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手機行業關鍵的轉折點, 挑戰, 機遇, 變革瀰漫在整個行業的上空.
在這行業變革的關鍵時刻, 中關村線上邀請手機行業領袖參加《未來的答案》系列訪談欄目, 針對手機行業過去一年的變化與未來行業趨勢進行交流, 一起尋找 '未來的答案' .
2017年, 華為無論是在品牌還是在產品端都相比以往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作為伴隨, 帶領華為成長近25年的現華為消費者BG終端CEO, 餘承東的觀點和態度表達在極大程度上代表了外界對華為了解的核心渠道.
餘承東的個人史也是華為發展史的縮影
1993年, 餘承東加入華為, 那年他24歲, 而華為也是一個僅有幾百人的小企業. 餘承東不知道華為的未來是什麼樣, 也不知道他自己的未來將會如何. 他的第一個工作是華為CC08數字交換機的研發, 再到後來的GSM移動通訊; 從農村的無線接入到未來的歐洲海外市場, 可以說餘承東的個人發展史與華為的企業發展史是緊緊貼合在一起的.
如果真的要細講, 其實從1993-2010這段時間的華為發展史同樣值得大書特書, 甚至比華為在通訊行業的發展更具有傳奇色彩: 從前期的創業生存期, 中間的二次創業和邁向國際化再到後來的整個商業模式的變革……不過這些跟我們今天的話題不太相符, 這裡就簡單帶過了.
2011年對於華為和餘承東而言都是有紀念性的一年——華為確定了消費者業務的核心精神: 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起點和終點都來自於最終消費者 ; 而臨危受命被任命為華為消費者業務CEO的餘承東也喊出了豪言: 華為終端要做到千萬台出貨量 . 當然, 後面的內容你們也知道了——全球前三的手機廠商, 今天的華為還引領著AI在手機領域的發展.
不久前餘承東剛剛在2018年的新年致辭中公布了去年的業績數據: 2017年華為智能手機銷售收入為2360億人民幣左右, 同比增長約30%, 華為與榮耀品牌智能手機全年發貨1.53億台. 曾經可望不可即的千萬出貨量在如今的華為眼中只是不到一個月的數量而已.
不管你喜不喜歡華為和它的產品, 我們都得承認如今這個品牌已經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手機行業裡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 都能從華為的成長曆程中得到不少值得借鑒的東西——關於變革, 關於進取, 那個年代的中國從來不缺少機會, 只是有的人緊緊抓住了每一次機遇而有的人就差了一點.
從餘承東的觀點看華為的態度
其實這幾年手機行業的整體大環境並不能稱得上多好, 華為為什麼能夠一直迅速且穩定的持續增速? 想要了解這些, 我們不妨將餘承東的觀點和態度作為一個入口, 看看他對於產品, 對於品牌, 對於行業都有什麼看法.
關於產品, 餘承東一直是自信的, '追求的方向是高端機超過所有對手, 創新力超過所有對手 ' , '最重要的是內在的東西, 例如硬體晶片的能力, 軟體能力, 生態能力' .
只要談起自家的產品, 餘承東總是自豪的. 當然他自然也有自豪的底氣——他總是能夠列舉合理的切入點超過蘋果三星, 比如 NPU幫助華為Mate10的AI圖片識別運算速度超過蘋果iPhone8和三星Note8, 華為的消費者滿意度超越蘋果等 (2017年10月11日, 中國品牌評級權威機構Chnbrand發布了2017年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 'C-CSI' 品牌排名和分析報告, 華為憑藉80.2的得分榮獲'2017年C-CSI中國手機行業顧客最滿意品牌') .
產品作為企業與用戶之間最直接最重要的溝通橋樑, 自然是最受到餘承東重視的. 他曾坦言自己另一個角色是 '客服' , 身邊的朋友, 同學, 親友, 校友, 他認識的人如果手機遇到任何問題, 都親自幫忙解決. 解決不了, 他一定會讓團隊跟蹤解決, 這個工作這6年一直沒有間斷. 此事也得到了他手下同事的證實, 產品團隊中很多人經常會在半夜接到他的電話, 針對於某一個產品細節進行討論, 並且一個問題他會同時打給多個同事求證, 直到得到統一的解決方案才罷休.
'出現影響用戶體驗的產品, 絕對不允許發貨, 不允許上市的. 我們層層都有把關, 如果質量, 體驗或其它方面存在問題, 我們絕不允許發貨, 這是華為公司的紅線. '
基於同樣的原因, 華為正在逐步收緊產品線, '砍掉低端 ' , 也就意味著華為放棄了以追求市場份額為目標, 而是 '往高端做, 想要贏得更多的高端客戶 ' . 而這些做法除了 提升產品品質 , 另一方面 對於華為的品牌提升同樣意義重大.
但是談到品牌, 餘承東同樣非常理智: '我們跟蘋果第一個差距就是品牌的差距 , 它的品牌影響力比較強, 雖然它現在創新力有所欠缺, 但是品牌的優勢還可以支撐它' , '品牌崛起需要一個過程 ' , '希望未來華為成為中國最高端的品牌 ' . 顯然, 目前的全球前三並不能讓他滿足, 對於品牌價值, 他有著更高的渴望. 打造一個真正能夠代表中國的品牌而不僅僅是打造一款先進的手機, 這似乎才是華為的長遠期望.
對於市場和行業, 餘承東自然有著站在巨人肩頭看問題的高瞻遠矚之感, '行業在洗牌, 未來 (全球) 能夠存活下來的手機終端廠商只有三到四家, 華為希望能夠活下來成為其中之一 ' , 這是Mate系列剛剛誕生時餘承東說的話, 在Mate10系列發布之後, 他又針對這個問題強調了一次 '中國市場未來也是在洗牌, 大部分的品牌都是會消失掉, 未來全球也就3家, 甚至更少都有可能 , 中國市場也會有很多廠家會消失掉. '
所以雖然看上去喜歡 '吹牛' 甚至 '狂妄' , 但餘承東一直都很冷靜並且理智. 作為華為消費端的領航人, '餘大嘴' 這個名字在被我們調侃的時候, 其實 有些話未必是他說的 '太狂' , 而是說的 '太早' : '榮耀品牌將會超越小米品牌 , 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品牌' , '華為P9能像華為Mate7一樣火爆 ' , '在全球市場份額, 華為目前排名第三, 明年到後年會做到全球第二 ' , 類似的 '豪言' 餘承東說過不少. 可是放在今天看來, 昔日的 '狂語' 如今卻已經實現了大半, 在餘承東 '吹牛' 的表象之下, 無疑蘊藏著深刻的思考.
如果說過去的 '餘大嘴' 是因為過去那些看上去基本等於吹牛的言論, 那麼如今的餘承東正在一步一步的用實際行動和華為的市場表現將這個外號收回去. 而如今的餘承東反而抗住了這個浮躁的年代, 選擇用產品, 用品牌作為自己觀點最大的支援.
未來的手機啥樣餘承東告訴你
既然如此, 我們自然要聽聽餘承東對於未來發展的規劃. 對於近一點的產品而言, 餘承東表示 2018年華為就將推出比目前更完善的全面屏手機, 整個前面板都是屏幕而且邊框要更窄 . 按照一年雙旗艦的傳統, HUAWEI P11 (P20) 究竟表現如何將會非常值得期待.
而在長遠的思考裡, 餘承東為華為準備了 '三把鑰匙' : 人工智慧, 物聯網和5G標準. 這三把鑰匙自然是為了開啟未來的 '全連接時代大門' 而準備的.
'第一扇門就是交互, 過去我們經曆了從鍵盤, 滑鼠到觸屏的交互, 下一代會是更加自然的語音, 視覺, 新的感測技術交互 , 攝像頭會像眼睛一樣看懂周邊的物體. 像人類一樣的交互; 第二扇門是IoT (物聯網) , 設備具有連接的功能 ; 第三扇門是5G, 更大的頻寬, 更強的能力 , 增加了AR, VR等功能的連接, 使得雲端資源的獲取更快捷, 融合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 '
華為對於未來自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HUAWEI Mate 10系列是第一款擁有人工智慧能力的手機. 將來可以開放給開發商, 開發更多功能, 將人工智慧帶到每個人的智能手機中 ' ; 關於萬物互聯, 華為也早已推出了諸多智能家居, 為物聯網提前鋪設了道路; 關於5G技術, 華為目前是全球主要的5G開發商, 是領導型企業, 餘承東表示: '19年, 我們將會用上全套5G設備和智能手機. '
不久之前的3GPP確定了 華為主導的 Polar 碼作為控制通道的編碼方案, 高通主導的 LDPC 碼作為數據通道的編碼方案 . 這也標誌著中國通信行業從追到, 持平, 到最後引領世界的曆程, 對比3G和4G時代的頹勢, 更加凸顯出這次5G時代的意義重大.
此前有消息稱 華為在年初定下了年銷售手機2億部的規劃 , 雖然這條新聞隨後被餘承東迅速否定, 並且表示: 華為將保持健康, 可持續的發展, 追求銷量不是最終目的 . 但是兩億部這個數字在我看來倒是不顯得過分, 進軍美國市場, 發力5G產業, 打通物聯網體系 ……華為 '開疆封土' 的速度是驚人的, 但是步子卻是穩固的.
在別人還在爭論怎樣的手機才應該被定義為真正全面屏的時候, 餘承東已經默默的目光放到了更長遠的地方, 否認兩億銷量目標未必是沒有信心達成, 只不過現在他眼中的華為早已經駛向了更廣闊的天地間.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 如若轉載, 請註明來源: 未來的答案(一):餘承東的野心開始爆發http://mobile.zol.com.cn/674/674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