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批再生PET批文公示, 不論是批文數據, 還是江湖傳言, 筆者認為此次批文一定程度上釋放了一些重要資訊:
1. PET淨片進口仍需進一步觀察
雖然此次的廢物名稱及海關編碼名稱沒有變化, 但是綜合之前關於工業源和生活源相關規定, 以及據筆者同兩家獲得批文的企業溝通了解, 此次批文的發放或只能允許進口工業源廢料, 生活源類的再生PET並不允許進口.
關於市場上傳聞的' 洗淨的淨片 '仍然可以進口一事, 仍需進一步觀察, 行業協會也在為此努力爭取.
2017年12月10日, 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協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 向環境部土壤管理司, 國家發改委環境與資源司, 工信部原材料司,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海關總署監管司及質檢總局監管司, 遞交《關於將高純淨再生PET淨片作為普通商品進口的請示報告》, 通過五大方面請示相關部門批示, 期待有所轉變.
2. 原固廢項下進口量大幅下降基本成定局
綜合往年數據以及2017年以來國內的固廢進口政策來看, 此次批文審批量大幅減少可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從此次批文的審批數量上, 我們很容易看出作為環保部直接可控的手段, 嚴格把控批文數量, 即能很容易的實現 '418 '會議的精神和目標. 所以也就是說只要環保部把審批數量大幅度壓縮, 再糾結哪類產品可以進口就沒什麼意義了.
3. 後期批文可能會有所增多?
如上文所述, 從目前筆者和大多數企業溝通的情況看, 部分地區, 地方監管部門仍然處於自審階段, 導致企業的申報材料仍停留在市級和省級.
後期隨著更多申報材料的遞交, 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明朗, 後期的審批企業和申報量可能會增加.
但是如前兩點所述, 今年大的政策方向肯定是強勢監管和控制固廢進口, 所以後期即使審批量增加, 但仍不會太樂觀.
4. 2018年PET進口量會有多少?
這個是目前市場上很多人非常關注的一個數據, 說實話由於牽扯到政策問題, 非常難以確定具體的數字. 如果仍然按照僅可進口工業源再生PET, 以及以往工業源再生PET的量能來看, 較為樂觀地預估今年的PET進口量在30萬噸左右.
但是, 由於目前已經有企業在國外開始投資生產再生PET重新造粒設備, 未來如果沒有太多政策變化, 再生PET切片的進口量可能會增加, 從而彌補進口單純再生PET瓶片進口量的損失.
第一批進口批文公示後, 對急劇減少的公示數量, 有多個版本的原因解說, CCF對PET進口批文減少給出了他們的看法.
原因1: 政策收緊, 從嚴從緊減量審批.
環保部多次在會議上強調要從嚴從緊減量審批2018年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 當務之急是大幅壓減進口量, 爭取超額完成《實施方案》設定的目標和任務.
所以除了在政策上規定了進口固廢的進口類比外, 環保部控制固廢進口量的最精準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批文數量. 可以說大幅縮減審批數量本就在意料之中.
原因2: 部分地區申請檔案未上報.
由於2018年是政策變革後的第一年, 且政策變化極大, 政府對環保的監管也非常嚴格.
據筆者從企業了解, 目前部分地方雖然接受了企業的批文, 但仍然在自審階段, 待自審過關後, 相關資料再遞交至上級主管部門.
也有分析認為, 由於此次變革較大, 不排除部分地區在靜待和觀察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和其他方面的經驗後, 再做決定.
原因3: 申請企業數量減少.
部分企業在7月的固廢進口企業檢查中被查出問題, 批文審批受到影響, 有些企業甚至根本就不對獲得批文抱有希望, 直接放棄了申請.
7月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1792家, 對1074家企業提出立案處理處罰建議, 占檢查企業總數的60%. 其中存在問題的再生化纖類相關企業62家, 此外還有廣東, 上海等地的不少貿易商也被查出問題.
新政策要求固廢進口單位和加工利用單位只能是同一家, 也導致申請企業數量減少.
不管如何說, 再生聚酯行業的變革之年已經來臨, 未來整個行業將面臨極大的調整和改變, 所以不少企業對未來非常悲觀.
但是筆者想用一句話對未來市場表達看法 '沒有倒閉的行業, 只有倒閉的企業' , 未來的行業會通過市場自身的調節功能做好再平衡, 行業仍然具有一定的前景, 只是在此過程中, 企業要做好的是如何適應此次再平衡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