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中的里程碑 Intel KBL-G处理器详细解读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号, 也就是上周三, Intel向一小撮媒体介绍了传闻已久的Intel CPU+AMD GPU的处理器 (没错, 就是那个从2017年2月就开始有消息的CPU) .

Intel&AMD联手打造的这款CPU正式代号为KBL-G, 属于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家族, 同时也是Intel首款以G为后缀的处理器.

说实话, 从去年2月笔者听到Intel和AMD联合打造CPU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不太敢相信的, 毕竟Intel和AMD两家是有竞争关系的, 试想谁会和竞争对手走在一起?

但事实就是这样, 两个竞争了多年的芯片寡头终于在2018年走在一起, 也算是CPU中的里程碑了.

既然Intel, AMD联合已成事实, 我们就来看看这个KBL-G究竟有什么玄机吧.

首先, KBL-G属于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家族, 不过KBL-G的代号前缀是第七代的Kaby Lake, 笔者猜想KBL-G用的应该还是上代的14nm+工艺 (和8代酷睿低压U的Kaby Lake Refresh是一个套路) , 这个猜想也得到了Intel技术人员的确认.

其实KBL-G处理器并不是第一次和我们见面, 在这之前就有和它相关的技术解读, 比如在去年3月28号的技术制造日上Intel就介绍了EMIB技术 (用于连接Radeon RX Vega M显卡和HBM2显存) , 之后是11月6号的GPU&HBM介绍.

KBL-G的目标人群是游戏玩家, 内容创作者以及VR/MR用户, 这几个目标人群似乎也是Intel一直以来所看重的.

关于KBL-G处理器的定位Intel也给了比较明确的说明, G系列处理器介于U和H之间, U系列是移动端的主流 (多见于轻薄本) , H系列是高性能 (多见于游戏本) , G系列兼具U系列的轻薄, 低功耗和H系列高性能的特点, 当然这得归功于AMD的Vega GPU.

KBL-G处理器的芯片布局之前也都曝光的差不多了, 从PPT上看, 左边是AMD Radeon RX Vega M显卡部分, 在显卡左侧是4GB的HBM2显存, 右侧是Intel的8代酷睿CPU.

Intel还提到了多个首次, 包括首个8代酷睿H系列产品 (KBL-G不应该是G系列吗? ) , 首次在消费级解决方案中使用EMIB技术, 首次在消费级移动解决方案中使用HBM2显存等.

CPU, GPU, HBM2显存都提供超频, 并且有65W和100W两种规格, 搭载KBL-G处理器的设备将在2018年Q1和大家见面, PPT中提到了戴尔, 惠普和Intel的NUC.

AMD Radeon RX Vega M显卡和HBM2显存部分通过EMIB技术连接, GPU和CPU通过8条PCIe 3.0连接, CPU和GPU部分的高度都控制在了1.7mm.

得益于HBM2显存的使用, KBL-G处理器相比传统的CPU+GPU+GDDR5显存的布局可以节约更多的主板面积, Intel给出的数字是1900m㎡.

Intel还提到了一个关键技术, KBL-G处理器之所以可以做的这么轻薄是因为使用了动态功耗分配技术 (Dynamic Power Sharing) , 这个技术允许OEM厂商根据产品定位自行调整CPU, GPU部分的功耗占比.

比如产品定位是玩游戏, GPU部分的功耗就可以高一点, 如果定位是内容创作, CPU部分的功耗就可以高一点, 当然处理器的总功耗是不变的.

与此同时, Intel的动态调节还可以降低处理器的功耗, 相同性能下最高可以提升18%的效率.

KBL-G处理器集成AMD 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同时还保留了CPU的HD 630核显部分, Intel技术人员给出的解释是不用重新设计CPU了.

在GPU这张PPT里, Intel用比较多的篇幅介绍了Radeon RX Vega M和HBM2显存, 除了之前提到的4GB HBM2显存外还给出了一些关键特性, 比如 显存带宽为1024bit, GPU部分最高24组计算单元, Radeon显示引擎提供6个视频输出接口, Intel Gfx显示引擎提供3个.

KBL-G处理器被划分成i7/i5两种, PPT中给出了印有8代酷睿和Radeon RX Vega M显卡的logo, 这也是CPU和GPU第一次被印在同一个标签上, 并且双方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Intel还把搭载KBL-G处理器的笔记本和3年前的笔记本做了对比, 搭载KBL-G处理器的笔记本显然在轻薄程度, 重量, 续航时间以及对4K视频的支持上有着更好的表现. (3年前的设备是一款厚重的笔记本, PPT里的图片挂了……)

NUC也被拿出来和3年前的台式机做了对比, 新款的NUC在体积, 功耗, 安静和轻便程度上都要优于台式机. (感觉这个对比毫无意义, 即便是ITX的主机在这几项上也不是NUC的对手)

KBL-G处理器在Radeon RX Vega M显卡部分也做了划分, 一个是Radeon RX Vega M GL, 一个是Radeon RX Vega M GH.

搭载Radeon RX Vega M GL显卡的 CPU频率最高是4.1GHz, 4核心8线程, 8MB三级缓存, 显卡的频率范围是931-1011MHz, 20组CU单元, 显存为4GB, 显存带宽179GB/s, TDP为65W.

在生产力, 游戏, 转码, 内容创作上, 搭载Radeon RX Vega M GL的KBL-G处理器全面领先3年前的i7-4720HQ+GTX 950M的组合, 并且在和i7-8550U+GTX 1050的对比中依然领先, 性能最高是GTX 1050 4GB的1.4倍, 也就是比GTX 1050 4GB最多高40%.

搭载Vega M GH显卡的处理器在 CPU频率上比Vega M GL高100MHz, 为4.2GHz, 核心/线程数量, 缓存大小和搭载Vega M GL显卡的处理器是一样的.

Vega M GH比Vega M GL在GPU频率, 计算单元, 显存带宽上更高, Vega M GH的频率范围是1063-1190MHz, 24组CU单元, 显存带宽为204GB/s, TDP为100W.

搭载Vega M GH显卡的CPU同样和3年前的笔记本做了对比, 这回对比的配置升级成了GTX 960M显卡, 不过KBL-G处理器依然是吊打, 包括杀手, 全面战争: 战锤, 古墓丽影在内的大作都可以获得60帧以上的表现, 并且在PPT的右下角赫然打上了1080P/60FPS的标签.

更厉害的是, 搭载Vega M GH显卡的KBL-G处理器在和i7-7700HQ+GTX 1060 Max-Q的较量中依然占有优势, 性能最多是GTX 1060 Max-Q的1.13倍, 也就是比GTX 1060 Max-Q最多高13%.

这就有点恐怖了, 原来需要两个相互独立的芯片完成的事, 现在只需要一个KBL-G就能做到, 并且在产品的轻薄程度, 功耗上都要优于前者. 换句话说就是, 更小, 却更强了.

KBL-G处理器同样支持VR/MR, 在Oculus以及Windows Mixed Reality上都能获得不错的体验.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KBL-G处理器在驱动上支持AMD最新的肾上腺素驱动 (Radeon Adrenalin Edition) 以及Intel的图形控制面板, 肾上腺素驱动包括Chill, ReLive和FreeSync功能并不意外.

Intel这边的驱动不光支持超频, 还把本属于Radeon的WattMan电源管理工具搬了过来, 这就有点乱了.

很多玩家期待的骷髅峡谷也将迎来更新, 处理器用上KBL-G肯定是没跑了, 具体型号是i7-8809G, 不仅游戏玩得爽, 在生产力和内容创作方面也是轻松胜任, 并且在扩展性上也很强大, 具体包括2个雷电3接口, 2个M.2接口, 2个HDMI接口, 2个DP接口, 2个网口, 7个USB等等.

最后就是KBL-G处理器的型号及参数了, KBL-G共有5款型号, 都是4核心8线程设计, 内存支持DDR4-2400MHz, 并且都是BGA封装.

其中, i7-8809G规格最高, 主频3.1GHz, 最大睿频4.2GHz, 搭载Radeon RX Vega M GH显卡, 是5款处理器中唯一一款支持超频的型号.

另外, i7-8809G和i7-8709G用的都是24组CU单元的Radeon RX Vega M GH显卡, 流处理器数量为24*64=1536个, i7-8706G, i7-8705G, i5-8305G用的是20组CU单元的Radeon RX Vega M GL显卡, 流处理器数量为20*64=1280个.

从流处理器数量上来看, Radeon RX Vega M GH/GL是介于RX 560 (16组CU, 1024个流处理器) 和RX 570 (32组CU, 2048个流处理器) 之间的.

写在最后:

把Intel的CPU和AMD的GPU封装在一块芯片中本身就是一件很疯狂的事, 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不瞒大家说, 笔者到现在都没想明白AMD为什么要把Vega GPU和RTG老大Raja拱手送给Intel) .

但是对于玩家来说, 一款足够轻薄, 同时性能强大到可以以1080P/60FPS畅玩主流游戏大作的迷你PC (比如即将迎来更新的骷髅峡谷) 就足以让我们为之兴奋.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