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聚烯烴產能格局改變之年

聚烯烴2017年大致走出V字行情, 上半年需求預期泡沫破裂, 價格承壓下降, 下半年價格觸底反彈, 不過呈現淡季不淡, 旺季不旺局面. 2018年聚烯烴市場表觀需求增速同比2017年微降, 整體仍維持相對高位, 但回料進口禁令及國內環保督察常態化對回料市場的影響不可忽視, 配合下遊需求端依舊維持剛需, 增速大致持穩, 預計2018年度價格重心較2017年度稍有上移. 同時PE與PP排產比例的改變, 有望導致二者價格重回2013年基本持平狀態.

供應端新料方面, 2018年PE表觀消費量預計達到2927萬噸, 同比增速9.50%, 較去年增速有所下滑, 但仍超近4年8.02%的複合增長率, PP表觀消費量預計達到2944萬噸, 同比增速7.92%, 較去年下滑, 並低於近4年8.41%的複合增長率, 2018年新料供應增速雖較2017年有所下滑, 但仍較為充裕, 不過PE與PP排產比例變化較大, PE相較PP而言供應更為充裕. 回料方面, 2018年禁廢令生效後所產生的影響目前評估難度較大, 主要是工業源和生活源廢塑料進口佔比情況不明, 另外禁廢真正的執行力度還有待觀察. 保守估計, 2018年進口回料的下降速度可能維持2017年下半年的降速, 全年PE回料進口大致減少75萬噸左右, PP回料進口大致減少58萬噸左右. 同時國內環保整治將常態化, 國產回料開工率也將延續低位徘徊, 整個回料市場的持續萎縮是毋庸置疑的, 這部分回料缺口必將由新料替代, 對整體供應端影響較大, 後期市場博弈的重點就在於到底是回料減少的多, 還是新料增加的多.

需求端, 聚烯烴下遊以快消品, 民生用品為主, 產品涉及領域廣, 使用周期短, 非耐用品佔主要比例, 這些特性使得聚烯烴下遊有別於其他工業品, 需求相對剛性, 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小. 宏觀經濟更多的只是影響產業鏈庫存的變化, 進而影響表觀需求, 對實際需求影響不大. 據中石油統計, 聚烯烴下遊在2012年結束高速增長後, 2016至2021年國內聚烯烴市場需求的平均增速仍可達到6%左右, 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況. 2018年聚烯烴下遊, 在環保整治促使行業整合升級, 國標地膜最小標稱厚度增加一倍, 快遞行業依舊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等利好刺激下, 保守估計需求增速至少與2017年持平, 整體維持穩定.

單邊策略, 一季度有國內外大量新增產能投產預期, 供應壓力較大, 並且三月份面臨倉單註銷, 對市場有一定拋壓, 配合春節長假因素, 下遊需求處於淡季, 價格低點很有可能出現在一季度的春節前夕. 二, 三季度有檢修相對集中利好, 下遊地膜旺季也開始啟動, 以及對一季度過度悲觀的修複, 價格應該會觸底反彈. 四季度國外新增貨源基本會穩定供應國內, 配合前期檢修設備恢複開工, 供應再次充裕, 但下遊仍處於棚膜需求旺季, 價格可能高位震蕩, 稍許回落.

套利策略, 短期推薦PP15反套與L-PP反套, PP15反套邏輯: MTO裝置利潤已降至曆史低值, 這種虧損狀態不可長期延續, 市場將會逐漸出現MTO裝置停車或降負情況, 遠月PP預期很難進一步更差, PP大致會呈現遠月升水近月格局;L-PP反套邏輯: 市場炒作2018年國外大量PE新增設備投產預期, 而PP進口依賴較低, 國外產量變化基本沒有太大影響, 並且PP還具有MTO, MTP裝置的邊際成本支撐作用. 中期推薦PP-3MA正套與L-PP正套, PP-3MA正套邏輯: 目前PP與MA價差已縮小至曆史較低水平, MTP, MTO裝置虧損嚴重, 這種虧損狀態不可長期延續, 部分裝置已出現停車或降負荷, 如興興能源, 寧波富德等. 配合2018年是甲醇產能投放期, 市場普遍認為2018年上半年伊朗兩套裝置也將投產, 進口量將顯著抬升, 而PP供給上並無大的刺激;L-PP正套邏輯: 在2018年一二月份會對國外PE新增產能開工情況重新評估, 如若開工不及預期, 可能會迎來報複性反彈, 對前期悲觀預期進行修複. 長期推薦L-PP反套, 主要邏輯: 國內PP產能已過投放高峰期, 近年來產能增速持續下滑, 預計2018年產能增速達到7.2%, 遠低於近9年產能複合增長率為11.3%, 而PE方面, 國內外均進入產能擴張之年, 預計2018年全球PE產能達到10870萬噸, 2020年將達到12530萬噸, PE供應壓力明顯高於PP. 除此之外, 國內PP行業產品轉型急迫, 預計2018年會有大量通用料(均聚PP)被專業料(共聚PP)替代, 均聚PP將處於奇貨可居的狀態, 對PP拉絲價格提供很好的支撐.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