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回眸——2017大盤點

不知不覺中走過2017年, 回眸望去, 這一路專利 '風景旖旎' : 人工智慧, 區塊鏈, 智能汽車, 柔性屏等創新技術憑專利加身發展得欣欣向榮; 空調大戰, 5G標準, '雙通' 合并均因涉及專利頻頻惹人側目; 專利資產證券化, 國防專利 '軍轉民' , 重拳整治 '黑代理' , 相關政府部門政策頻出, 促進專利事業發展.

2018年伊始, 本刊推出特別策劃, 回顧2017年專利領域的熱門話題, 希望能帶給讀者思考和啟發.

人工智慧: 迎來大發展

如今, 人們生活中的很多產品都被冠以 '智能' 頭銜, 如智能家居, 智能可穿戴產品. 產業界, 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布局人工智慧, 初創企業更是遍地開花, 都希望借這股東風, 在人工智慧與各細分領域結合的行業裡有所作為.

人工智慧不是一個行業, 而是人類通過技術發展進入的一個全新世界, 屆時, 一家企業獨大的可能性較小, 各界一起建立一個生態應是必然結果. 比如, 穀歌的優勢在於數據的資訊化整合, 英特爾更側重於模組化解決方案. 這些各有側重的企業, 要想在人工智慧領域獲得突破, 就必須拓展自己的業務領域.

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得益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尤其在電商, 移動支付等領域的發展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需要注意的是, 人工智慧以大數據和演算法為基礎, 而我國大數據的水平, 數據存儲量仍落後於歐美等國家, 我國資料庫的結構水平和管理能力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人工智慧的底層基礎技術也大多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儘管國外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佔據了核心技術優勢, 但得益於巨大的市場, 我國的企業和產品在實際應用端獲得了快速發展. 目前, 語音交互, 映像識別就是我國人工智慧發展較快的兩個技術領域.

人工智慧技術本身如同安卓系統一樣, 採取了開源的策略. 業內專家認為, 這些底層的基礎技術一般都掌握在行業巨頭手中, 相關專利數量並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但當人工智慧獲得實際應用後, 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將會出現海量增長. 例如, 當人工智慧與教育, 醫療, 娛樂, 出行, 家居等不同產業相結合, 當不同的演算法組合在一起, 產生新的技術效果, 人工智慧應用方面的專利數量將會出現爆髮式增長.

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 給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企業, 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市場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報告顯示, 2011年至2016年, 近140家人工智慧初創公司被收購, 2017年第一季度, 兼并和收購案例便超過30起, 為2016年同期的兩倍. 其中, 穀歌在人工智慧收購交易中表現得最為活躍, 此外, 微軟, 亞馬遜等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專利申請競爭激烈.

對此, 專家表示, 科技巨頭為搶奪人才, 拓展業務領域, 布局業務生態, 對人工智慧企業進行收購是必然選擇. 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初創企業在搭乘這場技術革命的快車時, 還需做好專利布局, '全副武裝' 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點評

很多創業者常說: '我們市場經營得不太好, 專利就先等一等吧. ' 事實上, 這是典型的策略錯誤. 一家科技企業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其核心技術和專利上, 在人工智慧領域, 不重視專利布局無異於 '裸奔' . 我國該領域相關企業還需做好專利布局, 跟上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潮流.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陳婕)

智能汽車: 構建新生態

2017年, 4台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車在深圳開放道路上進行試運行, 引發了廣泛關注, 一時間, 自動駕駛技術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 事實上, 近年來, 發展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共識, 智能汽車全球專利申請總量正快速增加, 不少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技術積累深厚, 很多科技巨頭和互聯網企業也以車聯技術切入產業.

在智能汽車技術方面, 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技術是兩大主要技術分支. 近年來, 智能汽車全球專利申請總量呈現平穩上升趨勢, 自2011年起進入高速發展期, 中國與全球發展趨勢基本一致, 但增速稍慢. 從區域看, 中, 美, 日, 德, 韓是全球智能汽車的主要技術來源國, 也是智能汽車專利布局的重點區域.

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當之無愧的老大, 穀歌早就展開了專利部署. 一方面, 穀歌採取了專利均衡布局的策略, 專利涉及的技術廣泛, 既有路徑規劃指引, 定位技術, 位置服務, 諮詢服務等車聯技術, 也有障礙物檢測, 駕駛模式切換, 車道檢測等自動駕駛技術, 已形成嚴密的核心和外圍專利布局. 另一方面, 穀歌還採取了借力布局策略, 不僅基於自身在第三代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專利實力, 與產業鏈上下遊進行多層次合作, 強化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 還與奧迪, 通用, 本田, 現代, 博世以及英偉達共同組建了開放汽車聯盟. 此外, 穀歌還積極開展以 'Android Auto' 車載系統為載體, 地圖數據為核心的車聯網發展路線橫向合作.

據了解, 目前, 我國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 '穩定, 線路保持, 巡航' '不同類車輛聯合控制' '路況車況檢測' 等方面, 奇瑞汽車, 浙江吉利控股, 吉林大學, 百度, 北汽福田的專利申請量名列前茅. 在車聯網方面, 技術研發熱點主要集中在交通控制, 程序控制, 導航, 數字資訊傳輸設備等方面, 其中東南大學, 奇瑞汽車, 國家電網, 長安汽車, 中國科學院的專利申請量名列前茅.

國內很多傳統汽車巨頭依託多年積聚的專利優勢, 還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專利運營. 除了經常採用的專利許可外, 近年來汽車行業專利併購活躍, 很多車企花費巨額資金進行企業併購, 實際則是劍指對方的專利. 另外, 組建和加入專利基金或專利聯盟, 開放專利等, 也是不少汽車巨頭的專利運營新選擇.

業內專家認為, 目前, 汽車製造產業鏈正由縱向單一結構, 變為網狀協同創新. 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積累深厚, 互聯網企業以車聯技術切入產業, 爆發力強, 智能汽車產業生態正在構建. 整車廠商依託數據積累和渠道優勢, 仍佔據主導地位, 但同時, 互聯網企業正在加速重構產業生態, 成為新的產業主導.

點評

發展汽車產業, 做好專利布局, 靈活運用專利至關重要. 面對汽車產業生態和競爭格局的重構, 我國相關車企還需搶佔專利高地, 將創新成果專利化, 專利權利組合化, 專利布局槓桿化. 通過在智能汽車產業技術關鍵節點上精準部署專利, 企業可以進行專利控制, 進而控制技術鏈, 並最終實現控制產業鏈的槓桿化效應.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陳婕)

區塊鏈: 各方忙 '圈地'

前幾年, 聽說過區塊鏈技術的人不多, 能夠理解其與比特幣等數字加密貨幣關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到了2017年, 區塊鏈技術從幕後走到台前, 成為席捲互聯網的一股技術浪潮, 引起了政府部門, 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的廣泛關注.

2017年, 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院, 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 (上海) 正式揭牌成立, 加速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國內的實際應用與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參考架構》; 騰訊公司發布區塊鏈白皮書, 旨在打造區塊鏈共贏生態.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如此風靡, 得益於其具有的分布式高冗餘存儲, 時序數據且不可篡改和偽造, 去中心化信用等特點.

有專家指出, 隨著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和金融機構開始測試區塊鏈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專利逐漸成為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智慧財產權中心 (下稱信通院)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 近幾年, 國內外眾多投資項目都在關注區塊鏈技術領域, 區塊鏈專利申請持續快速增長, 截至2017年8月, 全球區塊鏈發明專利申請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累計已達1200餘件, 合并同族專利後為995項, 主要申請人集中在美國, 中國, 日本等. 業內普遍認為, 涉及區塊鏈技術的專利申請在今後還會呈現持續快速增長趨勢.

與此同時,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髮展和專利申請的持續累積, 國內外創新主體開始嘗試將該技術應用到不同場景, 與票據交易, 私募股權交易等金融領域以及物聯網, 電子政務等非金融領域有機結合.

隨著區塊鏈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 產業鏈的多方介入, 專利儲備的持續累積, 不可避免地將會導致市場競爭加劇. 專家認為, 根據現有專利布局趨勢和市場發展來看, 中國和美國都是潛在的區塊鏈專利訴訟高發地. 對此, 專家提醒, 區塊鏈領域的開源技術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專利保護, 目前已有不少主導開源的公司一邊積極推進開源, 一邊提交大量區塊鏈專利申請, 中國相關企業也應儘早布局區塊鏈專利, 以便在今後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胡姝陽)

點評

近年來, 區塊鏈技術火熱發展, 逐漸成為金融等領域主流的創新技術, 圍繞該技術的物聯網, 智慧醫療等一系列應用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目前,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提交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 不少企業巨頭也在區塊鏈場景應用方面跑馬圈地. 在這種情況下, 我國創新主體還需進一步增強智慧財產權風險防範意識, 謹防陷入專利糾紛.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胡姝陽)

柔性屏: 打造 '好身材'

作為智能手機的 '臉面' , 人機交互的窗口, 手機屏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 搭載柔性屏已成為智能手機發展的大勢所趨.

與傳統的液晶顯示屏相比, OLED (有機發光二極體) 屏具有廣視角, 低耗電, 高對比, 高反應速率, 色彩豔麗等諸多優勢, 此外, 其還具有厚度薄和可彎曲等特點. 目前, 利用該特性製作的曲面屏, 摺疊屏等柔性屏手機正在進一步研發過程中.

2013年, 三星公司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曲面屏手機Galaxy Round, 其採用了一塊往裡微微凹陷的屏幕, 整機也被設計成凹陷造型. 2015年, 三星公司在曲面屏手機上繼續發力, 推出的三星S6 Edge一度提升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 '顏值' , vivo, 華為, 小米等國內手機廠商也開始紛紛入局.

另外, '黑科技' 加身的摺疊屏手機已走入現實: 有消息透露, 三星公司將於2018年初正式發布科幻感十足的摺疊屏手機Galaxy X. 中興通訊已於2017年在美國紐約正式發布了摺疊智能手機中興天機Axon M, 該機配備兩塊屏幕, 並同時擁有兩種形態: 普通形態時兩塊屏幕獨立運作, 展開後會得到一塊大屏幕.

在柔性屏領域, 三星公司可謂獨佔鰲頭. 從2007年至2017年, 三星公司在該領域的屏幕累計產量已經突破10億, 在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的佔比達39%. 開拓市場必然少不了專利之爭, 早在2012年, 三星公司就與LG公司展開了一場專利較量, LG公司先是起訴三星公司的5款產品包括Galaxy S系列智能手機和Galaxy Tab平板電腦侵犯了自己的OLED專利; 接著, 三星公司又對LG公司提起訴訟, 要求法院判決後者圍繞OLED面板技術的7件專利權無效. 最終, 在曆時11個月後, 雙方握手言和.

柔性屏產業鏈分為上遊原材料, 中遊面板和模組組裝以及下遊顯示應用, 其中上遊的材料製造是產業鏈技術的核心, 存在較高的專利壁壘, 相關技術主要掌握在日韓企業手中. 目前, 相關企業都在加快OLED技術的專利布局. 截至2016年底, 全球在OLED領域的相關專利申請已達8.6萬餘件, 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5位的專利申請人中包括了11家日本企業, 2家韓國企業, 2家中國企業. 日本企業佔據絕對優勢, 韓國的兩家企業三星公司及LG公司佔據排行榜的前兩名, 申請量分別為8300餘件和5200餘件. 而我國只有海洋王和京東方兩家企業入榜, 分別排在第4名和第14名, 這顯示出我國企業正在加大該領域的技術研發, 但與日韓企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點評

儘管我國OLED產業起步較晚, 產業鏈尚不完善, 上遊環節比較薄弱, 但目前國內企業正在加快技術追趕的步伐, 如京東方柔性屏即將實現量產, 華星光電, 天馬微電子等國內企業也在加強產能建設. 面對柔性屏發展的大好機遇, 國內相關企業在突破技術壁壘, 加強產能建設的同時, 切莫忽視了專利布局, 應手握專利爭取更多市場競爭的砝碼.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陳婕)

5G標準: 提早備 '糧草'

5G技術還未實現商用, 相關企業的專利許可費就已提前出爐. 2017年, 瑞典通信巨頭愛立信公布了其5G專利許可費標準, 這是通信領域首次公開5G專利許可費. 目前, 全球各大通信廠商都在共同推進下一代通信技術標準的形成, 預計5G的正式商用將於2020年左右實現.

據了解, 對於高端手持設備, 愛立信的5G專利許可費設定為每部5美元; 對於低端手持設備, 專利許可費最低低至每部2.5美元. '我們希望通過公開設定合理的價格, 以給其他專利的持有人和企業提供參考. ' 愛立信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一專利許可價格的設定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愛立信遵循了FRAND條款 (公平, 合理, 無歧視) ; 另一方面是考慮愛立信作為標準必要專利開發者之一的身份.

此消息一出, 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 不少人在問, 4G網路方興未艾, 現在就制定5G技術的專利許可費率, 是不是太早了? 業內專家認為, 事實上, 並非為時尚早. 專利許可談判一般需要較長時間, 雖然5G到2020年左右才會實現商用, 但相關通信企業都要提前和各大手機廠商進行專利許可談判. 談判前, 通信企業自然要制定一套較為完善的方案.

如今, 在5G技術標準制定過程中, 相應的技術方案正在逐步成型. 華為, 中興通訊等企業積极參与5G國際技術標準制定的消息頻現, 更是展示了我國通信企業的技術實力. 此外, 高通, 蘋果等企業也都在紛紛布局5G領域, 試圖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上搶佔市場先機, 各企業相關的專利布局也都在穩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 愛立信在此次公布的方案中, 設定了固定的專利許可費, 這不同於以往以整機售價為基礎的許可費率模式. 據悉, 此前愛立信在3G專利上收取的許可費標準就是整機價格的1%.

專家認為, 如今, 愛立信推出按照固定價格收取許可費的方案, 對於相應手機廠商而言, 其可接受度或許會相對更高, 也有利於愛立信儘快與相關廠商達成專利許可合作. 當然, 每家廠商偏好的專利許可費率模式可能略有不同, 愛立信此次拋出的固定費率模式, 勢必會對其他掌握5G相關標準必要專利的廠商產生一些影響. 但是, 由於各家企業的技術在5G相關標準中所佔比重不同, 最終收取的費用還需看相關廠商各自的議價能力.

雖然, 愛立信早前在印度對小米進行了專利 '圍堵' , 但目前來看, 針對5G專利許可方案, 愛立信主要針對的目標應該是蘋果, 三星等大型企業. 5G時代近在眼前, 未來, 我國相關企業還需及早部署5G發展策略, 規避專利風險.

點評

目前來看, 愛立信此次公布的專利許可費並不高, 且按固定價格收取專利許可費的方案有利於其與設備廠商更快達成合作. 隨著國外企業對中國手機廠商的專利許可 '野心' 不斷加大, 我國相關企業還需早做準備, 降低專利風險.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李俊霖)

'雙通' 併購: 結局尚難定

2017年, 沸沸揚揚的博通併購高通案引得各界廣泛關注. 2017年11月, 博通向高通發出收購要約, 以每股70美元的價格收購高通, 每股將包括60美元現金和10美元博通Broadcom股票. 此外, 交易還將包括博通願意繼續完成高通斥資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 (NXP Semiconductors) 的交易. 隨後, 高通拒絕了博通的收購請求. 高通對外宣布, 博通發出的收購提議嚴重低估了高通的價值, 其董事會成員一致拒絕了博通單方面的收購提議. 不過, 博通並不死心, 表示 '收購要約仍然有效' .

據了解, 創立於1991年的博通是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公司, 擁有2600多項美國專利和1200多項其他國家專利, 還有超過7450項專利申請, 能夠解決語音, 視頻, 數據和多媒體的有線和無線傳輸, 年收入超過25億美元. 創立於1985年的高通也同樣實力雄厚, 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晶片廠商之一, 高通公布了大量3G和4G移動通信相關專利. 據報道, 高通擁有超過3900項CDMA及相關技術的美國專利和專利申請, 已經向全球逾130家電信設備製造商發放了CDMA專利許可.

高通的明確拒絕, 基本吻合了此前很多業界專家的猜測. 大連理工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表示, 考慮到高通在半導體晶片領域內幾乎 '一統天下' 的情況, 再加上博通本身在該領域內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兩者合一, 極易造成明顯的經營者過度集中的事實, 並容易產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違法壟斷現象. 根據美國或者其他國家關於預防, 管制和禁止經營者過度集中的反壟斷規範, 博通此番意欲收購高通的目標, 很可能 '胎死腹中' , 或者棄於中途, 成功的機率較小.

事實上, 業界一直擔心的就是此次併購可能會對晶片產業帶來巨大影響. 專家認為, 如果博通鍥而不捨, 最終成功收購了高通, 則不但在通信半導體晶片市場上造成 '新博通' 的壓倒性壟斷優勢, 而且在支撐通信半導體晶片產業及其市場的智慧財產權高地上, 成就了 '新博通' 的絕對制高點和威懾力, 將會對國際通信晶片產業的競爭格局產生 '新博通' 一家獨大的非競爭形勢和局面. 我國手機企業對通信半導體晶片的巨大需求, 也將從原來主要受制於高通, 進而轉變為主要受制於已經更為集中, 更顯優勢因而可能更趨壟斷的 '新博通' .

點評

雖然此次高通明確拒絕了博通的企業併購要約, 但博通很可能採取其他措施尋求收購空間, 因此對於雙方來說這可能將會是一個長期的博弈過程. 筆者認為, 中國通信企業還是應按照既定政策大力發展晶片技術, 加強技術研發, 積聚專利實力, 畢竟依靠外來資源供給的情況不能長久.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李俊霖)

空調大戰: '抱團' 走四方

2017年, 空調市場可謂紛爭不斷, 先是格力電器先後對奧克斯空調, 廣東美的提起專利訴訟, 隨後格力電器又以專利侵權為由, 再次將奧克斯空調與廣州晶東貿易有限公司起訴至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 並索賠4000萬元.

近年來, 空調領域的快速發展, 引得國內眾多企業相互廝殺. 對此,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 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家電行業正面臨技術的革新與轉型升級, 業界都在打造各種智能產品, 突出 '互聯網+' 特點, 高額專利索賠不乏有秀 '專利肌肉' 的因素, 通過訴訟向外界展示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 另一方面, 隨著國內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的持續改善, 業界不斷呼籲提高判賠額, 這給家電企業提供了通過技術許可或專利許可獲得商業回報的環境. 因此, 包括空調企業在內的家電行業展開專利較量, 也是一種市場競爭手段, 其目的是希望通過訴訟佔據競爭優勢.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 為了有效緩解空調市場專利訴訟高發的現象, 2017年10月, 中國空調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正式成立, 成員包括格力電器, 橫琴知交中心聯合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 海信 (山東) 空調有限公司, 廣東美的, 奧克斯空調等8家企業, 其是面向中國空調領域所有企業, 高等院校和機構等開放的非盈利性組織.

'中國空調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對外應對智慧財產權糾紛和談判, 對內整合智慧財產權資源, 以智慧財產權為紐帶, 引導, 促進我國空調產業跨界創新, 全鏈融通. 聯盟內企業將相互尊重勞動成果, 相互關切商業利益, 積極開展良性競爭, 實現互利共贏. ' 該聯盟負責人表示, 相信聯盟的成立, 有助於在空調產業建立一定秩序, 有效緩解該領域頻發的專利訴訟.

點評

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 近幾年, 空調企業之間的專利訴訟從未停止過. 而中國空調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的誕生, 可以說將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空調領域的專利糾紛. 未來, 該產業聯盟將從打造專利池, 實行專利共用機制, 開展海外市場專利侵權風險預警工作等入手, 進一步加快我國自主品牌空調產品 '走出去' 的步伐.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李俊霖)

國防專利: 喚醒 '睡美人'

'天舟上天, 航母下水' , 我國國防科技實力顯著增強. 在高精尖的國防科技領域, 自然少不了專利的身影. 國防專利包含了國防科技領域大量優秀的技術成果, 具有重要的國防價值, 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但在智慧財產權圈裡, 國防專利如同 '蒙娜麗莎的微笑' , 神秘莫測.

對於那些在國防專利權保護期限內, 由於情況變化不需要繼續保密的國防專利, 及時作出解密決定, 將有助於促進軍民之間的資訊分享, 讓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開展科研工作, 更好地發揮國防專利的價值.

2017年, 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國防智慧財產權局集中解密了3001件國防專利, 並首次發布解密國防專利資訊2346條. 據悉, 解密的國防專利涵蓋六大工業領域, 涉及的技術也較新, 近三成為2010年後提交的專利申請. 前不久, 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將2452件解密的國防專利彙編成冊, 並將進一步公開發布, 以推動這些原保密軍用技術積極轉向民用領域並儘快開花結果.

2017年, 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軍民融合 (西安) 試點平台受國防智慧財產權局的委託, 對解密的3000餘件專利進行了初步加工. 經過分析發現, 在這些國防專利中, 軍民重複研發, 重複申請的情況較多. 而且, 很多專利都需要進行二次開發, 重新提交專利申請. 如某件國防專利涉及炮管技術, 炮管在民用市場上難以應用, 需要轉化為輸油管道, 輸氣管道等, 並進一步控制投入成本, 這就需要對國防專利進行二次開發, 轉為民用.

對於如何打通國防智慧財產權轉化的障礙, 業內專家建議, 我國需要建立國防專利解密與普通專利跟進保護無縫銜接的機制.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可繼續沿用國防專利與普通專利現行的政策, 對於解密的國防專利不對外公開, 在對其進行二次開發後, 以普通專利的形式重新出現. 這樣在規避了泄秘風險的同時, 有利於國防專利的轉化.

在 '軍轉民' 方面, 應加強國防專利的適應性開發, 工藝研究, 工程化應用等後續工作, 並對二次開發成果提交高質量的專利申請以期獲得保護, 為國防技術民用化提供保障. 此外, 還應改變軍工科研院所現有的軍工產品, 民用產品相對獨立的發展道路, 推廣軍民融合優勢企業的經驗. 在 '民參軍' 方面, 應進一步完善資訊交流機制, 促進軍民技術, 資源, 數據和需求的共用對接, 吸引優勢企業參與.

當然, 在國防專利轉化過程中, 收益分配問題也尤其重要. 相關部門應科學制定權屬關係和收益分配比例, 確保在開展國防專利轉民用過程中, 能夠像其他科技成果轉化那樣, 使權利人享有收益權.

點評

國防科技成果轉向民用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其轉化為民用首先需要跨過 '專利解密' 這道關口. 面對國防專利目前存在 '重定密, 輕解密' 的現狀, 我國應建立國防專利解密與普通專利跟進保護機制, 加強國防專利的二次開發, 工藝研究等, 完善民用和軍用的資訊交流共用機制, 促進國防專利轉化.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陳婕)

打擊 '掛證' : 監管出重拳

按照我國專利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為維護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 保障專利代理服務質量, 依法設立專利代理機構時, 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 但如果達不到條件怎麼辦? 現實中, 有少數人受利益驅動, 動起了歪腦筋, 通過 '掛證' 達到獲利的目的. 據了解, '掛證' 主要是指借用, 租用他人專利代理人資格證申請設立專利代理機構, 或者將專利代理機構註冊證出租, 出借給他人承接專利代理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對於這種專利代理行業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一直嚴厲查處和整治, 隨著行業監管體系越來越完善, 打擊力度更是進一步加大. 2017年初,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作出專利代理懲戒決定, 對江蘇省鎮江市某專利代理事務所3名發起人出租專利代理資質, 違法申請設立專利代理機構的 '掛證' 行為, 作出了吊銷其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處罰.

專利代理是技術與法律相結合的專業性工作, 是高端法律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 專利代理服務在創新成果轉化為智慧財產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掛證' 行為的存在, 使得以牟利為目的, 不具有從業資格的人違規開設專利代理機構, 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 必然導致不規範專利代理行為的產生, 無法保障專利代理服務質量, 直接侵害發明創造權利人的合法利益.

正是因此,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作為專利代理行業主管部門,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要求, 充分發揮監管職能, 嚴格履行監管職責, 進一步加強了事中事後監管, 全面推動 '雙隨機一公開' 工作走向深入, 助力 '雙創' 工作, 滿足創新主體快速增長的專利代理服務需求. 針對少數專利代理人抱有僥倖心理, 受利益驅動作出的違法違規 '掛證' 行為, 近年來,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加大整治工作力度, 多措並舉, 重拳出擊, 嚴厲查處, 將治理 '掛證' 等違法行為作為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進一步深入推動 '放管服' 工作的重要內容, 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加強監管的同時,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還同步出台了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措施, 進一步完善了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等制度, 力求從根源上剷除 '掛證' 行為滋生的土壤. 另外, 通過公布弄虛作假行為, 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曝光力度, 以及誠信資訊共用等措施, 形成對違法違規行為人的震懾.

此外, 據了解, 為充分發揮行業自律職能,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按照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的相關要求, 也開展了打擊專利代理 '掛證' 行為的工作, 主要措施包括代理機構自查自糾, 社會公眾監督舉報, 協會督查抽查等.

點評

近年來, 我國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數量不斷增長, 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投身智慧財產權事業. 為更好地服務創新主體, 相關專利代理機構還需保障服務質量, 遵守法律法規, 底線莫越, 紅線莫碰, 營造良好的專利代理市場環境. (智慧財產權報 記者 陳婕)

專利資產證券化: 撬動大 '金山'

一面守著專利這座 '金山銀礦' 無從下手, 一面為融資難叫苦不迭, 這似乎已成為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常態. 如何有效利用這一數量龐大的專利無形資產, 開發其隱藏的內在交易價值, 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流動性資金支援, 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 我國每年都產生大量專利, 但很多仍處於閑置狀態. 如何運用有效的運營手段盤活這些專利資產, 實現專利的市場價值, 解決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迫在眉睫. 近年來, 隨著資產證券化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深化發展,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應運而生, 並逐漸受到業界關注.

在專利領域,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表現為專利資產證券化. 專利資產證券化就是專利權人把專利將來可能產生的收益剝離於企業之外, 作為證券化的基礎資產, 轉移給特殊目的機構 (SPV) .

專利資產證券化是一種表外融資方式, 融資所得並不計入權利人的資產負債表中, 對其負債沒有任何影響. 資產證券化手段實現了專利資產與專利權人的信譽以及其他資產的風險隔離, 有利於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資產證券化的過程通常會將基礎資產進行結構化設計, 分離出優質資產和次級資產, 增加了優質資產的信用級別, 更加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儘管專利資產證券化存在諸多優勢,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 卻存在不少困難. 業內專家認為, 專利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必須按照特定標準進行嚴格選擇, 需要產權清晰, 權利範圍和法律效力明確等, 需要形成規模化的高價值專利資產池. 專利價值不高, 就難以吸引到投資者.

另外, 專利估值難也是影響專利資產證券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專家認為, 如果要確保整個融資的信用, 對於專利的估值是其關鍵環節. 在證券化的交易過程中, 尤其需要確定各方當事人能認同特定的智慧財產權在特定時點的價值. 既有的智慧財產權估值方式與計算方法, 只對某些發明專利具有相對可靠的準確度. 估值難以確定, 會導致人們無法對專利的經濟價值做出精準的預估, 評級機構難以對證券發行進行準確評級, 投資者也難以準確地評估該證券的價值並進行投資.

從實操的層面, 由於專利資產穩定性差, 現金流不穩定, 因此, 對專利資產進行信用增級非常有必要. 而對於專利價值難以確定的問題, 由於傳統的資產評估手段不能很好地評估專利資產, 設計出更好的評估方式才能更有利於專利資產的證券化實施. 此外, 資訊披露制度的完善也是證券行業降低風險的一個有力手段. 目前我國的資訊披露制度主要適用於傳統資產, 專利這種無形資產有其特殊性, 探索出適合專利資產的資訊披露規範, 是吸引投資者, 降低風險, 完成專利資產證券化的一個重要保證.

點評

專利資產證券化是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由實物資本轉向知識資本, 是金融證券領域的創新探索. 但專利評估難, 專利價值穩定性差, 資訊披露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約了專利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相關機構應進一步完善專利資產證券化相關法律法規, 對專利資產進行信用增級, 同時優化專利評估方式, 完善資訊披露制度等, 進而有效推進我國專利資產證券化進程.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