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華早報報導, 大陸的共用經濟市場規模, 已達人民幣3.09兆元左右, 2017年內共用單車的市場規模成長近乎10倍之多, 使用人數估計將達5,000萬人. 實際觀察大陸的共用單車市場, 2016年還是百家爭鳴, 但因融資失敗或周轉失靈等問題, 2017年爆發經營困難者就有60多家, 淘汰機制也間接助長購併與產業整合.
究其根本, 共用交通多半需要長期投入, 而共用單車市場在投放數量達一定規模後, 市場往往就已飽和, 資金相對不足的小型廠商, 初期若不及盤踞, 待各家鼎立之勢定局後, 多半也只能另謀出路.
此外, 部分共用新創企業砸錢沖高用戶數, 藉以墊高市值以利募資, 但其營運模式未必有獲利前景. 在區隔性不足與市場有限下, 割喉戰往往埋下產業整並的遠因. 再論共用單車常見的創業機制: 押金集資, 無論就規範面或是資金監管運用都有其限制與不便, 更遑論激烈競爭下許多廠商放棄押金.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直言, 由於共用單車幾乎是以使用便利性定勝負, 初期燒錢在各地放車已成各家最大支出與融資目的之一. 預料未來從一線到其他各線城市, 將見由大而小的分層寡佔. 他建議, 廠商應利用大數據, 雲端技術等布局並建立特色, 以提高使用率.
共用單車如今的共同難題, 無非是硬體成本偏高, 定位搜尋不夠親善, 違規停放或技術性佔用(停放於自家門口或辦公大樓), 蓄意破壞, 政策支援等問題.
如何延伸共用單車的可擴充性, 例如結合公共車輛的高使用率來發電, 更新街景地圖. 甚至仿效國外, 以停放車輛充當運動教室或公共藝術等, 或許才是共用單車的另類新創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