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IPO申请再度被否, 小米入股竟成失败原因之一;

1, 龙旗IPO申请再度被否, 小米入股竟成失败原因之一; 2, 集邦看衰今年智能手机市场 华为想达成2亿台目标有点难; 3, 华为成功进军美国市场需跨过这三道坎儿; 4, 传常程将全权负责联想智能终端业务 ZUK复活有望? 5, 深陷资金困局的酷派, 2018 年靠什么翻身? ; 6, vivo新机 X20Plus UD 曝光! 或是全球首款屏内指纹手机; 7, 消费者手机品牌忠诚度排行榜 华为荣登榜首;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网, 积微成著! 复制 laoyaoic 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 龙旗IPO申请再度被否, 小米入股竟成失败原因之一;

(集微网/文标) 国内ODM厂商龙旗科技IPO再度折戟. 今天 (1月3日) , 证监会发审委过会审核2018年首批IPO上会的企业, 其中就包括助力小米, 魅族等手机品牌崛起的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集微网从证监会官网最新获悉, 龙旗科技IPO过会被否.

对于龙旗科技IPO被否的原因, 证监会反馈意见称, 涉及龙旗科技新加坡公司分拆上市;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较多, 客户小米为公司股东的关联方; 毛利偏低以及客户违约等原因否决.

过去几年, 随着手机品牌厂商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和智能手机的演变, 对ODM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 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内ODM厂商闻泰科技, 龙旗科技, 天珑移动, 德景电子等纷纷筹划上市之路, 借助资本力量推动ODM厂商向前发展; 但ODM厂商因业绩驱动集中和关联方等因素, 上市之路往往一波三折.

二度被否, 毛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移动终端设备设计制造服务商, 龙旗科技提供移动终端设备设计方案和生产服务, 产品包括智能及非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具体包括无线网卡, 功能手机,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据龙旗科技IPO招股书显示,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4.27亿元, 主要用于年产智能手机400万台及平板电脑100万台产业化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境外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龙旗科技表示,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依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研发实力,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对开拓新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证监会2018年首批IPO上会的企业审核中, 龙旗科技IPO过会已经被否, 拟募资的项目也便戛然而止.

事实上, 早在2015年, 龙旗科技IPO过会就曾被否, 那么龙旗科技IPO再度折戟, 会有哪些原因?

招股书披露, 报告期内, 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份, 龙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8.94亿元, 81.57亿元, 83.45亿元和34.84亿元, 同期净利润为1.68亿元, 1.68亿元, 1.38亿元和2511.95万元, 其中2016年净利润下滑了17.85%.

数据还显示, 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份, 龙旗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6.48%, 6.53%, 6.35%和7.57%, 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很差. 据了解, 龙旗科技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12.7%, 11.55%, 14.5%和13.19%, 其中天珑移动分别为18.75%, 18.5%, 25.41%和24.75%.

值得注意的是, 2014-2016年末及2017年6月底,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5.83亿元, 6.26亿元, 5.44亿元和5.92亿元; 报告期内, 龙旗科技出现了五笔订单无法履行的情形, 涉及损益金额分别为9.5万美元, 127.98万元, 189.24万元, 7.78万元及113.6万元.

一直以来, 龙旗科技的营收驱动主要是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 不过, 在报告期内,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在持续下滑, 平板电脑业务占比也出现下滑的态势.

证监会在反馈意见还称, IPO被否还涉及到龙旗科技新加坡公司分拆上市, 龙旗科技前身龙旗有限于2004年8月搭建新加坡上市的红筹架构, 后于2005年5月通过龙旗控股实现新加坡上市, 2014年9月, 龙旗控股通过股权转让间接地将龙旗有限自龙旗控股剥离.

小米系持股20%, 矛头指向小米关联方交易

2015年小米系入股龙旗科技, 持股比例达20%, 小米系入股后, 同龙旗科技之间的关联交易持续上升, 2017年1-6月营收占比更是达到12.20%, 为龙旗科技第二大客户.

公开资料显示, 在股权方面, 昆山龙旗投资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持有公司股份120,960,000股, 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3.60%; 昆山龙飞投资管理中心持股4,464,00万股, 持股12.4%. 龙旗科技董事长杜军红通过昆山龙旗和昆山龙飞, 间接控制公司46.00%的股份, 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同时通过昆山旗云间接持有公司1.13%的股份.

而在2015年3月, 天津金米投资合伙企业 (以下简称 '天津金米' ) 和苏州工业园区顺为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以下简称 '苏州顺为' ) (均为雷军的小米系公司) 各自以货币形式出资4,500 万元对龙旗有限进行增资, 各自持股10%, 雷军系公司共持股占比20%.

可见, 在龙旗科技的大股东中, 小米系公司成为龙旗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持股占比20%, 仅次于实际控制人杜军红.

在小米系入股后, 同龙旗科技之间的关联交易持续上升, 2017年1-6月营收占比更是达到12.20%, 为龙旗科技第二大客户. 而在2016年, 龙旗科技的最大客户是联想 (营收占比43.94%) , 其次是HTC (22.51%) , 土耳其手机制造商Telpa集团 (9.91%) , 奇酷 (7.45%) 和Mundo Reader S.L (5.7%) , 小米还在前5名之外.

证监会反馈意见称,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较多, 客户小米为公司股东的关联方是过会被否的一大原因. 除已披露的相关合作协议外, 龙旗科技和小米是否还有其他利益安排, 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情形, 并说明是否存在其他客户为关联方情形, 尚未不得而知.

此外, 考虑到龙旗科技同第一大客户联想集团销售模式为B/S模式, 扣除该模式对收入成本的扩大作用后, 龙旗科技同关联方间的交易占比实际上占比应该更高. 招股说明书未对各主要客户对公司利润贡献程度进行分析, 关联交易给公司利润贡献程度, 将在很大程度决定公司财务真实性.

ODM厂商上市艰难, 龙旗科技未来或选择借壳

随着手机品牌集中化, 市场格局不断变幻, 也给ODM厂商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ODM厂商IPO的也将更具挑战. 而国内ODM厂商IPO被否也不只有龙旗科技.

2012年, 天珑移动曾申请在深交所上市, 拟公开发行3000万股, 但被证监会主板发审委以涉及过度依靠税收返还, 关联交易, 可能涉嫌虚假披露等原因否决.

2015年, 中茵股份通过两次资产置换与资产购买, 取得国内ODM龙头闻泰科技100%股权. 随后中茵股份原控股股东中茵集团与闻泰科技CEO张学政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闻泰科技得以曲线的方式入主A股.

2016年, 三联商社收购收购ODM厂商德景电子100%股权, 重组完成后, 三联商社将主营业务将转变为智能移动通讯终端的研发, 制造业务, 同样以曲线的方式实现了德景电子的上市征途.

可以看到, ODM厂商已经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 这无疑折射出资本之于手机ODM厂商而言至关重要. 因为国内ODM厂商正处于业务迅速扩张阶段, 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展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但ODM厂商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难以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走向上市之路也就成了必由之路.

而通过闻泰科技, 德景电子曲线上市的方式, 说明手机ODM厂商自身在IPO之路较为艰难, 尤其是龙旗科技在小米系入股后, 持股占比仅次于实际控制人, 关联交易将很难排除, 若想成功实现上市, 恐怕仍需走曲线上市的 '捷径' .

附证监会发审委提出询问的主要问题:

2, 集邦看衰今年智能手机市场 华为想达成2亿台目标有点难;

集微网消息, 咱们之前说道华为对于今年的手机销售目标是2亿台, 小编也分析了是否能达成目标, 从华为要进军美国市场的动作, 重返低端机市场以及荣耀开启全球化战略三方面看, 华为是有可能达成2亿台的销售目标, 不过很快就有调研机构出来泼冷水了.

图片来源: 华为终端官方微博

这个调研机构便是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 根据它的调查研究显示: 2017年在中国品牌延续2016年的强势成长力道, 带动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较2016年成长6.5%, 达14.6亿台;展望2018年, 考虑既有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动能弱化, 下游手机品牌商销售成本压力受到上游零组件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 预估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成长率将只有5%, 总数来到15.3亿台.

此外集邦咨询指出, 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成长动能主要来自于中国电信商对4G 的营运补贴政策带动, 以及中国品牌积极主打新兴市场加持. 然而, 2018年从不同区域的发展来看, 中国品牌虽然维持相对强劲的动能, 但由于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成长高原期, 在缺乏创新题材下, 预估在2018年将不复见过往动辄二位数以上的成长力道.

大家可能看集邦咨询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 可能不是很理解, 小编来把它翻译一下:

1. 今年手机零部件的成本上涨了, 导致手机价格攀升了, 买手机的人就变少了, 手机销量增速自然下滑了

2. 去年大家都忙着海外跑马圈地, 所以国产手机海外销量数据亮眼, 今年的话, 地盘都被抢的差不多, 很难扩张了, 销量自然上不去, 于是手机销量增速下滑.

从集邦的观点看, 华为要想从去年的1.53亿增长到今年的2亿台, 还真是有点难度. 3, 华为成功进军美国市场需跨过这三道坎儿;

凤凰网科技讯 据Android Authority北京时间1月3日报道, 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 美国消费者购买手机一般不是苹果就是三星, 偶尔也会考虑LG, HTC或索尼. 这种情况或很快会发生变化.

中国Android手机厂商增长很快, 现在卯足劲儿要进入美国市场, 其中华为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希望最大, 但仍然需要跨过三道坎儿.

第一道坎: 销售渠道有限

图: 华为Mate 10, Mate 10Pro相机

华为在美国市场销售部分手机, 只是由于没有打广告, 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 另外, 目前华为只通过线上渠道在美国销售手机, 没有线下销售渠道.

这是一个大问题. 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趋提升, 阅读新闻, 了解天气情况, 看视频都离不开手机. 另外, 目前一部高端手机的价格接近1000美元, 人们在购买时肯定想先亲自试用一下.

为解决这一问题, 华为将与美国两大移动运营商AT&T和Verizon合作, 通过它们的营业厅销售Mate 10 Pro. Mate 10 Pro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手机, 电池续航时间, 相机, 性能都表现出极高水准.

华为尚未正式公布哪些移动运营商将在美国销售Mate 10, 它可能在即将开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公布相关消息.

华为需要首先在美国市场推出以Mate 10 Pro为代表的高端机型, 然后推出中, 低档机型, 满足不同预算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道坎: 信任因素

进入移动运营商营业厅将解决华为最重要的问题, 但这并非是华为唯一的问题. 华为是一家中国手机厂商, 无论承认与否, 许多美国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以及中国公司.

华为需要在美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一般而言, 人们更容易信任自己了解的公司.

第三道坎: 手机市场饱和

目前在美国市场, 几乎人人都有手机, 市场日趋饱和, 对于像华为这样的公司, 这是一个问题.

诚然, 人们会换购新机, 但让消费者放弃原来的品牌, 选择新品牌的难度要大得多. 吸引iPhone用户换用其他品牌手机尤其困难. 一旦投资一种应用生态链, 要放弃购买的应用还是很困难的.

面临这一问题的不只有华为, 已经有数家公司打进美国市场, 三星可以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

一加成功进入了美国市场, 靠的就是价格战. 一加首款旗舰智能手机售价仅约为300美元, 但配置只有谷歌Nexus手机能与之相提并论.

随着推出更多产品, 一加手机的价格也在上涨, 但仍然被认为物美价廉. 与三星GalaxyNote 8相比, 一加5T配置相当 (甚至更好) , 但价格只相当于前者的一半. 价格是许多人选择一加手机的原因.

虽然销量可能低于预期, Essential Phone在美国市场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 它受到部分消费者青睐的原因就在设计. 几乎无边框的设计和陶瓷机身, 使得Essential Phone成为市场上外观最独特的手机之一

华为会向一加或Essential学习吗? Mate 10 Pro的价格信息尚未公布, 但华为消费业务集团CEO余承东最近表示, 这款手机在美国的 '价格将非常有竞争力' . 设计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 但Mate 10 Pro看起来确实漂亮.

具备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有利因素

华为拥有成为手机巨头的所有必备元素, 手机设计精美, 运行速度快, 价格亲民. 华为拥有雄厚的财务资源, 因为它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 这些有利因素能转化为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吗?

早期在美国市场的失误, 可能使华为对美国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成为再战美国市场的有利因素. 通常, 企业很少有多次机会在一个市场树立 '第一印象' , 但华为就有这样的机会. 早期进入美国市场的努力, 并没有破坏华为的形象.

只要足够努力, 华为这次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不过, 华为不能只在线下渠道推出一款产品, 依靠线上渠道拉动销售, 而应当在线下渠道推出多款产品, 并辅以大规模广告宣传. (编译/霜叶)

4, 传常程将全权负责联想智能终端业务 ZUK复活有望?

集微网消息, (罗明/文) 有的手机品牌虽然活着, 但是在人们的心中已死, 有的手机品牌虽然死了, 但是在他人的心中依旧活着, 前者有太多的手机厂商能够躺枪, 但是后者躺枪的屈指可数, ZUK便是其中之一.

图片来源: ZUK官方微博

当传出ZUK团队解散并入其他团队时, 很多人是不相信的ZUK就这么完了, 当ZUK官网跳转至moto官网时, 一些人依旧坚信着ZUK还活着, 当ZUK官微在12月24日之后就停更了, 一小撮人在坚持着.

停更的ZUK官方微博

当手持ZUK Z2Pro的小编进入ZUK贴吧看到一个帖子时, 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上面的图片写着:

2018

联想手机回归中国

2018

联想乐粉联盟已做好准备

2018

打造全新的线上粉丝服务机构

2018

zuk掌柜常程回归

全权负责移动智能终端

尤其是 'zuk掌柜常程回归, 全权负责移动智能终端' 一事, 让小编看到了ZUK复活的希望, 于是小编照着图片找到了透露消息的QQ群, 几经辗转求证了一下(被群主邀请到另外一个群中), 得到了以下回复:

小编: 请问zuk掌柜常程回归, 全权负责移动智能终端图片是真的吗?

群主: 是真的, (去年)12月28日回归的, 内部开了欢迎会, 应该是全权负责智能终端业务了, 但ZUK现在还没法确定.

小编: 常程全权负责移动智能终端?

群主: 嗯, 我们是通过渠道了解到的.

经过一番求证, 常程全权负责联想移动智能终端一事是确有其事, 至于ZUK品牌复活的话, 是尚未确定的. 5, 深陷资金困局的酷派, 2018 年靠什么翻身? ;

提到酷派生存现状,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给出过这样的评价, '资金是酷派活下去的基础, 但资金也不能解决一切. 除了要拥有足够的运作资金外, 酷派的问题还涉及渠道重建等, 现在手机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 酷派想抢回之前的份额很难. '

在中国手机圈, '中华酷联(中兴, 华为, 酷派, 联想)' 在国内市场曾有过占据高达75%市场份额的辉煌, 但如今这四大厂商只有华为依旧风光, 其中最惨的则莫过于酷派. 由于运营商补贴下降, 以及与乐视360合演了一出 '三角恋' , 酷派在2016年成为乐视控股的子公司, 并亏损18.9亿港元.

然而, 成为乐视 '生态化反' 一员后的烧钱不断, 以及乐视资金危机, 导致酷派手机业务的资金断裂, 并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这也让刘江峰在此前不断感叹, '用了洪荒之力, 却只有一个尽力活下去的目的. ' 那么受制于资金短缺, 酷派在2018年能迎来转机, 实现自救吗? 我们不妨复盘一下酷派的2017年.

产品线: 手机销量惨淡, 布局人工智能

今年5月, 酷派以线上形式发布售价1499元的 '酷玩6' 新机, 一款搭载骁龙653处理器, 6GB+64GB存储和4060mAh电池的游戏手机. 酷派CEO刘江峰表示, 推这款手机是 '为了满足刚出社会年轻人, 大学生的需求并实现产品差异化' , 以及 '获得更多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让酷派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 '

遗憾的是, 虽然拥有不错的配置, 但酷玩6这款手机依然无人问津. 事实上, 由于酷派亏损连连, 长久无新品问世, 有网友甚至如此评价, '确实不敢买, 如果这是酷派最后一款产品, 岂不是售后也无法保障? '

更令酷派尴尬的是, 新机酷玩6并未吸引多少关注, 但一周后酷派解约3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消息却在互联网掀起波澜. 据当时爆料, 酷派以这么做是 '由于公司业绩一落千丈' . 这一举措也被业界视为酷派在重度亏损下的无奈之举.

8月份, 酷派推出Cool M7, 一款采用骁龙625处理器, 售价2699元的智能手机. 虽然依旧主攻线下, 但定位向年轻人市场进行转移. 刘江峰接受采访时无奈的表示, '今年资金很困难, 因为跟乐视的关系, 今年银行的资金只还不贷' , 酷派因此甚至无法凑齐Cool M7预计50万台出货量的物料和供应链资金.

可以说Cool M7肩负了酷派品牌复兴重任, 然而发布会后, 这款手机的营销和线下布局并未跟上. 虽然酷派表称 '品牌影响力仍在, 该机经常卖断货' , 但从销售情况来看, 这一说法很难得到共鸣——有记者走访联通运营厅去了解酷派手机销售情况, 得到的回答是 '销量太低便没有展示出来, 也没有入库' , 再次见证了酷派手机的销售困局.

10月, 酷派发布一款千元新机酷玩6C, 采用双面2.5D玻璃镜面和双摄像头, 售价849元, 以 '前置双摄, 群拍更美' 为宣传点, 迎合用户对自拍等体验的需求. 11月, 酷派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推出双摄新品Coolpad N2D, 以及Dynobot迪噜儿童智能手表, 一款具备4G视频通话, 前后双摄像头和AI功能(语音识别等)的儿童可穿戴设备.

随着Dynobot迪噜儿童智能手表的推出, 酷派也对外表达了未来在AI战略上的发展意图. 按照前酷派集团常务副总裁杜金彪此前的表态, '酷派布局AI, 不仅会把手表, 智能音箱乃至家居和智能手机联系起来, 还会进一步让智能家居都具有独立的AI. 让AI的便利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种便利. '

动荡的一年: 资金危机, 高管离职

可以说, 酷派在2017年的处境非常艰难: 截至目前, 酷派2017年的季度财报仅有第一财季(Q1经营亏损约为4.6亿港元); 另据8月15日酷派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 目前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营业收入约为港币27.16亿元, 同比下滑约52%, 且流动资产已低于流动负债, 偿债压力加大.

酷派还于8月18日, 8月21日分别发布两份公告, 内容为 '涉及本集团的法律诉讼' . 公告显示, 酷派集团接到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请求偿还欠款的民事起诉状. 以上种种, 均指向了不断加剧的资金危机.

由于资金问题, 酷派减少了在中国市场投入——刘江峰在八月份时称 '全国促销员已从3000~4000人缩减到700~800人' ——进一步影响酷派本就糟糕的线下销售. 事实上, 因为资金压力问题, 酷派既没有足够资金投入线下营销, 也无力寻找当红明星成为产品代言人.

调查结果也印证了酷派线下销售的重重困难. 每经记者曾撰文指出, 从卖场到运营商, 华强北已经难觅酷派手机. 卖场销售人员说, '酷派手机已经很久没有货, 大多数的卖场都不卖酷派手机了. '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相关人士则表示, '我们Boss系统里面没有cool M7这个机器, 估计没有入库, 我看量应该不会太大. '

至于其它运营商, 联通方面称 '目前在售的都是酷派老型号的手机, 而且卖完就没了. ' 电信方面则表示 '已经不存在定制机了, 相应的也不存在补贴. ' 全部指向了一个严峻的事实, 酷派手机的线下销售, 很难因为 '酷派和运营商长期合作的基础' 出现较大改观.

酷派的 '坏消息' 还有高层离职和人才流失. 今年8月31日, 酷派正式宣布刘江峰辞去CEO一职, 由董事会副主席蒋超接任CEO, 令酷派卷入更大漩涡之中. 有媒体在11月末指出, 酷派手机海外市场的操盘手前酷派集团常务副总裁杜金彪也已确认离职, 更令人担忧酷派手机的未来.

酷派还进行了一轮大刀阔斧的裁员, 负责国内市场的酷派中国区人员缩减得最为厉害, 有的部门被'一锅端', 只留下运营部(负责运营商渠道), 地产部等部门员工, 业内人士称 '酷派的研发人员都流失殆尽' . 以上种种, 无疑给酷派的未来蒙上了新阴影.

酷派的未来: 海外, AI还是?

那么酷派在2018年能实现自救吗? 又有哪些领域能助其突围? 酷派此前已经表示, 智能手机 '业务重点将面向海外市场' . 考虑到国内手机业竞争格局短期之内很难改变, 或许海外市场, 5G技术以及盘活土地资源将成为酷派最可行的自救路径.

海外方面, 酷派在美国市场屡屡传出利好消息. 前酷派集团常务副总裁杜金彪接盘酷派海外业务后, 成功攻克了美国四大运营商中的三家(AT&T, T-Mobile和Sprint); 此外, 与T-Mobile合作的机型Catalyst已成功售出200万台, 完满收官; 与T-Mobile合作的继任产品Defiant周销量破万台, 整体销量有望突破300万台.

在美国市场, 酷派还推出搭载亚马逊AI助手Alexa 的Splatter智能手机, 正式跨入了亚马逊AI智能体系. 目前, 酷派的海外业务已覆盖全球33个国家, 建立了美国, 南亚, 东南亚, 欧洲等大区业务单元. 按照酷派的说法, '未来酷派集团将着力聚焦美国市场, 同时在国内主打精品手机策略, 通过稳定的订单, 让大家看到酷派的市场拓展能力. '

从历史来看, 酷派非常擅长与运营商打交道, 从中国联通, 再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 酷派在运营商市场摸爬滚打了10余年, 对运营商市场的理解要比其他手机品牌深厚的多. 美国90%的手机市场是运营商市场, 可以说非常切合酷派的运营商基因, 有望继续成为酷派海外业务的最大增长点. 不过在国内市场方面, 华为, OPPO, 小米等厂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日益壮大, 酷派手机恐怕难以短时间内重获消费者青睐.

酷派的专利积累也非常深厚, 拥有集中在LTE, 手机安全, UI交互, 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利技术10000多件, 是为数不多能在欧美站稳脚跟的中国手机厂商. 在3G时代, 酷派最早投入TD-SCDMA产业, 获得第一张TD手机入网许可证, 第一张TD+CMMB终端入网证; 4G时代, 酷派是第一批掌握4G-LTE手机生产技术的企业, 率先推出国内第一批支持TD-LTE的4G手机.

酷派还从2012年就投入了5G预研和标准化研究, 作为5G全球技术和标准研究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以及国家IMT-2020(5G)推进组专家组首批终端企业, 酷派在5G技术的研发方面走在产业前沿. 与小米等部分依靠营销为主, 缺乏专利积累的手机厂商相比, 酷派可凭借运营商经验和专利优势加持, 在5G爆发后再次迎来自己的发展机会.

为了布局未来, 酷派也瞄准了人工智能领域. 酷派集团副总裁刘铭卓表示, '在智能硬件, 软件以及云计算方面都会紧密布局. 目前酷派已经组建AI研究院, 广泛吸纳AI研发人才. ' 但我们注意到, 众多巨头, 以及国内外厂商都在加码AI, 其中不少公司更是财大气粗, 导致AI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从人才, 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来看, AI恐怕难以成为酷派的救命稻草.

卖地翻身: 酷派有的是资本

对酷派而言, 最大的自救资本依然是卖地——其百亿土地资源有大大小小的地产商感兴趣. 据悉, 酷派在深圳南山高新产业园北区拥有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酷派信息港, 酷派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天安云谷生产基地则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作为参照, 康佳此前对南山旧厂区进行的改造被认为价值上百亿. 此外, 酷派还在西安高新区规划了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的宇龙通信长安产业园项目一期. 而在2016年, 酷派还与弘稼科技规划投资200亿元在广东河源建设农业生态园项目, 开发面积1800亩. 仅此几项来看, 换算后远超2000亩.

有懂行的人曾经计算过, 如果真把酷派全国的各类用地(包括工业园储备用地)全部算上, 其估值应付当下的债务简直是轻轻松松, 而且还有几十亿级的盈余. 若卖地成功将帮助酷派很好的弥补资金缺口, 从而真正卖出 '自救' 第一步. 易观智库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 '对于目前的酷派来说, 与地产商进行合作有其积极的意义. '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 在失去了业界地位和许多运营商渠道关系后, 或许被巨头收购会更有利于酷派的发展. 终端分析师赵子明表示, '如果酷派手机能够被一家巨头厂商收购, 加上5G新技术的普及, 也许酷派手机东山再起还有可能. '

从目前来看, 酷派想迅速重回昔日辉煌恐怕很难, 但依靠海外市场和5G技术, 酷派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特别是海外市场, 酷派目前还有很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 年利润也在亿级水准, 可谓是唯一亮点. 但至于未来的前景如何, 则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写在最后:

在本文结束之前, 我们采访了多名曾任酷派集团高管层面的老员工, 这些老员工统一回复的中心思想就是: 对酷派有很深的感情, 相信酷派还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欠缺的就是时间和正确的方向, 或者说理清当下的各种关系. 至于2018, 酷派会怎么样? 和我们的想法一致, 他们认为: 海外和 IOT 会是翻身最好的机会. 第一观点

6, vivo新机 X20Plus UD 曝光! 或是全球首款屏内指纹手机;

集微网 1月3日报道

此前, 一直有传闻称vivo 将全球首发屏下指纹手机. 最新消息显示, 该机具体信息已经在工信部网站曝光.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