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 | 人工智能: AI迎来中国新纪元

人工智能应该可以当选2017年最热门的科技话题. 国家层面的扶持布局, 产业界的全面突破, 意味着人工智能在2018年乃至今后十年, 二十年仍可能是资本竞逐的风口.

2017年12月14日, 工信部发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 (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 浙江省紧随其后, 于2017年12月26日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北京市在2017年12月26日也印发了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 涉及人工智能等10个产业, 并分别编制了指导意见.

产业界更是热闹非凡, 在AI芯片, 操作系统, 应用等层面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寒武纪在2017年11月6日推出了三款人工智能处理器IP产品, 地平线在2017年12月20日也推出两款人工智能嵌入式处理器产品. 致力于通过操作系统降低AI使用门槛的百度, 第四范式等, 通过智能音箱, AI手机等具体产品影响用户的阿里巴巴, 京东, 华为, 联想等, 在2017年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 势必会推动新一代工业革命, 中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抓住机会实现换道发展, 弯道超车.

同步起跑

PC互联网时代, 几乎全世界都用英特尔和AMD的芯片, 微软Windows更是在操作系统层面 '一统天下' . 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芯片领域提到高通就意味着高端市场, 来自中国的联发科, 展讯则一直希望迎头赶上, 但只是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作为; 操作系统层面依然是iOS和安卓的天下.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 已是另外一番景象, 凡举芯片, 操作系统, 应用等层面, 中国企业与全球 '玩家' 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比如芯片领域, 尽管英伟达的GPU已经一马当先, 谷歌, AMD, 高通的TPU, 英特尔的CPU+FPGA, IBM的类脑芯片等AI芯片流派也不遑多让, 但现在远未到决定胜负的时候, 包括寒武纪, 地平线, 中星微, 西井科技等中国 '玩家' , 也有望在AI芯片领域赢得属于中国的一席之地.

其中, 西井科技在2016年就推出神经元类脑芯片; 中星微在2016年6月也推出国内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 (NPU) ; 寒武纪2017年11月6日发布面向终端和云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 地平线在2017年12月20日也推出第一代自主研发的高斯架构的人工智能视觉芯片, 并宣布从2017年到2019年以一年一代架构——高斯架构, 伯努利架构, 贝叶斯架构的速度, 不断迭代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

尽管在市场上的声量远远小于谷歌, 英伟达等国际 '玩家' , 但中国 '玩家' 在AI芯片领域并不落后. '地平线2015年创立的时候, 就在行业中率先提出打造人工智能芯片架构BPU, 比谷歌提出TPU架构的时间还要早. ' 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国家 '千人计划' 特聘专家, 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余凯博士告诉本报记者.

余凯曾经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 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 是从百度离职的AI技术大牛之一. 余凯透露, 2015年他下决心从百度离开, 就是为实现打造AI '中国芯' 的梦想. 余凯认为, AI芯片在国家层面关乎中国能否在人工智能时代弯道超车, 在产业层面专属的AI芯片也意味着深度学习等算法在未来不受运算能力的限制.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分析, 'GPU是目前的主流, 但其基本架构并非为AI所设计, 效率受到很多限制. FPGA虽然迭代快, 短期内可满足一定计算需求, 但从速度和能耗比来说, 与专属AI芯片存在差距. 理想的AI芯片应该是一种新型处理器, 可适应语音, 图像, 视频, 自然语言多模态处理等广阔的应用面, 同时具备远超CPU和GPU的效率. ' 陈天石也认为, 中国 '玩家' 有望借助AI芯片实现弯道超车.

操作系统领域也是如此. 相关测算显示, 尽管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已经颇具规模, 但在操作系统层面, 每年大约需要向Windows, iOS, Android三大操作系统巨头让渡数千亿元利益.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也意味着操作系统领域迎来重新洗牌的机会. 日前, 百度开发的对话式AI操作系统Duer OS已经成功入选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4大领先科技成果名单, 被视为国内极具市场前景的AI操作系统. 除百度的Duer OS之外, 第四范式开发的 '先知' 系统, 也明确提出要成为AI领域的Windows.

'在PC互联网时代, Windows大幅降低了普通人使用电脑的难度, 在人工智能时代, '先知' 系统也想做到类似的事情, 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门槛. ' 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告诉本报记者.

国家驱动

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等基础领域之外, 中国在AI应用层面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 同时, 除了BAT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布局之外,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层面出现了一大批未来之星, 比如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 出门问问, 思必驰等, 视觉领域的商汤科技, 旷视科技等.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公开表示,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应用热潮, 已经与美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且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帮助下, 中国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优势实际上更为明显.

小米创始人雷军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优势在于庞大的人才库, 海量的大数据. 相关统计显示, 从2006年到2016年, 华人贡献了全球约三成的顶级人工智能论文. 雷军认为, 中国人从小就重视数学, 理工科基础好, 这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巨大的优势. 同时, 中国拥有7.3亿网民, 居于世界首位, 已积累大量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 据赛迪智库预测, 到2030年, 中国互联网数据总量的占比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这也将成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告诉本报记者,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重视, 美国在2016年10月出台《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 英国在2016年12月发布《人工智能: 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 相比较而言, 中国国务院在2015年7月发布的《关于积极推动 '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中, 已经将 '互联网+人工智能' 列为其中的11项重点行动之一.

随后, 国务院于2017年7月20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中国人工智能的 '三步走' 目标: 第一步是到2020年初步建成技术标准, 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 培育若干个全球领先的骨干企业, 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 带动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第二步是到2025年在智能制造, 智慧医疗, 智慧城市, 智能农业, 国防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 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带动5万亿元; 第三步是到2030年在生产生活, 社会治理, 国防建设等方面极大拓展广度和深度, 形成涵盖核心技术, 关键系统, 支撑平台以及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 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带动10万亿元.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 工信部明确提出 '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 且明确提出在智能传感器, 神经网络芯片领域的设计, 代工, 封装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四项重点发展目标, 以及在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服务机器人, 智能无人机等八大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形成较强的全球竞争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在明确以培育全球领先或者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为目标的国家及省市规划指导下,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崭露头角的国内企业将率先受益.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