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樂視電視的生死局; 韓企入華包抄中國面板商?

1, IDC: 陸今年顯示器出貨續降 高端/商用市場迎新發展; 2, LGD中國建廠獲批 韓企入華包抄中國面板商? ; 3, LG AI家電布局擴大至OLED電視 2018年推ThinQ電視; 4, 樂視電視的生死局;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複製 laoyaoic 微信公共號搜索添加關注.

1, IDC: 陸今年顯示器出貨續降 高端/商用市場迎新發展;

集微網消息, IDC中國昨(3)日發布PC顯示器季度追蹤報告顯示, 2017年第三季中國大陸顯示器市場整體出貨量為861.3萬台, 年減8%, 季增10.2%, 預計2017年中國顯示器市場出貨量為3,204萬台, 年減9.4%. 同時, IDC中國提出2018年中國顯示器市場的十大預測, 預計2018年在整體市場繼續下降的情況之下, 高端顯示器和商用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展望2018年, IDC指出, 中國顯示器市場將有十大趨勢值得關注, 包括整體出貨量將繼續下降; 23-24吋顯示器佔比顯著提升; 電競2K等中高端需求將繼續增長; 顯示器價格將回檔, 但價格戰空間不大; 家用市場將 '一降一升' ; 網咖市場借勢電競降幅趨穩; 商用市場將正增長(除去網咖); 政教交通服務業成商用需求大戶; 華北地區商用獨立顯示器市場降幅最低; 電商管道高端產品將保持增長.

IDC預計, 中國顯示器整體市場2018年出貨量將下降4.8%, 其中獨立顯示器出貨量下降8.2%, 捆綁顯示器下降1.2%. 兩大因素繼續影響獨立顯示器市場, 一個是消費者購買獨立顯示器的需求降低, 另一個則是網吧市場的繼續萎縮, 網吧獨立顯示器出貨量將年減13.2%. 而捆綁顯示器市場則繼續受益2018年商用換機需求, 降幅趨緩.

在尺寸方面, IDC預計, 2018年顯示器市場中, 23-24吋佔比為44.6%, 25-27吋佔比為10.5%, 大中尺寸顯示器佔比將大幅度提升, 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是家用市場向中大尺寸轉移; 第二則是韓國面板廠不切割21.5吋及以下小尺寸, 此尺寸以下IPS面板大量減少, 顯示器廠商只能向23-27吋轉移. IDC預計, 2018年曲面, 2K及電競顯示器將會年增長, 預計2017年144Hz及以上電競顯示器出貨量相比2016年將增長145.6%, 而2018年則將年增長42.6%. 電競遊戲的迅速發展推動家用市場和網吧市場產品更換, 但由於電競顯示器價格偏高, 增長速度仍會受到牽制. 2K顯示器市場2017年年增18%, 預計2018年將年增11.5%; 4K市場2017年年增長18.1%, 預計2018年將年增7%, 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消費升級, 而且線上管道成為購買主力.

除此之外, IDC預估, 顯示器面板價格在2018年將會逐月小幅回檔, 帶動顯示器價格相應小幅下降. 但面板價格預計仍將處於曆史較高位, 限制廠商價格戰空間. 另外, 受韓國面板廠不再供應21.5吋及以下小尺寸面板影響, 小尺寸顯示器價格降幅將會尤為有限.

IDC也預估, 2018年家用市場顯示器市場呈現出 '一降一升' 趨勢, 即出貨量將年減8.6%, 但對高端產品的青睞度上升; 2018年網咖獨立顯示器市場跌速將會趨緩, 預計出貨量年減13.2%, 而在網咖市場重組洗牌之時, 更多網咖業主將會借勢電競的發展, 謀求轉型升級, 從而帶來曲面屏等產品的新需求.

IDC指出, 商用市場將成為顯示器市場2018年的競爭焦點; 主要受網咖市場不景氣影響, 2017年中國商用顯示器出貨量將年減2.6%; 若剔除網咖部分, 商用市場將年增4.2%. IDC也預估, 2017年電商管道獨立顯示器出貨量預計年增9%, 占獨立顯示器市場35%市場份額; 預計2018年中國顯示器市場電商管道出貨量將年增6.7%.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王銀玲建議, 2018年中國顯示器市場產品將出現同質化傾向, 差異化競爭勢在必行; 商用市場將是2018年中國顯示器市場的重點所在, 政府, 教育, 交通及服務行業將是支撐商用市場發展的關鍵. 而在家用市場, 廠商應投放中大尺寸, 重點關注高解析度及電競產品. 2, LGD中國建廠獲批 韓企入華包抄中國面板商? ;

本報記者 李曉玉

韓國企業首次向海外輸出OLED技術. 2017年年末, 韓國政府有條件批准韓國LG集團旗下面板子公司LG Display (以下簡稱LGD) 在中國廣州建立OLED 8.5代生產線的計劃. 作為大尺寸OLED面板的領軍企業, LGD好消息不斷, 近日, LGD對外宣布已成功研發全球首款88英寸8K OLED面板. LGD在華投資建廠將快速擴大產能, 推動OLED在產業鏈的普及. 2017年中國面板廠商多點開花, 隨著日本和韓國企業加快在OLED領域的布局, 2018年中國廠商將面臨更多壓力.

LGD在華建廠塵埃落定

LGD海外OLED生產線建廠一事終於敲定. 日前, 韓國政府批准LG Display與中國廣州建立OLED 8.5代生產線的計劃, 以應對日益擴張的OLED海外市場的龐大需求. 同時, 韓國政府要求LGD嚴禁泄露其生產製造的關健技術, 防止將高新技術外流.

據悉, 這是韓國企業首次向國外轉移這一先進技術. 未來3年, LGD計劃在廣州投資5兆韓元 (摺合人民幣約305億元) , 占該公司未來3年OLED投資額的25%.

早在2017年7月25日, LGD就宣布將於中國廣州市建設一家生產OLED大尺寸面板的合資工廠, 其面板主要用於電視和電子廣告牌. 據介紹, 合資工廠的註冊資金約為157億人民幣, LGD將持股70%; 中國企業廣州凱得科技則持有30%的股份.

此前, 因擔心技術涉密, 韓國政府一直沒有批准這項合作. 這也導致LGD轉而欲在越南投資建廠, 加快海外市場布局以擴大產能的決心可謂異常堅定.

推動電視行業OLED普及進程

蘋果公司iPhone X採用OLED屏幕的示範效應, 促使越來越多的廠商湧入OLED領域. 在智能手機等小尺寸OLED市場上, 三星是絕對的霸主. 不過, 在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市場上, LGD則居於領先地位.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估計, OLED電視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72.3萬台, 到2020年飆升至660萬台. 對於LGD而言, 背靠中國大市場, 從廣州工廠直接供貨至中國的電視廠商, 無疑將迅速擴大產能, 降低運輸成本, 進一步刺激OLED市場的成長. 業界人士預計, LGD廣州工廠可以滿足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歐日廠商的需求.

LGD社長呂相德表示, 2017年公司OLED面板產能可達180萬片, 預計2018年擴大至300萬片, 2020年達到600萬片.

OLED顯示屏大戰在即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OLED產業市場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2016年全球OLED出貨量為3.5億片左右, 未來在OLED全面屏大趨勢下, 預估OLED屏2019年將增至7.5億片, 將為2016年出貨量的2倍以上, 年複合成長率達32%; 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113億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293億美元, 滲透率有望超50%.

在OLED市場, 韓國企業佔據第一梯隊. IHS Markit報告稱, 2017年Q3季度全球柔性OLED顯示屏市場規模達30.4億美元. 其中, 三星電子佔據96.5%的市場份額. LG電子緊隨其後, 佔據市場3.3%的份額. 排名第三的和輝光電市場份額為0.1%.

由於柔性OLED屏幕工藝難度高, 良率較低, 整個市場仍是賣方市場, 業界預計直至2020年, 柔性OLED屏幕都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2018年, LG, 三星等龍頭企業來勢洶洶, 中國面板廠商也在加快市場布局. 近期, 京東方等中國廠商和日本JDI戰略合作的消息不斷傳出, 這預示著OLED顯示屏中日韓大戰一觸即發.

在政策扶持和資本密集投入下, 中國面板行業快速崛起的勢頭猛烈. 目前, 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均投資了針對智能手機等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 2017年第三季度, 京東方超越LG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尺寸面板生產商, 並將生產大尺寸OLED電視屏幕. 隨著產能逐漸釋放, 中國廠商在顯示領域的國產化替代值得期待. 通信資訊報

3, LG AI家電布局擴大至OLED電視 2018年推ThinQ電視;

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公布2018年款OLED電視將導入自家開發的人工智慧(AI)平台ThinQ, 擴大ThinQ生態圈, ThinQ電視預計將與其他產品一同於CES 2018亮相. 韓聯社報導指出, 樂金日前宣布2018年將推出搭載AI平台ThinQ與Google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的智能電視, 使用者只要下達語音命令就可切換畫面模式, 頻道或調整音量等, 電視, SoundBar還可與光碟播放器, 遊戲機等外接裝置連動. 舉例來說, 使用者只要按下遙控器上啟動語音辨識鍵, 就可向電視下達 '切換成劇院模式' , '現在看的節目結束後關掉電視' , '連接遊戲機' , '在Google Photo找2017年在拉斯維加斯拍的照片' 等命令, 還可詢問 '找湯姆克魯斯演過的電影' , '現在看的電視劇男主角是誰? ' 等問題. 而在美國地區可使用Google Assistant查詢行程, 搜尋餐廳, 查詢最新運動賽事結果等個人化服務, 樂金計劃日後透過軟體更新, 進一步提供餐廳預訂, 訂披薩等服務, 空氣清淨機, 空調, 掃地機器人, 智能燈泡等具備物聯網(IoT)功能的設備亦可與Google Assistant連動. 樂金錶示, Google Assistant服務目前雖然只能在美國地區使用, 但日後會陸續擴大到其他國家. 目前可與Google Assistant連動的設備包含冰箱, 洗衣機, 除濕機, 空調, 掃地機器人, 空氣清淨機, 烤箱, 手機(V30)等產品, 2018年電視加入AI家電陣線後, 將可進一步完成樂金AI家庭生態圈布局, 業界人士指出, Google軟體與樂金硬體結合後可望發花更大的效益. 此外, 樂金還公開將於2018年上市的OLED電視導入自家開發智能處理器Alpha 9, 去除畫面上細微的瑕疵, 減少觀看幹擾, 提供高品質影像體驗, 同時擴大支援高動態範圍影像(HDR)或廣色域影響(HFR)影像等4K影片. 家庭娛樂事業(HE)部長權峰奭指出, ThinQ電視將以AI與更完美的畫質提供使用者前所未有的體驗. DIGITIMES

4, 樂視電視的生死局;

編者按:

2016年11月, 樂視手機供應鏈欠款危機爆發, 從而引發樂視體系資金鏈斷裂. 此後, 樂視負面新聞不斷, 債務問題愈演愈烈.

劇烈動蕩接踵而至. 2017年7月, 樂視系3家公司及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夫婦的12.37億元資產被司法凍結. 隨後, 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職務.

這使我們開始留意樂視體系內最優質業務樂視電視的生存狀況——我們希望了解, 這塊樂視在業界最具口碑的業務能否穩健發展, 最終帶領樂視走出泥潭.

然而, 遺憾的是, 根據近期相關渠道反饋的資訊顯示, 目前的樂視電視已然走到了一個生死臨界點. 在品牌整體下滑的時候, 它其中的任何一個單元, 都難以獨善其身.

文/ 溫泉

'近兩個月, 樂視電視銷量急劇下滑. ' 在11月中旬, 一位接近樂視電視人士向網易科技透露, '線上下, 樂視電視月銷量已經下跌到原來的1/10到1/5. 線上上, 樂視商城的銷量也下滑到不到原來的1/10, 京東天貓等電商渠道的銷量大約下降了一半. '

'這個情況真是壞到不能再壞了. ' 另外一位對樂視電視非常熟悉的人士向網易科技感慨.

這種情況的變壞並非是突然發生, 而是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在2016年11月, 樂視手機供應鏈欠款危機爆發, 受此次危機影響, 樂視電視銷量也開始下滑. 在2017年6月底樂視股東大會上, 時任樂視網CEO的梁軍透露,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樂視電視業績負增長.

不過, 此前樂視電視一直被認為是樂視體系最優質的資產, 各方都認為它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 畢竟, 樂視電視2013年誕生時是以 '顛覆者' 形象出現的, 並且到目前為止, 其銷量累計已經超過了1000萬台 (樂視官方數字) , 在新興的互聯網電視品牌中此前一度穩居第一位. 在樂視電視銷量巔峰的2016年9月, 國內市場每售出5台電視, 就有1台是樂視超級電視, 這個數字當時在所有電視機品牌中位居全行業, 全渠道第一位.

那麼現在, 樂視電視怎麼了?

銷量觸底!

樂視電視的銷量正在全渠道大幅下滑.

樂視電視的銷售分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 線上主要在京東, 天貓和樂視自己的樂視商城銷售, 線下則主要是在樂視自己的線下門店LePar銷售. 一位前樂視員工告訴網易科技, 在2016年樂視電視的總銷量當中, 線上的京東天貓大約佔比30%, 樂視商城大約佔比30%, 線下LePar大約佔比40%.

該數據比例被多位樂視電視前員工證實, 但並未得到樂視電視官方證實.

線上上銷量方面, 網易科技並沒有拿到具體的數字, 不過有一個公開發布的榜單能夠作一定的佐證. 根據京東方面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 在2016年, 樂視電視在銷售情況最好的時候能夠排到京東彩電銷量的第一或者第二, 但是在2017年雙十一, 樂視電視銷量已經從前15名的榜單上消失.

線上下, 網易科技走訪了LePar在北京海澱區的10家門店, 隨後隨機走訪了位於朝陽區和通州區的4家LePar門店, 並且線上上聯繫到了位於二三線城市和小縣城的5位LePar店主.

所有LePar店主都對網易科技表示, 現在經營比較慘淡.

其中一位店主告訴網易科技, 樂視電視2016年賣得最好, 高峰時他一個店的月流水能有60—70萬元, 現在只有十幾萬, 不到原來的1/3; 一位在中部大省的縣城開店的LePar店主則告訴網易科技, 2017年的雙十一, 他的店裡只賣出去5台電視.

一位接近樂視電視的人士向網易科技透露的數字是, 2017年前三個季度樂視電視銷量約為2016年同期的1/3.

第三方的佐證, 來自於每月公開發布的奧維雲網《全球TV品牌出貨月度數據報告》:綜合這份報告的月度數據, 樂視電視的出貨量也在逐步逼近 '底部' .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 出貨量不是銷量, 出貨量指的是從生產廠商拿到銷售渠道的電視機數量. 它與電視機的最終銷量之間差一個 '庫存' , 有可能電視機到了銷售渠道, 積壓在倉庫裡, 沒有賣出去. 總體來看, 電視機賣得越多, 廠商生產得越多, 從廠商到渠道的電視機數量也越多. 反之, 則越少. 出貨量與銷量的趨勢總體上是保持一致的.

從這個表格中可以看到: 2017年4月 (包括4月在內) 之前, 樂視電視的出貨量還是以十萬台為單位的, 其4月份出貨量為38.7萬台; 但是, 到了5月份, 出貨量直接跌到了8萬台; 而到了8月份, 更是跌到了2.4萬台.

'這個趨勢非常危險. '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 在彩電行業, 年出貨量100萬台是一道門檻——達到這個數量才算是有一定規模的廠商, 低於年出貨量100萬台, 這個品牌就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不過, 這一數字是一個大概的估計數字, 並不是精確的數字.

該人士向網易科技解釋, 這是因為彩電生產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 需要整合各個生產環節的資源, 每年大約100萬台的出貨量才能大致保障一個獨立品牌的資金運轉起來; 出貨量太少的話, 營業額有限, 掙的錢可能不足以支撐各個生產環節的運行.

而根據目前的情況而言, 如果樂視電視只能維持現有的出貨情況, 其在2018年的出貨量預計將少於100萬台.

有店主稱, 在11月-12月的旺季期間, 樂視電視的銷量有小幅回升, 但是這種提升是季節性, 小幅度, 難以影響大局.

關於銷量下滑情況, 網易科技已經向樂視電視官方求證, 但截止發稿前, 暫未收到回複.

線下渠道潰散

電視銷量的大幅下滑, 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首先是線下LePar店的大面積關閉, 這對於樂視電視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失去LePar門店, 樂視電視失去的不僅僅是門店帶來的電視機銷量, 還有未來的盈利空間.

LePar門店的誕生, 始於2014年8月樂視電視開啟的 'LePar超級合伙人' 計劃. 之所以要開線下門店, 是因為中國彩電銷量線下佔70%—80%, 線上僅佔20%—30%. 當時線上上銷量勢頭不錯的樂視電視, 若是想要進一步擴大規模, 就必須走向線下.

LePar不僅是樂視電視線上下的門店, 還關乎樂視電視商業模式的落地, 因為雖然在樂視電視全部銷量當中, 通過LePar門店銷售的量僅佔大約40%, 但是有質量的銷售都線上下.

一位接近樂視的人士告訴網易科技, 樂視電視的商業模式是硬體負利, 電視機本身不賺錢, 計劃靠後期的電視廣告運營賺錢; 要實現這一點, 就必須大力發展會員, 因為只有擁有大量的視頻會員, 樂視的 '邊看邊買' 等運營模式才能真正落地. 而樂視會員的銷售主要靠線下. '我們希望線上的10個人當中有兩個買會員, 但實際上10個人裡面大概只有0.2個人買會員, 但線下的銷售, 由於銷售人員的積極促銷, 基本都帶會員. ' 該人士告訴網易科技.

樂視從2015年開始鋪線下銷售渠道, 官方披露的數字在一路高歌猛進, 在2016年達到了10000家. 但據網易科技了解, 目前LePar店的數量可能已經少於2000家, 而這是樂視內部曾經估算過的一個臨界值, 如果低於這個臨界, 樂視電視未來可能難以維持目前的市場規模並不斷萎縮.

網易科技親眼看到許多LePar店正在消失.

2017年8, 9月間, 網易科技按照LePar官網地址曾走訪了北京市海澱區全部LePar店 (一共10家) , 並且隨機走訪了朝陽區的3家店和通州區的1家店. 但當時走訪的情況並不樂觀, 這14家店鋪中只有4家還在正常營業.

到了12月, 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12月27日, 網易科技記者在LePar官網上發現, 全北京的LePar店已經只剩16家了. 而在8, 9月間, LePar官網上北京的門店還是分成各個區縣顯示的, 一個區就有十幾家甚至更多.

網易科技隨機採訪的北京和山東兩位店主情況佐證了這一點, 其中一位原來有6家LePar店, 在8月份已經關了3家; 另外一位原來有4家店, 到12月時已經關了2家.

這並非局部的情況. 接近樂視電視的人士向網易科技證實, 線下LePar的大面積關店已經是事實.

他透露, LePar店線上下的區域劃分拆拆合合, 已經從原來的16個大區縮水到了12個大區, 而且此 '大區' 非彼 '大區' : 比如北京原來屬於華北一區, 現在北京是一個單獨的大區. 他同時透露, 從大區負責人的反饋來看, 每個大區的LePar店主都是只出不進, 每天都只聽到誰誰又退出了, 卻沒有新人加入.

大區也是有名無實. 該人士透露, LePar店主們並不願意做大區負責人, 也就是網格主, 因為網格主得不到什麼實惠. 在樂視的規劃中, 網格主理論上有兩個好處: 所在區域電視的批發權, 所在區域電視後向經營 (日後電視廣告的運營等) 的收益分成. '不過現在電視賣不出去, 別的什麼都無從談起了. ' 他說.

這個情況也在網易科技的採訪中得到了印證. LePar店主們告訴網易科技, 沒感覺做網格主有什麼太多好處, 反而要交不少押金, 串貨還要罰錢, 因此大家做網格主的積極性並不高.

但是, 具體現在還剩下多少LePar店, 前述接近樂視的人士表示, 恐怕樂視自己也沒有, 因為LePar店關了之後, 並不會立即給樂視反饋什麼資訊. 樂視內部發現LePar店關閉, 是因為線下的銷量只剩了原來的大約1/10—1/5, 很多店都不進貨了. '線下LePar店存在的意義, 就是它能帶來一些零售量, 如果賣不出去貨, 門店就沒有意義了. ' 他補充說.

如果按照銷量下滑的比例, 大概估算樂視電視還剩餘的門店, 那就應當是10000家的1/10—1/5, 也就是1000家到2000家. 上述人士向網易科技解釋了臨界值2000家的由來——這是根據 '樂視電視需要維持的銷量' 和 '每家LePar店需要賣多少台電視才能生存' 這兩個數字估算出來的.

先看樂視電視需要維持的銷量. 該人士表示, 樂視電視之前一共賣出大約1000萬台, 經常開機的有700—800萬台; 一台電視機的平均壽命是3—5年, 按照5年來計算, 1000萬台電視大約在5年之後就從市場上淘汰了; 因此, 樂視需要每年至少賣出大約200萬台電視, 5年以後市場上才能繼續保有1000萬台樂視電視.

再看每家LePar店需要賣多少台電視才能生存. 據該人士向網易科技記者表示, 一個LePar店每年大約需要賣出500台電視才能生存 (這個數字是平均數, 並不是統一的精確數字, 在一線城市, 賣500台可能不夠生存, 但在小縣城, 賣500台可能可以活得很不錯) . 該人士解釋, 這是綜合一個LePar店的成本, 利潤等估算出來的.

鑒於樂視電視有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 按照線下承擔50%的銷量來算, 線下需要每年能賣100萬台, 每家LePar店需要賣500台的話, 賣100萬台就需要2000家店.

如果線下門店少於這個值, 存量的樂視電視就可能不斷減少. 而網易科技拿到的奧維雲網數據顯示, 2017年1月到10月的樂視電視出貨量總和為142.1萬台, 即使以平均每月14.2萬台的數字計算, 其全年出貨量也將為170.5萬台, 少於200萬台的目標值; 更何況, 這142.1萬台中有83.67%是在2017年前四個月出貨.

這是一個令人無力的急劇下滑.

關於線下門店關閉相關情況, 網易科技已經向樂視電視官方求證, 但截止發稿前, 暫未收到回複.

全國串貨 價格混亂

在已經關閉的LePar店之外, 仍然生存著的LePar店為了把樂視電視賣出去, 開始了互相串貨之旅.

這有可能讓樂視電視陷入惡性迴圈.

據網易科技記者了解, 全國的LePar店主組建了各種群, 這些群的功能之一是相互調集貨源: 因為有的LePar店主有貨, 卻找不到買家; 有的店主有了買家, 卻一時沒有貨源.

這種行為, 行業裡稱之為 '串貨' . 在正常情況下, 為了持續發展, 一般品牌會堅決杜絕這種行為, 並對這種隨意串貨, 降價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因為串貨會導致一個品牌的價格體系混亂, 在自身品牌內部打價格戰, 而使得該品牌的價格在市場上很快見底, 導致渠道商因利潤薄而不願代銷, 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有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 價格體系亂是銷售的大忌, LePar店主之間的 '串貨' 將導致樂視失去對渠道商的把控; 而在消費者一端, 因為在各個渠道看到的銷售價格不同, 也會對品牌產生質疑, 這會進一步導致銷量下降.

但對LePar店而言, 全國串貨已經成為店主們的生存之道. 現在很多店主都抱著趕緊出貨, 把貨清了以後再也不幹了的心態, 他們已經不在乎是否還存在罰款這種約束.

除了店主之間相互拿貨之外, 還有一些其他的渠道可以拿到貨 (樂視電視) . 一位LePar店主告訴網易科技, 樂視的很多欠款是用電視來抵的, 還不上錢就還電視. 他給網易科技記者舉了個例子, 比如樂視做了很多廣告, 但是卻還不上廣告公司的錢, 就把電視給廣告公司, 廣告公司就需要找渠道把用來抵債的電視賣出去, 從而收回欠款; 為了盡量出貨, 一般這樣的渠道來的電視, 價格都會低一些, lePar店主拿到後, 賣出的價格也會相應降低, 但其中依然有差價可賺.

一位店主向網易科技展示LePar合伙人群裡的聊天記錄, 甚至有店主情願一台電視虧2000元出售. '現在得趕緊出貨. ' 他說, 他自己店裡的樂視電視, 每台標價已經比網上低了好幾百元.

關於串貨相關情況, 網易科技已經向樂視電視官方求證, 但截止發稿前, 暫未收到回複.

供應鏈集體噤聲

銷量下滑, 渠道潰散, 帶來的最大威脅就是給供應鏈的回款問題. 如果不能及時給供應鏈回款, 將威脅到樂視電視的生產, 而這可能引起進一步連鎖反應. 這一點, 樂視手機就是前車之鑒.

可以確知的是, 到2017年4月, 樂視電視的代工廠有五家: 冠捷, 富士康, 毅昌, TCL, 中強. 在2017年3月, 樂視曾組織多家媒體參觀樂視電視最大代工廠——冠捷科技 (青島) 有限公司, 這是時任樂視智能終端供應鏈高級副總裁王大勇在當時回答媒體提問時透露的.

但到了2017年8月, 有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 樂視電視的代工廠已經只剩冠捷一家了. 此資訊並沒有得到直接的核實和驗證, 還不能完全確認. 不過, 從2017年的一連串媒體報道中, 其餘四家中的三家——富士康, 毅昌, TCL確實各有狀況.

在2017年7月, 據《北京商報》報道, 富士康關聯公司深圳冠鼎已經退出了樂視致新的股東序列, 而且自2016年開始, 深圳冠鼎就已經不再出現在樂視致新的股東名錄當中.

到2017年10月, 樂視致新還欠毅昌股份4.4億元. 11月30日, 毅昌股份發布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回複的公告, 其中披露了與樂視電視的合作相應情況:

毅昌股份與樂視網子公司樂視致新自2016年2月開始合作, 銷售的主要產品為電視機整機, 2016年全年公司對樂視致新實現銷售10.79億元; 2017年1~9月, 公司對樂視致新共實現銷售11.41億元; 截至2017年9月底, 公司對樂視應收賬款餘額5.56億元; 10月份, 樂視致新累計對公司回款約1.16億元.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