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比特币加密货币
比特币(Bitcoin)等加密货币的价格在2017年屡创新高, 也不断创造大众话题, 引起公众兴趣. 2018年此趋势将持续, 许多潜在的公共机构投资人也可能会宣布对加密货币投资, 或设立加密货币基金, 一些经纪商,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 也会加入战局.
不过屡创纪录并不代表投资起来轻松, 不像银行帐户一样遗失了PIN码仍可随时重新进入, 加密货币资产的私钥一旦遗失, 就可能导致资产永远遗失.
二, 监管机构执法
许多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采取放任与严管并行的做法, 并表明会在安全事件发生时介入处置, 如在The DAO遭骇后, 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宣布DAO代币为有价证券, 适用美国证券法相关规定就是一例; 未来监管机构对安全事件的执法将会更高调, 以树立加密货币的负面教材.
税务机关也会变得更加主动, 尤其针对加密货币价格狂飙的部分, 如近期美国税务局要求该国一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 提供交易帐户持有者的姓名, 可视为税务机关主动介入的迹象.
三, ICO制度化
首次代币发行(ICO)在2016年的募资金额超过30亿美元, 成为媒体新宠儿, 吸引公众莫大关注, 不过业界将进一步制度化, 尤其是在 '了解你的客户' (KYC), '反洗钱' (AML), 治理与透明化标准等, 因此2018年ICO狂热可能会稍稍冷却下来.
四, 合规科技
着眼于更有效率地遵守法规义务, 以及降低风险及成本, 合规科技(RegTech)将引起金融机构更高的兴趣, 不过法律及法遵团队对合规科技的不熟悉, 也成为合规科技发展的阻碍; 此外合规科技领域缺乏具主宰能力的参与者, 将会促使该领域进一步的整合, 合规科技的新创企业很可能会被一些不想落于趋势之后的传统科技公司购并.
五, 新创团队
银行内部的创新团队在金融科技发展初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促成银行与金融科技新创企业合作. 但随着银行高层逐渐熟悉金融科技, 许多金融科技新创企业可能会避开与创新团队接触, 迳自处理相关业务, 从而可省下时间与精力, 并继续将创新当作整个组织的思维模式, 无须受限于创新团队.
六, 监管科技
监管科技(Supervisory Technology, SupTech)是监管机关有效执行法规, 减轻合规负担的手段, 许多监管机构已在测试资料分析与AI工具, 不仅用来侦测市场操控行为, 也用来处理数量庞大的合规文件, 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进行机器可判读的模板化合规报告研究.
七, API
开放应用程式介面(API)仍然是2018年金融科技首重之事, 欧盟支付服务指令(PSD2)或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开放API架构都值得关注, 传统银行的地位仍受到挑战, 但消费者对科技公司的信任, 是否与传统银行相同, 仍值得观察.
八, 智能语音助理
Juniper Research研究指出, 2022年全美将有55%家庭拥有智能语音助理, 目前以语音作为用户端介面已有逐渐被接受的趋势, 智能语音助理如亚马逊(Amazon)的Echo, Google Home, 百度的 '小鱼在家' , 阿里巴巴的 '天猫精灵X1' 已逐渐走入日常生活.
近年金融业运用聊天机器人(Chatbot)的案例不断出现, 预计金融机构将会持续试验对顾客而言最好的整合解决方案, 融合语音助理的解决方案或会是下一个趋势.
九, 亚洲市场
亚洲在B2C金融科技引领世界, 主要是由于大陆科技三强百度, 阿里巴巴与腾讯不断向大众创造新的金融服务方式; 在B2B方面亚洲也有潜力, 却不必然与创新有关, 而是亚洲金融机构对整合金融科技的接纳度高, 因此B2B金融科技公司非常有机会, 将在西方研发的产品或服务带到东方, 以香港或新加坡等作为跳板.
十, 资讯安全
金融科技发展遭遇的最大阻碍可能会是重大事件的发生, 如针对消费者个资的网路攻击, 或造成银行或大众对金融科技信赖度下降的诈骗行为, 如日本比特币交换所Mt. Gox在2014年约有85万枚比特币(约4.5亿美元)被盗.
不仅近期银行遭网路攻击事件频传, 骇客也爱找较新的ICO下手, 因为它们可能更缺乏安全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