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動農膜回收再利用, 市場呼喚新的技術革新

政策背景

2018年3月1日將正式實施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的《農用薄膜行業規範條件(2017年本)》, 鼓勵企業開展廢舊農膜回收與加工利用, 廢次品回收利用裝置.

2017年10月14日正式頒布強制性國家標準《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 這項國家標準將於2018年5月1日起實施. 新國標將推動更高厚度, 更好性能的農用地膜的推廣使用, 有利於農用地膜的回收再利用.

2017年5月16日, 農業部發布了《農膜回收行動方案》, 加強農膜汙染治理, 提高廢舊農膜資源化利用水平.

在此背景下, 2017年, 甘肅, 新疆和內蒙古啟動建設幾十個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示範縣, 實現加厚地膜全面推廣使用, 回收加工體系基本建立, 當季地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率先實現地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目前, 我國廢舊農膜回收再利用技術主要集中在農膜回收技術, 農膜再利用技術和農膜生物降解技術三個方向.

1, 農膜回收技術

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地膜較厚, 一般覆蓋於蔬菜, 水果等經濟作物, 覆蓋期相對較短, 主要採用收卷式回收機進行卷收.

我國的棚膜回收相對容易, 基本達到100%回收. 而農用地膜較薄, 強度小, 覆蓋期相對較長, 清除時易碎, 不易回收. 針對我國農膜特點, 相關單位開發出了多種形式的殘膜回收機. 其中, 滾筒式殘膜回收機的研究較為集中, 其滾筒有伸縮扒杆撿拾滾筒, 弧形挑膜齒撿拾滾筒, 彈齒滾筒, 夾持式撿拾滾筒, 梳齒轉筒等多種結構形式.

但是完全依靠機械的農膜回收率依然不理想, 而且夾雜率高, 還需要大量人工. 《農膜回收行動方案》中指出, 將地膜回收作為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必需環節, 推動組建地膜回收作業專業組織, 全面推進機械化回收. 加強地膜回收機具研發和技術整合, 推動形成區域地膜機械化撿拾綜合解決方案.

2, 農膜再利用技術

回收後的農膜經過破碎, 分選, 清洗, 造粒等工藝製成塑料顆粒, 可以用於再生農膜或其它塑料製品.

但是由於廢舊農膜, 尤其是地膜含有大量泥土, 植物秸稈, 回收處理難度較高, 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電, 同時廢水處理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經濟效益不佳, 環境汙染嚴重.

因此不少企業專註於研發符合環保需求的廢膜處理新技術. 目前, 廢膜的無水清洗技術, 廢膜無水不加熱造粒技術, 農地膜幹法濕法共用預回收線, 農地殘膜回收清洗線及再生造粒環保設備等先進技術正在推廣試用或已規模化投產.

傳統的的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的廢膜處理加工方式在環保政策下勢必淘汰, 規模化無汙染的廢膜處理新技術將成為行業的主流, 如何降低技術成本, 實現大規模化生產, 讓新的技術切實的解決我國農膜汙染的問題, 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3, 農膜生物降解技術

世界範圍內, 歐洲和日本生物降解地膜在地膜市場佔有的份額不斷增加, 目前已經超過10%, 局部區域的應用比例更高.

我國在2011年以來在9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生物降解地膜適宜性評價基地, 針對國內主要科研機構及企業生產的生物降解地膜產品, 進行了全方面的綜合評價.

儘管生物降解地膜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但是其產業化及推廣應用進展遲緩. 主要原因:

a 由於機械強度普遍不夠, 規模化作業困難, 這是限制生物降解地膜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b 生物降解地膜破裂時間和降解可控性差, 增溫保墒功能較差, 難以滿足不同氣候條件和作物的生長需要;

c 與普通PE 地膜相比, 成本高是目前生物降解地膜大規模推廣應用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

綜上所述, 廢舊農膜的回收再利用技術亟需提升與發展. 筆者認為, 尤其是廢膜再利用技術, 在符合環保要求的前提下, 提升廢膜的綜合利用技術是既經濟可行性又高的方法之一.

《農膜回收行動方案》指出, 目標到2020年, 全國農膜回收網路不斷完善, 資源化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白色汙染' 得到有效防控. 由此看來, 要達成80%的回收利用率需要全行業的智慧與力量, 作為廢塑料人更是責無旁貸.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