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出現兩篇關於酒的壞消息.
其一: 1月4日淩晨, 中國台灣女藝人陳喬恩因為酒駕, 在台北被捕.
陳喬恩特別愛喝酒, 被圈內好友稱為 '酒神' .
據悉, 陳喬恩是被警車前後攔截停下的. 酒精測試顯示, 其吐氣酒精濃度達0.67mg/L. 根據中國台灣的交通法規, 吐氣酒精濃度達0.25mg/L, 即構成公共危險罪.
0.67 mg/L意味著什麼? 有數據顯示, 呼氣酒精濃度達到0.55mg/L, 司機的平衡感與判斷力障礙度將提高, 肇事率高達10倍. 且, 身體酒精濃度超出0.55mg/L, 大多數人會感覺不舒服, 頭暈, 心跳急促, 嘔吐等.
真為擦肩陳喬恩的司機和緊隨其後的警察捏把汗.
其二: 國際性科技期刊《自然》雜誌發表最新研究稱: 酒精會導致DNA雙鏈斷裂, 染色體重排, 並永久改變DNA序列.
換成普通話, 就是說: 在酒精作用下, 健康的幹細胞會 '永久變異' , '不可修複' . 而過往的研究發現, '變異' 的幹細胞能夠導致癌症.
致癌物清單公布: 乙醛被列為Ⅰ類致癌物
'適量飲酒活化血管, 有益健康' , '偶爾喝點沒事' ——這些說法流傳甚廣. 也有研究文獻, 薈萃分析, 發現飲酒和冠心病發生率下降的些微聯繫.
醒醒吧! 對整體健康而言, 酒精——即使是偶爾一兩口——絕不是好東西.
2017年10月27日,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致癌物清單. 其中, 與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 被列為Ⅰ類致癌物.
人體至少有7個部位的癌症, 已經被證實和酒精有明確聯繫. 包括: 口咽部, 喉部, 食管, 肝臟, 結腸, 直腸和乳腺.
2016年7月, 《成癮》 (Addiction) 期刊發表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Jennie Connor的一篇綜述文章. 其中指出: 酒精與癌症存在明確的 '劑量-效應關係' . 即: 喝得越多, 患癌風險越大.
還有研究證實: 關於癌症, 飲酒沒有 '安全閾值' . 即, 只要喝了, 就會增加風險.
除了癌, 飲酒和多種健康問題都有關. 有些苦苦求子不得的人, 或許毛病就出在貪杯上.
即使你喝酒多年, 自感身強體健, 沒毛病, 但容貌會出賣你的壞習慣!
英國曾組織多名酗酒者參加戒酒. 一段時間後, 戒酒者因為喝酒所導致的肝部損傷, 開始減輕, 注意力和睡眠質量有所改善.
而且, 戒酒前後簡直像換頭.
戒酒就是最好的保養品, 有沒有!
亞洲人 '尤其不能喝'
飲酒危害多. 放眼世界各地, 東亞地區 (中國就在這裡面) 人民的風險更高.
有研究發現, 東亞地區人群中, 至少有40%的人, 存在酒精代謝異常. 即, 喝酒後, 身體不能及時, 有效地分解代謝物. 這些人有一顯著特徵: 喝一點, 就滿面通紅.
針對酒精代謝異常的人而言, 即便少喝點, 悠著點, 患癌風險都會比無酒精代謝異常者, 要顯著增加: 少量飲酒 (每周喝1—8.9個單位酒精, 1單位酒精=22克酒精) , 患食管癌的風險, 是無酒精代謝異常的人的5.8倍.
不想喝但戒不了? 是病! 得治!
據說, 酒駕的陳喬恩也知道喝酒不好. 今年3月, 她存證要戒.
但兜兜轉轉, 不了了之. 最後鬧出酒駕.
這牽扯出另一個問題, '酒精依賴' . 這是 '依賴綜合征' 的一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料顯示, 確診依賴綜合征通常需要在過去1年的某些時間內體驗過或表現出下列至少三條:
1.對使用該物質的強烈渴望或衝動感;
2.對活性物質使用行為的開始, 結束及劑量難以控制;
3.當活性物質的使用被終止或減少時出現生理戒斷狀態, 其依據為: 該物質的特徵性戒斷綜合征; 或為了減輕或避免戒斷癥狀而使用同一種 (或某種有密切關係的) 物質的意向;
4.耐受的依據, 例如必需使用較高劑量的精神活性物質才能獲得過去較低劑量的效應 (典型的例子可見於酒和類鴉片依賴者, 其日使用量足以導致非耐受者殘疾或死亡) ;
5.因使用精神活性物質而逐漸忽視其他的快樂或興趣, 在獲取, 使用該物質或從其作用中恢複過來所花費的時間逐漸增加;
6.固執地使用活性物質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後果, 如過度飲酒對肝的損害, 周期性大量服藥導致的抑鬱心境或與藥物有關的認知功能損害; 應著重調查使用者是否實際上已經了解或估計使用者已經了解損害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俗話說 '煙, 酒不分家' .
事實上, 煙酒病是一家親.
所以, 真愛生命, 遠離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