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逐漸到來, 新聞行業到底還能堅持多久?

2017年, 科技可謂是快速發展的一年,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 讓許多產品都進行了變革. 電視坐上了人工智慧列車, 智能語音的產生, 讓很多人逐漸解決了雙手; 音響坐上了人工智慧列車, 購物, 聽歌, 即說即停, 更加智慧.

隨著時間的流逝, 2017年也即將結尾, 嶄新的2018年, 人工智慧必然也會成為新氣象, 在新的一年, 引領大家走向更為智慧的一年.

而就在最近, 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在成都發布的中國第一個媒體人工智慧平台—— '媒體大腦' 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引起中外媒體強烈期待. '媒體大腦' 平台, 主在向海內外媒體提供服務, 共同探索大數據時代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的未來.

人工智慧已經超前發展?

據了解, 此次發布的 '媒體大腦' , 提供基於雲計算, 物聯網, 大數據, 人工智慧 (AI) 等技術的八大功能, 覆蓋報道線索, 策劃, 採訪, 生產, 分發, 反饋等全新聞鏈路. 而這八大功能包括: 2410 (智能媒體生產平台) , 新聞分發, 采蜜, 著作權監測, 人臉核查, 用戶畫像, 智能會話, 語音合成. 國內的各媒體機構, 均可在認證後使用 '媒體大腦' 的各項功能和產品.

同時, 新華社還發布了首條MGC (機器生產內容) 的視頻新聞, 該視頻新聞時長2分8秒, 由 '媒體大腦' 中的 '2410 (智能媒體生產平台) ' 系統製作, 計算耗時只有10.3秒.

說到這首條MGC視頻新聞, 其主要是運用人工智慧技術, 由機器智能生產新聞. 生產過程分為: 首先通過攝像頭, 感測器, 無人機等方式獲取新的視頻, 數據資訊, 然後經由映像識別, 視頻識別等技術讓機器進行內容理解和新聞價值判斷, 依託於大數據的 '媒體大腦' 將新理解的內容與已有數據進行關聯, 對語義進行檢索和重排以智能生產新聞稿件.

而且, 人工智慧還將基於文字稿件和採集的多媒體素材, 經過視頻編輯, 語音合成, 數據可視化等一系列過程, 最終便會生成一條富媒體新聞.

新華社副社長劉思揚強調, '媒體大腦' 和MGC新聞的出現, 不是要取代記者和編輯, 而是在更高層面上, 把人的延伸與物的延伸連接起來, 更快, 更准, 更智能地獲得新聞線索和新聞素材, 幫助媒體提高生產力.

新聞行業受到衝擊?

'媒體大腦' 一經發布, 就引起了大家前所未有的關注, 人工智慧的全面布局, 媒體智能生產平台的產生, 新聞行業真的要受到大浪洗刷了嗎?

其實客觀的講, 人工智慧的產生, 的確會對很多行業, 包括傳統媒體, 傳統製造業等, 度會產生一定的衝擊, 所以我們一定要嚴肅且理性的看待.

智能時代, 的確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便捷起來, 連工作也變得不再繁瑣. 但是一旦你的工作僅僅只是機械勞動, 那麼就要小心了, 單純地機械勞動性的工作, 肯定是要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 包括新聞行業. 就像新華社副社長所說, 人工智慧時代, 不是要取代, 而是幫助更多的產業提高生產力. 所以, 只有創造性勞動的工作, 才能完全不被取代, 不然, 高速發展的時代, 終有一天, 你將被淘汰.

人工智慧時代逐漸到來, 我們的工作, 生活都會變得無比的便捷與時尚. 智能生活我們該如何對待? 當然是不斷的緊跟潮流, 創造性的工作, 才能在智能時代獲得一席地位. 畢竟, 機器人與人類相比, 缺乏更多的創造性.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