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CES 2018值得期待的AI技術

1.奮進在AI浪潮前沿, 上海打造AI生態的全球樣板; 2.CES 2018值得期待的AI技術; 3.北京人工智慧2020年達世界先進水平; 4.華夏芯發布中國首款全自主IP的AI晶片平台, 2018年上半年量產

集微網推出整合電路微信公共號: '天天IC' , 重大新聞即時發布, 天天IC, 天天集微網, 積微成著! 複製 laoyaoic 微信公共號搜索添加關注.

1.奮進在AI浪潮前沿, 上海打造AI生態的全球樣板;

集微網綜合報道, 日前上海臨港人工智慧產業基地揭牌, 與此同時, 臨港管委會發布 '臨港地區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行動方案' 框架. 該《方案》將圍繞戰略定位, 支援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突破, 促進臨港地區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激發各個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打造生產性服務區域一體化的新格局.

與此同時, 一批人工智慧領域的標誌性企業舉行了集中籤約儀式, 包括航天八院, 地平線, 樹根互聯, 百度創新中心等. 其中, 航天八院重點聚焦 '智慧能源, 智能裝備, 智聯商貿, 綜合服務平台' 四大業務領域, 全力推動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點問題.

其中, 地平線致力於研發高性能嵌入式人工智慧處理器晶片, 將智慧城市 (智能安防) 業務落戶臨港, 提供軟硬一體完整行業解決方案; 樹根互聯由三一集團投資孵化, 運用工業知識經驗積累, 打造自主智慧財產權的 '根雲' 工業互聯網平台, 連接超40萬台高價值設備, 解決方案涵蓋42個工業領域, 已發展成為國內三大工業互聯網平台之一; 國衡智慧聯盟將聯合百度公司全力推進百度創新中心落地臨港, 依託百度的品牌, 技術等資源, 助力 '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升級' 發展; 航天八院重點聚焦 '智慧能源, 智能裝備, 智聯商貿, 綜合服務平台' 四大業務領域, 全力推動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點問題.

來源: 臨港管委會

目前臨港已經集聚了以中科院-腦智工程, 科大訊飛, 寒武紀等一批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平台和標杆企業. 結合此次簽約的企業, 臨港地區人工智慧產業已涵蓋硬體, 演算法, 應用等多個重要環節, 為今後的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海另一個發展新興產業的重鎮松江區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招商引資工作也頗為積極. 日前松江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 洞涇鎮人民政府也與華夏芯, 上海零加壹投資管理公司等簽訂多個合作協定, 將在人工智慧相關領域深度合作, 促進松江乃至上海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群的培養.

目前松江G60科創走廊洞涇人工智慧產業基地已集聚了80餘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 去年10月, 該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為特色產業基地.

以上這些都是上海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步伐中的一些縮影. 2017年11月上海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實施意見正式出台以來, 多個區縣和開發區積極響應, 加快布局人工智慧相關產業. 該實施意見計划著力打造6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示範區, 形成60個深度應用場景, 建設100個以上應用示範項目; 促進人工智慧在智慧政務, 智慧交通, 智能醫療, 智能健康和養老等領域深化應用, 局部領域形成示範效應. 目標到2020年上海實現人工智慧重點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 到2030年, 上海人工智慧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發展高地, 為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意見提出, 要建設應用驅動, 科技引領, 產業協同, 生態共融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體系, 以企業為主體, 以人才為引領, 以制度為支撐, 大力培育開放, 包容, 多元的創新創業生態, 進而優化城市綜合環境, 提升軟實力.

如今已享譽海內外的很多中國人工智慧企業, 很多創意, 很多研發, 很多產業化工作, 都誕生在上海. 在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生態環境, 產業, 技術和科研基礎, 以及人才資源方面都極具優勢. 據第三方統計, 人工智慧科研從業人員佔全國三分之一左右, 張江已形成人才集聚區.

此外, 在人工智慧的基礎——數據方面, 人工智慧企業需要依據數據來學習和發展它的應用, 而上海恰恰具有強應用場景和強數據收集的能力. 目前上海已建成覆蓋2 4 0 0 萬常住人口, 2 0 0 多萬家企業以及涵蓋全市域的人口, 法人, 空間地理基礎資料庫; 醫聯數據共用系統擁有2 5 0 億條數據, 交通數據流量每日新增3 0 G B ; 大數據交易中心日均數據交易量3 0 0 0 萬條, 佔全國5 0 % 左右.

未來, 我們寄望更多全新的人工智慧龍頭企業, 能在上海嶄露頭角, 也期待上海能夠為中國乃至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提供樣板.

2.CES 2018值得期待的AI技術;

作者: Yair Siegel, CEVA細分市場總監,

在過去的幾年裡, 人工智慧驅動的設備和服務一直是全球技術展會上最受歡迎和有趣的項目. 2018年除此之外還在市場上有了明顯的新趨勢. 首先, 主流消費產品越來越多地整合人工智慧, 而不僅僅是那些高端和高級產品. 第二, 很多產品將人工智慧內置到前端設備中, 而不是依賴於雲端. 這些趨勢正在改善智能應用程序的易可訪問性, 隱私和效率, 使它們被更廣泛地採用. 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和技術貿易展就在眼前, 來看看今年將會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創新和有趣的產品以及驅動它們的最新技術.

3D視覺的力量: 從陪伴機器人到解構的單反相機

Buddy是一個家庭助理機器人, 可以在家中導航移動, 它獲得了CES最佳創新獎 (機器人和無人機類別) . 這個機器人配備了3D視覺和多個感測器, 可以協助, 教育, 娛樂和連接用戶, 以及家中無人時監控安全.

Buddy的嵌入式硬體支援多模式導航 (圖片來源於: Blue Frog Robotics)

支撐Buddy導航技能的技術是即時地圖建立和定位, 自動防碰撞和壁障, 和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屏幕進行遠程式控制制. 令人激動的是機器人具有可以學習新技能的潛能, 因為SDK和大多數軟體是開源的, 允許任何感興趣的人開發應用程序和技能. 而亞馬遜的Alexa和其它虛擬助理剛剛開始藉助屏幕和攝像頭來增加功能, 機器人可能是下一步的演化方向.

智能城市類別的另一個贏家是Amaryllo AR4x. 這個攝像機器人使用嵌入式AI識別出人臉和其它物體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包括為熟悉的面孔開門, 或者對潛在的入侵者發出警報. 它具有1080 p解析度, 夜視功能, 可以通過乙太網接收電能, 安裝簡單, 並且消耗有限的電量.

使用多個小鏡頭和計算攝影學扁平化單反相機 (圖片來源於: Light.co)

智能手機的拍照質量最近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大部分是歸功於計算攝影學, 深度學習和雙攝像頭在新手機中的整合. Light公司在它們的L16照相機中讓這些技術更上了一層樓, 從而獲得了CES數位影像類別的最佳創新獎. 不同於單反相機使用一個大的鏡頭和感測器, 或是智能手機配有一個或兩個小的攝像頭, 該公司使用16個小相機模組組成的陣列, 每個模組配備一個鏡頭, 感測器和鏡子.

相機每次拍攝照片時, 都至少有10個不同的模組從稍有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焦距拍攝相同的映像. 然後相機使用智能處理將所有映像拼接起來, 生成一個高解析度的映像. 通過計算每張圖片上的細微差異和鏡頭的角度, 為拍攝場景構建了一幅深度圖. 這個3D資訊對許多後處理功能很有幫助, 比如改變焦點的景深. 通過將一個解構的單反相機做成了便攜的智能手機的形狀, 儘可能的達到兩全其美.

半自動汽車通過高效的感測器和處理器進入了大眾 市場

特斯拉的價格標籤, 使得僅僅有限的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安全和方便的自動駕駛功能. 然而Nissan選擇面向大眾市場, 在大部分車型而不是最昂貴的車型上提供他們的ProPilot技術. 獲得CES車輛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類別最佳創新獎的Leaf電動汽車和Rogue緊湊型SUV將在2018年上市, 搭載ProPilot技術.

ProPilot技術使用多個感測器的組合, 包括視覺和雷達, 在單車道高速公路駕駛時進行智能巡航控制和車道保持輔助. 當清晰的車道標記可見時控制模組可以駕駛車輛, 但是司機的手必須保持在方向盤上系統才能運行.

Nissan在暢銷車型上整合ProPilot助手將半自動駕駛推向主流 (圖片來源於: Nissan)

智能聲音: 個性化的沉浸式音頻和入耳式同聲傳譯

在耳機類別獲得最佳創新獎的nuraphone是一個有趣的產品. 它們看起來像頭戴式耳機, 但是裡面有矽膠耳塞可以塞入耳道. 這個設計對於隔離被動噪音非常有效, 它允許旋律直接進入耳朵, 同時低音線使用骨傳導技術穿過皮膚. 這些特性是為了產生一個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聆聽體驗, 如同現場表演一般.

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塞有趣的結合, 提供沉浸式音頻 (圖片來源於:Nuraphone)

Nuraphone的另一個特性是它們可以學習和適應每個用戶獨特的聽覺. 當第一次使用時, 耳機播放特定的頻率, 促使用戶的耳朵從耳蝸生成一個稱為耳聲發射 (OAE) 的亞音速聲音. Nuraphone有一個非常敏感的麥克風監聽OAE, 和一個內置的自學習引擎來解碼所感知到的聲音資訊, 並建立一個個性化的聽覺檔案.

這是一個非常創新的耳機, 但更多令人興奮的技術可以被整合到這類設備中. 很多新的耳機和耳戴式設備具有主動雜訊消除, 語音激活, 甚至是語音增強現實功能. 比如說在耳機類別獲獎的另一款產品Mars耳機就包含這些特性. 這些都是真正的無線立體聲耳機, 支援即時翻譯十種語言, 而且不需要連任何外部設備.

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將這些特性和一個可以持續一整天的電池組合起來. 這就要求超低功耗的麥克風和處理器, 以及合適的標準在低功耗藍芽(BLE)上傳送音頻流.

期待相會在CES 2018

CES將會展出很多令人興奮的技術和產品. 我們肯定會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AR / VR技術, 無人機等等. 但這裡提到的獲獎產品預示著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和複雜的演算法正在走入日常生活中,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實用的. 很多這樣的設備只配有小型電池或其他有限的電源, 因此能耗效率成為一個關鍵因素, 決定了這些設備如何更好地運行, 以及需要充電的頻率. 隨著這些技術的進步, 我們將會看到這類產品中整合了更多地攝像頭, 感測器和麥克風, 功耗將變得更加重要. 這些技術伴隨著高效和低功耗處理, 將會獲得無限的發展機會.

了解更多

點擊這裡了解最高效的計算機視覺和映像處理.

點擊這裡了解如何構建一個超低功耗的語音激活音頻設備.

點擊這裡了解深度學習的真正力量.

期待在CES與您會面! 我們的位置在Westgate Las Vegas 酒店central tower #2938號套房.

集微網

3.北京人工智慧2020年達世界先進水平

新京報訊 (記者王俊) 日前, 北京市出台《加快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慧產業的指導意見》, 明確北京人工智慧發展時間表: 到2020年, 新一代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部分關鍵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並形成若干重大原創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標誌性成果.

人工智慧企業數居全國首位

阿法狗 (AlphaGo) 戰勝圍棋高手柯潔, 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開上了北京五環路……人工智慧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領域. 2017年7月,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 把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

'去年7月, 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此後, 安徽, 浙江, 上海也陸續出台政策, 發力人工智慧. ' 北京大學教授田永鴻教授說, '這對北京提出挑戰, 怎麼留住現有企業和人才, 讓研究成果能落地開發, 指導意見的出台非常有必要. '

北京目前已形成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截至2017年9月, 北京擁有人工智慧企業近400家, 居全國首位. 北京還是人工智慧公司創業集中地, 全國近400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中, 近160家在北京.

擁有10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此外,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科院自動化所等全國過半數人工智慧骨幹研究單位都聚集在北京, 擁有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10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 北京在人工智慧相關學科中佔壓倒性優勢. ' 田永鴻說.

北京地區投融資規模位居全國首位. 2017年1月-9月, 在人工智慧領域北京有51個項目獲得投資, 投資總額約102.4億元, 占同期全國投資額的50.9%.

'北京的人才基礎, 研究基礎以及很強的產業基地, 都是孵化一批先進人工智慧公司的土壤. ' 田永鴻表示.

■ 案例

中科院 '人臉+步態' 識別

雙模式識別最大化辨識可疑人員

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成立的銀河水滴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是專註於計算機視覺和視頻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慧企業.

該公司開發了 '全視角步態識別+全類型人臉識別+高精度人群計數' 的身份識別平台.

其中, 全視角步態識別在超高清攝像頭下, 識別距離可達50米, 無需識別對象主動配合參與. 因步態難以偽裝, 不同體型, 頭型, 肌肉力量特點, 運動神經靈敏度, 走路姿態等特徵共同決定了步態具有較好的區分能力.

據了解, 虹膜識別需要目標在30厘米以內, 要有紅外光照條件, 人臉識別需在1-5米以內, 基本正面, 光照良好的條件, 步態識別打破這些條件的限制.

該公司開發的 '遠距離人臉識別' , 可實現25米外人臉識別, 準確率為90%以上, 達到刑偵可用水平.

因此, 利用 '人臉+步態' 雙模式識別, 可最大化地辨識可疑人員, 提高安全等級, 也可以在公交領域應用, 實現安防布控, 無卡出行, 人群密度, 超流量預警等.

'高精度人群計數技術' 是通過普通2K攝像機, 對100米外1000平方米1000人規模即時計數, 只露出頭部即可, 就能達到95%準確率. 該項技術可進行人群密度即時計算, 對超出安全係數的人群密度進行預警, 避免發生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

4.華夏芯發布中國首款全自主IP的AI晶片平台, 2018年上半年量產

集微網上海報道 文/茅茅

毋庸置疑, 人工智慧是這兩年來資訊產業最熱門的領域. 根據普華永道數據顯示, 到 2030 年, 人工智慧將為世界經濟GDP貢獻 15.7 萬億美元, 超越中國與印度兩國目前的經濟總量之和; 到 2035 年, 人工智慧有望推動世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達到 40%, 促使全球生產總值提升 14%.

目前, 我國在人工智慧的演算法研究, 應用推廣, 乃至專用加速晶片的設計方面都已經處於國際前沿水平. 但是, 僅僅靠這些要素還不能真正支撐起包括作業系統, 多維感知, 人機交互, 資訊安全等在內的龐大的人工智慧產業鏈. 從目前出貨量最大的嵌入式應用來看, 以最新的帶 AI 功能的智能手機為例, 一顆手機主晶片不僅包含了高性能, 低功耗的 CPU, DSP 和 GPU 等通用計算的內核, 還整合了人們常提到的神經網路處理器 (NPU) 或者深度學習的 ASIC 加速器等專用計算單元. 因此, 一個良好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必定是基於具備自主創新能力, 通用和專用相融合的計算平台! 但是, 當中國的 CPU, GPU, DSP 等通用計算的內核的自主設計與創新能力依然嚴重匱乏時, 我國未來的人工智慧產業也許和當今智能手機產業一樣, 即使某些專用晶片實現了局部突破, 但仍面臨著核心的處理器技術不得不依靠國外廠商授權的窘境.

與此同時, 具有先進的功耗與計算性能, 一流的編程與調試優勢的異構系統架構, 即 CPU/DSP/GPU 等通用計算與AI等專用計算單元相融合的軟硬體設計平台, 正在逐步成為國際上新一代人工智慧晶片的主流設計架構. 因此, 如果中國高端核心晶片要抓住人工智慧帶來的曆史性發展機遇, 就應該主動出擊, 抓緊布局和完善我國從高性能, 低功耗通用處理器到專用處理器領域完整的創新能力, 從而複製我國在 3G, 4G, 5G 晶片領域從跟隨, 並跑到領跑的成功經驗, 加快形成中國在全球新一代異構計算體系架構方面的綜合競爭實力.

中國首款高端處理器 IP 及華夏芯 AI 專用處理器 IP

2017年12月28日, 華夏芯 (北京) 通用處理器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辦的 '華夏芯國產自主高端處理器和 AI 晶片發布會' 上, 發布了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中國首款 64 位高端嵌入式 CPU/DSP 統一處理器 IP 核, 填補了國內空白, 打破了國外在高端嵌入式處理器IP領域的長期壟斷. 與此同時, 華夏芯還發布了極具特色的嵌入式人工智慧專用處理器IP核, 使得人工智慧領域全自主 IP 的產業鏈生態系統第一次成為可能.

據了解, 此次發布的 64 位高端嵌入式 CPU/DSP 統一處理器 IP 是華夏芯的第二代產品, 增加了許多新的功能. 比如, 它可實現一到多個超標量 CPU 核; 增加了可變長向量單元, 提供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 每個 CPU 核內置了 2D 的 DMA 引擎, 能夠讓用戶用虛擬地址進行編程, 達到更高效率; CPU 核帶高速存儲和專用加速器的介面 PXI, 能夠實現與外部的高速數據傳輸......

本次發布會上, 華夏芯的人工智慧專用處理器 IP 也是亮點之一. 它具備多個特點: 融合 CPU 功能, 無需外配主控; 針對海量空間進行高維度加速; 擅長多任務, 多數據並行計算; 高性能, 低功耗, 低成本設計; 一體化編程, 調試, 優化; 易於拓展應用軟體, 建立生態.

中國首款基於全自主 CPU/DSP/AI 的多核 SoC 晶片

華夏芯在 12 月 28 日的發布會上還發布了基於上述自主 IP 的多核 SoC 晶片平台—— '北極星' 這是國內首次發布的 CPU, DSP 和 AI 全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平台型人工智慧晶片.

華夏芯董事長李科奕

華夏芯董事長李科奕表示, 之前國內發布的人工智慧晶片基本上都是 AI 專用晶片, 而 '北極星' 是一款面向多種應用的 SoC (也就是通常說的片上系統) 晶片, 不但有負責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的 AI 專用處理器, 還整合了高性能的 CPU/DSP, 其能力可以延伸到多個產品領域. 總的來講, 無論是安全性, 可靠性, 適用性, 乃至面積, 功耗, 成本都更適合於規模化, 商業化應用. '北極星' 可以在單晶片上採用編程擴展的方法實現複雜度很高的現場控制與決策, 數字訊號處理, 映像訊號處理, 基於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和特徵提取, 多線程並行計算等多種功能.

據華夏芯介紹, '北極星' 採用台積電 28nm 工藝製程, 將於 2018 年上半年量產. 在高效滿足諸如智能輔助駕駛, 智能安防監控, 機器人, 計算機視覺, 車載和商用雷達探測, 語音識別等嵌入式人工智慧應用的同時, 還能延伸到工業 4.0, 現場控制, 邊緣計算, 智能硬體, 智慧家居等在內的多個其他領域, 是一款市場適應性極強的異構計算和人工智慧平台型晶片.

中國首款融合雙目立體視覺及雷達感測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去年特斯拉發生嚴重事故而導致人員傷亡的事件讓人意識到, 智能駕駛一定是建立在安全駕駛基礎上才有意義. '北極星' 搭載了不同特性的高性能計算單元, 瞄準安全駕駛, 可以讓安全性能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在此次發布會上, 華夏芯同時也推出了基於北極星晶片的中國首款融合雙目立體視覺及雷達感測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據華夏芯介紹, 這款基於 '北極星' 的多感測器融合智能駕駛方案擁有多個技術特點: 支援立體視覺的 '專用引擎' ; 同時計算 Motion 和 Stereo; 多焦距 (近焦+遠焦) 立體視覺搭配模式; 多重雷達 (包括 24G 毫米波雷達, 77G 毫米波雷達, 雷射雷達) ; 不同感測方式的分析資訊最終在系統層綜合判斷等等.

此次華夏芯的產品發布會得到了行業專家及同行的高度認可和積極回應. 國家資訊化諮詢委員會主任周宏仁, 中國國科學院院士, 上海交大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毛軍發, 國家核高級專家, 中電科 58 所副所長於宗光等領導和專家以及來自上下遊產學研用單位的 300 餘名代表出席了發布會.

李科奕表示: '如果說人工智慧正在為人類開啟一扇實現未來夢想的大門, 華夏芯的定位是什麼呢? 我們的全系列 IP, 希望讓晶片設計和定製更容易, 讓軟體編程更加便捷, 讓系統廠商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就是設計人工智慧的 '鑰匙' , 並且幫助合作夥伴開啟未來之門的人.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