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遊光電是專註於微光學, 光整合領域的高科技企業, 總部位於上海, 目前階段鯤遊光電專註於通過半導體與光學融合的工藝, 研發並量產三類產品方向: 3D深度成像中的晶圓級光學及DOE器件, 特別是手機領域的應用; 應用於AR的光波導模組, 特別是基於晶圓級光學製成多級擴瞳, 用於耦合光場及全息AR成像的光柵型波導; 板間, 晶片間晶圓級高速並行光鏈路.
昆仲資本創始合伙人吳子爍表示, 當下人工智慧, 物聯網等領域正在經曆突飛猛進的發展, 而在市場高熱度的關注頂層創新的環境下, 更底層的物理層也正在孕育著巨大而深遠的變革. 昆仲一直致力於助力最優秀的團隊尋找真正的技術變革, 產業變革, 本次與舜宇光學合投鯤遊光電, 是基於昆仲對鯤遊團隊的高度認可, 以及對整合電, 整合光這一基石領域創新變革的長期思考:
首先, 從大趨勢上看, 過去的70年, 是半導體和整合電路的時代; 從單個晶體管到整合電路的進化, 直接了促成人類資訊革命的爆發, 造就了無數的科技奇蹟. 而作為工程 '光機電算' 四大領域之一的光學領域, 在近代史上的商業體量, 卻不及電之萬一. 究其原因之一, 正是電之革新沿著摩爾定律所帶來的邊際成本, 比之重構光的基礎要低. 但時至今日, 這一邏輯正在面臨挑戰, 正是遵守摩爾定律的路徑, 整合電路的發展史正在畫出一條完美S曲線走向天花板. 伴隨著電的瓶頸, '整合電' 必然向 '整合光' 變革.
其次, 從產品化可行性的邏輯考慮, 創新的實現需要伴隨量產工藝的落地. 鯤遊光電正在探索通過半導體/晶圓級工藝, 與光學工藝的融合, 實踐新的道路. 傳統的光學加工工藝是所謂冷光學的加工工藝, 尺度與精度受限至亞毫米, 微米級; 而於此同時, 半導體工藝作為人類科技的集大成者, 積累了無數令人驚歎的微觀工藝與大規模量產工藝. 所以, 從產品化邏輯看, 鯤遊光電並沒有去重構光學工藝, 而是借力半導體領域的深厚經驗, 以半導體晶圓的思路製成冷光學無法企及的納米級的光學原件, 卻同時反而通過晶圓級的思路獲得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再次, 從商業化的邏輯來看, 理想的技術創新不宜以顛覆存量為商業模式, 而應是尋求增量, 創新的場景和需求為上策, 以新需求的切實切入點切入. 此時此刻, 晶圓級光學恰好使得一系列新型的實際需求成為可能, 包括3D成像與人臉識別, AR/MR, 5G光通訊鏈路, 醫學影像, 航空軍工, 智能工業等. 甚至一些熱門的 '電' 的領域, 也或許可以用晶圓級光學的思路另闢蹊徑. 以比較熱的人工智慧為例, 當大家均在實踐更高更強的演算法時, 光子卻可以容易的並行處理卷積運算, 這一點是電子無法企及的. 鯤遊光電希望通過晶圓級光學的工藝, 設計並實現創新的光電子產品和應用場景. 鯤遊專註納米尺度的精度; 冷光學專註亞毫米, 微米尺度的精度, 兩種精度, 兩種需求, 互為補充, 互為促進.
最後, 從公司本身來看, 鯤遊光電有著自己不錯的比較優勢. 公司核心研發團隊及管理層包括斯坦福大學, 羅切斯特大學, 劍橋大學, 浙江大學等知名光電院所的教授, 博士; 前微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富通光纖, 索雷柏, 麥肯錫等國際知名企業高管. 核心研發團隊成員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電子學會電子資訊科學技術一等獎, 擁有晶圓級光學領域的核心國際專利數十項. 在本輪引入了舜宇光學, 昆仲資本後, 使得公司在 '產業, 科研, 管理, 資本' 四個科技公司必備的方面都有所均衡. 特別對於這個相當前沿的領域, 本身從事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員並不多, 在這種情況下做到這樣的完備結構更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