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產業鏈的這幾個分級, 哪一級利潤空間最大?

中國塑料產業上遊主要為石化和煤化工企業, 其中石化生產企業產量占塑料供應的80%以上, 相對集中;而在石化中, 中石化和中石油又佔到60%以上的份額.

產業鏈的中遊是各級的經銷商, 大的層級可以分為三級, 一級經銷商(總包商), 二級經銷商(利用資訊不對稱的炒貨商)和三級經銷商(承擔物流/賬期和 '白手套' 的次終端).

產業鏈的下遊是各種塑料加工使用廠商, 品類繁多, 結構分散.

一, 塑料產業鏈上遊

1. 概述

塑化行業的上遊為通過油基工藝和煤基工藝生產出來烯烴單體, 經聚合工藝成為聚合物. 國內塑化行業中, 煤制PE和煤制PP佔總產能的比重分別為20%與22%, 占產能大多數的為石油煉化企業.

2. 產業鏈——以PE產業鏈舉例:

3. 主要企業及特徵

上遊的合成樹脂生產企業多數為大型的石化企業. 這類企業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行業進入門檻較高, 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和資金支援;二是由於石油, 天然氣資源的不可再生性, 石化行業具有較為濃厚的資源壟斷色彩. 相對而言, 合成樹脂市場表現為壟斷競爭的市場格局. 金融危機後, 主要合成樹脂的價格逐漸上漲, 使改性塑料行業的總體成本有所升高.

從國內產量分布來看, PE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 兩家PE產能合計約佔國內產能的80%;PP的最大供應商是中國石化, 其裝置產能佔國內產能45%, 中國石油佔比為26%, 剩餘為地方企業; PVC產能排名第一的企業為中國化工集團, 新疆天業集團緊隨其後.

4. 上遊產業整體特徵

合成樹脂生產企業具有寡頭壟斷性質, 議價能力較強, 獲得了該產業鏈上最大比例的利潤. 隨著2010年後, 原料來源多元化發展, 合成樹脂供應能力大幅增長, 部分通用塑料在供應端已初顯產能結構性過剩之端倪.

二, 塑料產業鏈下遊

1. 概述

塑料行業的下遊是以塑料製品為主營業務的輕工業, 涵蓋了農用薄膜, 建材, 家電, 汽車零部件, 模具, 容器包裝等子行業. 當前塑料的細分種類多達幾百種, 只要稍稍調整配方便可生產出新型聚合物.

2. 產成品分類

通常來說, 塑料可按用途分為以下三種:

3. 下遊產業鏈

4. 改性塑料及主要企業

通過向合成樹脂中添加合適的改性劑, 採用一定的加工成型工藝, 製得能滿足各種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的新型塑料材料, 即改性塑料. 改性塑料通常應用於汽車, 家電, 通訊等對材料性能要求較高的行業.

改性塑料企業中, 主要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改性塑料加工的領先企業, 此類企業專註於生產和銷售用於特定下遊產品的改性塑料, 具有較好的競爭優勢. 另一類為中低端的改性塑料企業, 進入門檻相對較低, 如家電, 電子產品, 玩具, 燈飾等均處於完全競爭的市場狀態.

5. 下遊產業整體特徵

下遊行業整體體量巨大, 但隨著居民消費要求的提升和國家環保政策趨嚴, 低端塑料的供需開始不同程度縮減. 通用塑料技術相對成熟, 特別是近年來新工藝路線聚合物集中進入市場, 低端合成樹脂存在同質化競爭.

中國市場對綠色, 環保的高端塑料製品的需求會有長期穩定的增長. 在汽車輕量化的要求下, 歐美國家工程塑料30%~40%的消費都集中在汽車領域, 我國僅11.82%;在醫藥衛生和疾病預防方面, 新疾病種類的增多和醫保體系的完善, 會帶來醫用塑料製品(安全環保生物袋, 輸液袋, 防護服, 防護鏡, 噴霧器, 活性炭面罩)需求的提升.

此外, 家電升級, 車用特種塑料增加, 工程塑料行業的前景仍然明朗. 國內企業技術相對落後等因素, 國產工程塑料長期以來一直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超過一半的工程塑料需要進口. 因此特殊塑料及高端工程塑料領域由於需求大於供給, 可以接受一定的加價.

三, 塑料產業鏈中間貿易商

1. 概述

由於塑化行業產業鏈條較長, 品類多樣, 市場需求量大, 吸引了大量的國有巨頭和中小民營資本進入塑化貿易行業.

2. 產業鏈

中間貿易商在整個產業鏈條中角色如下:

3. 中間貿易商市場特徵

a. 市場參與主體眾多, 行業集中度低.

據不完全統計, 塑化行業各類貿易商達40萬家, 其中主要的巨頭包括: 浙江遠大, 前程石化, 明日, 中化塑料等. 同樣以聚乙烯(PE)銷售環節為例, 大約有2/3的聚乙烯是通過經銷商賣給下遊企業的. 即便是經銷商這一環節, 具體的結構也較為複雜, 其中除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銷售公司外, 有35%的聚乙烯一般要經過兩級經銷商, 最後才能到達下遊聚乙烯產品加工企業.

由於塑化產業具有多品種(塑化品類超過10萬種, 且仍以20%的速度每年推出新品), 大容量, 廣應用特徵, 塑料貿易行業無法做到一家獨大或寡頭壟斷. 而從2014年開始, 垂直B2B電商平台在塑化行業也迅速開花.

b. 競爭加劇, 行業毛利無限逼近於零.

據塑料貿易業內人士吐槽, 10年前塑料貿易每噸利潤可以達到500元, 甚至上千元, 5年前每噸也可以掙200元, 但現在的利潤幾乎是微乎甚微, 虧損的情況也時有出現. 由於經銷商的近乎完全競爭性質, 議價能力極弱, 使得聚乙烯經銷商只獲得了該產業鏈上最為微薄的利潤.

隨著煤化工技術的不斷完善, 產品多樣化的趨勢愈加明顯, 產品供應增多, 下遊對價格越來越敏感, 目前國內主要電商平台都實行的零毛利政策, 無論撮合還是自營(尤其是通用塑料), 多為平進平出價格政策.

c. 市場價格波動劇烈, 對價格反應及時性要求高.

期貨工具的引進, 產能的迅速擴張, 煤化工產品的介入, 共同促使塑料行業價格波動頻率加快, 以往較為明顯的季節性走勢現在已不複存在. 以往現貨市場1個月價格波動2-3次, 目前幾乎每天波動1-2次, 貿易商價格調整跟不上, 將極大影響貿易利潤和銷售情況. 貿易商的價格發現能力和響應速度是其業務成交和風控的關鍵能力.

d. 對物流和金融服務能力要求提高.

由於具有大宗商品交易特徵, 塑料貿易的單筆價值及重量均較大, 因此與交易密切相關的物流配送, 資金墊付能力要求較高. 目前塑料原料的上遊大多為國有煉化或煤化企業, 對於賒銷政策要求較嚴, 且大多為工廠提貨, 而下遊終端用戶通常為中小塑料製品企業, 往往希望貨到付款, 因此貿易商的物流運輸和資金墊付能力直接關係其銷售情況.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