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中華裔CEO竟有七位;

1, 驚人! 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中, 華裔CEO竟有七位; 2, 搶在VIVO之前, 敦泰子公司推出屏下指紋+健康監測解決方案; 3, 國科微: 以自主安全可控的生態體係為核心競爭力; 4, 華為, 中興, 長飛, 光迅科技等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5, 國內ODM前五強齊聚南昌高新區 簽約項目投資超千億元; 6, 紫光三箭齊發 繼武漢, 南京後啟動成都3D專案;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

1, 驚人! 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中, 華裔CEO竟有七位;

集微網消息, IC Insights在近日發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 大陸的海思和紫光都名列其中. 有意思的是, 集微網觀察到十大企業中, 除了高通, 蘋果和Marvell, 竟有七家公司的領導人都是華人. 另外三家裡, 高通新近更換的領導人, 也非常了解中國市場; Marvell的創始人則是華人. 這些有趣的變化, 正是中國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目光所在的直觀體現.

1.高通: 高通裡最了解中國市場的阿蒙

2017年12月27日, 高通公司宣布已任命克裡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為公司總裁, 該任命於2018年1月4日正式生效.

阿蒙現任高通旗下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執行副總裁, 兼高通CDMA技術集團(QCT)總裁. 升任高通總裁後, 阿蒙將主要負責制定和推動公司的核心增長戰略, 包括在高通當前的核心業務領域, 以及其他新領域探索新商機. 晉陞後, 阿蒙將繼續領導高通的QCT業務, 向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彙報工作.

在阿蒙的領導下, 高通已經成為全球移動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 阿蒙成功建立了高通在中國的晶片策略以及相關業務, 推動了公司在其它相鄰行業的業務增長, 並拓展了對公司長期成功至關重要的深層戰略性客戶關係. 自2008年以來, 阿蒙一直負責管理QCT的產品路線圖, 在此期間, 高通和整個行業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和創新.

阿蒙於1995年作為工程師加入高通, 期間先後擔任過多個業務及技術領導職務. 在過去的五年中, 阿蒙一直負責高通半導體業務, 首先擔任QCT聯席總裁和高通執行委員會成員, 近兩年擔任QCT總裁. 在加入高通之前, 他曾任巴西無線運營商Vésper首席技術官並曾在NEC, 愛立信以及Velocom公司任職. 阿蒙擁有巴西聖保羅坎皮納斯州立大學 (UNICAMP) 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學位.

莫倫科夫1994年加盟高通, 起初擔任工程師, 2011年出任COO, 2013年12月12日開始出任CEO. 莫倫科夫在高通工作二十多年時間, 曾在多個部門擔任負責人, 其中就包括晶片業務. 在莫倫科夫任職期間, 他成功推動了該公司的創新, 帶動了創紀錄的業績增長, 使高通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移動晶片供應商和LTE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此外, 在莫倫科夫的領導下, 高通斥資31億美元收購了Atheros公司, 這也是高通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併購交易, 這筆交易加快了高通技術和平台的擴張速度.

2.新博通: 併購狂人Hock Tan

博通CEO Hock Tan (陳福陽) 此前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直到博通宣布併購高通, 這位馬來西亞華人才開始走入人們視野. 就在媒體曝光收購高通之前, Hock Tan罕見地高調了一把,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出席活動, 宣布將把新博通的總部從新加坡遷到矽谷聖何塞, 他個人也成為了媒體曝光的焦點.

他被稱為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行業最為兇猛的併購操盤手, 短短几年間, 連續收購了數家比自己更大的同業公司, 並帶領安華高(AvagoTechnologies)營收和股價增長了五倍有餘. 入主博通後的安華高更是以 '新博通' 的名義在半導體行業的排位賽中從前年的第17位躍升至第5位. 這位被財富雜誌稱為金融極客的馬來西亞華人, 通過資本運作建立起了自己的半導體帝國.

現年64歲的Hock Tan出生於馬來西亞華人聚集地檳城, 除了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理工碩士學位, 還少見的擁有哈佛企管碩士學位. 這樣的學曆, 使 Hock Tan 不但能在半導體產品研發一展長才, 還具財務管理見長的背景, 這在以工程師背景為主的矽谷半導體公司來說並不多見.

Hock Tan曾任職通用汽車和百事公司財務部門, 直到 1992 年才轉職到個人電腦製造商Commodore, 開始進入科技產業領域. 後來, 他進一步到晶片製造商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 (ICS) 擔任財務長, 最後升任CEO, 從此開始一連串購併動作.

Hock Tan真正在科技行業聲名鵲起還是在安華高. 安華高成立於1961年, 原本是惠普旗下的半導體業務. 1999年惠普將這一業務分拆為安捷倫公司. 2005年, 安捷倫又將旗下半導體事業部改名安華高, 以26.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私募基金KKR和銀湖資本(Silver Lake). KKR收購後, 請來了Hock Tan出任CEO. 後者憑藉著出色的企業經營能力, 在2009年成功帶領安華高在納斯達克上市.

事實上, 因為Hock Tan曾擔任財務長的背景, 加上談判技巧高明, 使他與華爾街金融圈關係良好. 這次天價購併高通, Hock Tan表示華爾街金融圈都表示支援, 並願意提供融資.

3.英偉達: 黑皮衣強迫症霸道總裁黃仁勳

黃仁勳, 美籍華人, 1993年創辦Nvidia, 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顯卡晶片廠商之一. 他1963年在台北出售, 後移民美國, 1984年於俄勒岡州大學取得電機工程學位, 其後在斯坦福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黃仁勳曾在AMD(1983年- 1985年)及LSI Logic(1985年- 1993年)工作.

1997年Nvidia發布了NV3, 這一划時代的產品讓英偉達瞬間中默默無聞的小公司, 一舉成名為家喻戶曉的圖形映像處理的領軍企業. 在GPU晶片市場上, Nvidia市場佔有率高達70%, 當之無愧是晶片領域的霸主, 也使之成為矽谷最炙手可熱的公司之一. 1999年於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為Nvidia開啟了一連串的裡程碑. 那一年, 它發布了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GPU的GeForce 256. 2006年, 它推出了CUDA, 一種並行計算架構, 允許研究人員在數千個GPU上運行極其複雜的練習, 將晶片從當時唯一的應用領域電子遊戲中發展出來, 並使其可用於各種類型的計算. 2014年, 該公司通過重新定位了將之命名為Tegra, 用於汽車使用, 一掃智能手機業務競標失敗的頹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舉措被證明是有先見之明的, 為Nvidia在國防, 能源, 金融, 醫療, 製造和安全等行業開啟了新的收入來源.

黃仁勳今年已經55歲, 總是一身全黑, 還經常披件皮外套, 在辦公室裡走路風風火火. 他擁有敏銳的戰略直覺, 個性出了名的嚴苛, 因此有人拿他來跟蘋果已故CEO喬布斯比較. 公司建立以來的24年時間裡, 英偉達數次面臨生存困境, 包括新晶片出問題, 和競爭對手打官司等, 黃仁勳都帶領員工渡過了危機.

短短一兩年前, 英偉達還被視為一家 '遊戲公司' , 現在, 這位霸道總裁又將目光轉向了汽車製造行業. 在今天美國剛剛結束的英偉達發布會上, 黃仁勳正式發布了DRIVE Xavier, 這是一款為無人車準備的AI超級計算晶片, 也是有史以來最複雜, 最大的SoC.

4.聯發科: '小張忠謀' 蔡力行臨危受命被寄厚望

在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營運陷入困境之際, 2017年7月, 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空降救援, 擔任聯發科共同CEO及集團副總裁, 聯發科開啟 '雙蔡 (蔡明介+ 蔡力行) 共治' 時代. 有著 '小張忠謀' 之稱的蔡力行, 准, 硬, 強是其行事風格.

受到大陸競爭者及高通的擠壓, 聯發科近年來手機晶片全球市佔面臨挑戰, 即便繳出2017年營收年增3成的亮眼成績單, 但毛利率不斷下滑, 獲利衰退卻是不爭的事實.

蔡力行上任後的一大重點目標, 是促使聯發科在人工智慧的布局執行更加完善. 該公司目前正致力於在旗下的SoC中, 建立人工智慧技術, 以使其能順利在終端設備上運作. 晶片設計業界人士認為, 蔡力行就任後, 將面臨手機晶片產業激烈競爭, 內部組織文化磨合, 以及與晶圓代工廠良好關係等三大挑戰. 同時業界認為蔡力行對半導體晶圓代工等方面的布局和執行細節都非常熟悉, 專長在控製成本與內部管控的能力, 市場預期其到任後將有助於聯發科穩定, 並拓展半導體市場藍圖.

蔡力行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系, 美國康乃爾大學材料科學暨工程博士; 加入聯發科之前, 於2014年至2016年在中華電信擔任董事長暨執行長, 於2011年至2014年擔任台積電 (2330) 策略投資 '台積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及 '台積固態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暨執行長, 於2001年至2011年依序擔任台積電總經理暨營運長, 總經理暨總執行長, 新事業總經理等職, 進入台積電前並曾於美國惠普公司半導體部門服務多年. 聯發科指出, 蔡力行經曆相當完整而豐富, 是不可多得的國際級專業經理人.

聯發科期望, 聯發科集團能在董事長蔡明介, 共同CEO蔡力行, 副董事長謝清江的共同領導下, 延續在無線通信, 數字多媒體IC設計, 電源管理產品, 物聯網及車用電子產業的優勢, 使聯發科技集團成為智能聯網設備的領導企業.

5.蘋果: 後喬布斯時代, 商人庫克塑造了開放的蘋果

毫無疑問, 喬布斯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者, CEO. 或許後續繼任的CEO永遠都要活在喬布斯的陰影下, 2011年Tim Cook (庫克) 接替喬布斯擔任CEO時, 業界均質疑他繼承喬布斯衣缽的能力. 但是蘋果公司市值在庫克接手三年後翻了一番, 證明他也是一名合格的CEO.

庫克1982年畢業於奧本大學工業工程專業, 1988年獲得杜克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曾在IBM供職12年, 負責PC部門在北美和拉美的製造和分銷運作. 1998年年初, 庫克進入蘋果, 任副總裁, 主管蘋果的電腦製造業務, 2011年擔任公司CEO.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執行著自我封閉的價值觀. 但是庫克時代的蘋果, 以一種完全開放的姿態走入了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可以說他最大的貢獻就是讓蘋果公司從美國的國家級公司逐步走向了全球化的國際級公司. 擅長供應鏈的庫克, 上任後使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水平上了整整一個台階.

如果說喬布斯作為藝術家, 創造了市場需求, 那麼庫克作為一名商人, 便是很好地把握了市場需求.

6.AMD: 男性主導的半導體世界闖進的女學霸, 女鬥士

蘇姿豐博士 (Dr. Lisa Su) , AM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AMD 45年歷史上首位女性CEO. 自2012年1月加入AMD以來, 她曾擔任首席運營官, 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業務總經理等職務, 2014年出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此前Lisa曾在IBM, 飛思卡爾和德州儀器擔任技術性職位. 擁有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士, 碩士與博士學位, 曾撰寫超過40本技術刊物, 並在2009年獲選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成員. 她擔任亞德諾半導體公司 (Analog Devices), 全球半導體聯盟 (GSA, 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董事會成員. Lisa Su和Nvidia的黃仁勳同樣是台灣人, 一個台南一個台北.

Lisa Su是AMD第一任女性CEO, 也是男性主導的半導體世界中首位女性CEO. 她一直是技術派支撐者: '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公司, 這需要時間. 未來, 重要的是技術. ' 在Lisa Su之前, 2011年上任的裡德一直在努力複興AMD. 彼時, AMD的絕大多數營收都來自PC晶片, 並且處於虧損之中. 羅瑞德當時以 '救火隊長' 的形象入職.

上任後Lisa Su繼續推進著AMD的複興計劃, 馬上就提出三大戰略: 一, 打造偉大的產品;二, 加強與客戶和合作夥伴的關係;三, 簡化運營, 快速投入市場. 3年時間, 她讓AMD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Q1至2017年Q3的財報發現, 在營業額上, 只有2016年Q1出現了下滑, 而從2016年Q2開始, AMD營業額就是一路高歌, 持續實現增長.

此前幾十年來, 半導體產業就是男人的世界, 這位女強人的到來, 意味著AMD和整個產業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雖說是一位女性CEO, 但Lisa Su展現出來的風采, 卻是很多男性恰恰缺少的.

Lisa Su獲得過眾多的獎項與榮譽: 2017 年被財富雜誌入選為世界最偉大 50 位領導人的名單2017 年被機構投資者雜誌評選為頂級半導體公司首席執行官HPCWire 評選為 2017 年度人物2016 年榮獲亞美商業發展中心頒發 '巔峰獎' 2016 年被國家多元化委員會評選為技術領域前 50 強女性之一2015 年度 SFGate 頒發 '年度遠見獎' 2014 年度榮獲 EETimes 和 EDN 頒發的傑出執行官榮譽2003 年榮獲 YWCA 頒發 '優秀業績獎' 2002 年獲選麻省理工學院《Technology Review》100 位傑出青年創新者

7.海思: 神秘的海思, 低調的何庭波

何庭波出生於1969年, 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 碩士. 1996年加入華為, 曆任晶片業務總工程師, 海思研發管理部部長, 海思總裁, 2012實驗室副總裁, 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等. 目前任華為董事, 海思總裁, 2012實驗室副總裁.

何庭波是華為海思和終端晶片的引路人, 她帶著海思從一路落後, 到設計出配有AI運算能力的先進手機晶片, 她也因技術上的戰功, 進入華為董事會. 在很多研發人眼中, 她是一位魅力總裁, 但相比CEO, 在通信領域摸爬滾打20年的她, 更喜歡工程師的稱呼.

一直以來海思半導體顯得低調而目標清晰, 從成立到實現38億美元的營收成為全球無晶圓半導體設計公司的第6名 (2015年) , 海思用了25年的時間, 當然這其中因為背靠華為這棵大樹, 讓海思半導體可以避免很多創業公司在初期會遭遇的殘酷的市場碾壓, 可以更穩健的成長. 而扶持海思半導體也是華為的一部好棋, 時至今日, 華為和海思已經是一種共贏的狀態, 當我們談論兩大國產手機品牌華為和聯想的最大差別的時候, 硬體實力的積累無疑是一個關鍵點. 海思半導體讓華為在和國際晶片大佬議價時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第一排右一就是何庭波. 在這張著名的華為董事成員合影中, 海思總裁何庭波和華為總裁任正非坐在了同一張椅子上, 也由此可以看出何庭波女士在華為的份量.

8.賽靈思: 從GPU到FPGA, Peng的軌跡暗示著計算市場的變遷?

賽靈思公司 (Xilinx) 日前宣布公司董事會已任命Victor Peng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CEO) , 任命自2018年1月29日生效. Victor Peng將成為賽靈思曆史上第四任CEO, 也是賽靈思曆史上首位華人CEO.

Victor Peng於2008年加入賽靈思, 在公司產品線和服務方面引領了行業領先的戰略和技術轉型, 實現了連續三代核心產品的領導地位, 並在整合度和編程模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技術突破. 前不久他接任首席運營官一職, 並於2017年10月被任命為公司董事會成員.

加入賽靈思之前, Peng曾擔任AMD公司圖形產品部 (GPG) 晶片工程企業副總裁, 是AMD核心晶片工程團隊的主要領導人, 負責為圖形, 遊戲主機產品, CPU晶片和消費者業務部門提供支援. Peng擁有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士學位, 以及康奈爾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現年57歲的Peng接下63歲Moshe Gavrielov的職位, 按此前宣布的首席執行官接班計劃, Moshe將於2018年1月28日卸任CEO和董事會的職位.

業內評價, Peng在計算領域產品的豐富經驗, 自2008年加入Xilinx, Xilinx已經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技術升級, 包括以SDx和Vivado為代表的軟體工具, 以及Zynq/Ultrascale為代表的SoC晶片. 相信他會很好的幫助賽靈思抓住這一機遇. 當前, FPGA已經成為後摩爾定律時代的重要計算加速平台, 各類新的增長點, 如硬體加速, 人工智慧應用及基於雲的應用服務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 如何把握市場機遇, 戰勝這些挑戰, 會成為Peng主要面對的問題.

9.Marvell: 華人創辦的企業卻沒有搞懂中國市場

2016年6月, Marvell宣布任命Matthew J. Murphy為公司新任總裁, CEO以及董事會成員, 該任命自2016年7月11日生效. Murphy先生是來自Maxim Integrated的一員老將, 他將加入執行團隊以及董事會,

Murphy在Maxim Integrated服務了22年, 曾在銷售和業務等部門擔任領導職務, 近期擔任業務部門, 銷售和市場執行副總裁. 職責內他需要對公司整體利潤和損失負責, 領導產品開發, 銷售, 現場支援, 市場以及中央工程. 從2011年到2015年, 他擔任通信和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的高級副總裁, 領導團隊為該市場開發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 從2006年到2011年, 擔任全球銷售和市場副總裁, 期間Maxim的銷售業績大幅增長. 2006年前, 他擔任多個業務部主管以及客戶運營等角色.

2017年3月, Marvell公布整個2017財年, Marvell銷售額23億美元, 2016年是26.5億美元. GAAP淨利潤4400萬美元, 上年度虧損7.7億美元. 2017財年非GAAP淨利潤3.31億美元.

有趣的是, Marvell是一家華人創立的企業, 1995年, Marvell由周秀文博士, 戴偉立, 弟周秀武三人共同於1995年創立,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 2016年4月, 周秀文與戴偉立雙雙離職.

2000年, 互聯網泡沫前夕, 做儲存起家的Marvell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 承銷價格為每股15美元, 上市當天即漲到了56美元, 漲幅278% , 為華爾街全季度之最. 一夜之間, 200多位公司員工成為百萬富翁, 公司創始人戴偉立女士在財富榜上的排名一舉超過喬丹, 所以被時人戲稱為''使喬丹甘拜下風的女人. 最輝煌的時候, Marvell是全球排名前五的半導體公司.

2010年Marvell將自己的中文名改為美滿, 意味著它更加重要的中國戰略的開始. 然而這個信心滿滿的新秀卻在創始人的故鄉折戟.

曾經Marvell在手機晶片市場的最初的表現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 曾多次創造世界第一. 晶片累計售出幾億片, 實現數百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一舉俘獲三星和 '中華酷聯魅' 等中國一線手機廠商, 與高通一起統治全球4G市場長達兩年. 然而其手機業務卻在2015年宣布關閉解散, 其慘敗, 最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真正搞懂中國市場, 缺乏本地市場化運作的實力. 既太多依賴運營商市場和四大金剛客戶 (酷聯中華) , 又對競爭對手的重視不足, 所以沒有抓住關鍵時間點把自己做大或賣出去.

這樣的風雲突變, 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10.紫光: 毀譽參半的中國IC霸才趙偉國

紫光在近幾年的大手筆, 以及掌門人趙偉國的高調, 均吸引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目光. 趙偉國是繼Hock Tan之後又一個併購狂人. 趙偉國 '掌舵' 紫光集團後, 自2013年以來, 就以大規模的併購聞名. 據不完全統計, 自2013年到目前, 紫光系共投資16家(不包括後期暫停或終止的), 斥資近千億元. 其中, 晶片領域就有11家, 先後十多次舉牌上市公司.

前身為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的紫光集團在2009年增資擴股, 引入了民營企業健坤集團. 實現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佔51%, 民營企業健坤集團佔49%的混合所有制模式, 為紫光集團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來到了國家重點發展整合電路的時候, 紫光集團開啟了引擎, 以 '國際併購+自主創新' 為雙輪驅動, 確立了以整合電路產業為主導, 向泛IT, 移動互聯, 雲計算與雲服務等資訊產業核心領域集中發展的戰略.

在2012年確定了 '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企業' 的目標及發展戰略以後, 次年收購展訊通信, 紫光開啟了半導體領域的龐大布局. 掌門人趙偉國1967年出生於新疆沙灣縣, 恢複高考後考入清華大學, 經曆三年的工作後又重回清華讀研, 一邊在紫光集團兼職. 碩士畢業後, 分配到清華紫光工作, 任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 1997年10月, 他離開紫光, 2009年又重返並擔任總裁.

當時的的紫光集團, 手握上市公司紫光古漢和20多家子公司, 但經濟效益不佳, 資產規模約13億元, 淨資產只有2億元, 收入只有3億元. 在紫光的頭三年, 市場幾乎聽不到趙偉國的聲音. 六年半之後, 趙偉國站在2015中國資訊產業經濟年會的舞台上宣布, 截至2015年年底, 紫光集團的資產規模約為1000億元, 合并淨資產約為350億元, 收入約為500億元, 稅後總利潤約為40億元.

趙偉國 '成名' 不過是這兩年的事兒, 這個進入整合電路產業的 '野蠻人' 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砸開了這個產業的大門, 在讓產業看到了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同時, 也成為該產業風雲人物. '要像女人逛街一樣不厭其煩地看東西, 但只像古董商人一樣出手, 三年不開張, 開張吃三年; 一旦出手, 餓虎撲食. ' 趙偉國的併購要訣震動全行業.

在持續不斷的收購中, 外界的質疑聲也不斷, 趙偉國也曾有過多次激進的言論. 對此趙偉國表示: '紫光買的企業一個都沒有賣的, 不斷地加大投入, 從一匹小馬變成駿馬, 千裡馬. 對於企業來講, 發展是核心, 併購在某個特定階段只是一個手段. 所以一個企業家要把你的產業理想和商業現實結合起來, 這樣才能照亮企業的未來. 我肯定是藉助了資本, 藉助這樣一個工具, 但把它用在了我所傾心, 並為之付出終生的事業上. '

不過目前紫光集團發展戰略也有所調整, 除併購等外延式增長之外, 還對自主研發的內生式增長有所布局, 趙偉國近日表示, '紫光雖然是通過併購切入晶片產業的, 但目前的工作重點已經完全轉向自主研發. ' 由此來看, 紫光集團今後的發展或許更多考驗的是內功, 而趙偉國是否能經得住考驗, 還需要經曆時間的檢驗.

2, 搶在VIVO之前, 敦泰子公司推出屏下指紋+健康監測解決方案;

(集微網/文標) iPhone X帶火了Face ID, 卻冷落了屏下指紋, 不過屏下指紋解鎖或將煥發新機. 今天, CES 2018如期開幕, VIVO將在本屆CES上演屏下指紋技術 (Under Display) , 或首發採用屏下指紋的新機; 而在此次CES開幕的前一天, 手機觸控晶片龍頭敦泰子公司敦捷光電, 率先發布屏下指紋解鎖, 並支援屏下多點指紋讀取的解決方案.

敦捷光電屏下指紋解鎖經過3-4年研發投入

2017年自iPhone X發布後帶動手機全面屏大戰愈演愈烈, 且在2018年會持續深入. CINNO Research CEO陳麗雅稱, 2017年全面屏手機滲透率為8%, 預計2018年全面屏手機滲透率將達到52%, 2019年滲透率將達到71%.

2017年敦泰全力推廣驅動與觸控整合型晶片(IDC), 推動手機TFT-LCD面板尺寸由16:9改變為18:9的全面屏佔比, 讓智能手機全面屏時代加速來臨. 而全面屏手機的催生與指紋識別也緊密相連, 業界一直在努力實現基於屏下指紋的100%屏佔比. 敦泰電子CEO胡正大表示: 過去幾年我們在指紋晶片領域乏善可陳, 市場上表現並不好, 但我們在指紋晶片一直不斷繼續投入研發創新.

1月8月, 敦泰子公司敦捷光電在深圳發布並實機展示《aTOM onFlux ID》, 實現TFT-LCD, OLED, LED等面板屏下指紋解鎖, 並支援屏下多點指紋讀取的解決方案, 突破了目前的技術瓶頸, 讓全面屏和前置指紋可以很好結合.

數據顯示, 2017年智能手機指紋晶片滲透率已經超過60%, 說明消費者還是習慣指紋晶片, 且指紋解鎖在動作上還是有優勢, 比如不用像Face ID一樣拿到眼前才能解鎖, 而前置指紋的導入將是真正全面屏手機所要解決的問題.

敦捷光電廖俊傑董事長表示, 我們看好屏下指紋解鎖的市場前景, 所推出的屏下指紋解鎖是基於光學方案, 解決了屏下指紋的SiP封裝難點, 減小電源功耗和IC與模組厚度, 在功耗和模組厚度都可以做到業界領先, 穿透率大於80%, 波長大於850nm, 模組厚度為0.3mm, 為此付出了3-4年研發投入.

看好健康監測+指紋解鎖解決方案

敦捷光電投入3-4的研發成果並不只有屏下指紋解鎖, 更重要的是將指紋晶片和健康測試相結合. 為了豐富全面屏的用戶體驗, 除了屏下指紋解鎖外, 敦捷光電同步發表另一亮點技術《aTOM GlucoWit》, 在智能手機上實現了非侵入式血糖監測. 這項直接以手機作血糖量測的裝置, 是應用了前瞻生理量測演算法, 人工智慧學習技術, 以及超過160餘項aTOM納米光機電感測專利.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