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拆給大家看的, 是千元內極具性價比的紅米5, 可以說, 紅米5的誕生是把全面屏這個概念徹底的拉下了神壇, 自此之後, 再使用全面屏作為宣傳點的企業, 可能就不如老老實實說自己只是窄邊框+高屏佔比的18: 9屏幕了. 那這樣一款熱點與爭議並存的手機, 自然是值得扒開看一看內部做工了.
首先移除卡托, 如果你會這一步, 其實你也可以說自己略懂拆機嘛~
從外觀就能看出來紅米5的後蓋整體是塑料框架, 上下也未使用螺絲固定, 可以直接上翹片開撬. 因為塑料的強度比較低, 所以使用翹片的時候注意用力方向, 不要不小心劃傷了背蓋, 小編只是手急了一點, 一不小心就留下了痕迹.
暗扣全都鬆開以後不要著急直接摘除後蓋, 後置指紋識別的排線可是還連著的, 先小心斷開. 這裡可以看到, 被蓋的框架整個是塑料的, 可以說是把中間鏤空後貼上了金屬貼片.
主板位置螺絲較多, 但型號是一致的, 不用擔心混淆. 一長條的固定罩覆蓋了下部的所有BTB, 不會有鬆動之虞.
分離所有連接件和覆蓋件之後, 就可以把主板取下來了, 主板正反兩面空間利用還是比較充分的, 屏蔽罩的覆蓋也比較完全, 攝像頭上覆蓋有膠圈, 相信防塵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 掀開其中一個屏蔽罩, 咱們就能看到高通驍龍450了.
副板位置一共六顆螺絲, 卸下螺絲之後, 整個位置連同音腔BOX就可以一塊分離了, 有暗扣的部位注意小心. 可以看到射頻線的另一端, 同時隱藏在電池下方的FPC也暴露了出來, 拆下電池咱們可以一窺全貌.
整體全家福來看, 紅米5沒有糟蹋自己在千元內性價比的優異表現, 整體設計和做工保持在及格線以上, 內部沒有明顯縮水的地方. 看來如果不介意5.7寸的720P屏幕的話, 紅米5在自身價位檔還是很值得入手的.
這裡是手機之家, 歡迎喜歡拆機和看拆機的朋友持續關注~~~至於下周拆個啥, 小編也還沒想好呢, 又是個艱難的決定啊.
今天拆給大家看的, 是千元內極具性價比的紅米5, 可以說, 紅米5的誕生是把全面屏這個概念徹底的拉下了神壇, 自此之後, 再使用全面屏作為宣傳點的企業, 可能就不如老老實實說自己只是窄邊框+高屏佔比的18: 9屏幕了. 那這樣一款熱點與爭議並存的手機, 自然是值得扒開看一看內部做工了.
首先移除卡托, 如果你會這一步, 其實你也可以說自己略懂拆機嘛~
從外觀就能看出來紅米5的後蓋整體是塑料框架, 上下也未使用螺絲固定, 可以直接上翹片開撬. 因為塑料的強度比較低, 所以使用翹片的時候注意用力方向, 不要不小心劃傷了背蓋, 小編只是手急了一點, 一不小心就留下了痕迹.
暗扣全都鬆開以後不要著急直接摘除後蓋, 後置指紋識別的排線可是還連著的, 先小心斷開. 這裡可以看到, 被蓋的框架整個是塑料的, 可以說是把中間鏤空後貼上了金屬貼片.
主板位置螺絲較多, 但型號是一致的, 不用擔心混淆. 一長條的固定罩覆蓋了下部的所有BTB, 不會有鬆動之虞.
分離所有連接件和覆蓋件之後, 就可以把主板取下來了, 主板正反兩面空間利用還是比較充分的, 屏蔽罩的覆蓋也比較完全, 攝像頭上覆蓋有膠圈, 相信防塵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 掀開其中一個屏蔽罩, 咱們就能看到高通驍龍450了.
副板位置一共六顆螺絲, 卸下螺絲之後, 整個位置連同音腔BOX就可以一塊分離了, 有暗扣的部位注意小心. 可以看到射頻線的另一端, 同時隱藏在電池下方的FPC也暴露了出來, 拆下電池咱們可以一窺全貌.
整體全家福來看, 紅米5沒有糟蹋自己在千元內性價比的優異表現, 整體設計和做工保持在及格線以上, 內部沒有明顯縮水的地方. 看來如果不介意5.7寸的720P屏幕的話, 紅米5在自身價位檔還是很值得入手的.
這裡是手機之家, 歡迎喜歡拆機和看拆機的朋友持續關注~~~至於下周拆個啥, 小編也還沒想好呢, 又是個艱難的決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