也曾猶豫是否要找一個有影響的醫院做 '後台' .
究其原因, 共用醫療模式跟醫生多點執業, 自由執業緊密相關, 而優質醫生又大多在公立醫院. 林子洪告訴記者: '多點執業現在已經變成區域化執業, 是省級註冊, 醫生可以在省內自由執業, 接下來會慢慢實現跨省執業. '
醫生參與共用的意願較高. 馬常青的調研對象集中於醫療從業者, 佔比87.5%, 其中臨床醫生佔比73.44%. 其中大多數受訪者從業年限較長, 超過10年的佔比超過八成, 有96.88%的受訪者表示, 自己願意參加共用醫療服務.
但醫院的態度依舊是多點執業落地的一大影響因素.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直言: '似乎多點執業給三甲醫院的院長帶來了管理麻煩, 他的醫生要用一部分時間到外面去工作. '
馬常青也坦言, 國內對醫師實行編製管理和定點註冊管理制度, 雖近些年放開多點執業, 醫生和部分醫療機構均希望更加自由流動, 但現實中的阻礙仍然普遍存在, 大家還是覺得多點執業對醫院會有衝擊, 導致醫生, 患者資源流失.
'共用模式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人力資源是最核心的共用資源之一, 跟硬體資源打通之後, 多點執業長期存在的落地難問題就可以解決, 也可以避免主觀偏見幹擾. ' 馬常青說.
作為新事物, 監管, 許可政策和 法規 配套是繞不開的坎兒. 現有的管理規定大多按照傳統醫療機構的要求設置, 在執業類型, 資質審批, 醫療規範和技術要求等方面不一定適用於共用醫療. 李志榮認為, 政策配套不足, 多點執業具體去哪裡 '多點' , 體制內的醫生如何平衡不同平台的時間, 利益等關係, 患者多點就診如何開展.
林子洪告訴記者: '如何集合現有模式做突破, 讓共用平台的服務擴大, 最迫切的還是政策支援, 但是各地會比較謹慎, 現在的多點執業省級註冊, 醫療機構許可, 藥品經營註冊等政策都是上世紀90年代設立的, 我們一旦開了頭, 後面的人就可以用了. '
廖新波則指出: '目前政策允許探索共用醫療, 但有一些法律障礙, 如杭州, 政府允許在非醫院機構開展日間手術. 再追溯到第三方檢查檢驗中心, 原先也是非醫療機構不能從事醫療檢測, 這都需要進一步摸索. '
根據馬常青的調研, 共用醫療在現實中存在的諸多難點, 受訪者反映最強烈的阻礙是院際壁壘 (醫療機構間) , 佔比81.25%, 政策約束和風險控制也是受訪者較為擔心的問題, 分別佔比70.31和68.75%. 績效分配, 行政幹預和思想意識不足等也不可忽視.
馬常青指出, 共用醫療的實現需要醫院, 醫生, 患者的共同轉變. 他表示: '醫生要打造個人品牌, 做好個人粉絲群, 包括醫療水平, 服務水平提升和溝通理念轉變. 醫院要轉變管理思維模式, 患者現在認醫院, 未來是認醫生, 找准優質醫生是最重要的.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